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中)

史记卷七十七

书名:白话史记(中)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5660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4


史记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吴宏一译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就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这个时候,范雎从魏国逃亡到秦国去,当了相国。因为怨恨魏相魏齐的缘故,所以发动秦国军队来围攻大梁,击破了魏国驻守华阳的军队,赶走了魏将芒卯。魏安釐王和公子无忌都为这件事担心。

  公子无忌的为人,仁慈而且谦让。士不论贤能与否,他都能谦恭有礼的和他们结识交往,不敢因为自己的职位高贵就对土人傲慢。因此周围数千里的士人,都争先恐后的来归附他,招致的门客多达三千人。在这个时候,诸侯各国因为公子无忌的贤明、门客多,十几年间不敢派兵谋攻魏国。

  有一天,公子无忌和魏安釐王在下棋,而北方的边地传来警报,说是"赵国侵略的部队到了,就将要进入魏国的边界"。魏安釐王马上放下棋子,想要宣告大臣来商量对策。公子无忌劝止魏安釐王,说:"是赵国国王出来打猎罢了,不是来侵犯我国的。"仍旧继续下棋。魏安釐王心中不安,心思不能集中在棋上。过了不久,又从北方的边地传来消息,说是"赵王打猎路过而已,不是来侵犯的"。魏安釐王大惊,问道:"公子怎么知道的?"公子无忌答道:"我的门客中,有能够打听到赵王秘密的人;赵王所做的事,他便马上通知我。我因此知道的。"从此以后,魏安釐王畏惧公子无忌的贤能,不敢把国家大事叫他负责处理。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生活贫穷,当大梁城东门看守城门的小吏。公子无忌知道了,去慰问,想送贵重的东西给他。侯嬴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魏信陵君访侯嬴,清吴历绘。

  养身心、敦励品行,终究不会因为看守城门这个职业穷困的缘故,接受你的厚礼的。"公子无忌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等到大家坐好之后,公子无忌带着随从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古代乘车以左面为尊),亲自迎接看守东门的侯先生。侯嬴整理整理他破旧的衣服、帽子,迳自上车去,坐在公子无忌空出来的左边尊位上,不辞让,想要借此来考验公子无忌的诚意;只见公子无忌拉着控驭马的缰绳,更加恭敬。侯嬴又告诉公子无忌说:"臣下有个朋友在市场里,希望您委曲您的车马随从,跟我一起去拜访他。"公子无忌引导车马到了市区。侯嬴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顾盼自得地,故意站着和朱亥谈话很久,来偷偷观察公子的反应。只见公子的脸色更为温和。这个时候,在公子无忌的府中,魏国将相宗室宾客满满一堂,就等着公子回来开宴;街上的人们都好奇地来观看公子握着辔头(等候侯嬴),所以公子无忌的随从没有不暗骂侯嬴的。侯嬴看公子无忌的脸色始终不变,才告辞朱亥,回到车上。

  回到家里,公子无忌领着侯嬴坐上座,一介绍宾客给侯嬴认识,宾客们对此都很惊讶。酒到半醉时,公子无忌站起来,到侯嬴席前敬酒。侯嬴趁此机会告诉公子无忌说"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您,也够瞧的啦!我侯嬴只是东门抱门闩、守城门的人,而公子您却亲自带着随从车马,亲自迎接我到大庭广众之中。照理说,不应该来看我的,今天公子却特地来东门看我。而我侯嬴为了要成就公子您爱士的名声,故意让公子的随从车马久立于市区,来往经过的人因而围观公子,公子更显得恭谨。市上的人们都以为我是个小人,而把公子当成能够谦恭下士的长者。"于是散了酒宴。侯嬴也终于成为公子的上宾。

  侯嬴告诉公子无忌说:"臣下所拜访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才。世人不了解他,因此才隐藏在市井屠夫之间的。"公子无忌听了,好几次去拜访朱亥,朱亥却故意不回拜。

  公子觉得他很怪。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派出的军队,已经击破了赵国驻防长平的守军,又继续进兵围攻邯郸城。公子无忌的姊姊,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好几次叫人送信给魏安釐王和公子,向魏国请求救兵。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士兵去援救赵国。秦昭王知道后,派个外交官来告诉魏安釐王说:"我攻打赵国,早晚间就要攻下来了。如果哪个国家敢去援救的,在占领赵国以后,一定调兵先攻击它。"魏安釐王心中害怕,派人去通知晋鄙,停止进军,驻守在邺这个地方。虽然表面上说是救赵,实际上是脚踩两头船,采取观望的态度。平原君派遣的使者,冠盖相望、络绎不绝地到魏国来,责备公子无忌说"我赵胜所以高攀和魏国结为婚姻的缘故,是因为公子崇尚道义,是个能着急操心别人困难的人;现在邯郸城早晚间就要被迫投降秦国了,而魏国的救兵却一直不来,公子能急人之困的高义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不管我投降了秦国,难道就不同情您的姊姊吗?"公子无忌忧虑这件事,不但自己好几次去请求魏安釐王出兵救赵,也叫宾客辩士想尽各种理由去劝说,但魏安釐王害怕秦国的强盛,不听公子的建议。

