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8
臣是楚地人,很怨恨,常想置之于死地。又有王朝,齐人(现在山东省临淄县),靠他的学术做右内史。又有边通,学权谋辩论之术,个性刚暴强狠,两度做济南王的丞相。地位本来比张汤高,以后失官,也做了长史,对张汤都要行拜伏礼。张汤多次代理丞相的政务,知道这三个长史地位本来都很高,常常故意驾凌折服他们。因此这三个长史联合商量对丞相翟青说:"开始张汤约要和你共同向皇上谢罪,接着又出卖你,现在想要弹劾你宗庙的事,他这样做,是想要代替你的职位。我们知道张汤私下不法的事。"于是派属吏审问张汤私通商人田信的事,说张汤每次要奏请政事,田信就先知道,囤积货物取得不法利益,和张汤平分,还有其他奸邪不法的事。把这些消息传播给皇上,皇上于是问张汤说:"我所做的事,商人就先知道,多囤积货物,好像有人把我的计划告诉商人似的。"张汤不谢罪。又假装惊异的说:"应该有人把消息传出去。"就在这时候,减宣也奏上有关张汤和谒居不法的事情。天子因此认为张汤果然心怀巧诈当面欺君,派遣使者一一对照证据审问张汤。张汤自己说没有这种事,不服罪。于是皇上就派赵禹审问张汤。赵禹来,责备张汤说:"你为什么还不知道自己的本分呢?你所办理的案件牵连诛杀不知有多少人?现在别人告发你的都有证据,天子不好将你办罪,是要让你自己自杀,你多辩答有什么用呢?"于是张汤才上书谢罪说:"臣汤对国家没有尺寸之功,开始只做文书小吏,承蒙皇上爱幸居三公之位,没有什么功劳以报答皇上。但是图谋陷诬臣下罪名的,是三个长史。"就自杀了。
张汤死,家产所值不过五百金,都是俸禄所得及皇上所赐,没有其他产业。他的兄弟子侄想要厚葬张汤,张汤母亲说:"张汤身为天子大臣,蒙受恶言而死,为什么要厚葬呢?"只用牛车载运棺木,棺木也没有外椁。天子听见这件事,说道:"不是这样的母亲不能生这样的儿子。"于是穷究此案,诛杀三个长史,丞相翟青自杀。放出田信。皇上哀惜张汤,就重用他的儿子张安世。
赵禹中途免宫,不久又做廷尉。起初条侯周亚夫以为赵禹心术不正,不信任。等到赵禹做少府,职位和九卿一样。赵禹任事严酷急躁,到晚年时,政事更加多,吏治严酷峻刻,而赵禹却治事缓慢,而称为平和。王温舒在赵禹之后为官,治政比赵禹严酷。赵禹因年老,调为燕国丞相。过了数年,因犯悖乱的罪,免官归家。在张汤死后十余年,寿终在家里。
义纵,是河东人(现在山西省永济县)。少年时,曾经和张次公一起劫夺参加盗党。义纵有姊姊名叫姁,因熟练医术亲近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儿子兄弟做官的吗?"他姊姊说"有弟弟行为放荡,不可以做官。"太后就告诉皇上,立即命义昫的弟弟义纵做中郎,补为上党郡中的县令,治理政事很严酷,不假人辞色,因此县中没有逃亡的情事,推举为第一。就调为长陵及长安的县令,依法办事,不畏避权贵亲戚。以审办王太后的外孙修成君的儿子仲,皇上认为很有才能,调为河内郡都尉。到任后就诛灭像穰氏一类的豪门,河内郡道路没有遗失的东西。而张次公也做了郎的官,因为勇敢强悍去从军,敢深入敌阵,有功劳,封为岸头侯。
