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中)

史记卷四十四

书名:白话史记(中)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995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3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钟克昌译

  魏的先世,是毕公高的后裔。毕公高和周同姓。武王伐纣以后,高被封于毕,从此才为毕姓。后来断绝了封赐,为平民,有的在中国,有的沦落夷狄之乡。他的后代子孙叫做毕万的,侍奉晋献公。

  晋献公十六年,赵夙御戎车,毕万为右乘,去讨伐霍、耿、魏,灭亡它们。就拿耿封赵夙,拿魏封毕万,都命为大夫。晋掌卜大夫卜偃说:"毕万的后裔一定会滋大。万,是盈满的数目;魏,是高大的名称啊!拿这个开始封赏,是天意要开启他了。天子称兆氏;现在命名有大意,以就盈满的数目,将来必定会拥有很多人。"当初,毕万在周卜筮到晋为官,卜到屯卦■,屯初九变而为比卦■。周大夫辛廖看了卦,解说道:"吉。屯卦险难而坚固,固则宠禄不变;比卦亲密而得入,入则君臣情意相结。还有哪个卦的吉利比这个大呢?后裔必定会繁盛的。"

  毕万被封十一年后,晋献公死了。其后四子相争更迭即位,晋国内乱不已。而毕万的子孙越滋衍,依照他们的封国而称做魏氏。毕万生了武子。魏武子率领魏众庶子侍奉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二十一年,武子跟随重耳出国逃亡。十九年后回国,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就叫魏武子承袭魏氏的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武子生悼子。

  魏悼子迁治于霍。生魏绛。

  魏绛侍奉晋悼公。悼公三年,会盟诸侯。悼公弟杨乾紊乱阵次,魏绛戮杀杨乾的仆御羞辱他。悼公愤怒地说:"会合诸侯以为荣耀,现在反而羞辱我的弟弟!"将诛杀魏绛。有人劝谏悼公,悼公才中止。终于任用魏绛主政,派他去拉拢戎、翟。戎、翟因而亲近依附。悼公十一年,悼公说道:"自从我任用魏绛,八年里头,多次会合诸侯,戎、翟亲睦。这是您的功力啊!"就赏赐他金石的乐器。魏绛再三谦逊,然后才接受它。后来迁治于安邑。魏绛死后,被追谥为昭子。魏绛生魏赢。嬴生魏献子。

  献子侍奉晋昭公。昭公死后,六卿强大,公室卑微。

  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告老致仕,魏献子执国政。晋宗宣祁氏、羊舌氏见恶于君;六卿依法灭其族,尽取他们的封邑为公邑十县,六卿各派自己的儿子为十县大夫。献子跟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同为晋卿。

  此后十四年而孔子相鲁国。后三年,赵简子因晋阳的变乱,将与韩、魏一起攻打范氏、中行氏。魏献子生魏侈。魏侈就跟赵鞅一起攻打范氏、中行氏。

  魏侈的孙子就叫魏桓子,跟韩康子、赵襄子一起攻击消灭了知伯,分割知伯的封地。

  桓子的孙子叫文侯斯。魏文侯元年,是秦灵公的元年。跟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烈王同时。

  六年,筑城少梁。十三年,派公子击包围秦国的繁、庞,迁出城里的人。十六年,攻打秦国,筑垒临晋、元里。

  十七年,攻灭中山,派子击留守,赵仓唐辅助他。子击在朝歌遇到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就引车避路,下来拜见;田子方却不答礼。子击就问道:"富贵的人向人摆出骄傲的态度呢?抑或贫贱的人向人摆出骄傲的态度呢?"子方说:"只有贫贱的人傲慢人罢了!身为诸侯却傲慢人,就会失去他的国;身为大夫却傲慢人,就会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要是行事不投合,言谈不见用,就离开此地前往楚、越之乡,好像踢掉草鞋一样,怎么会和富贵者一样呢!"子击很不高兴地离开了。向西面攻打秦国,到郑而回,筑垒雒阴、合阳。

  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秦征伐我,到达阳狐。

  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罃。

  文侯从子夏接受经学,又礼敬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不俯首抚轼为礼。秦国曾经要攻伐魏国,有人说道:"魏君礼敬贤人,国人称赞他的仁惠,上下和谐好合;还不能图谋它啊!"文侯因此在诸侯间获得好名声。

