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8
元前一二○年),李广以郎中令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带领一万名骑兵,也和李广一起出征。出塞后,两支军队就从不同的路线进军。李广军队大约前进了几百里路,匈奴左贤王带领了四万名骑兵来包围李广。李广军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疾驰,去探察敌情。李敢单独和几十名骑兵前去,一直贯穿匈奴的重围,从他们左右两边的阵线突围而出,回来报告李广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
军中的士兵们这才安心。李广命令所有士兵排成圆形的阵势,大家都面向外。匈奴兵加紧的攻击,箭落下来就像雨点一样。汉兵死了一大半,箭又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亲自拿着大黄弩弓射匈奴的副将,一连杀了好几个人,匈奴兵才渐渐的散开。这时,刚好天色已晚,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神情意态,十分自然,而且更加紧的整饬军队。军中官兵从此以后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敢。第二天,他又和敌兵奋力作战。这时博望侯张骞的军队也到达了,于是匈奴兵才不敢再包围,撤退离去。汉军都很疲倦了,所以没法追赶。这时,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打完战,回到汉廷,根据汉朝法令,博望侯张骞耽误了行程,迟误了军期,应当处死。张骞用钱赎回了死罪,被降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汉文帝,到景帝的时候,李蔡的功劳累积起来,已经做到二千石的高官。武帝的时候,做到了代相国。在元朔五年(公元前一二四年)被任命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合于军中的律令,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公元前一二一年)替代公孙弘为丞相。李蔡人品在九品中是属于下品里面的中等人物。名望、声望都比李广低得多。可是李广却没有得到爵位和封邑,官只做到卫尉、郎中,没超过九卿。但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做到三公。李广手下的那些军官和士兵们,甚至有的也得到了侯爵的封赏。李广曾经和观察云气、预占吉凶的阴阳家王朔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李广没有一次不参加战争。我所率领的各部军队里,校尉以下的军官,他们的才能还比不上中等的人,但是由于攻打匈奴的功劳,而受到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的才能并不比别人差,可是却没有得到一点儿可以获得侯爵封邑的功劳。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的相里不应该封侯!还是本来命里注定这样呢?"
王朔说:"将军自己仔细回想一下,是否曾经做过自己认为遗憾的事?"李广说:"我曾经做过陇西太守,有一次羌族反叛,我用计引诱他们投降。但那投降的八百多个羌人,却又被我设诡计把他们在同一天都杀了。直到现在,使我感到最大遗憾的事,就只有这一件。"
王朔说:"会降灾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更严重的,这就是将军所以不能封侯的原因呀!"二年以后(即元狩四年,当公元前一一九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军队大举出征匈奴。李广好几次自己向武帝请求随行,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不答应。过了很久,才准许他随行出征,任命他为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李广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了塞以后,卫青逮捕了一个匈奴人,问出了单于所在的地方,他就自己率领了精锐部队去追赶单于。却命令李广的部队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从东路出发。东路稍嫌迂曲遥远,而且水源、草料又少,这种情况,大军既不能屯兵不动,又不能行军前进。李广就自动向卫青请求说:"我的任务本来是前将军,现在大将军却把我改调从东路行军。况且我从少年时就开始和匈奴作战,一直到今天,才得到一次和单于相对敌的机会,我愿意去打前锋,先和单于一决生死。"
大将军卫青曾秘密受到过武帝的警告,认为李广年龄太大,命运又不好。不要让他和单于对敌,因为这样子恐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这时公孙敖刚刚被废为平民,失掉了侯爵。这次出征,他做中将军,跟随着大将军。大将军也想要让公孙敖和他一起对抗单于,所以调走了前将军李广。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地向大将军推辞。大将军不接受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了一道公文,交给李广的幕府,又说:"大将军命你赶快遵照公文上的命令,率兵到右将军的部队去。"
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动身出发。心里非常忿怒不快的带兵往右将军的营部,和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合并从东路出发。他们的军队因为没有向导,所以迷了路,耽误了和大将军约定的军期。大将军和单于交战,单于逃走,也没有收获,就只好班师回来。他们从南方渡过了沙漠,正好遇见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了大将军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拿了干粮和酒来给李广。于是就问一下李广、食其二人迷路的经过情形。卫青要上书报告天子委曲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的长史急切地催促李广手下的幕僚到大将军那里去受审对证。李广说:"校尉们都没有罪,是我不小心迷失了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的幕府去接受审讯。"
李广告诉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时开始和匈奴作战,大小战役也有七十多次了。现在很幸运地能跟随大将军出征,又能和单于的军队对敌。但是大将军却把我的部队调开,让我走那条迂回遥远的路,军队偏又迷了路,这岂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和那些舞弄笔墨的书吏去打交道呀!"