当宁成家居时,皇上要命他做郡太守,御史大夫公孙弘说:"臣下在山东做小吏的时候,宁成做济南郡的都尉,他办理政务凶狠得像狼去管理羊群一样。宁成不可以让他去管理百姓。"皇上就命宁成做关都尉。一年多,关东郡国官属税吏出入关的,都说"宁愿遇到喂乳的老虎,不要遇到宁成发怒"。义纵从河内调为南阳太守,听闻宁成在南阳家居,义纵到关接任时,宁成都是卑恭侧行送迎他,然而义纵盛气凌人,不以为礼。到关接任后,就审理宁氏的家族,凡是有罪的都诛灭他的家族。宁成也株连有罪,以及孔氏、暴氏豪门之类都逃亡,南阳地方官吏百姓不敢有两种行为。而平氏县朱强、杜衍县杜周做义纵的部属左右小吏,信任重用,调为廷史。当时数次出兵定襄,定襄地方吏民散乱败坏纪律,于是朝廷调义纵做定襄太守。义纵到任后,将定襄狱中重罪没有加刑具的二百多人,以及宾客兄弟为重罪馈赠活动脱罪的也有二百余人。义纵一律都拘捕穷治追究,判辞说是"为死罪解脱"。那一天报杀的有四百多人。以后郡中大家都不寒而栗,郡中豪猾百姓也都畏惧而替官吏办事了。
那时,赵禹、张汤都以用法深刻位至九卿了,然而处理政务还称宽缓,用法律辅佐施政罢了,而义纵为政,其手段凶狠得像鸷鹰捕兽一样。刚巧更改五铢钱白金的事情发生,百姓奸诈,京师尤为厉害,于是朝廷又调义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温舒虽然严酷,但所做的事如果不先告诉义纵,义纵必定盛气欺凌他,破坏他的计划。义纵治政,诛杀的人很多,但急促治理,而奸邪更多,于是直指的官吏开始设置了。当时吏治都以杀戮管制手段来治理百姓,因此阎奉因为严酷而得任用。义纵为人清廉,他的治政仿效郅都。有一次,皇上驾幸鼎湖,病了很久,病好了,忽然间想驾幸甘泉宫,所经过的道路多没有修整。皇上很愤怒的说"义纵以为我不再走这条道路了吗?"怀恨不已。到了那年冬天,杨可正在受理告发漏税的案件,义纵认为这样是扰民,命下吏拘捕杨可的部属。天子听见,就命杜式审理这件事,以为是废止诏书,破坏已成的制度,就判决义纵斩首。过了一年,张汤也死了。
王温舒,是阳陵人(现在陕西省咸阳县)。少年时做偷挖别人坟墓的坏事。不久就进用为县里的亭长,屡次被免职。以后出仕,由审理狱政做到廷史。服事张汤,升为御史。督导盗贼,杀伤很多人,渐升为广平郡都尉。选择郡中豪杰无所顾忌的十余人任为属吏,收为亲信部属,掌握他们暗中所犯的重罪,然后命他督察盗贼,假使他们拘捕盗贼,王温舒认为满意,那这个人即使有重罪,也不处罚他;如果拘捕盗贼不尽力,就举发他过去所犯的重罪而杀戮他,甚至灭族。因此齐、赵附近的地方,盗贼不敢进入广平,广平有道不拾遗的美誉。皇上知道了,调升他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本来在广平时,就知道河内豪门奸诈的人,到任时,正是九月,命郡中预备私马五十匹,自己设置驿站从河内到长安,管理属吏像在广平时方略一样,拘捕郡中豪杰狡猾的人,郡中豪杰狡猾的人相连坐有一千多家。上书报告天子,大的族灭,小的处死,没收家产以偿还从前所得的赃物。奏书往返,(因为有私设的驿站)不过二、三日,就可以得到答复。论罪杀人,流血到十余里远,河内的官民,都惊奇奏书往返那么的神速。(从九月到任)到十二月底,(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郡中没有人敢出声,没有人敢在晚上夜行,郊野没有狗吠盗贼的现象。他还很不满意,认为没有使邻郡的地方都这样做,刚好春天到了,王温舒顿足长叹说:"唉呀!假使冬月可以延长一个月的话,就可以实现我的计划了!"(因为春天到了,规定不能杀人)他好诛杀建立威信不爱惜人命由此可见。天子听了,认为他很能干,升迁为中尉。治政又再仿效河内,请召狡猾的吏属和他共事,河内则是杨皆、麻戊,关中则是杨赣、成信等。当时义纵为内史,王温舒惧惮他还不敢恣意严酷施政哩!
