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8
果。若是匈奴仗恃戎马之疾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如飞鸟般的迁徙,就很难克制他们。取得了他们的土地也不算开疆拓土,统治了他们的人民也不算富强,他们从上古以来就不是我们的子民。汉兵行数千里以求取战利,则人马疲惫,匈奴则可以逸代劳。况且强弩之末,连最薄的鲁缟也射不穿由下往上的强风,到了最后,连漂起雁毛的浮力也没有。并不是它们开始时力道不强,而是最后力量衰竭而已。所以发兵攻击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群臣议论此事的大多附和安国,于是皇上同意与匈奴和亲。
和亲的第二年,亦即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杰聂翁壹,透过大行王恢向皇上表示"匈奴刚与汉和亲,亲信边地之民,可用利来诱他上当。"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为间谍,逃到匈奴那里,对单于说:"我能够杀掉马邑的令、丞、吏,将马邑城向您投降,这样财物便可尽得。"单于很亲信他,觉得他说得有理,便答应了他。聂翁壹便回来,斩了死囚的头,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的官吏,以取信于单于的使者。说:"马邑城的高级长官都已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穿过边塞,率领十余万骑兵进入武州塞。
这个时候,汉埋伏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藏匿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由护军将军所统领。互相约定:单于一进入马邑城,汉的伏兵就奔驰出击,王恢、李息另外从代郡专击匈奴的补给品。当时单于进入汉长城武州塞。距离马邑尚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抄掠,可是只见畜牲放牧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于是攻击烽火台,擒获了武州塞的尉史。就以要杀他来逼问口供。尉史说:"有汉兵数十万,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说:"几乎被汉人所出卖!"于是领兵而回。出塞后,说:"我得到尉史相助,乃是天意!"便任命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说单于已经退兵离去,汉兵追到边塞,估计已经追不上了,便停止追赶。王恢等的部队三万人,听说单于没有与汉兵交战,自度若去攻击匈奴的辎重,必定会与单于的精兵交战,汉兵势必不敌,于是权衡厉害而决定罢兵,所以汉军都无功而返。
天子对王恢不出击匈奴的辎重而擅自罢兵非常生气。王恢说:"当初约定匈奴一进入马邑城,马邑的军队与单于交战以后,臣攻击他的辎重,这样才有利可图。现在单于听到了风声,不入马邑而退兵,臣以三万人不能与之对抗,只会自取败辱而已。臣固然知道回来必会问斩,但这样却可以保全陛下的三万军士。"于是把王恢交给廷尉治罪。廷尉判他曲行避敌,应当问斩。王恢暗中送了千金给丞相田蚡。蚡不敢向皇上求情,而对太后说道:"王恢最先倡议马邑诱敌之计,现在不成功而杀掉他,是替匈奴报仇啊!"皇上朝见太后时,太后就把丞相的话告诉皇上。皇上说:"最初倡议马邑计划的人是王恢,所以发动天下士兵数十万人,听从他的计划而出击匈奴。况且,纵使这次擒不到单于,如果恢所率领的部队突击匈奴的辎重,也还颇能有些战果,以安抚将士之心。现在若不杀恢,就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听说了,于是自杀。
安国为人有大韬略,其智谋皆合于世俗取舍的标准,但都出于忠厚之心。虽贪嗜钱财,但他所推举的,都是比他自己贤能的廉洁之士。在梁时推举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对他很称赞和仰慕,即使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安国当了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蚡去世,安国兼代丞相的职务,替天子前导时堕下车,跌跛了腿。天子打算置立丞相,想任用安国,派人去探望他,发现他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泽为丞相。安国因病免职数月,腿伤痊愈了,皇上再任安国为中尉,过了一年多,改任卫尉。
车骑将军卫青攻打匈奴,由上谷郡出塞,大败匈奴于龙城。将军李广被匈奴掳去,后来又被他逃脱;公孙敖士卒伤亡太多;都该问斩,用钱粮赎罪,成为庶人。第二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杀了辽西太守,又入侵雁门,被匈奴所杀及俘虏者数千人。车骑将军卫青出兵追击,从雁门郡出塞,卫尉安国为材官将军,屯驻在渔阳。安国掳得敌人活口,说匈奴已经远飏。便上书说现在正当农忙时节,请求暂时停止屯军。停止屯驻才一个多月,匈奴又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安国营中仅得七百多人,出营与匈奴交战,无法取胜,又退回营壁。匈奴俘虏掠夺了千余人及畜牲财物而去。天子知道后,大怒,派使者责备安国。更令安国往东迁移,屯驻于右北平—因为当时的俘虏说匈奴将从东方入侵。
安国当初任职御史大夫及护军将军,后来稍微被疏远而降职,而新得宠且年轻的将军卫青等又有军功,更受到皇上的重用。安国既被疏远,很不得意;在边境领军驻防又受到匈奴所欺侮,伤亡甚多,内心觉得十分惭愧。希望有幸能够回到朝廷,却更被调往东边屯驻,心里觉得很失意而闷闷不乐。过了几个月,因吐血之疾而死。安国在元朔二年中去世。
太史公说:"我跟壶遂修订律历,试从韩长孺之行事得宜、壶遂的廉正忠厚来看,世人传说梁国多忠厚长者,这话确实是不错的!壶遂做官做到詹事,天子正要倚仗他来做汉相,偏偏他又去世了。不然的话,以壶遂廉洁的品行与端正的行为,这真是一个敬慎的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