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2
有了疑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行动有了疑惑就没有美好的名誉。‘大王既然抱定违离风俗的念头,就不要管天下俗人的议论了。凡是讲论大德的人不会跟世俗谐调;凡是成就大功的人不会跟大众谋划。从前虞舜为有苗而舞蹈,大禹打赤膊进入裸国,并不是为着纵养情欲愉悦心志啊!而是专力于讲论大德而期望功勋呀!愚笨的人对已成之事尚且愚昧无知;聪明的人在事情未萌芽前却已经看清楚了。那么大王对这件事为什么还疑惑不定呢?"武灵王说:"我不疑惑改穿胡服这件事。我是怕天下人讪笑我呀!痴汉高兴的事情,聪明的人为它而哀伤;愚人发笑的事情,贤能的人却反复详审它。世人要是有顺从我的,那么胡服的功效将不可限量呀!即使全世间的人拿这件事来讪笑我,胡人之地和中山之国我一定占有它。"经过这一次谈话,武灵王就改穿胡服了。
武灵王派王■去告诉公子成说:"寡人穿了胡服,将拿这样的打扮朝会群臣,也要求叔父一起穿它。在家里要顺从父母,在国里要顺从君主。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儿子不能违背父母,臣子不能悖逆君主。这是亲戚间恒常的法则。现在寡人发布教令改易服饰,叔父要是不穿它,我怕天下人会批评我们啊!统御国家有常法,而以利益人民为根本;治理政事有常道,而以威令下行为最重要。彰明盛德要先从卑贱的来讲明,而推行政令要先使尊贵的遵从。现在改穿胡服的主张,并不是为了纵养情欲愉悦心志啊!做事有了目标然后才能成就功绩,等到事情办成功绩树立了,然后才知道作为的美好呀!现在寡人怕叔父悖逆了治理政事的常道,因此提供些观念来帮助叔父的抉择。并且寡人听说过’事
情对国家有利益的,行为就不是邪僻;依靠贵戚成功的,名誉就不会亏累。‘所以希望借群臣向慕公叔的义风,用来成就胡服的功业。因此派■去进谒叔父,请求改穿胡服。"公子成再拜叩头说:"臣早就听到大王改穿胡服的事了。臣不够才能,又卧病不起,不能奔走效劳常常进见。大王既然命令下来了,臣胆敢对答,趁此竭尽自己昧于事理的忠心进言道:臣听说过:中国,是聪明深智的人居住的地方,是万物财货聚集的地方,是贤圣教化的地方,是仁义施行的地方,是《诗》、《书》、《礼》、《乐》应用的地方,是特异敏捷技艺试验的地方,是远方观光趋赴的地方,是蛮夷倾心仿效的地方。现在大王舍弃这些而仿效远方的服饰,那就是改变古时的教化,更易古人的方法,违逆人民的心理,而且激怒了有学问的人,远离了文明的中国。所以臣希望大王再考虑考虑这件事。"使者王■回去把公子成的话报告了。武灵王说道:"我本就晓得叔父不舒服,我将自己去向他请安。"
武灵王就到公子成家,趁便自己请求他,说道:"衣服,是为了使用方便;礼法,是为了行事方便。圣人看地方而顺应制宜,牵就情事而制定礼法,是为了方便人民富厚国家呀!剪短头发,雕镂皮肤为文饰,袒露右臂,衣襟向左掩,这是瓯越的民俗;染黑牙齿,雕绘头额,用河豚皮做帽子却缝制粗劣,这是大吴的国俗。所以说礼法虽不同,为了方便却一样啊!地方不一样,使用它自然也两样;情事不同,礼法自然也改变。因此果真能够使国家有利,圣人绝不使他的用法固定;果真可以使行事方便,圣人绝不使他的礼法相同。儒者同一师承,所讲的礼俗却往往不同;中国体俗相同,但教化却有差别。何况是随着山谷的便利自然要有所改变呢?所以去就的变化,虽是智者也不能一样;远近的服饰,圣贤也不能使它相同。荒僻的地方风俗多奇异,邪曲的学术多巧辩。但是,不知道的时候不去怀疑它,跟自己不一样的也不去非毁它。那是大公无私兼容并蓄尽求完善的态度呀!现在叔父所谈的是一般习俗,我所说的是要用来造成风俗。我国东边有黄河、薄洛的水道,跟齐国、中山共有着,却没有舟船的设施。从常山到代、上党,东边有燕国、东胡的边境,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我们现在却没有骑马射箭的装备。那么寡人没有舟船桨楫的设施和熟习水性近水居住的人民,将凭什么来防守黄河、薄洛的水道?要是不改穿胡服训练骑马射箭,将凭什么来戒备燕、三胡、秦、韩的边境?以前简王所以不堵塞晋阳以及上党的险要,襄王所以兼并戎狄占取代地用来攻击胡人,其中的道理就是愚人也清楚。先前中山依恃齐国强盛的兵力,侵略暴虐我们的土地,俘虏我们的人民,决引河水来围灌鄗,要不是社稷神灵的保佑,鄗就几乎不能保守。先王把这件事看成耻辱,怨恨却一直不能报复。现在从事骑射的装备,近可以便利上党的形胜,远可以报复中山的怨恨。然而叔父为了依循中国的风俗而违背简王、襄王的意志,为了厌恶改变服饰的名义而忘记了鄗被围灌的耻辱;这不是寡人所希望的啊!"公子成再拜叩头道:"臣愚笨得很,不能明白大王的计谋,竟敢称道世俗的见闻;这是臣的罪过
