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中)

史记卷七十六

书名:白话史记(中)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739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4


史记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林明德译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所有的公子里面,就算他最贤能了,他又喜欢延揽宾客,以致门下的宾客有好几千人。

  他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一生当中,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复职三次。他的封邑在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

  平原君家的楼房俯临老百姓的住户。在老百姓的住家之中,有位跛子。有一天,这跛子拖着蹒跚的脚步去打水。平原君家楼上住有个美人,从高处看到这景象就大声笑了起来。第二天,跛子登上平原君家门,要求说:"我听说您很爱才,才士不辞千里的路途来依附您,是因为您能够尊崇他们,而不以妻妾为重的关系。我不幸患了弯腰驼背的毛病,而您后宫有位美人在楼上竟笑我拖着蹒跚脚步去打水的模样,我要那笑我的人的头。"

  平原君听完后,笑着答应:"好的。"

  等跛子走了,平原君又笑着说:"有意思。看这小子,因为一笑,就想杀掉我的美人,真是太过分了!"

  结果,平原君没有杀死那位美人。

  过了一年多,平原君门下宾客和门下食客,有一半以上的人渐渐离他而去。平原君感到奇怪,就说:"我赵胜对待门下宾客,从没有失礼的地方,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走呢?"

  当时门下有个人走上前说:"这是因为您没杀掉那位讥笑跛子的美人,让大家以为您只爱美人,而轻视才士。因此,门下才士就渐渐离开您了。"

  于是平原君立刻砍下那讥笑跛子的美人的头,亲自登门送给跛子,并且再三的谢罪。

  从此以后,他的门下宾客才又逐渐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竭尽所能来延揽才土。

  赵惠文王九年,秦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成安县西北)。赵王就以平原君为使者到楚国请求救兵,希望联合抵抗秦国的部队。平原君决定跟他门下食客中有勇力、文武兼备的二十个人前往。为了组成使团,平原君对宾客说:"要是我能依和平方式完成任务,那最好不过。要不然,就只好在楚宫中,大庭广众之前,要挟楚王歃血盟誓,必定要完成合纵盟约之后才回来。二十个随从不需外找,就在我门下食客中挑选就够了。"

  挑来挑去,终于找到十九个人,可是,还是少一人。就在这时候,突然,门下有个食客,叫毛遂的,走到平原君面前,自我介绍,说:"我毛遂听说您将去和楚国缔结盟约,联合抗秦,决定跟您门下宾客二十人前往,使团人员不外找,现在正好空一个名额,希望您马上允许我补这个缺,以便成行。"

  平原君感到莫名其妙,问:"您待在我门下有多长时候了?"

  毛遂回答说:"已经有三年了!"

  平原君听了,很激动地说:"一个贤能的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铁锥放在袋子里面,尖锐的地方马上会穿露出来。现在您待在我门下三年,食客之中,没有一个称赞您,我也毫无传闻,可见您是没什么才能的。您不能补这个缺,还是待下来算了。"

  毛遂回答说:"今天,我是来求您试着把我放进袋子里面的呀。要是我毛遂老早就有被放在袋子里面的机会,就可脱颖而出,不只是铁锥尖锐地方穿露出来而已!"

  平原君听完,就答应了他,让他同行。其他十九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吭声地笑着。在往楚国的行程中,毛遂一路跟大家论议不止,将近楚国边境的时候,那十九人都很佩服毛遂。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商量联合抗秦的事,一再说明两国利害关系。可是,从早上谈到中午仍然没有结果。十九人都怂恿毛遂说:"您上去说说看。"

  于是毛遂按着剑,急促地拾阶而上,对平原君说道:"有关合纵的利害,是两句话就可决定的事,今天,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没法子决定,这是什么原因呢?"

  楚王问平原君,说:"那位客人是来做什么的?"

  平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

  楚王立刻呵叱道:"还不快给我下去!我同你主人说话,你来打什么岔呀!"

