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4
而你却偏袒于楚国,这是和公孙爽、甘茂同道啊。你凭什么来和他们两人显示不同呢?别人都说楚是个善变的国家,而你却说楚国必定不致如此,这是你自己要惹来罪咎啊。你不如与君王预先防范楚国的变卦,亲善韩国来防备楚国,这样便没有祸患了。韩王必先把国家归附公孙奭,然后把政权委托甘茂。
韩国,是你的仇敌,现在你建议亲善韩国来防备楚国,这是举用外人不避仇敌啊。"向寿说:"是的,我很想和韩国结好。"苏代回答说:"甘茂答应公仲把武遂还给韩国,让韩国人民归回宜阳居住,现在你却要夺取它,很难。"向寿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武遂这个地方就长此得不到了吗?"苏代回答说:"你何不凭借秦国的威重,替韩国向楚国索求颍川呢?颍川,是韩国的寄地(颍川本韩地,楚取之,故云寄地),如果你能够索求得到,这是秦国的命令能够行于楚国,并且也由此施了恩德给韩国。假若你索求不到,那么韩国与楚国间的结怨不能化解,两国便要交相走向秦国。秦国与楚国争强,在他们两国交相侍奉秦国的时候,你徐徐地责备楚国的错失,来博得韩国的归心,这样对秦国就有利了。"向寿沉吟着说:"这…"苏代说:"这是一件善事。因为甘茂想要借重魏国来攻取齐国,公孙奭想要借重韩国来攻取齐国。现在你占领宜阳作为功劳,获得楚韩的合好与归心,而诛讨齐魏的罪过,这是使公孙奭与甘茂两人无法插足于秦国的事情啊!"
结果甘茂还是劝告秦昭王,把武遂归还韩国。向寿和公孙奭据理力争,没有效果。向寿和公孙奭由此埋怨甘茂,对秦王说甘茂的坏话。甘茂内心恐惧,停止攻打魏国蒲阪,逃离秦国。樗里子与魏国缔结和约,罢兵回去。
甘茂逃离秦国奔往齐国时,遇到了苏代。这时苏代要为齐国出使秦国。甘茂说:"我得罪于秦国,惧罪逃走,无处容身。我听说穷家妇女与富家妇女在一起纺织,穷家妇女说:‘我没有钱买蜡烛,所幸你的烛光还有多余,请你分给我一点余光,这样对你既没有损失烛光,却能给我共享烛光之便。’现在我处境窘困,而你正出使秦国,身居要位。我的妻儿在秦国,希望你用余光来救助她们。"苏代答应了。于是到秦国去传递其任务。任务完成后,趁便游说秦王说:"甘茂,是个不平凡的士人。他居住在秦国时被重用过好几个朝代。从殽塞直到鬼谷,其间地形的险峻平易,他都了解得很清楚。如果他借重齐国,约好韩国与魏国,反过来图谋秦国,将对秦国不利!"秦王说:"那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不如加重礼金,加大禄位来迎接他,假使他肯回来,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让他离开。"秦王说:"好的。"立刻颁赐给他"上卿"的禄位,派人携着相印到齐国去迎接甘茂。甘茂不愿回到秦国,苏代告诉齐湣王说:"甘茂,是一位贤能的人。现在秦国颁赐给他上卿之位,用相印来迎接他。他受了大王的恩惠,喜爱作大王的臣子,因此拒绝不去。现在大王要如何来礼遇他呢?"齐王说:"好。"立刻安排他作"上卿"官位。
秦国也因而厚待甘茂的妻儿家族,免除他们徭役,来和齐国相争甘氏。
齐国派遣甘茂出使楚国,楚怀王刚与秦国联婚,两国感情很好。秦国听说甘茂在楚国,就派人向楚王说:"希望遣送甘茂到秦国。"楚王问范娟说:"我想在秦国安置丞相,谁可胜任?"范蜎回答说:"我才识浅薄,不能知道。"楚王说:"我要安置甘茂,可以吗?"范蜎说:"不可以。因为史举是下蔡看守城门的门监,大方面不足以侍奉君王,小方面不足以畜养家室,以苟且卑贱、操守不够廉洁闻名于世,而甘茂师事他,奉侍得很恭谨。因此以惠王那样的贤明,武王那样的明察,张仪那样的博辨,而甘茂侍奉他们,能取得十种官职却没有犯上一点罪过。甘茂实在是个贤能的人,然而万万不可任用他作秦国的丞相。秦国有贤能的丞相,对楚国没有好处。况且,大王以前曾任用召滑于越国,使得召滑开启章义(人名,取《会注考证》说)作难。越国混乱,所以楚国能够南面堵塞厉门—度越岭南的要路,而将江东之地兼并为郡县。我仔细思量,大王的功绩能够达到这种地步的原因,乃在于越国混乱而楚国治平啊。现在大王只知道把这套阴谋运用在越国,而忘记运用在秦国,我以为大王大大地错了。因此大王若要安置丞相于秦国,莫如安置向寿最为得当。向寿和秦王是亲属关系,年幼时与秦王共穿一件衣服,长大后与秦王同乘一辆车子。大王一定要安置向寿在秦国,这才对楚国有利呀!"于是楚王派遣使者请求秦王任用向寿为丞相,秦国终于用向寿为丞相。而甘茂从此也就无法再进入秦国,最后死于魏国。甘茂有一个孙子叫做甘罗。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年纪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派遣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的时间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王又派遣张唐到燕国当参谋,想要与燕国共同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地方。