啊!现今大王要继承简王、襄王的意志来顺合先王的心愿,臣怎敢不顺从命令呢!"再拜叩头谢罪。武灵王就赐给他胡服。第二天,公子成穿了胡服上朝去。这时候武灵王才正式发出改穿胡服的命令。
赵文、赵造、周袑、赵俊都谏诤阻止武灵王,不要改穿胡服,还是照老方式方便。武灵王说:"先王们的风俗都不一样,要效法哪一个古呢?帝王们都不因袭前代的,要遵循哪一种礼呢?虙戏、神农只教诲而不诛杀,黄帝、尧、舜诛杀而不愤怒。到了夏、商、周三王,随着时代而制定法规,依着情事而制定礼俗。所有法规制度各自顺应自己的需要,各种衣服器械各自方便自己的使用。所以说治世不必一种方式,而便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由圣人的兴起可见不因袭前代也能王天下由夏、殷两代的衰弱可知不改变礼俗也会灭亡。如此说来,那么违反古代并不可非毁,而依循礼俗也不值得赞美。要是服饰奇邪的人心志就淫邪,那么邹、鲁之乡儒冠儒服,就没有行为怪异邪僻的人了;要是风俗邪僻的地方,人民跟着变易,那么吴、越之地就没有德行道艺高尚的人了。凡是使身体方便的,圣人才叫做衣服;凡是使行事方便的,圣人才称做礼法。那进退的礼节,衣服的制作,是用来齐整平民的,并不是用来品评贤者啊!所以平民随着风俗而流转,贤者却随着非常时节而一起变易。因此谚语说道:’凭着书本来驾马车的人,不能了解马的情性;拿古代学术来裁制现代的人,不知通达情事的变迁。‘遵循礼法的功绩,不够用来超乎流俗;效法古代的学术,不够拿来裁制现代。你们都不够通达呀!"终于召集百姓,穿起胡服,训练骑马射箭。
二十年,武灵王勘察中山的地形,到达宁葭,西面勘察胡地,到达榆中。林胡王贡献马匹。回国后,派遣楼缓出使到秦国,仇液到韩国,王贲到楚国,富丁到魏国,赵爵到齐国。代相赵固主管胡地,征调胡人兵马。
二十一年,攻击中山。赵袑率领右军,许钧率领左军,公子章率领中军,王一起统帅他们。牛翦率领车骑,赵希合并统率胡、代兵马。赵希与诸将走井陉之侧,合军于上曲阳,攻取了丹丘、华阳、鸱上之关。王统率的大军攻取了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出四邑请求和议,武灵王答应它,就班师回国。二十三年,又攻击中山。二十五年,惠后死了。派周袑穿胡服为王子何的师傅。二十六年,再度攻击中山,侵夺土地北面到达燕、代,西面到云中、九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日,群臣大朝见于东宫,武灵王传授君位,策立王子何为王。新王祭祀祖先之礼完毕,出来临朝听政。大夫们都为臣,肥义当相国,并一起辅佐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是惠后吴娃的儿子。武灵王自己号称为主父。
主父要让儿子主持治理国事,就身穿胡服率领士大夫们到西北勘视胡地。想从云中、九原直接向南偷袭秦国,于是自己乔装做使者进入秦国。秦昭王没发觉,后来才诧异他的形状很奇特,不是人臣所有的仪表,就派人追他,而主父已经奔驰离开关口了。经过详细调查,才知道是主父,秦人非常惊恐。主父所以要进入秦国,是想自己勘视地形,并且趁机观察秦王做人的风度。
