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4
,你们看法如何?"
楼昌说:"这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如派大使求和。"
虞卿说:"楼昌说要求和,以为不谈和的话,赵国兵队一定会被击溃的。可是,和谈操之在秦国。
再说,秦国不是想歼灭赵国的部队吗?"
赵王说:"是啊!秦国不遗余力,非要消灭我们的部队才甘心啊!"
虞卿说:"请您听我的话,派遣使者带着贵重的宝物去赠送楚国和魏国。他们要是得到您赠送的宝物,一定会接纳我们的使者。一旦赵国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必定会怀疑天下的合纵,而感到惶恐。这样看来,和谈一事才可以去做。"
赵王颇不以为然,终于没接受他的意见。和平阳君假装和谈,派遣郑朱到秦国,秦王接受了。赵王召见虞卿,说道:"我派遣平阳君假装跟秦国和谈,秦王已经接受了使者郑朱。您对这事的看法怎样?"
虞卿回答,说:"您的和谈不会成功,可是赵国部队却可能会被击溃的。天下诸侯一定都会朝向秦国祝贺他们的凯旋归来。郑朱,是位显贵的人物,到了秦国,秦王和应侯范雎一定会尊崇他,而向天下诸侯公开。这样一来,楚、魏二国都会以为赵国跟秦国和谈了,就不会派兵来救您了。秦王要是知道天下诸侯不派兵来救您的话,那么,您进行的和谈,也不见得会成功的!"
果然不出所料,郑朱一到秦国,很受应侯范雎的尊崇,并把他表示给那些来祝贺战胜的诸侯。秦国终于不肯跟赵国和谈。
后来,长平之役,赵国溃不成军,邯郸也被秦兵包围了。这件事便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秦兵解除了邯郸城的围攻后,赵王上朝,派遣赵郝侍奉秦国,割了六县作为求和的条件。虞卿对赵王说:"秦国的攻击您,是疲倦才撤退的吗?还是他们的力量能持续下去,但因为爱护您才停止攻击呢?"
赵王回答说:"秦国部队攻打我国,是不遗余力的,我看一定是因为兵卒疲倦才撤退的!"
虞卿说:"秦国以他的力量攻击他所不能取得的,搞得疲惫不堪而回去,您又以他力量所不能得到的,奉送给他,这无疑是帮助对方来攻击您啊!我看明年他还会再来攻打您的,到时您就无可救药了。"
赵王将虞卿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赵郝。赵郝说道:"虞卿确实能够知悉秦国兵力的表现状况吗?果然知道秦国兵力不能持续下去,这六座像弹丸一般的县城不给予的话,秦兵明年又来攻打赵国,到时您能不割让土地以求和吗?"
赵王听完,立刻说道:"就依你的意见,割让给他算了。可是,你能保证他明年不再来攻打赵国吗?"
赵郝说:"这,就不是臣下所敢担当得了的。韩、赵、魏三国跟秦国的关系,一向都很友好。现在秦国和韩、魏二国友好,而攻打您。看来,您侍奉秦国必有不如韩、魏二国的地方。今天,臣下替您向秦王说明,教他不要攻打您。打开城门,沟通贸易,保持跟韩、魏一样的关系。到了明年,秦国还是只攻打赵国的话。这一定是您侍奉秦国落在韩、魏二国后面的缘故,这,就不是臣下所敢担当得了的。"
赵王把这些告诉了虞卿。虞卿说道:"赵郝说:’不求和的话,秦兵明年又来攻打赵国,您能不割地以求和吗?‘而现在求和,他又以为不能保证秦兵明年不再来攻打赵国。目前纵使割给秦国六座县城,也于事无补!他明年照样来攻打赵国,您又要割让给他力量所不能得到的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策略啊。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跟他求和。秦国虽然很会打仗,但是,谅他也拿不下这六座县城的;再说,赵国虽然不能坚守,可是,总不会让六座县城都失掉啊。秦国倦困回去,兵队必定疲惫不堪。我们把六座县城给天下,来攻打疲惫的秦兵,这对我们来说,虽然失之于天下,却从秦国得到报酬哩。目前我们的情况还算不错,怎能割地求和,削弱自己来强壮秦国的威势呢?今天,赵郝说:’秦国和韩、魏二国友好,而攻击您。是因为您侍奉秦国不如韩、魏二国的缘故。‘这是要您每年以六座县城奉献给秦国,如此不战而城邑都失掉。明年秦国又要您割地的话,您还给不给呢?不给的话,则前功尽弃,而惹来秦兵攻打的祸患;给的话,您哪有那么多的土地?俗语说:’强者善攻,弱者不能守。‘现在您坐视听从秦国,秦兵不困,就可得到那么多的土地,是增强了秦国,而削弱了赵国啊。以愈强盛的秦国,来宰割愈贫弱的赵国,他的理由是层出不穷的。再说,您的国土有限,而秦王的要求没个完,以有限的土地来对付无止境的要求,最后,赵国必定灭亡的。"
赵王再三考虑,没法决定。刚好楼缓从秦国来,便跟他商量,说:"到底给秦国土地好呢,还是不给他好呢?"
