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中)

史记卷六十五

书名:白话史记(中)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759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4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林礽乾译

  大兵学家孙子,名叫武,是齐国人。曾以所著兵法进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看了,大为赞赏,便召请孙子入宫面谈。孙子见到了阖闾,阖闾就说:"先生所著的兵法十三篇,我全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的,俱甚佳妙,只不知您所说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演一下部队呢?"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问:"为方便起见,可以就近调我宫里的妇女来演练吗?"孙子答道:"自然可以!于是吴王便立刻传旨下去,叫出后宫美女,共找来一百八十名。孙子当下将她们编成两队,并以吴王的两个宠姬分任两队的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待队伍站好后,孙子便向她们发令道:"你们晓得你们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众女兵答道:"晓得!"孙子又告诉她们说:"等一下我发令要你们向前走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前胸所对的方向行进;命令你们向左转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左手的方向转;命令你们向右转的时候,你们兵家始祖孙武就要朝自己右手的方向转;命令你们向后转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后背的方向转,这些你们都听明白了吗?"众女兵答道:"都听明白了!"操练要领和规定动作都已布达完毕了,于是孙子就架设起铁钺等刑具,然后郑重再三地告诫她们务必听令操作,不得马虎戏闹,否则就要按照军法来处分。说罢,便击鼓为号,向她们发出向右转的命令,孰料众女兵非但没照号令操作,反而轰然大笑起来。孙子见状,便很自责地说:"为将练兵,规定交待动作没能让人听明白,申述命令未能让人熟记在心,这是当将官者的不对。"说着,便又把规定动作和命令事项,再向她们详加讲解了好几遍。随后便又击鼓为号,发出要她们向左转的命令,哪知那众女兵仍大笑如故,毫不把号令当一回事。这下孙子便神色很严肃地说:"规定交待动作没向士兵说清楚,下达命令没能让人熟记在心,这是为将者的过错;为人将帅者,既已将各种操练动作和应遵守的法令都已说明交待得一清二楚了,可是士兵仍不照号令操作,这便是你们士卒的过错。按照军法:违令者斩。士卒不可尽杀,领队的人当受其罪。"说着,就预备将左右两个队长推出斩首。

  吴王在阅兵台上观看女兵操练,忽然看到孙子要斩他的爱姬,内心不由大吃一惊,急忙派人传下令旨,对孙子说:"寡人已晓得将军能用兵了。寡人若是没这两个爱姬,那么纵使是吃再好的东西,也不觉其味的甘美,希望将军放过她们,切莫斩她们!"可是孙子却理直气壮地回道:"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治兵,自应依照军法处理军务,对国君某些法外的要求,是可以不接受的!"说罢,就按军法,把吴王的两个宠姬斩首示众。随即改派两队的排头当队长,于是又击鼓发号,继续操练。这时,只见全场一片肃静,两队女兵,无论是左转、右转、前进、后退、或跪、或起,无一不是一个号令,就一个动作,没有一个动作不是整齐划一、中规中矩的。而所有的女兵,再也没有敢出声嬉笑的了。于是孙子便派人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来亲自校阅。现在这支部队,任凭大王想怎么使用都可以,即使是要她们赴汤蹈火,也可以办得到。"这时,吴王还在痛心两个爱姬的被斩,满脸不高兴地派人回报孙子说:"请将军解散部队,自行回宾馆休息去吧!寡人没有心情下去看了。"孙子听了,有点失望地说:"大王只是喜好我纸上所谈的兵法罢了,而并未能用我的理论来用兵。"吴王听了,虽默不作声,但心里也明白孙子真能用兵,后来,终于用他为将。此后,阖闾以一个小小的吴国,西破强楚,攻入郢都;北上中原,威震齐晋;使吴国的声名,大大地显扬于国际间,那幕后,孙子实参与有许多的助力啊!