  任用西门豹防守邺,因而河内号称安泰。

  魏文侯跟李克说道:"先生曾教导寡人说:’家贫穷就思慕有才德的妻子,国不安就思慕有才德的宰相。‘要是置立宰相,不是成就是璜。这两位怎么样呢?"李克对答道"臣听说过:地位卑贱的不替尊贵的打算,关系疏远的不替亲昵的打算。臣在宫门之外,不敢担当这个使唤。"文侯说"先生面临事情不要推辞。"李克说"君上不分别辨析才会有此问。平居时看他接近的人,富裕时看他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推荐的人,困厄时看他不乐意的事情,贫苦时看他不苟取的东西。这五样就足够来决定谁当宰相了,何必等待我李克来评述呢!"文侯说"先生回去吧!寡人的宰相决定了。"李克赶快出来,经过翟璜的家。翟璜问道:"刚刚听说国君召唤先生去选择宰相。究竟谁当上了?"李克说:"魏成子当宰相了。"翟璜很生气地改变脸色说道"凭耳朵眼睛所见所闻,在下哪一点输给魏成子呢?西河的守将吴起,是在下推荐的;国君境内最担忧邺,在下推荐西门豹治理,使无赵患;国君计划要攻伐中山,在下推荐乐羊;中山拔取,没有人可派去防守,在下推荐了先生;国君的儿子没有师傅,在下推荐屈侯鲋。在下怎么会输给魏成子!"李克说:"你介绍我李克给你的国君,难道是要借此结党亲厚来求取大官吗?国君问如果置立宰相,’不是成就是璜,这两位怎么样呢?‘我对答道:’君上不分别辨析才会有此问。平居时看他接近的人,富裕时看他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推荐的人,困厄时看他不乐意的事情,贫苦时看他不苟取的东西。这五样就足够来决定谁当宰相了,何必等待我李克来评述呢!‘我由此知道魏成子将当宰相啊!你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提并论呢?魏成子把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用在礼贤敬士,只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礼聘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尊奉为老师;你所推举的五位,国君都任用为臣子。你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提并论呢?"翟璜退缩愧疚迟疑不前地再拜道"我翟璜,真是鄙陋的人,确实比较错了,愿意终生做你的学生。"

  二十六年,虢山崩坍,壅塞了黄河。

  三十二年,讨伐郑国。筑城酸枣。在注覆败秦军。三十五年,齐国政伐占取我襄陵。三十六年,秦国侵掠我阴晋。

  三十八年,攻打秦国,在武下被秦军打败,却获得秦将识。这一年,文侯死了;子击即位,是为武侯。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即位,公子朔作乱,没成功,出奔到魏国来,联合魏人袭击邯郸,魏人失败就离开。

  二年,筑城安邑、王垣。

  七年,攻打齐国,到达燕的桑丘。九年,翟在浍水边覆败我。派遣吴起攻打齐国,到达齐的灵丘。齐威王初即位。

  十一年,联合韩、赵三分晋地,绝灭它的后嗣。

  十三年,秦献公徙都栎阳。十五年,覆败赵的北蔺。

  十六年,攻伐楚国,占取鲁阳。武侯死了,子罃即位,是为惠王。

  惠王元年,当初,武侯死的时候,子罃跟公中缓争夺当太子。公孙顺从宋国进入赵国,又从赵国进入韩国,告诉韩懿侯说:"魏罃跟公中缓争夺当太子。君上也听到这件事吗?现在魏罃得到王错的辅佐,挟持上党,相当于半个国家。趁机会除掉他们,战胜魏国是必然的。不可失掉机会啊!"懿侯颇高兴,就跟赵成侯会合军队攻打魏国,战斗于浊泽。

  魏国大败,魏君被包围。赵国建议韩国说:"除掉魏君,立公中缓,分割土地,然后退兵,对我们将有利。"韩国说:"不可以。杀了魏君,人家一定骂凶暴;分割土地再退兵,人家一定骂贪婪。不如把魏分为两个。魏国分为两个,就不会比宋、卫强盛。那么我们就永远没有魏国的祸害了。"赵国不顺从。韩国不高兴,就率领少数军队趁夜撤离。惠王身体不被杀死、国家不被分割的原因,就在于韩、赵两国的阴谋不协调。假如顺从一国的阴谋,那么魏国一定被分割了。所以古人说:"国君死了,要是没有嫡子嗣位,那个国家就可能破碎啊!"