于是就拔刀自杀了,李广手下的将士们全都哭了。百姓听到李广自杀的消息,不论年老的、年轻的,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都为他流泪。因此就只有右将军赵食其一个人移送法办,本应处死刑,赵食其用钱赎回了死罪,削职,降为平民。
李广有三个儿子,名叫当户、椒、敢,都任郎官。当天子(武帝)和韩嫣一起戏耍时,韩嫣对天子稍微有点不礼貌,当户就打韩嫣,韩嫣逃走。因此天子认为他很勇敢。当户很早就死了,武帝封李椒为代郡太守,两个人都比李广早死。当户有个遗腹子,名叫陵。李广在军中死掉的时候,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从军。李广死的第二年,李蔡身为丞相,却侵夺了汉景帝陵园前大道两旁的空地,犯下重罪。应当收押,让法吏查办,李蔡不愿受审讯,也自杀了,侯爵封邑被朝廷撤销。李敢任校尉,跟随骠骑将军攻打匈奴的左贤王。奋力作战,抢夺了左贤王的战鼓和军旗,斩下了很多敌兵的首级,武帝赐给他关内侯的封爵,封地有食邑两百家。替代李广做郎中令。过了不久,李敢因为怨恨大将军卫青没有听从他父亲李广的请求,使得李广因为迷路而自杀身亡,所以把大将军打伤了。大将军隐瞒了这件事,避讳不谈。又过没多久,李敢随从武帝到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的甘泉宫去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卫青有甥舅的亲戚关系,就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当时正是显贵又受武帝宠幸的时候,所以武帝就把这件事隐瞒起来,而故意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过了一年多,霍去病也死了。李敢有个女儿,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太子宠爱。李敢的儿子李禹,也受到太子的宠幸,但他很贪利。李氏家族的声望地位一天天地衰落了。
李陵到了壮年以后,被选拔为建章营羽林军的长官,监督羽林军的骑郎们。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因此让李陵率领八百名骑兵。李陵曾经带兵深入匈奴地域二千多里的地方,过了居延海(今甘肃省酒泉县境内,有东西二泊),视察了一下地形,没有遇见敌人就回来了。又被封为骑都尉,率领丹阳(今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大部分和江苏省江南偏西一小部分和浙江省西北一小部分)境内楚人五千名。在酒泉、张掖(二地在今甘肃省西北中部)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卫匈奴。几年以后,正是天汉二年(公元前九十九年)的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天山(即南祁连山,在甘肃)攻打匈奴右贤王。又派李陵带领他的弓箭手五千名步兵,从居延北方出发,大约有一千多里路。武帝是想要分散匈奴的兵力,不要让匈奴兵单单的攻向贰师将军的部队。李陵到了约定的军期,就撤兵回来了。在归途中遇到单于,单于用八万士兵包围李陵的军队,攻打他们。李陵的五千名士兵,箭射光了,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但是他们所杀伤的匈奴兵却也有一万多人。他们一边撤退,一边抵抗,接连奋战了八天。回来还不到居延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住峡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缺乏粮食,而救兵又不到。敌人加紧的攻击,又诱导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有脸再回汉廷去见皇帝了!"
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军队全部覆没,其余逃亡分散,能够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多人。单于得到李陵以后,因为平常就听到李家的声望很高,等到和他交战的时候,又很佩服李陵的英勇表现。于是就把他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有尊贵的地位。汉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子都杀了。从此以后,李家的声名败坏,陇西地方的士人,凡是曾在李氏门下做过宾客的,都为这件事感到羞耻。
太史公说:"《论语》上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用命令,人民也会照着去做;如果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令,人民也不愿听从他。‘这不正是指李将军吗!我看到的李将军,诚恳谨厚,就像个乡下人,嘴里不善于说话。在他死的那天,天下无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哀悼。这正是因为他那忠实的本心,真正的感动了士大夫们。俗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自我吹嘘,可是因为它们的花朵好看、果实好吃,自然而然人们就会到这儿来,日子一久,树下就被人们走出了一条路!‘此段话言虽然短小,倒也不妨用来比喻李广人格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