  孙武死后,隔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一位大兵学家孙膑。孙膑出生在山东的阿、鄄之间,他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跟庞涓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官,当了魏惠王的将军,很得魏王的信任,可是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于是暗中派人去骗他来。孙膑到了之后,庞涓越发地惶恐他的贤明过己,更加的嫉恨他,于是便蓄意用计,设法陷他获罪,然后依法用刑斩断他的两条腿,并给他黥面(面额刺字涂墨)的酷刑,目的是:让他褫田忌赛马,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夺公权,没为官奴,永远隐埋不能出来做官,那么从此世上便再也没有会同他竞争的对手了。后来,有位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便设法托一位刑徒秘密去见他,道出自己蒙冤受害的经过,同时请他设法营救。齐使得悉此中情由,认为孙膑乃是一位奇才,便答允设法营救。待他奉使任务完成,准备离开大梁的时候,就偷偷地用车把孙膑接运归国。归来后,又将孙膑介绍给齐国掌兵的大将田忌。田忌和孙膑交谈之后,非常佩服他的军事天才,便留他在家住下来,并以宾礼来招待他。

  田忌常和齐国的宗室公子们作跑马比赛,同时还押重金赌输赢。可是田忌赢的次数并不多。孙膑看过他们角逐的马匹,脚力都相去不远,但却可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胆下重金去和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会叫您获胜。"田忌深信他所说的话,就去报名参加,同齐王和其他的公子们押千金为赌。等到临场比赛,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说:"现在第一场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就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末场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待三场赛完下来,田忌的只输一场而赢两扬,结果以总分取胜,而赢得了齐王的千金。齐王很惊异田忌的取得胜利,于是田忌便将孙膑传授赛法的机密告诉齐威王,并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便向孙膑问些兵法的事,交谈之下,威王大为佩服,当下就拜孙膑为军师。

  不久,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本想用孙膑为将,可是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身体残废不全的人,不宜担任主帅。"于是齐威王这才改派田忌为将,不过还是拜孙膑为军师,让他乘着设有帷幔的轻便小车,安坐其中,专为主帅出计谋。根据田忌的意思,本来是想领兵直趋赵都,以解邯郸之围的,可是孙膑却告诉他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绳索的,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用指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使劲去扯,或猛用拳头去捶;还有要排解互殴狠斗的,万不可卷入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只消伺隙用拳猛袭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的双手捧着肚子跪下,那么原本对打的情势,便会有所改观,而互殴的局面,也会顿时停止,那么这场架自然也就解开了。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跟赵缠斗于邯郸,他的轻兵锐卒,势必倾巢开赴前线,只剩一些老弱的留守国内。您何不用此空隙,带兵直捣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受到窘困的弊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照着去做。魏国的部队,果然撤去对邯郸的包围,急忙赶回大梁相救,在桂陵的地方,跟齐军发生遭遇战,结果,齐师大破魏国的部队。

  桂陵之战后的十三年,魏国伙同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仍派田忌为将,并以孙膑为军师,一同前往救韩。孙膑和田忌还是采用攻打魏国后方的战法,率军迳向魏国的大梁进发。魏将接到齐师将偷袭后方的警报,便舍弃攻韩,连忙赶回相救。这时,齐国的部队已出了国境而向西面的魏国进袭了。孙膑知道庞涓的部队将到,便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战士,一向强悍勇敢而轻视齐兵,齐兵也因之被称为胆小怯弱。一个善于作战的将领,要会顺应这种情势,加以有利的引导。兵法上讲:’用急行军赶百里路去争利的,会折损领头的上将;用急行军赶五十里去争利的,只能有一半的部队能赶到。‘现在敌人如果恃勇轻敌而冒险急进的话,那对我们是最好不过了。我们也宜诈为怯弱以诱他轻进,诱他轻举妄进的办法是:当我军跨入魏境歇息的第一天,要部队挖可供十万人煮饭用的齐魏桂陵之战经过示意图齐魏马陵之战经过示意图孙膑在马陵设伏击杀庞涓,选自《马骀画宝》。