  二年。魏国在马陵打败韩国,在怀地打败赵国。三年,齐国覆败我观。五年,跟韩国在宅阳相会。筑城武堵。被秦国打败。六年,攻伐占取了宋的仪台。九年,在浍攻伐打败韩国。在少梁跟秦战斗,秦俘虏了我将公孙痤,轻易占取了庞。秦献公死了,子孝公即位。

  十年,征伐占取赵国的皮牢。彗星出现。十二年,星星白天陨落,有声响。

  十四年,跟赵国在鄗相会。十五年,鲁、卫、宋、韩的国君来朝会。十六年,跟秦孝公相会于杜平。侵占宋的黄池,宋又轻易取回。

  十七年,在元里跟秦国战斗,秦轻易占取我少梁。包围赵的邯郸。十八年,拔取邯郸。赵国向齐国讨救兵。齐国派田忌、孙膑救助赵,在桂陵覆败魏军。

  十九年,诸侯包围我襄陵。修筑长城,巩固固阳。

  二十年,归还赵邯郸,与赵盟誓于漳水边。二十一年,与秦相会于彤。赵成侯死了。二十八年,齐威王死了。中山君当魏相。

  三十年,魏征伐韩,韩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宣王用孙子的计谋救助韩国,攻击魏国。魏就大兴师,派庞涓统帅,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经过宋的外黄,外黄徐子告诉太子说"臣有百战百胜的方法。"太子说:"能够听听吗?"来客说:"本来就要进呈的。"徐子就说道:"太子亲身率领攻打齐国,即使获得大胜而并吞至莒地,那么富裕也不过有魏,尊贵也不过为王。假如打不过齐国,那么将万世子孙不能有魏国。要是班师回国,就没有战败的祸害而终得有魏。这是臣的百战百胜的方法呀!"太子说:"好吧!我一定听从您的话回国去。"来客说:"太子虽想回去,也不能了。那些劝太子战斗攻伐,想要尝啜肉汁的人太多了。太子虽然要回去,恐怕不能了。"太子因此想要班师回国。替他御车的人说:"将军出国门再回去,跟败退的同罪。"太子果然跟齐人战斗,在马陵覆败。齐国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将军涓,魏军就彻底溃败了。

  三十一年,秦、赵、齐一起攻伐我。秦将商君欺诈俘虏了我将军公子卬,然后掩袭夺取他的军队,攻破它。秦国任用商君,东面拓地到达黄河,而且齐国、赵国屡次攻破我,安邑又接近秦国,因此迁都大梁。三十二年,立公子赫为太子。

  三十三年,秦孝公死了,商君从秦国逃亡来依附魏国。魏人气愤他欺诈过公子卬,不收容他。三十五年,跟齐宣王在平阿南面相会。

  惠王屡次在军事上覆败,就用极自谦下的礼节、厚重的礼物来招聘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都到了魏国。梁惠王说:"寡人没有才德,军队在外国遭受到三次的打击,太子被俘虏,上将战死,国内因此空虚,以致玷辱了先君的宗庙社稷,寡人以这件事为羞耻。老人家不嫌千里之远,委屈地来到困乏都邑的朝廷,将要提供什么高见使我国有利呢?"孟轲说:"国君不可以像这样讲究利。凡是国君贪利,那么大夫也就贪利;大夫贪利,那么老百姓也就贪利。上上下下交相争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做国君的,只要仁义就够了,讲利有什么用呢?"

