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3
今河南许昌县),章邯攻败了他,伍徐的军队也都散逃到陈。陈王把邓说杀了。
陈胜刚刚做王的时候,陵县人秦嘉、銍城人董■、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州人丁疾等也分别起兵,他们带兵把东海郡的郡守名叫庆的围困在郯城。陈王听说了就派武平君畔做将军,负责来督率郯城地方各路军队。秦嘉不接受这个命令的节制,自己任命做大司马,不愿意隶属于武平君。便对军吏们说:"武平君年纪轻,不懂得军事,不要听他的!"就假造陈王的命令来杀了武平君畔。
章邯打败了伍徐以后,接着进攻陈城,陈王的上柱国房君战死了。
章邯又进兵打陈城西边的张贺部队,陈王亲自出来督战,还是被攻破,张贺也战死了。
腊月里,陈王到了汝阴,在回到下城父(在今安徽蒙城县境)时,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去向秦军投降。陈胜葬在砀县(今江苏砀山县),谥号叫"隐王"。
陈王早年的勤务官现在的将军吕臣,带了一支青帽军,从新阳起兵进攻陈城,攻下了,杀了庄贾,又以陈城作为楚国的据点。
在陈王初到陈城的时候,曾派了銍城人宋留带兵去攻取南阳,再进兵武关。等宋留占领了南阳,却传来陈王被杀的消息,于是南阳又被秦军夺了回去。宋留既没法进兵武关,便向东转进到新蔡,不料又遇上秦军,宋留只好带着部队向秦军投降。秦人就用传车把宋留急送到咸阳,车裂了宋留来警告天下。
秦嘉等人听说陈王已经兵败逃走了,就立了景驹做楚王,率兵到了方舆(今山东鱼台县北),准备在定陶(今山东县名)附近击破秦军;于是派公孙庆去见齐王田儋,想和他联手一同进攻。齐王说:"听说陈王战败了,到现在生死不明,楚国怎么能不来请示我就自己立了王呢?"公孙庆说:"齐不会请示楚就自己立了王,楚为什么要请示齐才能立王?何况楚是首先起义抗秦的,自当号令天下。"田儋就杀了公孙庆。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失败经过示意图秦的左右校尉军再来攻陈,攻下了。将军吕臣逃出来,又收聚了一些兵马,途中遇见曾在鄱阳为盗的当阳君黥布(即英布),两人的兵员就结合在一起,回头来攻打秦左右校尉,在青波(即青陂,在新蔡县西南)地方把他们打败了,把陈又夺回楚国来。这时正好项梁(项燕子)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做楚王。
陈胜当王一共是六个月的时间,当王之后,以陈作为王都。他从前受雇种田时的旧伙伴听到了消息,跑到陈来,在王宫门上敲着嚷道:"我要见陈涉。"宫门指挥官要绑他来治罪,经他辩白了好一阵子,才给放了,但是就不肯帮他通报。等到陈王有事外出,他就拦路大叫陈王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停下召见,载上车一起回来。进了王宫,看了殿堂房屋、帷幕帐帘这些陈设之后,客人惊叹说:"好多呀!你当这个王的宫殿可真大真深呵!"楚人说话管多叫"伙",所以现在天下相传称王叫"伙涉"的俗语,是从陈涉的事情开始的。客人在宫里进进出出愈来愈随便,常跟人谈起陈王的旧事。于是有人就对陈王说:"你这个客人愚昧无知,专爱乱说话,这样会破坏你的威严的。"王就把客人给杀了。其余的陈王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己离开,从此陈王身边再也没有亲近的人了。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负责纠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奉派去攻城略地,每到了那个地方,如果命令下去稍不听从的,马上抓来治罪,以办事苛刻细密来表示自己的忠心。两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一旦犯了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都由自己直接来审问定罪。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对王因此就不再亲心服从了,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胜虽然死了,但是他封立任命的侯王将相最后所以能灭亡秦国,还是由于陈涉首先起义促成的。汉高祖时,特地在砀县陈涉的墓旁安置三十户人家看守,到现在都按时用牺牲去祭祀他。
褚先生(即褚少孙,一本作太史公曰)说:地形险要阻塞,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用来统治国家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条件。所以古代的圣王,都是以仁义道德作为立国的根本,而把强固地形完备制度作为辅持的枝叶。事理难道不是这样吗?我听过贾谊先生的话说道:"秦孝公占得了崤山、函谷关的天险,拥有了雍州的土地,君臣上下严密地防守着,暗中图谋着周王朝的政权,有夺取天下,占领海内,统一全中国的意图,并吞八方广大地区的野心。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内政上建立法制,加强农耕纺织的生产,整顿进退攻守的战备;外交上各别结合列强,使诸侯各国相互争斗。于是,秦国很轻易地就取得黄河以西的土地。