  毛遂按着剑一个箭步走到楚王前面,说:"大王您之所以呵叱我毛遂,是仗恃楚国强大的威势。现在,十步之内,您再也没法仗恃楚国强大的威势了,您的生命就操在我毛遂的手中。我的主人在您的前面,您这样呵叱做什么?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地方,便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也以百里的土地,号令诸侯。难道是他们士卒众多的关系吗?实在是他们能够依据已有的情势,振作他们的威武罢了。目前,楚国拥有五千里的土地,加上百万雄师,这是霸王天下的大好凭借呀!因为楚国的强大威势,天下的诸侯国家是没法抵挡得了的。白起,只是一名小子罢了,然而,他率领几万人的部队,来跟楚国作战,一战就攻下鄢(今河北省宜城练)、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两地,再战,焚毁了楚国的夷陵;三战,污辱了您的祖先。楚国受到这样的耻辱,真是百世不解的深仇大怨,连赵国都替楚国感到羞耻,你身为楚国嗣君,反倒毫无羞愧之意呢?您要搞清楚,合纵,完全是为了楚国,并非为赵国的。在我主人面前,您这样呵叱我做什么?"楚王听完,脸色乍变,和悦地说:"是!是!您说的,对极了!对极了!我愿以整个楚国跟赵国联合抗秦!"

  毛遂连忙地说:"合纵的事,就这样决定了吗?"

  楚王说:"对,就这样定了!"

  于是毛遂向楚王的左右吩咐说:"快拿鸡、狗、马的血来!"

  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您应先歃血来表示合纵的诚意,其次,是我的主人,再其次是我。"

  于是在楚国殿上完成了合纵的事。毛遂左手拿着一盘血,右手招呼十九人,说:"你们也互相歃血在这堂下。平庸的你们,真所谓’因人成事‘的人呀!"

  平原君办完合纵,就赶着回家,到了赵国,感慨地说:"我再也不敢以外表的貌相来取人了!

  打我以貌相取才以来,多者总有千人,少说也有百人,一直以为不曾有差错过,今天,对于毛先生却看走了眼。毛先生一到楚国,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着三寸不烂的金舌,真胜过百万兵队。我再也不敢以貌相来取人了!"

  于是,拜毛遂为上客。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王派遣春申君带着兵队赶来救赵国,魏国信陵君也假装魏安釐王的命令,取得晋鄙的兵权,前来救赵国,在他们救兵还没到达之前,秦兵迫切地包围着邯郸城,邯郸城的情势很危险,就将投降了,平原君非常地焦虑。这时邯郸传舍职员的儿子李谈来游说平原君,说:"您不忧虑赵国的灭亡吗?"

  平原君说:"赵国灭亡了,我就成为俘虏,谁说我不忧虑呢?"

  李谈说:"目前,邯郸城里老百姓薪粮断绝,已到拆下死人枯骨当柴烧,互相交换小孩烹食的地步,情况万分的危急。但是,您后宫里,还拥有成百的美人,您的婢妾个个身穿绉纱细绫,餐餐有剩余的饭粱食肉。而老百姓穿的是缝缝补补,不大完整的粗服,每餐连糟糠都没得吃饱。百姓穷困,兵器也用完了,大家正削尖木头当矛矢,但是,您家的器物、钟磬依然完整。假使秦国把赵国给消灭了,您还能拥有这些东西吗?要是赵国能够安全,您又何必忧愁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只要您能让您太太以下的人,编在军队里面,分担一些工作,又将您家所有的东西拿出来,分给兵士,兵士处在这样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激您给他们的恩惠,共同努力杀敌的。"

  于是平原君就按照他的建议去做,果然得到敢死的兵士,三千人。李谈便跟这三千人奔赴前线,和秦国的秦赵邯郸之战示意图部队拼命,秦国军队竟被他们逼退了三十里。正好在这时候,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的救兵都赶来助阵,秦兵溃散而去,终于保住了邯郸城。

  在这场战争里,李谈殉难了,赵王很是感激,就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信陵君救赵,是平原君以亲戚的关系坚求信陵君出兵的结果,邯郸的围既已解除,平原君应该也有功劳,因而虞卿请平原君向赵王请求封赏。公孙龙听到这消息,连夜乘车赶来拜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为了报答信陵君保全邯郸城,想请您向赵王请求封赏,有这回事吗?"