  三十六年,再跟齐王相会于甄。这一年,惠王死了,子襄王即位。

  襄王元年,跟诸侯相会于徐州,为了相互称王。追尊父惠王为王。

  五年,秦国在雕阴覆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包围我焦、曲沃。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

  六年,跟秦相会于应。秦轻取我汾阴、皮氏、焦、曲沃。魏征伐楚国,在陉山打败它。七年,秦降伏了我蒲阳。八年,秦归还我焦、曲沃、皮氏。

  十二年,楚覆败我襄陵。诸侯执掌政权的人跟秦相张仪相会于啮桑。十三年,张仪来当魏的相国。魏国有女子变性为男人。秦占取我曲沃、平周。

  十六年,襄王死了,子哀王即位。张仪又回到秦国去。

  哀王元年,五国一起攻击秦国,没有胜利就退兵。

  二年,齐国覆败我观津。五年,秦国派樗里子攻伐占取我焦,并在岸门打败韩军,韩将犀首奔逃。六年,秦国派人来立我公子政为太子。跟秦相会于临晋。七年,攻击齐国。跟秦征伐燕。

  八年,征伐卫,拔取列城两个。卫君颇为忧愁。魏大夫如耳见卫君,说道:"我愿意去终止魏军的进攻,除掉成陵君,好吗?"卫君说:"先生果真能如此,我愿意世世代代拿卫国来侍奉先生。"如耳就去见成陵君,说道:"以前魏攻打赵国,断绝羊肠,拔取阏与,约定斩断赵国,把赵分为两个。而赵所以不灭亡的原因,在于魏国是从约的主宰啊!现在卫国已濒临灭亡,将西向请求臣事秦国。与其由秦来解救卫国,倒不如由魏来释放卫国。那么卫国感激魏必定是永无穷尽的。"成陵君说"好啊!"如耳接着又去求见魏王,说:"臣曾经进见于卫君。卫国本来是周室的分封啊!虽然只算小国,却多宝器。现在国家濒临危险,宝器却不奉献出来,是因为他们心里认为攻打卫国释放卫国不以大王为主宰。所以宝器即使献出来,必定不会到大王的手里。臣私下揣度着凡是先说释放卫国的,一定是接受了卫国贿赂的人。"如耳出去后,成陵君进来,拿如耳说过的话进见魏王。魏王听从他的建议,停止魏军的进攻。也免掉成陵君的职位,终其一生不再见他。

  九年,跟秦王相会于临晋。秦国的张仪、魏章都来归依魏国

。魏相田需死了。楚国嫉恨张仪、犀首、薛公。楚相昭鱼对苏代说:"田需死了,我怕张仪、犀首和薛公其中有一人要当魏的相国的。"苏代说:"那么要谁当魏相国才使您安心呢?"昭鱼说:"我要魏太子自己当相国。"苏代说:"愿意替您到北方去,一定让太子当相国。"昭鱼说:"你怎么游说呢?"苏代对答道:"您假定是梁王,让我来游说您。"昭鱼说:"怎么样呢?"对答说:"我从楚国来的时候,昭鱼很忧愁,说道:’田需死了,我怕张仪、犀首和薛公其中有一人要当魏的相国的。‘我说:’梁王是贤主啊!一定不让张仪这类人当相国。张仪若做魏的相国,一定帮助秦国不助魏国;犀首若做魏的相国,一定帮助韩国不助魏国;薛公若做魏的相国,一定帮助齐国不帮助魏国。梁王是贤主啊!一定不会随便的。‘梁王就会问道:’这样说来,那么寡人要让谁当相国呢?‘我就说:’不如让太子自己当相国。太子自己当相国,这样那三人都认为太子不是永远的相国,部将会尽力拿他们的本国来侍奉魏国,为的想得到魏国的丞相印啊!凭着魏国的强盛,又有三个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来辅助,魏国必然安定了。所以说不如让太子自己当相国。‘苏代就北上进见梁王,将这些话告诉他。太子果然当魏的相国。

  十年,张仪死了。十一年,跟秦武王相会于应。十二年,太子到秦国朝见。秦国来攻打我皮氏,还没拔取就解围。十四年,秦国来送回秦武王后。十六年,秦攻取我蒲反、晋阳、封陵。十七年,跟秦相会于临晋。秦归还我蒲反。十八年,跟秦征伐楚国。二十一年,联合齐、韩一起在函谷覆败秦军。

  二十三年,秦国再还给我封陵来和谈。哀王死了,子昭王即位。

  昭王元年,秦国攻取我襄城。二年,跟秦战斗,我不顺利。三年,佐助韩国攻击秦国。秦将白起在伊阙覆败我军,斩首共二十四万。六年,割让河东地方四百里给秦国。芒卯凭智诈见重于魏。七年,秦攻取我城大小六十一个。八年,秦昭王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经过一个多月,都去掉帝号,同复称王。九年,秦攻取我新垣、曲阳的城池。