"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王相继承受了前代的基业,因袭先人遗下的策略,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占领了巴蜀,向东侵割了肥美的土地,获取了险要的郡邑(收要害之郡,一本收上有北字)。诸侯各国都很担心,就会商协调削弱秦国的办法:他们不惜以珍奇的器物、贵重的宝贝和富饶的土地作代价,来罗致天下的人才,进行南北各国的结合,订定联盟条约,大家相忍为一结成抗秦团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是贤明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敬贤达,重用人才的。各国订立了纵约,脱离了对秦的各别关系,组合了韩、魏、燕、赵、齐、楚、宋、卫、中山等国(一本无齐楚二国)的军队。于是,六国的才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参赞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邵滑(邵一作昭)、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联络;有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类人统率军队。曾经以十倍于秦的领土,百万人的兵力,西上到函谷关攻打秦国。
秦国人打开关门来引敌军,九国的联军,竟然四散逃走不敢前进。秦国没有射出一根箭,损失一个箭头,天下诸侯就已经疲困不堪了。于是合纵的体制瓦解,联盟的条约破坏了,都争先割地去贿赂秦国。秦国这时有了充裕的力量来制服困乏的诸侯,就乘势追击逃亡败退的诸侯兵,地上横躺的尸首有百万具之多,流出来的血连盾牌都可以漂了起来。进而借着这个有利的情势,方便的时机,支配整个天下,分裂各国的领土;于是强国请求降服,弱国前来献贡称臣了。"传到孝文王、庄襄王,因为在位的日子都不久,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大事。"到了秦始皇帝,他振发了六代以来的余威,挥动着长鞭来驾驭天下,吞并了东周西周,灭亡了各国诸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控制了整个中国。拿着各种棍杖刑具来拷打天下的人民,声威震动了四海。南方攻取了百越的地方,改设为桂林和象郡;百越一带的君长,都低着头,系着脖子,把生命交给了狱吏去处置。他又派了蒙恬到北方修筑长城,防守边疆,把匈奴逐退了七百多里,胡人再也不敢南来牧马,兵士也不敢搭起弓箭来报仇。于是,他废弃了古代圣王的道统,烧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一般百姓愚昧无知;拆除各地的大城,屠杀才智之士,没收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销熔各种坚锐的金属,改铸成金人十二座,来削除天下的民间武力。然后依凭华山高峻的地势作城郭,利用大河深急的流水作沟池;凭恃着亿丈雄伟的城,依靠着不知有多深的河,来巩固国防。优良的大将和强劲的弓弩,守住险要的地方;亲信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卒,布成有利的阵势,谁也奈何他不得。于是天下便安定了。在始皇的心里,觉得关中的强固,真像个千里的金城(犹铜墙铁壁),可以作子子孙孙万世做帝王的大基业了。
"始皇死了以后,他的余威还震服着远方蛮夷国家。可是,陈涉仅是一个用破瓮作窗,用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家子弟,替人做工种田的仆役,发配去屯戍的贱人。他的材性智能还赶不上一个中等人,并没有孔子、墨子的贤明,也没有陶朱和猗顿的财富。他置身在戍卒的行列之中,做个号令由人的小队长,带领着疲乏散乱的戍卒,指挥着这几百个人,却反过来抗暴攻秦。砍下木头作兵器,举起竹竿做旗号,天下人竟像风起云聚一般响应他,大家各自担了粮食来追随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同时兴起,而秦国就被族灭了。
"况且秦国统治的天下,真不小也不弱的;雍州的土地,崤函的险固还是和从前一样;陈涉的地位,也赶下上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君主的尊贵;所用的锄头木耙和棍棒,比不上钩戟长矛的锋利;发配流戍的人,更抵不上九国军队;深密的谋划和长远的算虑,以及行军用兵的方法,尤其及不上从前的谋士和战将。但是成败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功业成就却恰恰相反了。试着把山东的各国诸侯,来和陈涉比量长短大小,不论是权势力量,那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国由一个小小的地方兴起,取得万乘大国权位,进而抑制了八州的同列诸侯来朝拜自己,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进而并合了天下,成为他一家所有,把崤函以内作为他安居的宫室。可是一旦一介匹夫发难起义,竟连他历代的祖庙都遭到毁灭,自己也死在敌人的手中,让天下人来笑话,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不实行"仁义"的政治,而且进攻防守的形势也改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