惠文王二年,主父巡行新开拓的土地,就出代的西境,与楼烦王相遇于西河而征调其军队。三年,赵国消灭中山,迁徙中山王到肤施。起造灵寿生圹。从此北地始顺服,往代地的道路大为畅通。回国后,颁行奖赏,大赦免,设置酒酺赐臣民欢乐饮宴五天,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向来邪侈,心里根本不服其弟的即位,偏偏主父又派田不礼辅相章,更增加他的狂妄。李兑跟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且志意骄纵,党徒众多而且欲望庞大,恐怕有阴谋呢。田不礼的为人残忍狠毒而且纵恣不驯。两人彼此契合,一定有阴谋狠戾刻毒地滋生,会突然挺身作乱觊求非分的权益。小人一旦有了贪欲,往往考虑得不够深远,只看到好处却看不到害处。同类的人又在一起互相推移鼓动,到头来都掉进灾祸的深渊。依我看来,一定不会久了。您担负重任而且权势大,是变乱开始的目标,也是灾祸集中的地方啊!您必定先遭祸害。仁者怜爱万物,而智者在灾祸未形成之前加以防备。要是不仁不智,怎么治理国家呢?您为什么不称病不出门,把国政交付给公子成?不要成为众怒聚集的地方,不要成为灾祸攀登的阶梯啊!"肥义说"不可以。以前主父把王托付给我时说道’不要改变你的念头,不要改变你的思虑,坚决固守专心一志,以终竟你的一生。‘我拜了再拜接受命令而记录在简册上。假如畏惧不礼的作乱而忘掉我的简册,变心还有哪一样比这个严重呢?挺身接受了严厉的命令,过后却不能圆满执行,负心还有哪一样比这个厉害呢?变心负心的臣子,罪大恶极到刑罚都不能容纳。谚语说:’就是让死去的人再活过来,在世的人面对他也要毫不惭愧。‘我的诺言已经说在前面了,我要成全我的话,怎么能保全我的身体!况且那贞节之臣必待灾祸临身然后操守才显现,尽心之臣必待牵累临头然后行事才彰明。您倒是有所赐予,对我颇尽心了,虽然如此,我已经有话讲在前头了,终竟不敢违背。"李兑说:"好吧!您尽力吧!我看您只过完今年罢了。"李兑流着泪哽咽而出。李兑常常去找公子成,防备田不礼的叛乱。
改天,肥义跟信期说:"公子跟田不礼在一起真令人担忧啊!田不礼对我表面上友善而实际上厌恶。他的为人,子不像子,臣不像臣。我听说过:’要是奸诈之臣在朝廷里,那是国家的害虫;要是谗谮之臣在宫中,那是主君的蠹鱼。‘这个人贪婪而欲望大,在里面投合王君之意,却在外面胡作乱为。像他这样矫托命令行事放纵,那么专擅一刹那的诏命,并不困难啊!灾祸将要逼临到国家,因此我很担忧,担忧得夜晚忘了睡觉,饥饿了也不知吃饭。凡是国君的进出不可不防备盗贼。从今以后,假如有召见王的,一定要
先见我的面。我将先拿身体去承当它,没有变故然后王才可进去。"信期说:"好极了,我能够听到这番话!"
四年,群臣朝见,安阳君也来朝见。主父令王处理政事,自己从旁边偷看群臣宗室的礼仪。看到他的长子章垂头丧气地,反而北面称臣,向他的弟弟屈服。心里可怜他,因此想分割赵国,使章在代称王,只是计划未曾决定就停止了。
主父和王游览于沙丘,各住在不同的宫室。公子章就率自己的兵徒和田不礼作乱,拿主父诏令来欺诈召见惠文王。肥义先进去,被杀了,高信就帮着惠文王与公子章之兵徒战斗。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邯郸赶来,就发动四邑的军队进入沙丘抵拒变乱,杀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歼灭他们的党羽叛贼而安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国,号称安平君;李兑当司寇。公子章败挫时逃到主父处,主父开门收容他公子成和李兑就包围主父宫室。公子章死后,公子成、李兑相互商量道:"为了公子章的缘故而包围主父,如果解散军队,我们将被诛除了。"于是就包围主父,下令宫室中的人"慢出来的诛杀",宫室中的人都出来了。主父要出来既不能,又得不到食物,饿得到处找雀雏吃,三个多月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主父被确定死了,才发出讣文讣告诸侯各国。
这时惠文王年纪小,公子成和李兑专擅国政,怕被诛杀,所以包围主父。主父当初立长子章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宠爱她,为了她有好几年不外宿。生子何,就废除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后,爱情疏淡了,加上怜爱旧太子,想要让他并立为王。迟疑不决,所以变乱发生,以至于父子都死,被天下人讪笑,怎不可悲呢!