以后义纵死,张汤失势,调为廷尉,而尹齐也为中尉了。
尹齐,东郡茌平人(现在山东省茌平县)。由文书小吏逐渐升迁为御史。服事张汤,张汤屡次称赞他清廉勇武,命他督察盗贼,所拘捕杀戮的不畏避权势贵戚。调为关内都尉,名声超过宁成。皇上认为他很有才能,调升为中尉,而官吏百姓生活更为凋敝。尹齐为人强直,不讲究礼文,豪恶的属吏逃避责任不敢尽力,而善良的官吏不能单独任事,因此政务多荒废,被判罪。皇上再命王温舒为中尉,而杨仆以办事严酷调充主爵都尉。
杨仆,是宜阳人(现在河南省洛阳县西南)。由千夫而为官吏。河南太守举荐他有才能,调升为御史,命督察关东方面盗贼。治政仿效尹齐,以果敢搏击有名,渐升迁为主爵都尉,官位列为九卿。天子认为他很能干。南越反乱时,授为楼船将军,有军功,封为将梁侯。
以后和荀彘都去攻打朝鲜,被彘所缚。过了些时候,因疾病死去。
不久,王温舒又再做中尉。温舒为人不重视礼文,在朝廷做事,心意昏暗,办事不辨是非,至于做中尉后,心情才开朗。督察盗贼,本来就熟悉关中地方习俗,了解豪门恶吏情形,豪门恶吏都乐为效用,献谋略。属吏严苛督察,盗贼及恶少年反而投书告发,于是就设置街陌村落督察长,以牧司相互监察盗贼。王温舒为人谄谀,奉迎有权势的豪门,如果没有权势,轻视他们像奴仆一样。有权势的豪门,即使作奸犯科罪案如山,他也不去过问;没有权势的,贵戚也必受侵凌侮辱。玩弄文笔巧便诋诬下户狡猾的,来警告大豪门。他担任中尉时就用这种办法。对于奸猾,穷追深究,大概都瘐死狱中,论案判决
囚犯没有一个人出狱的。他的属吏部下都像虎狼一样。于是在他中尉任所中,凡是中等
以下的狡猾之家,都惊伏不敢动,有权势之家替他游扬声誉,郡中称为平静。管理数年,
他的属吏多因此(为权势之家所拥佑、收取财贷)而致富。
元鼎六元(公元前一年)王温舒攻打东越班师回来,议论不合天子的意旨,犯
法判罪免职。那时天子正要建筑通天台,而没有人负责,王温舒请考核中尉部中的逃兵,
得有几万人,供筑台工作。皇上很高兴,命他做少府的官。不久,调为右内史,治政和
以前一样,没有禁防邪奸。以后犯法免官。不久又再征召为右辅,代行中尉的政务,行
为还是像过去一样。
过了一年多,天子征召豪吏,王温舒袒护他属吏华成没有报上去,有人告发王温舒
收受部属的贿款,及其他奸邪贪污的事,判罪应该灭族,他自己自杀了。那时,他两个
弟弟和两个亲戚也因为犯别的罪名灭族。光禄徐自为叹说:"悲伤呀!自古有灭三族,而
王温舒的罪行竟至于同时灭五族呀!"
王温舒死后,家产值千金。后几年,尹齐也在淮阳都尉任内病死,家产不到五十金。
因为诛杀淮阳地方人士很多,死的时候,仇家要烧他的尸体,家属偷运他的尸体归葬,
所以后人传说,尹齐尸体飞空而去。
自从王温舒用严酷的手段治理地方,以后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官员想要治理政务的,他们的治政大都仿效王温舒,然而官吏百姓更轻易犯法,盗贼愈多。像南阳地方有梅免、白政,楚地方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类。大群的盗贼有好几千人,僭称封号,攻陷城邑,夺取军械库,释放罪囚,拘捕侮辱太守、都尉,杀二千石的官员,还传檄近县催促准备粮食;小群的盗贼也有几百人,虏掠劫夺乡里的,那就无法统计了。于是天子才命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等督导剿捕,但还是不能禁止,又命光禄大夫范昆,许多辅都尉及以前九卿张德等,穿绣衣、奉特命、掌虎符,以紧急动员命令发兵去围剿,斩首几万人,还有许多郡资给盗贼株连犯法,死的多达数千人。几年之后,才捕获他们的首领。然而散亡逃走的小盗,又再聚集党徒,骚扰山林道路,常常结众群居,官兵还是无可奈何。天子于是命作"沉命法",凡是发生群盗而没有发觉的,或是发觉不去捕获,捕获超过期限,或是捕获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二千石官员以下到小吏,主办的人都要处死刑。以后小吏畏惧被处死,即使有盗贼也不敢报告上去,恐怕不能捕获,犯法连累上级,上级也命他们不要告诉,所以盗贼更加多,从此上下互相隐瞒,卖弄文辞巧避法律制裁了。