  十年,齐国灭亡宋。宋王死在我温。十二年,跟秦、赵、韩、燕一起征伐齐国,在济西覆败它,齐湣王出国逃亡。燕军单独直入齐都临淄。跟秦王相会于西周王城。

  十三年,秦国攻取我安城。秦军逼临大梁,又离开。十八年,秦攻取楚都郢;楚王迁都于陈。

  十九年,昭王死了,子安釐王即位。

  安釐王元年,秦拔取我二城。二年,再拔取我二城,军逼首都大梁城下,韩军来援救;后来把温送给秦而议和。三年,秦再拔取我四城,杀了四万人。四年,秦攻破我和赵的联军,杀了十五万人,使我将芒卯逃亡。魏将段干子请求送南阳给秦来换取和平。苏代向魏王说道:"想受秦封得着官印的是段干子,要土地的是秦国。如果大王让要土地的掌制官印,让要官印的掌制土地,那么魏国的土地不割光就不知道罢休。如今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好比抱着薪柴去救火;薪柴不烧光,火就不会熄灭。"安釐王说:"这样

  说好像有道理。虽然如此,事情已经进行,不能改变了。"对答说:"王难道不了解那赌博为什么看好枭子吗?方便的话就合食其余的子,不方便就停止。现在王说’事情已经进行,不能改变‘。大王的运用谋略怎么比不上赌博的用枭呢?"

  九年,秦国拔取我怀。十年,秦派在魏国当人质的太子死了。十一年,秦国拔取我邢丘。

  秦昭王对左右的臣子说:"现今韩、魏的强盛较当初怎样?"群臣对答说:"不如当初强盛。"昭王说:"现在韩国的如耳和魏国的魏齐比起当初齐国的孟尝和魏国的芒卯,谁较贤能?"群臣对答说"如耳和魏齐不如孟尝、芒卯。"昭王说"凭孟尝君和芒卯的贤能,率领强盛时的韩、魏兵马攻打秦国,还不能拿寡人怎么样。现在凭无能的如耳和魏齐率领微弱的韩、魏军队攻打秦国,很明显的将不能拿寡人怎么样了。"左右的臣子都说:"真的如此。"中旗倚靠着琴对答道"大王的料量天下错了。当晋国六卿并立的时候,知氏最强,消灭了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魏的兵马将赵襄子围困在晋阳,溃决晋水来灌淹晋阳,晋阳城不浸水的地方只有三版六尺大小。知伯出去巡视水势,魏桓子替他御车,韩康子陪坐在右边。知伯说:’我当初不知道水也可以灭亡人的国家,现在才知道。‘溃决绛水也可以灌淹魏都安邑,溃决汾水也可以灌淹韩都平阳。魏桓子用胳膊去碰韩康子,韩康子踩魏桓子的脚。胳膊和脚在车上接触,知氏的土地就被分了,身死国亡,被天下人讥笑。现在秦国兵马虽强盛,不能超过知氏;韩、魏虽弱小,还比他们在晋阳围困赵襄子时优越。现在也是正当他们用胳膊和脚的时候啊!希望大王不要把他们轻视了!"于是秦王才恐惧戒慎。

  齐楚互相约定来攻打魏国,魏派人到秦国去求救,使者往来不绝,冠帽车盖一路上可以互相望见,而秦国救兵却不来。魏国有个人名叫唐雎的,年纪有九十多了,向魏王说道"请让老臣往西面去游说秦王,可以叫救兵比臣先出来。"魏王向他再拜,就准备了车子送他往秦国去。唐雎到达秦国,觐见秦王。秦王说:"老人家这么衰弱疲倦,竟然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太辛苦了!魏国来求救有好几次了,寡人知道魏国的紧急了。"唐雎对答道"大王已经知道魏国的紧急而救兵却不派出;臣私下认为是出计定策的臣子无能啊!那魏国,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然而所以向西面而侍奉秦国,自称为东方的臣属,接受秦国所赐的冠带,春秋按时进贡以供秦国祭祀之用,那是认为秦国的强盛值得结盟交好啊!现在齐、楚的军队已集结在魏国的郊外了,秦国却不派出救兵;或者仗恃着魏国还没十分急迫吧!要是让它十分急迫,魏国将割让土地而盟誓合纵,大王还能救什么呢?一定要等它十分急迫才救它,这样将失去一个自称为东方臣属的魏国而增强那两个和秦国对敌的齐、楚,那么大王在这里头有什么好处呢?"秦昭王这才立刻替他派出军队救援魏国。魏国复归安定。

  赵派人去告诉魏王说"替我杀掉范痤,我情愿奉献七十里的土地。"魏王说"好呀!"