五年,送给燕国鄚、易。八年,筑城南行唐。九年,赵梁为将,跟齐国会合军队攻击韩国,到达鲁关下才退兵。十年,秦王自己立为西帝。十一年,董叔跟魏国征伐宋,从魏国得到河阳。秦人占取梗阳。十二年,赵梁为将攻击齐国。十三年,韩徐为将,攻击齐国,惠文王之姊公主死。十四年,燕将乐毅挂赵相国印率领赵、秦、韩、魏、燕攻击齐国,占取灵丘,跟秦国相会于中阳。十五年,燕昭王来朝见。赵跟韩、魏、秦一起攻击齐国,齐王覆败奔逃,燕军单独深入齐国,攻取临淄。
十六年,秦国又联合赵国屡次攻击齐国;齐人很苦恼。苏厉就替齐国写了一封信送给赵王,说道:
"臣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国君,要是他的道德和行事不是遍布国内,教化训
令不是使得人民浃洽、祀神供祖四时祭飨不是经常使鬼神满意,却仍然降甘露,
下及时雨,五谷丰收,百姓也没有大瘟疲。像这样无德而有福,一般人会以为
很不错,但是贤明的君主却会惧怕而深思。
"现在您的美德勋功勤力,不是经常布施给秦国;积聚的恨恶愤怒,不是向来深凌于齐国。秦赵交好同盟,凭强盛向韩国征召军队。秦真的爱赵国吗?它实在憎恶齐国吗?事件重大的,贤明的君主都要细加推敲。秦国并不是为了喜
爱赵国而憎恶齐国呀!而是想要灭亡韩国而吞并东西二周,所以拿齐国来利诱天下。恐怕事情不能成功,所以派出军队来胁制魏国、赵国;恐怕天下各国怀疑自己,所以提出典押来取信于人;恐怕天下各国很快就会发觉而反对,所以向韩国征召军队来威胁它。名义上是施恩德于交好同盟的赵国,实际上却是要征伐毫无救援的韩国。臣认为秦国的阴谋一定从这里滋生。事情本来有形势不一样而祸害却相同的,像楚国久被齐、魏征伐而仗恃齐、魏的中山就被赵消灭。如果齐国久被征讨,韩国必定也会被消灭。攻破齐国,王跟六国共分利益;灭亡韩国,秦独自占领它;收拾东西二周,西取祭器,秦独自得其利。陈列土地,核计功劳,大王得到的好处,跟秦国相比谁多呢?
