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3
是不可以的第七条了!而且天下的谋臣说客,抛弃妻儿,离开祖坟,告别朋友,来追随您的原因,不过早晚想获得一小块土地立足。现在您恢复六国的旧秩序,立韩、魏、燕、赵、齐、楚六国的后人,而各方来的谋士说客,一定各自回国去侍奉他们自己的王子,跟他们亲戚家人团聚,回到他们的老家,还有谁来帮大王取天下呢?这是不可以的第八条了!而且楚国目前是无敌于天下的,您立的六国又被他削弱而去附庸他,大王如何能使楚国来臣服您呢?假如您真用了那人的计谋,您的大事就完了!"
汉王中止进食,把吃下去的东西又吐了出来,大声骂道:"这小子,几乎把你老子的大事给搞糟了!"
即刻下令,赶快把那些印信销毁掉。
汉王四年,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立为齐王,汉王大发雷霆。张良劝汉王因势利导,汉王就派张良做特使,把齐王的印信送去(事情经过在《淮阴侯列传》中)。
(五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阳夏的南边,战事不利,于是就坚守在固陵。等候韩信、彭越来会师,结果不能照约定的时间来,张良就劝汉王订"事成分地的约言",汉王听从他的计议,各地兵都来了(事情经过,详记在《项羽本纪》中)!
汉王六年正月,正在大封功臣,张良从来没有冲锋陷阵的战功,汉高帝说道:"在帷幕里动脑筋策划,能决定千里之外的胜算,这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选择齐国境内,有三万户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吧!"
张良说:"当初臣从下邳起兵,跟陛下在留相会,这是天把臣来送给陛下。陛下采用了臣的计策,侥幸地偶然料个正着,臣愿意封于留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大地方。"
汉初三杰,选自《马骀画宝》。
于是就封张良作留侯,跟萧何他们一起受封。
汉帝把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统统封赏了,但其余的人,日夜争吵谁功大谁功小,不能解决,所以就不能定封赏。皇上在洛阳的南宫,从阁道上看到诸将三三五五,一撮一撮坐在沙土地上在切切交谈。皇上问:"他们在说些什么?"
留侯回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讨论造反哩!"
皇上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要造反呢?"
留侯说:"陛下以一个普通平民,用这群人来打天下,现在陛下您作了天子,然而所封的,都是您所亲近喜爱的,像萧何、曹参等人;而您所诛罚的,都是平时所怨恨的仇家。现在军中人事官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但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分封到,又怕您全面检讨他们的平时过失,最后会被杀,所以聚在一起讨论如何造反哪!"
皇上很担忧地说:"怎么办呢?"
留侯说:"您生平所最讨厌,而大家全都晓得的人之中,是谁您最痛恨?"
皇上说:"雍齿和我有旧仇,好几次曾经使我受窘受辱,我一直想杀了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下手。"
留侯说:"现在您赶快先封雍齿,来昭示群臣。群臣看到雍齿都被封了,那么人人都有了坚定的信心了。"
于是皇上便摆上酒席,欢宴群臣,当席就封雍齿作什方侯,并且紧催丞相、御史们快点定功分封,群臣们赴宴归来,都十分欢喜地说:"雍齿都还能够作侯,我们这些人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刘敬劝汉高帝说:"都城要建在关中。"
皇上主意不定。但身边这些大臣,都是华山以东的人,所以很多人劝皇帝定都在洛阳,他们的理由是:"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函渑池,背后是黄河,前面是伊、洛二水,它的地理形势十分坚固易守。"
留侯说:"洛阳虽然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围不过几百里,田地硗薄,如果四面被包围,这不是可以用武打仗的地方。至于关中,左面有殽、函的险要,右面有陇、蜀的大山区,土壤肥美的平原,广阔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边有牛马牧畜的大草原,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只要东向一面来控制诸侯。诸侯安定,那么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西供京师所需;如果诸侯有叛变,则循着漕河而下,足以维持出征军队的补给。这正是我们常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呀!刘敬的建议是对的!"