  灶;到第二天安营时,只要挖可供五万人用的就好;到第三天,只要挖三万人用的就行了。"庞涓跟在齐军后面追赶了三天,看到齐军营灶日渐递减的情形,便非常高兴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卒就已逃亡过半数了。"于是庞涓就抛下步兵辎重,只带他的轻装健儿,昼夜兼程,拼命追赶。孙膑计算他的行程,算定他在黄昏日暮时刻,当会赶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宜设兵埋伏。孙膑便命士兵砍去一些树木以塞去路,并选一棵大树,将那大树面路的树干,砍去树皮,让它露出光滑洁白的树身,然后在上面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等几个大字。于是又下令军中善于射箭的人,共拿万张强弩,夹道埋伏,约定:"晚间但见大树底下有人点火,就万弩齐往发射。"庞涓一路追赶,果然在当夜赶到那棵大树底下,抬头看见光滑的树身,仿佛若有字,于是就点火照看,可是字还没读完,齐军已万弩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彼此窜逃失散。庞涓自知智穷兵败,绝难脱身,于是拔剑自刎,临死时,还愤愤地说:"悔不早杀那刖夫,如今反成就了这小子的声名!"齐军因而乘胜追击,彻底击溃魏军,并俘虏魏太子申而还,孙膑因此名扬天下,后世也传下了他的兵法。

  吴起,是卫国人,喜好用兵之术。曾受业于曾子的门下,以及侍奉过鲁国的国君。当他在鲁的时候,齐国曾来侵略鲁国,鲁国的国君听闻吴起善用兵,本想用他为将,但是吴起娶的太太是齐国人,因为怕他会因妻子之

故,跟齐人串通,所以就踌躇不决,未敢立加任用。后来,吴起探知这个消息,为了不错过这个可以成就功名的大好机会,他便不惜狠下心来,杀掉妻子,以表明他跟齐国之间,已无任何牵连。鲁国的国君不得已终于用他为将,由他率兵前去拒敌,结果,吴起大破齐军而还。

  鲁国人有厌恶吴起的,便中伤他说:"吴起的为人,是个猜忌残忍的人。当他年少的时候,家境十分富裕,他为求功名,就四处游历,结果官没做成,却先把家中所有的家产耗尽。乡里中有取笑他的,他就一连杀掉三十几个诽谤他的人,然后向东出走。当他临走出卫国都城,跟他母亲诀别时,他咬着自己的手臂,向他母亲发誓说:’我吴起要是不能当上公卿将相,我绝不再踏回卫国一步。‘于是就离开卫国,投到曾子门下。隔不多久,他的母亲死了,他竟信守誓言,始终没有回国奔丧。重视孝道的曾子无法容忍他的这种作为,先是鄙薄他,继而跟他断绝来往。吴起于是便来到鲁国,改习兵法,以兵法投效鲁国的国君。鲁国的国君迟疑未敢用为将,他为了争取拜将,竟不惜将心爱的妻子杀掉。像他这种残忍寡情的作为,能算是人吗?还有他的打败齐国,也不见得就对鲁国有利。因为鲁是小国,小国却有战胜大国的威名,这样必会激起列国的不安,那么他们便会联合起来对付鲁国了。再说鲁国和卫本是同出一系的兄弟之国,若鲁君重用卫国的杀人犯,这等于是不重视与卫国之间的交情,重用这种杀人武夫,那简直是在抛弃一个友好的卫国,这实在是太不值得了。"鲁国的国君听了这流言,内心对吴起的信任就起了动摇,最后终于辞退了吴起。

  吴起知道留在鲁国已无发展余地,这时候听说北方的魏文侯贤明而又能用士,于是便想去投效他,以求另创一番事业。为了吴起的到来,魏文侯特去访问李克,向这位以知人著称的大臣打听:"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克答道:"吴起贪名而好色,虽然这是他的缺点,但是若论起他的用兵之法,即使是司马穰苴也无法胜过他。"一向求才若渴的魏文侯,听了这话,便任用吴起为将,让他率兵前去攻打秦国,结果他获得了攻下五城的辉煌战果。