"游说者的策略认为:’韩国亡失了三川之地,魏国丢掉晋都安邑,那为公众聚集的市朝未曾变样而灾祸已经逼临到赵国了。‘燕国要是占尽齐的北面土地,那么燕的南界巨鹿距离秦的东界沙丘减少了三百里,韩国的上党距离邯郸又只有百里。要是燕、秦图谋大王的疆土,那么抄小路只三百里程就可串通了。本来秦的上郡接近赵的挺关,到燕的榆中有千五百里。要是秦拿三郡攻击王的上党,那么羊肠的西面和句注的南面就不是王所有了。再越过句注,断绝常山而防守它,只要三百里就可通达燕国。从此西北的代马胡犬不能东入赵,而昆山之玉也不能输到赵。这三宝也不是王所有了。如果王长久攻伐齐国,纵任强大的秦去攻击韩国,灾祸必定到这种地步。希望大王精审地筹划筹划。
"况且齐国所以被征伐,因为与赵亲近而侍奉大王啊!从前天下诸侯为了图谋赵国就相属而出兵。燕、秦的盟约已订而军队也快开拔了。五国约定要三分赵国的土地。后来齐国背叛五国的盟约,为大王的灾患而牺牲,就派兵西向去制止秦的行动。结果秦去掉称帝的念头而顺服了,归还高平、根柔给魏,归还巠分、先俞给赵。齐国的侍奉亲近大王,应该是属于最好的盟国,现在却反而触罪。臣怕天下诸侯将来要侍奉亲近大王的,不敢自己不停止啊!希望大王精审地打算打算。
"如东大王不跟天下诸侯攻击齐国,天下必定认为大王讲道义。齐国拿整个国家忠实地侍奉大王,天下诸侯必定都尊重大王。秦国要是也讲道义,大王就率领天下诸侯跟秦友善;秦国要是暴虐,大王就率领天下诸侯制止它。这样,一代的声誉尊宠就任随大王所欲了。"于是赵国就停止征伐,谢绝秦国,不再攻击齐国。王跟燕王相遇。廉颇为将,又攻击齐国昔阳,占领它。十七年,乐毅率领赵国军队攻击魏的伯阳,占领它。而秦国埋怨赵国不跟自己攻击齐国,就攻伐赵国,拔取了我两城。十八年,秦又攻拔我石城。赵王再到原来卫国的东
阳溃决黄河之水,攻伐魏国。大雨成灾,漳水涨溢。秦昭王母舅穰侯魏冉来当赵的相国。
十九年,秦攻取我二城。赵给魏伯阳。赵奢为将,攻击齐麦丘,占领它。
二十年,廉颇为将,攻击齐国。赵王跟秦昭王相遇于西河外渑池。
二十一年,赵迁移漳水到武平西面。二十二年,大瘟疫。置立公子丹为太子。
二十三年,楼昌为将,攻击魏国的几,不能拔取。十二月,廉颇为将,再攻击几,占领它。
二十四年,廉颇为将,攻击魏的房子;拔取了,就筑城而回。又攻击安阳,占领它。二十五年,
燕周为将,攻击昌城、高唐,占领它。跟魏一起攻击秦国。秦将白起在韩的华阳击破我军,
抓去一位将军。二十六年,攻取了被东胡胁制叛变的代地。
二十七年,再迁移漳水到武平南面。封赵豹为平阳君。黄河水涨溢,大雨成灾。
二十八年,蔺相如征伐齐国,到达平邑而罢。筑北九门大城。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杀其君燕惠王。二十九年,秦攻击韩国而包围阏与。赵派赵奢为将,攻击秦军,大破秦军于阏与附近;赵惠文王赐赵奢号为马服君。
三十三年,惠文王死了。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秦国征伐赵国,占领了三城。赵王刚即位,太后当权,秦国乘机急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表示"必须拿长安君来做抵押,军队才派出。"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都极力谏诤。太后坦白地对左右近侍说:"有人再说让长安君做抵押的,我老妇一定吐口水啐他的脸。"左师触龙说希望见见太后,太后怒气满面地等他来。触龙进来后慢慢地碎步走着,坐好了,就自己谢罪道:"老臣的脚有病,就是不能走得快,所以好久没能进见了。我私下忖度,恐怕太后的玉体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希望来看看太后。"太后说:"老妇要靠着辇车走路。"触龙说:"每天的饮食没减少吗?"太后说:"吃吃稀饭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很不想吃饭,就勉强步行,每天走个三四里,稍微增加了食欲,身体也觉得舒适些了。"太后说:"老妇办不到。"太后不温和的脸色稍微消散了。左师公说"老臣有个儿子名叫舒祺的年纪最小,没有才能,恐怕将来不能自立。可是臣已经衰老,私下却很疼爱他。我希望能使他补上一名卫士的缺额来保卫王宫,所以冒着死罪来向太后报告。"太后说:"好吧!年纪多大了?"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老臣希望趁着还没死拜托太后。"太后说:"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答道:"比女人还厉害。"太后笑了,说"我们女人爱得非常厉害呢!"回答说"老臣私下觉得您老人家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
太后说:"您错了!远不如爱长安君的厉害。"左师公道:"父母疼爱子女,就替他往长远处着想。当年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紧跟着她的脚后跟,为她而哭泣。想到她要远离呀!也够哀怜她了。已经走了,并不是不想念呀!可是祭祀的时候就为她祝祷道’一定不要让她归返。‘难道不是往长远处着想,为着希望她有子孙世世代代继续为王吗?"