  公子自己猜想,一定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许,打算不独自活在世上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宾客们凑合一百多辆的车马,想要同宾客们去抗拒秦军,和赵国共存亡。经过东门时,见到侯嬴,公子无忌详细告诉他准备如何死战秦军的情形,说完了话,就分开走了。侯嬴说:"公子努力向前吧!老臣不能跟随您去。"公子无忌走了几里路,心中不快,说:"我用来对待侯先生的礼貌,都很周到啊!天下所有的人没有不听说的。现在我将要牺牲了,而侯嬴竟然没有一言半语送我!我难道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吗?"于是又带着车马回来问侯嬴。侯嬴笑着说:"臣下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呵!"又说:"公子爱重士人,天下闻名。现在有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而准备去和秦军拚命,这就像是把肉投给饿虎一般,有什么用处呢!还养什么宾客!不过公子对待臣下很好,公子要离开了,而臣下竟不送行,因此晓得公子会憾恨这件事又要回来的。"公子无忌行再拜礼,顺便向侯嬴请教。侯嬴于是支开众人,悄悄地告诉公子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国王的卧房里,而如姬最得到国王的宠爱,常出入国王的卧房,一定能够偷到它。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抱着报复杀父之仇的念头有三年之久,从国王以下,都想替她报杀父之仇,却没有人能够办得到。如姬为此哭诉公子,公子您便派宾客斩下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想要报答公子,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只是还没找到机会罢了。假使公子您现在肯开一次口,请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夺取晋鄙的军权,援救北方的赵国而抗拒西方的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公子无忌听从他的计策,请如姬帮忙,如姬果然偷出了晋鄙的兵符,交给公子无忌。

  公子无忌要出发了,侯嬴说:"将军在外,对于主上的命令有时可不接受,以便利国家的大事。公子即使能够核对兵符没有错误,但晋鄙万一不给公子军权,却反而以此来向魏王请示,事情就很危险了。臣下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约他一道去。这位朋友是大窃符救赵,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力士。晋鄙肯听从你,当然很好;万一不肯听从,就可以叫朱亥打死他。"于是公子流下泪来。侯嬴问道:"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公子说:"晋鄙是个叱咤风云、意气豪迈的老将,我去了恐怕他不肯听从,必定会杀死他,因此不觉间流下泪。

我怎么会怕死呢!"

  于是公子去请朱亥。朱亥笑着说:"臣下是市井间磨刀霍霍的屠夫,但是公子却亲自好几次来访问我。臣下所以不回拜的缘故,是因为这些小礼节,我以为不用拘守。现在公子有急难的事,这正是我牺牲性命报答恩惠的时候了。"于是和公子同行。公子又去向侯嬴辞谢,侯嬴说:"臣下本来应当跟你同去,可是我年老了,不能去了。我愿意估计公子的行程,在您到达晋鄙军中的那天,面向北方(因为郑在魏国的北境),自杀来答谢公子的爱重之情。"公子于是出发。

  到了邺城,公子无忌假传魏王的命令,想取代晋鄙的职位。晋鄙核对兵符后,表示怀疑,举手指着军队给公子无忌看,说:"现在我拥有十万的大军,驻防在边境上,担负国家的重责大任。现在公子独自坐着轻便的车子来,就说要取代我的职位,这是什么道理呢?"打算不听从。朱亥便把藏在袖里的四十斤铁椎,击杀了晋鄙。公子无忌于是统领晋鄙的军队,整饬士兵,下令给军中说:"父子都在军中服役的,父亲可以回家;兄弟都在军中服役的,哥哥可以回家没有兄弟的独子,可以回家去奉养父母。"得到挑选过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国的军队退走了,公子无忌终于解救了邯郸城的危急,保存了赵国。

  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在邯郸城郊迎接公子无忌,平原君背着箭袋和箭,为公子在前引导。赵王连拜两次,说:"从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比得上公子的!"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别人(指公子无忌)相比较。

  公子无忌和侯嬴诀别后,到了晋鄙军中时,侯嬴果然面向北方自杀。

  魏安釐王怨恨公子盗走他卧房里的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也自己知道这些,所以既退秦兵,保存赵国以后,便派将军带领他们的军队回到魏国,而公子独和宾客留在赵国。

  赵孝成王感激公子的假传命令、夺取晋鄙的军队,而保全了赵国,于是和平原君商量,打算把五个城邑封给公子。公子听到这个消息,有骄傲夸耀的意思,而且表现出自以为有功劳的神气。宾客中有人劝告公子说:"事情有不可忘记的,也有不可不忘记的。要是人家对公子有恩德,公子是不可忘记的;公子有恩德给人家,希望公子就忘记它。况且假传魏王的命令,夺得晋鄙的军队来救赵国,对赵国是有功了,对魏国却不能说是忠臣啊!现在公子竟然自得自满以为有功,我个人是不以你的表现为然的。"于是公子立刻责备自己,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