  吴起担任将领,他的饮食与衣着,全都跟士卒中最下级的一样。晚上睡觉的地方,不加铺盖,行军的时候,不骑马乘车,粮食自己背,器械自己扛,一切都跟士卒分劳担苦。士卒中有长皮肤肿烂病的,吴起看到了,他会毫不考虑的趴下为他吸出脓汁。其中有一名士兵的母亲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旁人见状,劝慰她说:"你的儿子,只是一名兵卒,而吴起贵为上将,他亲自为你儿于吸出溃疮的脓汁,你应该感到光荣才对,为何反哭起来呢?"那名士兵的母亲解释说:"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曾为我孩子的父亲吸过脓疮,孩子的父亲为报答他垂爱的隆恩,凡遇战争,无不格外卖力杀敌,结果,没多久就战死在沙场上了。而今,吴公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这孩子在什么时候又会为他卖命战死了。想到这点,所以我就禁不住要哭出来了。"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为将廉直公平,又能尽得士卒的欢心,于是就任命他为吴起吮卒,选自《马骀画宝》。

  西河战区的最高长官,让他负起抗拒秦国和韩国的任务。

  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忠他的儿子魏武侯。有一次,魏武侯与一些朝臣乘船顺着西河而下,当船漂流到中流的时候,魏武侯眺望此地的山河险阻,有如一座铜墙铁壁一般,不禁很兴奋,调过头对着担任西河守的吴起说:"壮丽啊!这段山河是如此的坚固,这真是我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听了,却很不以为然的说"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并不在乎山河的险要,主要是靠一国之君能否以德服人。例如:从前三苗氏所管辖的国家,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湖,自恃山河的险要,而不知讲修德义,结果,国家给大禹王灭掉了。还有夏桀的领土,左有黄河和济水的天险,右有泰山和华山的屏障,在它的南边和北面,更有那伊阙之固和羊肠之险,可是夏桀自恃有这么险峻的山川形胜,却只知暴虐百姓而不讲修仁政,结果,王朝给推翻了,而他自己也被商汤放逐了。另外还有殷纣王也是一样,他的领土,左有孟门的天险,右有太行的牢固,巍峨的常山在它的北面,浩浩的黄河流过它的南面,四面依山傍水,国土险要无比,可是他不修德,专事酷虐百姓,结果,武王起来把他给杀了。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主要在于国君的修德,而非系于山河的险峻。倘若吾君不修德政,那么同一条船上的人,都可能会背叛您,如同仇敌一般的和您对立,如此,您纵有山河的险固,那又有什么用呢?"武侯听了,很感动的说道:"有道理,说得好!"

  吴起在西河战区表现卓越,有很好的声名。每到魏国宰相出缺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吴起也自以为功大,满望拜相。可是最后发布的结果,却是由才具平庸的田文担任宰相。吴起便忿然不悦的对田文说:"希望同您比论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当然可以!"吴起说:"统帅三军,能让士卒乐于争先杀敌,誓死不顾,使得敌国胆寒而不敢动脑筋来侵略我国,关于这一点,您同我比,究竟谁强?"田文道:"当然我不如你。"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亲爱万民,使府库充实,在这方面,您同我比,谁强?"田文道:"我不如你。"吴起又说:"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东向出兵,韩赵也都宾服听从,在这方面,您同我比,谁强?"田文道:"那我更不如你。"吴起便说:"这三方面您既然都不如我,可是官位却高居在我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解释说:"主上年少继位,国人疑虑不安,大臣未肯归附,百姓还不信赖他,当这个时候,要找一位能协和内外,巩固中央的宰相人选,究竟是找你适合呢?还是找我比较适合?"吴起听了,默默的思量了好久,然后才说:"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把宰相的职务交给您较适合。"田文便说:"这就是我所以位居您上的缘故了。"最后,吴起终于领悟:要拜相组阁,自己在这方面的条件是不如田文的。