太后说:"是的。"左师公道:"从今往上数到三代以前,到赵王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他们的后嗣还有存在的吗?"太后道:"没有。"左师公道:"不单是赵国,就是其他诸侯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他们的后嗣还有存在的吗?"太后道:"老妇也没听说过。"左师公道:"这是因为他们快些的本身就遭祸,慢些的灾祸降到他们的子孙。难道国君的儿子封侯就不好吗?这是由于他们的权位尊显却没有功勋,俸禄优厚却没有劳绩,又拥有太多的贵重宝器,如今您老人家使长安君有了尊显的地位,而且拿肥沃的土地封赐他,又给他许多贵重宝器;却不趁现在叫他为国立功。有一天您老人家去世了,长安君凭什么自己托身于赵国呢?老臣觉得您老人家替长安君设想得不够远,所以认为您爱他不如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怎么差遣他吧!"于是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把他送往齐国做抵押,齐国军队于是才派出。
子义听到这件事,便说:"国君的儿子,骨肉的至亲哪!还不能靠着没有功勋的尊显、没有劳绩的俸禄,来保守住金玉宝器,何况是我呢?"齐安平君田单率领赵军攻击燕中阳,拔取它。又攻击韩注入,拔取它。二年,惠文后死了。田单当赵相国。
四年,孝成王梦见穿着从衣背缝起左右异色的衣服,驾乘着飞龙升天,没到天庭就坠落下来,看见金玉堆积得像一座山。第二天,王召见筮史敢占卜这个梦。敢说道:"梦见穿着从衣背缝起左右异色的衣服,这是残余不全啊!驾乘飞龙升天,没到天庭就坠落,这是有精神却不充沛啊!看见金玉堆积得像一座山,这是贪得积忧啊!"
后三天,韩国上党太守冯亭的使者来,说道:"韩不能防守上党,要把上党纳入秦国。上党的吏民都甘心归附赵国,不愿意归附秦国。有城市邑十七,愿意再拜把上党纳入赵国,任凭大王如何赏赐吏民。"王非常高兴,就召见平阳君豹而告诉他,说道:"冯亭要纳入城市邑十七,接受它好吗?"赵豹回答说"圣人把没来由的利益看做非常的灾殃。"王说"人家感念我的德义,怎么说没来由呢?"对答道:"那秦国像蚕啮桑叶般慢慢侵吞韩国土地,从中间断绝了韩国,不让韩与上党相通,因而自以为可以稳坐而接受上党的土地。韩国所以不纳入于秦,是想把灾祸转移到赵国啊!秦国担当劳力的事情而赵国接受利益,即使是强大之国也不能从小弱之国贪得这样的便宜,小弱之国却能从强大之国贪得这样的便宜吗?怎么可说不是没来由的利益呢!如今秦国像用牛耕田播种总要收获般觊觎上党,从渭水漕运粮食逐次侵占,出动最好的力攻死战之士去割裂所取之国为封邑。它的政策一定贯彻到底,不可跟它作对,一定不要接受啊!"王说"如果派遣百万大军去攻击,越年经岁也不能得到一城。现在人家拿城市邑十七赠送我国,这是最大的利益啊!"
赵豹出去后,王召见平原君和赵禹,就告诉他们这件事。他们对答道:"派遣百万大军去攻击,经年累月也不能得到一城。现在安坐而接受城市邑十七,这是最大的利益,不能失掉啊!"王说:"很好。"就派赵胜去接受土地,告诉冯亭说:"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叫胜传达命令:请以三个万户之都封赐太守,以三个千户之都封赐县令,都世世承袭为侯官吏都加爵位三级,百姓能够安和聚集的都赏赐他六金。"冯亭流着泪不肯接见使者,说道:"我不愿居处于三不义:为国家防守土地,不能拼命坚守,这是第一件不义;国君要把上党纳入于秦,我不听从君命,这是第二件不义;出卖国君的土地而继续为官食禄,这是第三件不义。"赵国于是派遣军队占取上党。
六年,廉颇率领军队驻扎在长平。七月,廉颇免职而赵括代替为将。秦人包围赵括,赵括战死,军队败降,士卒四十余万都被活埋。王懊悔不听从赵豹的谋划,才有长平的灾祸呀!