  平原君答道:"是的。"

  公孙龙说:"我以为这事最好不要答应。赵王提拔您来当宰相,并不意味着您的智能是赵国无双的。赵王之所以割东武城封您,也不意味着您对国家有什么功劳,而全国人民一些功勋也没有,这都是因为您是亲戚的缘故。您接受宰相印信,没推辞本身无能;接受了封邑,也不说自己无功,之所以如此,正因为您是赵王亲戚的缘故啊。现在,信陵君保全了邯郸城,而请求封赏,这是做亲戚接受城邑,做国人计较报偿。我认为这很不好!再说虞卿脚踏两条船,事情成功的话,譬如手拿右券,要求人家报酬;事情不成功的话,他也可以用建议加封、未得实现的虚名来博取您的好感。您千万不要听他的!"

  平原君终于没听虞卿的建议。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承袭封爵,后来,直到赵国灭亡,家族的袭封才结束。

  平原君生前很礼遇公孙龙。公孙龙是位名家,善于坚、白的辩证。当邹衍访问赵国,谈论至道后,公孙龙的声名便下降了。

  虞卿,是位擅长游说的才士。他穿着草鞋,掮着长柄笠,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谒见时,就得到黄金二千四百两,白璧一双;第二次谒见时,就被列为赵国的上卿,所以,才被称为虞卿。

  秦、赵二国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王报村)的一场战争,赵国战败,死了一员都尉。赵王召紧急会议,跟楼昌、虞卿二人讨论说:"这次战争失败,又死了都尉,我想派遣兵士赶往再战

,你们看法如何?"

  楼昌说:"这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如派大使求和。"

  虞卿说:"楼昌说要求和,以为不谈和的话,赵国兵队一定会被击溃的。可是,和谈操之在秦国。

  再说,秦国不是想歼灭赵国的部队吗?"

  赵王说:"是啊!秦国不遗余力,非要消灭我们的部队才甘心啊!"

  虞卿说:"请您听我的话,派遣使者带着贵重的宝物去赠送楚国和魏国。他们要是得到您赠送的宝物,一定会接纳我们的使者。一旦赵国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必定会怀疑天下的合纵,而感到惶恐。这样看来,和谈一事才可以去做。"

  赵王颇不以为然,终于没接受他的意见。和平阳君假装和谈,派遣郑朱到秦国,秦王接受了。赵王召见虞卿,说道:"我派遣平阳君假装跟秦国和谈,秦王已经接受了使者郑朱。您对这事的看法怎样?"

  虞卿回答,说:"您的和谈不会成功,可是赵国部队却可能会被击溃的。天下诸侯一定都会朝向秦国祝贺他们的凯旋归来。郑朱,是位显贵的人物,到了秦国,秦王和应侯范雎一定会尊崇他,而向天下诸侯公开。这样一来,楚、魏二国都会以为赵国跟秦国和谈了,就不会派兵来救您了。秦王要是知道天下诸侯不派兵来救您的话,那么,您进行的和谈,也不见得会成功的!"

  果然不出所料,郑朱一到秦国,很受应侯范雎的尊崇,并把他表示给那些来祝贺战胜的诸侯。秦国终于不肯跟赵国和谈。

  后来,长平之役,赵国溃不成军,邯郸也被秦兵包围了。这件事便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秦兵解除了邯郸城的围攻后,赵王上朝,派遣赵郝侍奉秦国,割了六县作为求和的条件。虞卿对赵王说:"秦国的攻击您,是疲倦才撤退的吗?还是他们的力量能持续下去,但因为爱护您才停止攻击呢?"

  赵王回答说:"秦国部队攻打我国,是不遗余力的,我看一定是因为兵卒疲倦才撤退的!"