张唐告诉文信侯说:"我曾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悬赏说:‘能抓到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够去。"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快乐,没有勉强张唐。甘罗说:"君侯为什么不快乐得这样厉害呢?"文信侯说:"我派遣刚成君蔡泽去侍奉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秦国来作人质了。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当参谋,他却不肯启行。"甘罗说:"让我去说服他,教他启行。"文信侯大声斥责说:"走开!我亲自请他,他都不肯去,你怎么能够教他启行?"甘罗说:"从前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当孔子的老师。现在我从出生到今天,已经有十二岁了。请你让我去试试看吧,何必要斥责得这么快呢?"于是甘罗去见张唐说:"你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大?"张唐说:"武安君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腾播声威于燕赵,每战必胜,每攻必取,破城郭,毁都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雎在秦国用事时,与目前文信侯相比,谁较专擅大权?"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擅。"甘罗加强语气说:"你确知他不如文信少年甘罗在秦国取得高位,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侯专擅吗?"张唐说:"这个我最知道,一点也没错。"甘罗就说:"应侯要攻打赵国,武安君刁难他,离开咸阳七里就立刻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当参谋,你却不肯去,我不知道你将死在何处了。"张唐说:"请你让这个小孩子启行吧!"于是叫人整理行装,就动身出发了。
张唐动身数日之后,甘罗对文信侯说:"请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替张唐先到赵国通报一声。"文信侯便进去向秦始皇说:"昔日甘茂,他的孙子甘罗,年纪轻轻的,但却是名家的子孙,诸侯各国都知道。前些时候张唐推托生病不去燕国,甘罗说服他,使他启行。现在甘罗又愿意先到赵国通报一声,请大王准许他、派遣他前去。"秦始皇召见甘罗,派遣甘罗前去赵国。赵襄王走出城外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说:"听说过。""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当参谋吗?""也听说过。"于是甘罗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去作人质的原因,是为了表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去燕国当参谋的原因,是为了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国与秦国不相欺骗的目的,在于要攻打赵国,赵国现在太危险了。燕与秦不相欺骗没有别的缘故,完全是要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给我五个都城,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土,让我回去转报秦王,叫他遣回燕太子,而与你们赵国联合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刻割了五个都城给秦国,使秦扩大河间的土地。秦国也遣回了燕太子。赵国便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上谷三十座城池,而将十一座城池送给秦国。
甘罗还报秦王后,秦王就封甘罗为"上卿",又将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他。
太史公说:"樗里子由于亲属关系受到秦国的贵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秦国人很称赞他的智谋,因此也有他可取之处。甘茂从下蔡里巷中发迹,显名于诸侯各国,见重于强大的齐国与楚国。甘罗年纪虽小,但想出一个奇计,使得声名流传后世,虽然算不得是个笃行的君子,也称得上是战国时代的一个策士。这大概是因为秦国正强盛的时候,天下更趋向于阴谋诡诈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