  赵王洒扫道路,亲自迎接公子,依照主人迎接贵宾的礼仪,引导公子走向西阶。公子却侧身前行,谦让辞谢(表示自己不是贵宾),从东阶走;说自己有罪过,因为对魏国不忠,对赵国也没有功劳。赵王信陵君率领六国军队打败秦军,秦将蒙骜退走,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陪着公子无忌饮酒,直到傍晚,口中不好意思说出献给五城的事,因为公子太过谦退礼让。公子终于留在赵国。赵王把鄗这地方送给公子当汤沐邑。魏王也仍然把信陵封给公子,公子却留在赵国。

  公子无忌听说赵国有高士毛公,隐藏在赌徒中;薛公,隐藏在卖酒人家里。公子想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却主动地藏匿起来,不肯见公子。后来公子无忌打听到他们藏匿的地方,便私下悄悄地步行,去和这两个人认识交往,非常亲近。平原君听到这件事,告诉他夫人说"从前我听说夫人的弟弟公子无忌,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才。现在我听说他,竟然胡调乱来跟赌徒和卖酒的人交朋友,公子不过是个荒唐的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转告公子无忌。公子无忌便辞别平原君夫人,准备离开赵国,说:"从前我听说平原君贤明,所以背负魏王来解救赵国,以满足平原君的意愿。哪知平原君的交朋友,只是充充阔绰的举动而已,不是在访求人才。我无忌自从在大梁城的时候,已经时常听说这两个人的贤能。到了赵国,还担心不能见到他们,以我无忌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尚且怕他们不要理我呢。如今平原君反而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可见平原君是不值得交往的吧!"于是整理行李,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夫人详尽地把这些话转告平原君,平原君才脱掉帽子道歉赔礼,坚决地挽留公子。平原君门下的宾客听了这消息,有一半离开平原君去投附公子无忌,天下的贤士又纷纷来归附公子,公子好客的表现,使平原君的宾客倾心之至。

  公子无忌留在赵国有十年之久,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在赵国,日夜出兵,向东来攻伐魏国。魏王为此担心,派使者去赵国请公子回来。公子恐怕魏王还怨恨他,于是告诫门下宾客,有胆敢替魏王使者来通报的,杀无赦。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跟从公子来赵国的,因此没有人敢劝公子回国。毛公、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所以受到赵国尊重,声名传播于诸侯的缘故,那只是因为还有魏国存在。现在秦国攻打魏国,魏国情势危急,而公子却不忧虑。假使秦国攻陷大梁,又铲平了魏国先王的宗庙,公子将有何面目立足于天下呢?"话还没说完,公子无忌脸上立刻变了颜色,吩咐赶快备好车马,回去救魏国。魏王见到公子,彼此相对哭泣;把上将军的印信交给公子。公子于是带领兵马备战。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无忌派使者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的事情,遍告诸侯。诸侯各国听说公子无忌亲自带兵,各派遣将军带兵马来援救魏国。公子于是统率齐楚赵韩燕五国的兵马,在黄河的南方打败秦军,击退蒙骜,于是乘胜追秦军军直到函谷关,逼迫秦军,使秦军不敢再出关来。在这时候,公子无忌威名震动天下。诸侯各国的宾客呈献兵法给公子看,公子都题上自己的名字,当成自己的著作,所以世上一般人称为《魏公子兵法》。

  秦王忧患公子无忌的威武,于是用上万斤的金属物在魏国访求晋鄙的宾客,教他们在魏王面前毁谤公子说:"公子逃亡在外国十年了,现在当魏国的上将军,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统领。诸侯国只听说有魏公子,不知道还有魏王。公子也想要趁此机会南面称王,诸侯畏惧公子的威权,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魏国国王。"秦国又多次利用反间谍,假装祝贺公子问他得立为魏王没有。魏王天天听到他们的毁谤,不能不信,后来果然派人来代公子统率军队。公子自己知道又因为被谗毁而废置不用了,于是借口生病,不上朝,和宾客们通宵达旦的饮宴,喝浓郁的美酒,常亲近女人。昼夜不停地耽溺于饮酒作乐,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过多患病而死。这一年,魏安釐王也死了。

  秦国听说公子无忌死了,派蒙骜带兵攻打魏国,夺取了二十个城邑,开始将魏国的地方改置为秦国的东郡。从此以后,秦国逐渐像蚕吃桑叶似的侵占魏国的土地,过了十八年,俘虏了魏王假,攻下了大梁城。

  汉高祖刘邦当初还没有得意时,就常常听到公子的贤能。等到即天子位,每次路过大梁,常常祭祀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破黥布的前方阵地回来,替公子设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公子无忌的坟墓。命令这五户人家,世世代代每年按照四季来奉祀公子。

  太史公说:"我路过大梁的故城,向人打听所谓夷门。原来夷门就是城的东门。天下的诸公子也有好客的,但像信陵君的交接山居穴处的隐士,不惜降低身份去和他们当朋友,实在是有道理的啊!他的声名能够超过诸侯国诸公子,并非虚传。汉高祖每次经过时,总要百姓不断地奉祀他的。"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中)》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