减宣,是杨人(现在山西省洪桐县东南)。因做佐史很尽职升为河东守府。卫青将军派人到河东买马,看见减宣很负责任,报告皇上,于是就召为大厩丞。官事分辨很清楚,积功升御史及中丞。命办理主父偃及审理淮南王反叛的案件,用隐微的文辞诋诬,因此杀死的人很多,都称他果敢能决疑。屡次被废屡次又召用,做御吏及中丞几乎有二十年。当王温舒做中尉时,减宣为左内史。管理米盐,事情无论大小,都要亲自经手,自己安排各县名称实物,官吏令丞都不得擅自更动,甚至用重法来管制他们。在职几年,郡中一切属吏都是办理小事而已,只有减宣能从小事办理到大事,不过,一个人自己包办,也不是治政的常道。中途被免官,不久做右扶风,因怨怒他的属吏成信。成信藏匿上林苑中,减宣命郡县令射杀成信,吏卒射杀成信时,射中上林苑门,减宣被交吏判罪,以为这是大逆的罪,应该族灭,于是自己自杀。而杜周任用。
杜周,是南阳杜衍人(现在河南省南阳县境)。义纵做南阳太守时,杜周是他亲近部属,举荐为廷尉史。服事张汤,张汤屡次说他尽职,官至御史。派去边境审理士卒逃亡的事,被判决诛杀的很多。因为贡献政见都合皇上的意旨,任用当权,和减宣相等,后再做中丞有十几年之久。
杜周处理政务仿效减宣,但比较少言,外表宽缓,事实用法深刻至极。减宣为左内史时,杜周为廷尉,治政全仿效张汤而善察言观色。皇上要排挤的人,他就陷害他;皇上所要
释放的人,就拘禁等待审问而隐示他的冤枉情状。有人责让杜周说:"你为天下审理案情,不依照法令规章办理,专以天子意旨为论断的根据,审理狱政的人是这样的吗?"杜周说"法令规章从何产生的呢?以前君主认为是的就写下为法令,以后的君主认为是的就编为规章,当时认为是的就以为是,效法古代的做什么用呢?"
到杜周为廷尉时,下令审理的案件更多起来,二干石官员被拘禁在监狱中的,去的来的不下一百多人。郡吏以下官府依法送廷尉办理的案情,一年有千多件,案情大的牵连证人到案的有几百人,小的也有几十人;远的地方几千里,近的地方几百里,都来对质作证。官吏往往斥责依告发的案情服罪,不服的,用严刑拷打定案。于是听见有牵连的都逃亡藏匿。案情拖久的经过诏书赦免十多年还在诉讼的,大概都是诬判不道以上的罪名。廷尉及中都官判决书牵涉的至于六七万人,属吏又再增加十万余人。
杜周中途罢职,以后又为执金吾,追捕盗贼,拘讯桑弘羊、卫皇后兄弟子侄,用法严苛深刻,天子认为尽职无私,升迁为御史大夫。家里有两个儿子(名延寿、延考),分别做河南河内太守,治政的暴虐严酷,都超过王温舒等人。杜周刚出仕做廷史时,家里只有一匹马,并且配备不全;以后任官做事久了,地位和三公相等,子孙都尊贵做官,家财累积至好多万了。
太史公说:"从郅都、杜周十个人,都是治政严酷猛烈出名。但是郅都为人正直,分辨是非,争论天下大体。张汤以窥伺人主意向,遵循人主旨意,屡次辩论政事可否,都合主上心意,国家因之便于处理政事。赵禹当时依据法律守正不阿。杜周则阿谀主上不分善恶,以寡言为主。自张汤死后,法律更苛密,案情多而处理严,政事渐渐败乱荒废。在朝九卿都是庸庸碌碌只能守住自己的官位,逃避过失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讨论法律以外的事情呢?然而这十人之中,也有清廉可以作为仪式模范的,贪污可以作为戒惧警惕的,方策谋略教导后人,禁阻奸诈防止邪事,一切的行事也都有文武时代那样文质俱备的呢!治政虽然惨烈严酷,也都能称职。至于像蜀郡太守冯常的暴虐摧残,广汉李贞擅自磔杀百姓,东郡弥仆锯人颈首,天水骆璧严刑逼人服罪,河东褚广妄杀无辜,京兆的无忌、冯翊的殷周,刚愎不仁,惨酷像毒蛇猛鹰,水衡阎奉用朴击使人卖贿求免,哪里可以说得完呢!哪里可以说得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