王还是不顺从秦,秦军包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领燕民归返燕地。赵以灵丘封赐楚相春申君。
九年,平原君到楚国请求救兵。回国后,楚派兵来救援,跟着魏公子无忌也来救,秦国对邯郸的包围才解除。
十年,燕攻赵昌城,五月拔取了。赵将乐乘、庆舍攻击秦将信梁的新中军,攻破它。天子周赧王死,而秦攻击西周,拔取它。赵就派大夫徒父祺率兵出境。十一年,筑城元氏,设上原县。秦降将武阳君郑安平死,收回他的封地。十二年,邯郸积草料的地方起火燃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了。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燕王派丞相栗腹向赵缔约交好,送五百金当做寿酒祝福赵王。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报告道:"赵国的壮丁都死在长平,他们的孤儿还没长大,正可以征伐呀!"燕王召见昌国君乐闲探问这件事。乐闲回答道:"赵是四面作战的国家,百姓都娴习战争,不可征伐它。"燕王说"我凭多数征伐少数,两个伐他一个,可以吗?"对答道:"不可以。"燕王听了非常愤怒,众臣们也就都认为可以伐赵。燕终于派出二支军队,战车两千辆。一支由栗腹率领去攻击鄗,一支卿秦率领去攻击代。廉颇为赵将,攻破燕军,杀死栗腹,俘虏卿秦。乐闲出奔到赵。
十六年,廉颇包围燕国。赵封燕将乐乘为武襄君。十七年,假相国廉颇率领武襄君大举攻击燕,包围了燕国。十八年,延陵钧率军队随从相国信平君帮助魏国攻燕。秦国攻取我榆次三十七城。十九年,赵和燕交换土地:赵拿龙兑、汾门、临乐给燕;燕拿葛、武阳、平舒给赵。
二十年,秦王政初即位。秦攻取我晋阳。
二十一年,廉颇为将,攻击魏的繁阳,占领它。孝成王死了,子偃即位,是为悼襄王。派乐乘代替廉颇为将,廉颇就攻打乐乘。乐乘逃奔,廉颇逃亡到魏的大梁。
悼襄王元年,行大备之礼,戒备魏国。因为赵要渡黄河作大道通魏之平邑、中牟,没有办成。
二年,李牧为将,攻击燕国,占领武遂、方城。秦召见赵太子春平君,就把他留下来。泄钧替他向秦文信侯吕不韦说:"春平君这个人,赵王很喜欢他而近侍们嫉妒他,所以一起计划道:’春平君进入秦国,秦一定留住他。‘所以一起策划而送他进入秦国。如果您留住他,就是断绝赵国而中了近侍们的计谋。您不如遣回春平君而留下平都侯。春平君这个人说话行事都被赵王信任,赵王一定多割赵地来赎回平都侯。"文信侯说"好!"就遣送春平君回国。筑城韩皋。
三年,庞煖为将,攻击燕国,俘获燕将剧辛。四年,庞煖率领赵、楚、魏、燕精锐部队,攻击秦国的蕞,没有拔取,就转移军队攻击齐国,占取饶安。五年,傅抵为将,屯居平邑庆舍率东阳河外军,防守黄河桥梁。六年,以饶封赐长安君。魏送邺给赵国。
九年,赵攻击燕国,拔取貍、阳城。战争还没终止,秦就攻击邺,拔取了。悼襄王死了,子幽缪王迁即位。
幽缪王迁元年,筑城柏人。二年,秦攻击武城;扈辄率领军队去救援,军队覆败,扈辄战死。
三年,秦攻击赤丽、宜安。李牧率领军队与秦战于肥下,打退了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击番吾,李牧跟它战斗,打退它。
五年,代地大地震;从乐徐以西,北面到平阴,高台房屋墙壁大半毁坏;地面裂开东西有一百三十步。六年,严重饥荒,五谷不熟。百姓谣言道:"赵人在哭号,秦人看了开口笑。要是不相信,请看田地只长草。"
七年,秦人攻击赵国。赵国大将李牧及将军司马尚为将,率军攻打秦人。后来李牧因谗言被诛,司马尚免职;另派赵忽及齐将颜聚代替他们。赵忽军队被秦攻破,颜聚逃亡走了。赵人以王迁投降。
八年十月,邯郸为秦所有。
太史公说:"我听冯王孙说:’赵王迁的母亲是邯郸娼女!身份卑贱却得到悼襄王的宠爱。悼襄王废了嫡子嘉而立迁为太子。迁向来品行恶劣,相信谗言,所以用郭开之言诛杀了良将李牧。‘这样做怎不荒谬呢!秦俘虏了迁以后,赵国逃亡的大夫们一起立嘉为王,君临代六年。后来秦进兵攻破嘉,终于灭亡了赵国而改设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