楼缓客气地答道:"这不是臣下所能知道得了的。"
赵王连忙说:"即使这样,还是希望你能谈谈个人的意见。"
楼缓回答,说:"您也听说过公甫文伯的母亲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家里的妇女有两个人在房中为他自杀的。他的母亲听到了,一声也不哭,倒是她的保母忍不住地说:’哪有儿子死了,当母亲不哭的道理?‘他母亲说:’孔子,是贤人,被鲁国驱逐,这个孩子不跟随着他。现在死了,却有两位妇人为他自杀。这一定是他对长者刻薄,而对妇女厚爱的关系。‘这件事,就他母亲来说,是位贤良的母亲然就妻子来说,一定是位嫉妒的妻子。言为心声,话是一样的,但,说的不同,人心也就有了差异表现。目前,臣下刚从秦国来,而说不要割让,不见得是办法;要是说割让,恐怕您会以为臣下是替秦国说话的。所以臣下不敢回答您的问题。假使臣下还能够为您想办法,我的意思是割让给他算了。"
赵王听了,说:"好意见,我就按照你的意见去办。"
虞卿听到这消息,马上求见,对赵王说:"那些都是美妙动人的胡言,大王您千万不能听他的!"
楼缓听到了虞卿的话后,也赶来求见。赵王又将虞卿的话说一遍给楼缓听。楼缓当下回答说:"虞卿的话,错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是秦国、赵国打上了,天下诸侯都会感到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想到’我将因强乘弱,坐受渔人之利‘呀。现在,赵国部队被秦兵围困,天下诸侯都朝向秦国去祝贺战胜。所以,您不如赶紧的割地求和,借此,一来可以混淆天下诸侯的耳目,二来可以安慰秦王的心。要不然,天下诸侯可能会因秦国的愤怒,趁赵国的疲困,将他给瓜分了。赵国就要亡了,能奈秦国的计谋何?所以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您能根据臣下的观点作决定,不要再考虑了。"
虞卿听说,连忙前来拜见赵王,说:"太可怕了!楼缓替秦国所说的话,这只是增加天下诸侯的疑惑罢了,怎能抚慰秦王的心呢?他就是不说他向天下披露了赵国衰弱的局面?臣下之所以主张不割让的原因,不只是不割让而已,还牵涉很复杂的因素。秦王向您要求六座县城,您却把它拿来贿赂齐国。齐国,是秦国最大的仇敌,他要能得到这六座县城,一定会同心协力向西方攻击秦国。看来齐王会听从您,是不在话下。这样,您于齐国吃了一些亏,却可从秦国那儿获得报偿啊。那么,齐、赵二国的深仇,就可报复了,而且可以向天下诸侯表示您有为的能力。您这样放放空气,斥候还没来得及到边境窥探,我看秦王的使者早已带着厚重的贿赂赶到赵国来了,并且反而向您求和哩。您顺从了秦王要求和谈,韩王、魏王听到了,一定都会重视您;他们一旦重视您,必定拿出贵重的宝物前来送给您,如此,您一举就结交了三国的友好关系,而且可以改变跟秦国的情势。"
赵王马上回答说:"妙极了!就这么办!"
于是派遣虞卿赶到东方见齐王,跟齐王商量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果然,虞卿还没回来之前,秦国使者早已到赵国来了。楼缓听了这消息,赶忙逃去。赵王由衷地感激虞卿,就以一座城邑封给他。
过了不久,魏王派使者来要求能够联合纵事。赵孝成王想召虞卿前来讨论。他拜访平原君,平原君建议说:"我想听听虞卿对这问题的看法是怎样的。"
虞卿入宫晋见赵王。赵王说:"魏王要求能够与我一道儿从事,你看如何?"
虞卿说:"这,魏王就错了。"
赵王说:"我还没答应他呢。"
虞卿说:"这,又是您的错。"
赵王莫名其妙地说:"魏王要求跟我一道儿从事,你说是魏王的过错;我没答应他,你又说是我的过错,这样的话,这件事终究是不可以的罗?"
虞卿同答,说:"臣下听说小国跟大国从事,有利益的话,大国占尽便宜;有差错的话,小国承担祸害。现在魏以小国承担了祸害,而您以大国拒绝了福利,所以我说:您有过错,魏王也是。个人以为你们共同从事是方便些。"
赵王说道:"好意见!"
于是,赵王接受了魏王的要求,共同从事。
虞卿因为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与卿相的官位,跟魏齐悄悄地离开赵国,到魏国去。在魏国很是穷愁潦倒。后来,魏齐死去,更加不得志,才开始撰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共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借以讽刺国家政治的得失,后世留传,称为《虞氏春秋》。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一个风度文雅的,在混乱时代的好公子,可惜他不晓得大体。俗语说’利令智昏‘,像平原君过分相信冯亭的邪说,使赵国在长平一战中,失掉大兵四十多万人,邯郸城也几乎为他而亡。虞卿预料大事,揣摩人情,替赵王策划,多么的巧妙啊!后来因为怜悯魏齐,抛弃相印,穷愁潦倒在大梁,凡夫俗子都晓得那是件不可以的事,何况是贤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要不是穷愁潦倒的话,也不可能撰书,使自己名垂后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