  就派官吏去逮捕范痤。包围了,一时还没杀害。范痤趁机爬到屋顶,骑在栋梁上,告诉抓他的官吏说:"与其拿死掉的范痤取利,倒不如用活的范痤去求利。要是范痤死了,赵国不给王土地,那么大王将能怎么样呢?所以不如跟赵国先决定割让的土地,如此以后再杀掉范痤。"魏王听了使者的转告,说道:"对呀!"范痤趁机写信给信陵君,说道:"范痤,本是魏国免职的相国,赵国拿割地来要求杀掉痤,而魏王却顺从他。要是强大的秦国也要因袭赵国的欲求,那么您将怎么办呢?"信陵君向魏王建议,就把他释放了。

  魏王因为秦国相救的缘故,想要仗恃着结交秦国去攻伐韩国,来讨回旧失地。无忌告诉魏王说:"秦国和戎翟风俗一样,有虎狼贪婪凶狠之心,贪利暴戾而没有信实,不识礼义德行。要是有利可图,就不顾亲戚兄弟,像禽兽罢了!这是天下人所晓得的。并不懂得对人施予恩惠积累功德啊!所以惠文太后是母亲啊!却忧伤而死;穰侯是舅父啊!功劳再没比他大的,竟然驱逐他高陵、泾阳两个亲弟没有罪过,却一再夺去他们治国的权柄。秦王对于亲戚都如此,又何况对于有仇恨的敌国呢?现在大王联合秦一起攻打韩国而更接近秦国的祸害,臣对此非常疑惑。假如王还不知道,王就是不明察;群臣知道了,却不来报告谏止王,就是不忠心。

  "现在韩国以一个女子辅佐一个弱小的国君,国内有大乱,国外与强大的秦魏军队较量;大王认为不会灭亡吗?韩国灭亡了,秦国占领全部的故郑之地,和大梁接境;大王认为安稳吗?王想得着旧地,如今却仗恃着亲昵交好于强秦;大王认为有好处吗?

  "秦不是喜欢和平的国家,韩国灭亡以后必定将要另找事端;另找事端必定选容易而且有利的事做;选容易并且有利的事做,必定不去攻打楚和赵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越山过河,直度韩国的上党去攻打强大的赵国;这又要重复了赵奢破秦军于阏与的战争,秦必定不这样做的。如果经由河内,背向着邺和朝歌,绝断漳水和滏水,和赵兵在邯郸的郊外决战;这又是知伯遭受过的祸害了,秦又不敢这样做。如果攻打楚国,经过涉谷,走三千里路而攻打冥阸之塞;所走的路很远,而所攻打的又很难,秦又不肯做。如果经过河外,背着大梁,右面向着上蔡和召陵,跟楚兵在故陈的郊外决战,秦又不敢。所以说秦必定不会攻打楚国和赵国了,更不会攻打远在东边的卫国和齐国了。

  "韩国灭亡之后,秦军派出的日子,就只有攻打魏国了。秦本来有怀、茅、邢丘,再筑城垝津来进逼河内,河内的共、汲一定危险;秦若亡韩,占有故郑之地,得到垣雍,可以溃决荧泽,引水灌淹大梁,大梁必定要亡了。大王的使者出去拉秦国伐韩已是错误,竟然更在秦国毁谤安陵氏;秦国早就想诛灭它了。

  秦国的叶阳、昆阳本来跟魏的舞阳接境。要是秦听从使者的毁谤安陵氏,摧毁安陵氏而消灭它;秦将可绕过舞阳的北面,往东进逼故许之地,这个南国必定危险了。这样一来,魏国没有祸害吗?