  后来,田文死了,宰相的职务由一名叫公叔的接任。公叔匹配公主,他是魏的驸马爷,若是要论功和论能的话,吴起实在比他强多了,可是现在宰相的职务却由他来当,因此他内心觉得吴起对他地位的威胁实在太大,于是暗中便有除去吴起的意思。公叔的一名贴身仆人,知道主人的心意,便对公叔说:"要除去吴起,那太容易了。"公叔问道:"要如何去做呢?"他的仆人说:"吴起的为人,廉直而有节操,就是太好名了一点,我们正可用他的这点去除掉他。进行的步骤,第一是:主人不妨先跟武侯说:’吴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贤者,可是主上的国家太小,西面又跟强秦接壤,实在不是一个大才可以施展所长的地方,臣担心吴起会另图发展,无心再留魏国。‘武侯听了这话,必会很焦急的问:’那要如何才能留下他呢?‘这时,主人不妨对武侯说:’可试以公主许配给他的办法来留住他,吴起要是有留下的心,那么他必然会接受这项亲事;要是他已萌他去之意,那么他必然会加以拒绝,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来探测他的去留。‘武侯听了这个建议,一定会照着去做。到时候,我们就再进行第二个步骤,那就是主人要邀吴起到家来用餐,当他来之前,主人先跟夫人约好,在吴起到来之时,要故意在吴起面前作出种种对您骄横、侮慢的态度,让他看在眼里,认为匹配公主之后,也会像您一样的受到凌辱,那么像他那种好名、自尊心又很强的人,必然会拒绝武侯的提亲,如此一来,我们的目的岂不就达到了吗?"后来,吴起到了公叔家,看到公主对堂堂魏国宰相是那般的骄横无礼,他心里觉得很受不了,果然就拒绝了魏武侯的提亲。为此,武侯就开始对他起了疑心,渐渐的就不再信任他。吴起也感受到这种变化,生恐再待下去会惹祸上身,于是就离开魏国,而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素来就听闻吴起的贤能,当吴起一到楚国,立即就拜他为相。吴起治楚,大事革新政治,他的重要措施是:彰明法制,详定律令,淘汰冗散多余的官员,废除疏远公族的授爵制度,然后将这些方面所节余下来的财源,全数用来抚养战士,主要的目的是在增加兵力。同时他还斥逐高谈纵横之术的游说之士,用以统一国家的舆论和集中人民的思想。在吴起大力改革下的楚国,不久就南平百越,北并陈蔡,既击退了三晋的部队,又西向攻伐了强大的秦国,一切莫不以破竹之势,一步一步的往富国强兵之道迈进,使得各国诸侯都震慑于楚国的强盛。可是楚国旧日的一些宗族贵戚,凡是权益被新法所削夺的,每一个都怒不可遏,全都想起来杀害吴起。等楚悼王一死,果然他们就起来作乱,联合追杀吴起。吴起走投无路,只好奔向停放悼王尸体的寝宫,当情势紧迫时,他就以自己的身子紧贴悼王的尸首,以避围攻者的射杀。尽管如此,愤怒的贵族们不肯善罢,反而集拢起来射杀吴起,箭如雨下,吴起当然是死了,可是乱箭也扎满了悼王的尸体。等悼王安葬后,太子肃王即位,就下令令尹着手调查追杀吴起,以及以乱箭射穿悼王尸首的一干乱党,统统格杀无论。在这次事件中,因牵连在内而全族被处以极刑的,共达七十几家之多。

  太史公说:"世上的人,凡谈军旅战法的,无不称道孙子的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他们二人的遗著,世上很多的人家已经都有了,所以我在写他们两人的传时,也就不多引述他们的作品,而只编录他们透过理论,实际施展出来的几项作为。常言道:’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试看孙膑的计杀庞涓,就可获得明白了,可是他又不能早救自己的两腿免于被斩。吴起向魏武侯讲治国与其徒恃山河的险固,不如讲修德政来得可靠。然而一旦到他自己为政于楚,却又不修德政,反而以刻薄、暴虐、寡恩而丧失自己的生命,这就不禁令人感到矛盾和为他感到悲哀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中)》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