于是高帝即日起程离开洛阳,向西定都关中。
留侯也跟着车驾,西入关中。留侯天生多病,于是就学习道家的导引吐纳术,不吃烟火食,闭门静修,一年多都足不出户。关中地形,选自《三才图会》。
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作太子。大臣们很多都出来劝阻,所以一直不能作最后的决定。吕皇后十分恐慌,不晓得该怎么办。有人就向吕皇后建议道:"留侯最善于筹谋计划,皇上十分采信他的。"
吕皇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胁迫留侯道:"您曾经是皇上的智囊,言听计从。现在皇上要更换太子,您如何能高枕无忧置身事外呢?"留侯说:"从前,皇上好几次都是因为在困难危急之中,没有选择,幸而听从了臣的计谋。现在天下太平,因为个人的偏爱而要更换太子,这是人家骨肉之间的私事,纵然有我们这些一百多个大臣都没用,更何况我一人,有何力量呢?"
吕泽勉强要挟着留侯道:"不管怎么样,您要替我策划计谋!"
留侯说:"这件事是不能用口舌言语来争取的!但是皇上曾有他罗致不到的人,天下共有四位。这四人都年纪很老了,都有‘皇上对人轻蔑侮辱’的不礼貌看法,所以躲避在深山里,坚决不作汉家的臣子。然而皇上对这四位老人,却十分尊敬。现在您真能不吝惜金玉财宝布帛,那么要太子写封信,措辞要谦恭有礼,派出舒适安稳的车辆,再加上能言善道的辩士,去诚心诚意坚邀他们。应该会来的,如果请来了,就待为上宾,请他们时常跟着太子去上朝,故意让皇上看到他们,那么皇上一定会诧异而询问是谁,问明白是他们。皇上知道这四位是贤者,那对稳定太子的名位,是一大帮助了!"
于是吕皇后叫吕泽派人捧着太子的亲笔信,用最谦恭的言辞、最贵重的礼品,去迎请这四位老人,四人来到京师,就在建成侯府中作客。
汉王十一年,黥布造反,皇上正有病,不能带兵出征,想要派太子为将,前去打黥布。四位老人互相商量道:"我们之所以来京师,是要保定太子的,现在太子去带兵打仗,事情可就危险了!"
于是就劝建成侯道:"太子去带兵打仗,如果有功,并不能对太子的名位有好处;如果无功而回,那从此太子就会倒霉了!而且太子所率领的那群将领,都是曾经跟着皇上打天下的猛将悍帅,现在叫太子来率领他们,这跟叫羊来带狼有什么不同呢?他们都不肯替太子卖力,那此次出征无功而回,是一定的了。臣常听人说:‘母亲被宠爱,则儿子就常被抱。’现在戚夫人日夜侍候着皇帝,赵王如意又常抱在皇帝跟前,皇上又常说:‘我绝不会让那个不肖的儿子爬到我爱儿的头上!’很明白地赵王如意他一定会代替太子的地位的,您为何不赶快请吕皇后找个机会到皇上面前流着眼泪说:‘黥布是天下有名的第一猛将,而且又深通用兵之道,现在所有将领都是陛下旧部下和辈份相等的人,您叫太子来领导他们,岂不商山四晧(部分),东汉彩箧漆画,佚名绘。
是叫小羊带野狼,一定不肯听指挥,而且如果被黥布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就会公然击鼓西来长安了!皇上您虽身子不好,但是准备一辆大车,您勉强睡在车上,叫人好好护侍您,带着他们去出征,那些老将们不敢不尽力,皇上虽然辛苦一场,但是为了您的妻子儿女,您就勉为其难吧!’于是吕泽立刻在半夜里跑去见吕后,吕后找了个机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把四人所建议的话,大致地又哭述了一遍,皇上听了说道:"我本来就想过,这小子派不上用场,好吧,老子自己去走一趟吧!"