  "憎恨韩国,不亲爱安陵氏还可以;不以秦国的不爱南国为忧患,那就错了。从前,秦国不过占有晋河西之地,国境离开大梁千里远,有黄河和山岭遮隔它,有周和韩隔开它。自从秦伐林乡那次战事到如今,秦攻打魏国七次,五次打进圃田囿中,边境的城尽被占领,文台被摧毁,垂都庙被焚烧,树林被斫伐,麋鹿都死尽,国家接着被围困。秦军又长驱于大梁的北面,东边到达陶卫的郊野,北边到达平、监。丧失于秦国的,有山南山北和河外河内的土地,大县邑几百个,出名的大都邑几十个。这是秦国仍在河西晋地,离开大梁有千里远,祸患尚且这般深了。又何况要是让秦灭亡韩国占有故郑之地,没有黄河山岭遮蔽它,没有周韩隔开它,国境离开大梁就只有百里,大祸患必定从此开始了。

  "从前,从约的不成功,是因为楚国、魏国猜疑,而且也不能得到韩国的结盟。现在韩国遭受战祸已经三年,秦国要拿和议来屈服韩国。韩国晓得要灭亡了,还是不肯听从;反而送人质到赵国,并请求为天下诸侯率先进军,要与秦决战到兵刃折毁。楚、赵一定集结军队,因为都明白秦国的贪婪无穷,不尽灭天下之国而臣服海内之民,必定不肯罢休的。因此臣情愿拿合纵来游说大王,希望大王赶紧接受楚赵的盟约,挟持着韩国的质子来保存韩国,因而去讨还旧地,韩国一定将地献出。如此则士民不劳困而得到旧地,这样的功利当然胜过于和秦国一起去攻打韩国、又要跟强秦接境所蒙受的祸害呀!

  "保存韩国来安定魏国而使天下受利,这是大王最好的运会。开放共、宁之道,使韩国本土跟上党能直路通达,使路经安成,进出的商贾都征税,这样一来,等于魏国再度取得韩国的上党做抵押,并且有了这种征赋,足够使国家富足。韩国从此必定感激魏国、亲爱魏国、尊崇魏国、惧怕魏国,韩国必定不敢违背魏国。这样韩国就等于是魏国的郡县了。魏国获得韩国这样的郡县,卫、大梁、河外就必然安定了。现在要是不保存韩国,东周、西周和安陵必定危险;秦国大破楚、赵联军,卫国、齐国将很害怕;那么天下诸侯西向驰往秦国朝见秦王做臣子的日期就不远了。"

  二十年,秦军包围赵邯郸,信陵君无忌矫托魏君命令夺取将军晋鄙的军队去救赵国,赵国得以保全。无忌因此居留赵国。二十六年,秦昭王死了。

  三十年,无忌回到魏国,率领燕、赵、韩、楚、魏五国军队攻打秦国,在河外打败秦军,逼使秦将蒙骜逃亡。魏太子增质押在秦国。秦王愤怒,要拘囚魏太子增。有人替增去向秦王游说道:"公孙喜本来告诉魏相说:’请用魏军快攻秦国,秦王愤怒了一定拘囚太子增。魏王又愤怒地攻打秦国,秦国一定伤害太子。‘如果大王拘囚增,这就叫公孙喜的阴谋得售了。所以不如尊重增而交好魏国,让齐、韩去猜疑魏国。"秦王这才释放了增。三十一年,秦王政初即位。

  三十四年,安釐王死了,太子增即位,是为景湣王。信陵君无忌死了。

  景湣王元年,秦拔取我二十城,秦设为东郡。二年,秦拔取我朝歌。卫国迁徙到野王。三年,秦拔取我汲。五年,秦拔取我垣、蒲阳、衍。十五年,景湣王死了,子王假即位。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被秦王发觉了。

  三年,秦国引水灌淹大梁,俘虏了王假,终于灭亡魏国,改设郡县。

  太史公说:"我到过大梁的故城,听那边的人说:’当年秦军战胜魏国,导引河沟中的水灌淹大梁,经过三月城才毁坏,魏王请求投降,秦终于灭亡了魏国。‘评论的人都说’魏国因为不重用信陵君的缘故,所以国家才会削割衰弱以致灭亡。‘我却认为不是这样。天意正要让秦平定海内,秦的功业方兴未艾。魏国即使得到像商汤的阿衡一般人才的辅佐,又有什么用呢?"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中)》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