  虞卿说:"秦国以他的力量攻击他所不能取得的,搞得疲惫不堪而回去,您又以他力量所不能得到的,奉送给他,这无疑是帮助对方来攻击您啊!我看明年他还会再来攻打您的,到时您就无可救药了。"

  赵王将虞卿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赵郝。赵郝说道:"虞卿确实能够知悉秦国兵力的表现状况吗?果然知道秦国兵力不能持续下去,这六座像弹丸一般的县城不给予的话,秦兵明年又来攻打赵国,到时您能不割让土地以求和吗?"

  赵王听完,立刻说道:"就依你的意见,割让给他算了。可是,你能保证他明年不再来攻打赵国吗?"

  赵郝说:"这,就不是臣下所敢担当得了的。韩、赵、魏三国跟秦国的关系,一向都很友好。现在秦国和韩、魏二国友好,而攻打您。看来,您侍奉秦国必有不如韩、魏二国的地方。今天,臣下替您向秦王说明,教他不要攻打您。打开城门,沟通贸易,保持跟韩、魏一样的关系。到了明年,秦国还是只攻打赵国的话。这一定是您侍奉秦国落在韩、魏二国后面的缘故,这,就不是臣下所敢担当得了的。"

  赵王把这些告诉了虞卿。虞卿说道:"赵郝说:’不求和的话,秦兵明年又来攻打赵国,您能不割地以求和吗?‘而现在求和,他又以为不能保证秦兵明年不再来攻打赵国。目前纵使割给秦国六座县城,也于事无补!他明年照样来攻打赵国,您又要割让给他力量所不能得到的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策略啊。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跟他求和。秦国虽然很会打仗,但是,谅他也拿不下这六座县城的;再说,赵国虽然不能坚守,可是,总不会让六座县城都失掉啊。秦国倦困回去,兵队必定疲惫不堪。我们把六座县城给天下,来攻打疲惫的秦兵,这对我们来说,虽然失之于天下,却从秦国得到报酬哩。目前我们的情况还算不错,怎能割地求和,削弱自己来强壮秦国的威势呢?今天,赵郝说:’秦国和韩、魏二国友好,而攻击您。是因为您侍奉秦国不如韩、魏二国的缘故。‘这是要您每年以六座县城奉献给秦国,如此不战而城邑都失掉。明年秦国又要您割地的话,您还给不给呢?不给的话,则前功尽弃,而惹来秦兵攻打的祸患;给的话,您哪有那么多的土地?俗语说:’强者善攻,弱者不能守。‘现在您坐视听从秦国,秦兵不困,就可得到那么多的土地,是增强了秦国,而削弱了赵国啊。以愈强盛的秦国,来宰割愈贫弱的赵国,他的理由是层出不穷的。再说,您的国土有限,而秦王的要求没个完,以有限的土地来对付无止境的要求,最后,赵国必定灭亡的。"

  赵王再三考虑,没法决定。刚好楼缓从秦国来,便跟他商量,说:"到底给秦国土地好呢,还是不给他好呢?"

  楼缓客气地答道:"这不是臣下所能知道得了的。"

  赵王连忙说:"即使这样,还是希望你能谈谈个人的意见。"

  楼缓回答,说:"您也听说过公甫文伯的母亲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家里的妇女有两个人在房中为他自杀的。他的母亲听到了,一声也不哭,倒是她的保母忍不住地说:’哪有儿子死了,当母亲不哭的道理?‘他母亲说:’孔子,是贤人,被鲁国驱逐,这个孩子不跟随着他。现在死了,却有两位妇人为他自杀。这一定是他对长者刻薄,而对妇女厚爱的关系。‘这件事,就他母亲来说,是位贤良的母亲然就妻子来说,一定是位嫉妒的妻子。言为心声,话是一样的,但,说的不同,人心也就有了差异表现。目前,臣下刚从秦国来,而说不要割让,不见得是办法;要是说割让,恐怕您会以为臣下是替秦国说话的。所以臣下不敢回答您的问题。假使臣下还能够为您想办法,我的意思是割让给他算了。"

  赵王听了,说:"好意见,我就按照你的意见去办。"

  虞卿听到这消息,马上求见,对赵王说:"那些都是美妙动人的胡言,大王您千万不能听他的!"