于是皇上亲自率领军队东征,那些留守的大臣们,都送行到灞上。留侯正在病中,勉强起来,赶到曲邮地方,拜见皇上说道:"这次陛下出征,臣应该随驾同去,可是臣病得十分严重,实在走不动。楚军行动快捷、勇悍,希望皇上不要和楚人为争头功,正面冲突。"
乘机又劝皇帝道:"派太子作将军,叫他监督关中戍守部队。"
皇帝说:"子房,您虽在病中,希望您卧病中仍要勉力辅助太子。"
这时,叔孙通为太子太傅,留侯就兼代太子少傅的职位,来处理一切。汉王十二年,高祖打败了黥布,从军中回到长安,病更重了,更想赶快更换太子,留侯出面劝阻,皇帝不听,因而借生病请病假不管事。叔孙太傅就拿古今历史上换太子不利的史实来劝皇帝,并且用自杀来阻止换太子,皇帝就假意答应他的请求,但暗中还是要换太子。
有一天,宫中举行宴会,摆出酒席,太子侍候在皇帝身边。四位老人跟着太子,年龄都在八十以上,胡须眉毛都白了,那一身打扮,又是与众不同,惹人注意。皇帝觉得很奇怪,问道:"那四人是谁?"
四人一起向前回答,各人报上了自己的名姓,说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皇帝吓了一跳,说:"我找了诸位好几年,诸位一直在逃避我,现在诸位为什么跟我的儿子来往呢?"
四人一起回答道:"陛下瞧不起人,又曾骂人,臣等不愿受你的辱骂,所以吓得只好躲起来。可是我们
听说太子为人,既仁慈又孝顺,谦恭下士,天下人无不伸长了脖子,等待机会,愿意替太子牺牲性命,所以臣等来投奔他。"
皇帝说:"麻烦诸位,有始有终,好好地照应太子吧!"
四人举酒向皇帝祝贺致意,敬礼完毕就退了出去,皇上眼睛一直看着四人离去,一边招呼戚夫人指着四人说:"我要换他,可是那四个人辅助他,羽翼已经长成了,恐怕动不得了,吕皇后真是你未来的主子了!"
戚夫人听了,暗暗地哭泣,皇上说:"你起来为我跳一支楚舞,我替你唱楚歌伴奏!"
歌的内容是这样的:"鸿鹄鸟往高飞,一飞就是千里,它羽翮已长成,可以纵横四海,它能纵横四海,你又能奈他何?
虽然有矰有缴,但拿它去射谁?"张良,选自《中国历代帝王名臣像真迹》。
这样,唱了好几遍。戚夫人一边舞着,一边叹息流泪。皇上想想这对年轻的母子,绝不是吕后的对手,想想,无计可施,越想越心酸,离开了酒筵,就草草结束了酒会。最后不更换太子的原因,就是因为留侯出的主意,招来此四人,发生了扭转局势的力量。
有一次,留侯跟着高祖去攻打代国,出了个奇计,攻下马邑;以及后来劝高帝立萧何为相国等等;他和皇上讨论了不少天下大事,但那些都无关于天下存亡,所以就不一一记录了。留侯常如此说:"我家几代相韩,等到秦灭了韩国,我万金不惜,为了要替韩国报仇而对付强秦,一椎打下去,天下都震动了。现在用这三寸不烂之舌,作帝王的师保,封赏万户,位列诸侯,这是老百姓的最高愿望,对我张良来说,已经是够了。最后我希望放弃一切人间杂事,很想跟仙人赤松子去四处云游。"
于是不食五谷,导引轻身,学习仙术。恰逢高祖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于是强迫他饮食,说道:"人生活了一辈子,正如白驹过隙,何必自寻烦恼到达如此地步!"。
留侯执拗不过,勉强听太后的吩咐,进饮食。八年之后,也就去世了,死后追称文成侯。儿子叫不疑,袭他的侯爵。
子房当初在下邳圮上所见给他《太公兵书》的那位老翁,十三年后,他随从高祖经过济北,果然看到谷城山下有块黄石,他就取来很宝爱地供奉它。留侯过世,连同黄石一起下葬。每次家人上坟,节令祭扫,祭张良也祭黄石。
留侯张不疑,在孝文帝五年,因为犯了不敬之罪,封爵被削去了。
太史公说:"学者们多说世上没有鬼神,但是却以为物质能够成精成怪。至于像留侯所遇到的老翁赠书,也可以算是一怪了!汉高祖好几次遭到困难绝境,而留侯常常献计奏功,这岂可说不是天意吗?皇上说:‘至于在军营中策划筹算,可以决定千里外的胜算,我在这一点上是不如子房!’我以为他一定是相貌魁梧,高头大马,等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很像标致的妇道人家,这大概正如孔夫子说的:‘如果以貌取人,我就把子羽给看错了!’留侯的情况,对我来说,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