  楼缓听到了虞卿的话后,也赶来求见。赵王又将虞卿的话说一遍给楼缓听。楼缓当下回答说:"虞卿的话,错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是秦国、赵国打上了,天下诸侯都会感到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想到’我将因强乘弱,坐受渔人之利‘呀。现在,赵国部队被秦兵围困,天下诸侯都朝向秦国去祝贺战胜。所以,您不如赶紧的割地求和,借此,一来可以混淆天下诸侯的耳目,二来可以安慰秦王的心。要不然,天下诸侯可能会因秦国的愤怒,趁赵国的疲困,将他给瓜分了。赵国就要亡了,能奈秦国的计谋何?所以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您能根据臣下的观点作决定,不要再考虑了。"

  虞卿听说,连忙前来拜见赵王,说:"太可怕了!楼缓替秦国所说的话,这只是增加天下诸侯的疑惑罢了,怎能抚慰秦王的心呢?他就是不说他向天下披露了赵国衰弱的局面?臣下之所以主张不割让的原因,不只是不割让而已,还牵涉很复杂的因素。秦王向您要求六座县城,您却把它拿来贿赂齐国。齐国,是秦国最大的仇敌,他要能得到这六座县城,一定会同心协力向西方攻击秦国。看来齐王会听从您,是不在话下。这样,您于齐国吃了一些亏,却可从秦国那儿获得报偿啊。那么,齐、赵二国的深仇,就可报复了,而且可以向天下诸侯表示您有为的能力。您这样放放空气,斥候还没来得及到边境窥探,我看秦王的使者早已带着厚重的贿赂赶到赵国来了,并且反而向您求和哩。您顺从了秦王要求和谈,韩王、魏王听到了,一定都会重视您;他们一旦重视您,必定拿出贵重的宝物前来送给您,如此,您一举就结交了三国的友好关系,而且可以改变跟秦国的情势。"

  赵王马上回答说:"妙极了!就这么办!"

  于是派遣虞卿赶到东方见齐王,跟齐王商量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果然,虞卿还没回来之前,秦国使者早已到赵国来了。楼缓听了这消息,赶忙逃去。赵王由衷地感激虞卿,就以一座城邑封给他。

  过了不久,魏王派使者来要求能够联合纵事。赵孝成王想召虞卿前来讨论。他拜访平原君,平原君建议说:"我想听听虞卿对这问题的看法是怎样的。"

  虞卿入宫晋见赵王。赵王说:"魏王要求能够与我一道儿从事,你看如何?"

  虞卿说:"这,魏王就错了。"

  赵王说:"我还没答应他呢。"

  虞卿说:"这,又是您的错。"

  赵王莫名其妙地说:"魏王要求跟我一道儿从事,你说是魏王的过错;我没答应他,你又说是我的过错,这样的话,这件事终究是不可以的罗?"

  虞卿同答,说:"臣下听说小国跟大国从事,有利益的话,大国占尽便宜;有差错的话,小国承担祸害。现在魏以小国承担了祸害,而您以大国拒绝了福利,所以我说:您有过错,魏王也是。个人以为你们共同从事是方便些。"

  赵王说道:"好意见!"

  于是,赵王接受了魏王的要求,共同从事。

  虞卿因为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与卿相的官位,跟魏齐悄悄地离开赵国,到魏国去。在魏国很是穷愁潦倒。后来,魏齐死去,更加不得志,才开始撰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共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借以讽刺国家政治的得失,后世留传,称为《虞氏春秋》。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一个风度文雅的,在混乱时代的好公子,可惜他不晓得大体。俗语说’利令智昏‘,像平原君过分相信冯亭的邪说,使赵国在长平一战中,失掉大兵四十多万人,邯郸城也几乎为他而亡。虞卿预料大事,揣摩人情,替赵王策划,多么的巧妙啊!后来因为怜悯魏齐,抛弃相印,穷愁潦倒在大梁,凡夫俗子都晓得那是件不可以的事,何况是贤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要不是穷愁潦倒的话,也不可能撰书,使自己名垂后世啊!"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中)》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