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下)

史记卷一百五

书名:白话史记(下)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14312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8


史记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王赞源译

  扁鹊是勃海郡郑县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候当一家客馆的掌柜。有个名叫长桑君的客人,扁鹊看他风仪特别,时常很有礼貌的招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是个非常人。十多年来,他常在这家客馆投宿。有一天,他叫扁鹊同坐私谈,暗中说:"我有秘方,但我年老了,想把它传给你,你不可泄漏。"扁鹊说"我一定守密。"于是他把药拿给扁鹊说"吃这个药的时候,要用上池的水送服,三十天以后你就可以知道效验了。"讲完话之后,他把秘方书都送给了扁鹊。忽然间人就不见了,扁鹊怀疑他不是世间的人。扁鹊听他的话,吃了三十天的药,果然可以透视隔墙那边的人。因此,扁鹊替人看病,可以清楚的看出五脏的症结所在,但在表面上他还是先替病人把把脉。他在赵国行医,也到过齐国行医。在赵国的时候号称扁鹊。

  当晋昭公的时候,诸大夫的势力强盛,可是公族的势力衰弱,赵简子是个大夫,却掌握国政的大权。简子生病,昏迷五天不知人事,大夫们都很害怕,于是召扁鹊来。扁鹊诊完病出来,大夫董安于急着问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你们不必大惊小怪!从前秦穆公也有过这样的情形,他昏迷了七天才醒过来。醒来的当天,告诉公孙支和子舆两位大夫说:’我到上帝那儿很快乐。我去那么久,是因为刚好碰上有事情。上帝告诉我说:"晋国将要大乱,经过五代的不安,有个后代将成为霸主,称霸以后没多久就死了。霸者的儿子将使你的国家男女淫乱。"公孙支把这话写下来加以收藏,后来秦国的史策才记载出来。那晋献公的淫乱,晋文公的称霸,以及晋襄公在殽山打败秦军以后纵情淫乐,这些事情都是你知道的。现在你们主君的病情和当时秦穆公的相同,不要超过三天就好转,好转之后一定会有话说的。"

  扁鹊在宫中住了二天半,简子醒来了,告诉诸大夫说:"我到上帝那儿很快乐,与百神游览天上,听着各种乐器齐奏,看着干羽起舞,那种音乐与三代的不同,乐声动人心弦。有一只熊要抓我,上帝命令我开弓射杀,我把熊射死了。有一只罴向我走来,我又把罴射死。上帝很欢喜,赏赐我两个竹笥,都附有首饰。我看见我儿子在上帝的旁边,上帝指着一只翟犬嘱咐我说:‘等到你的儿子长大成人,把翟犬送给他。’上帝告诉我:‘晋国的国势将逐代衰微,过了七世以后灭亡。秦将在范魁的西方大败周人,你也无法拥有政权。’董安于把这话记下收藏起来。而且把扁鹊说的话向简子报告,于是简子赏赐扁鹊四万亩的田地。

  后来扁鹊经过虢国,刚好碰上虢太子死。扁鹊来到虢国王宫的门前,讯问一位喜好方技之术的中庶子说:"太子到底得了什么病?怎么全国上下都在举行拜祭祈禳,而很多事都停办了呢?"中庶子回答说:"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不顺,阴阳错乱,壅郁不通,暴发于外,使得内脏受害,精气不能抵住邪气,邪气积聚不能宣泄,因此阳衰阴盛,所以突然气逆而死。"扁鹊问:"什么时候死的?"答说:"天刚亮的时候。"问:"收殓了吗?"答说"还没有,他死还不到半天。""请转告虢君说,我是齐国勃海郡秦越人,家住在郑县,没有拜谒过君王,也没机会效劳,今天听说虢太子不幸死了,我能把他救活。"中庶子说"先生不会欺骗君王吧?怎么说太子死了可以复生呢?我听说上古时候,有位医生叫俞跗的,他治病不用汤剂、药酒;而是用砭石调理经气,用伸引手足、按摩肢体疏通血脉,用药物热熨疾病的处所,一下手诊疗就可发现病情的反应。因着五脏的原穴,然后割皮解肌,决通经络,捉搦髓脑,按持肓膜,清洁肠胃,洗涤五脏,培练精气,改换形体。先生的医术能如此神妙,那么太子可以复活不能如此,而想要救活太子,就是连婴孩也不会相信。"扁鹊抬头叹息说"你说的方技,好比用竹管看天空,从隙缝读文章,范围有限,不知全豹。我越人的医术,不必等待以指别五脉,目察五色,耳识五音,言审五病,才来断言病症。我诊病能够以表知里,以里知表,闻阴知阳,闻阳知阴。一个人体内有病应从外表得到见证,那是错不了的,我医好了很多人,要详细说是说不尽的。你以为我说的话不实在,试着让我进去诊太子的病,他应当有耳鸣、鼻肿的症候,顺着两腿一直到阴部应当还是温热的。"

  中庶子听完扁鹊的话,瞪大眼睛、跷着舌头,久久讲不出话来,于是将扁鹄的话进入宫中报告给虢君。虢君听了之后大为惊讶,亲自出来迎接扁鹊,说:"我很久就听到你的仁心义行,可是没能够拜见您本人。这次先生经过我们小国,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那真是偏国寡臣的幸运。有先生的神术才能救活他;没有先生的话,他是活不了了。"话还没完,就涕泣交流,嘘唏不能自禁,悲伤失神,容貌都改变了。扁鹊说:"像太子的病,就是一般说的‘尸厥’。那是因为阳气进入阴分,脉气缠绕,鼓动胃府,顺着经络,分别向下注入下焦、膀胱。因为阳气下行,阴气上争,两气会聚,互相闭塞,不能通畅。阴气复迫上,进入胸膈,宗气反聚,血凝结在心下,于是阳气退下内行,热归于阴股。阳扁鹊刺针,汉画像石,山东微山两城镇。

  气徒然于下内鼓动而不能起发,同时与上外隔绝,不能引导阴气。在上有隔绝阳气的络脉;在下有逼迫阴气的筋纽。由于这样的迫阴绝阳,使得人的面色全失,气血纷乱,所以形体安静没有知觉,好比死去的样子。其实太子还没有死。依照病理来说,阳气乘袭阴分的可治;阴气乘袭阳分的无医。这些情况,都是五脏失调,脏气厥失时暴发而成的。良医能够把握到变化的病理,笨拙的只能疑惑。"

  扁鹊于是叫他的学生子阳把针石磨锐,取手足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及太冲、神门、太白、太渊、太溪等五脏俞穴下针。不久,太子苏醒过来。又叫他的学生子豹用特制的药物烧热,更换的灸熨两胁下,来宣通下郁的阳气。等太子能坐起来,再用补泻的方法调和阴阳。仅仅服了汤剂廿天身体就复元了。因此天下的人都认为扁鹊的医术能够起死回生。扁鹊说:"我不能使人起死回生,这是他的命该生,我只能够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扁鹊来到齐国,齐桓侯拿他当客人招待。有一天,他上朝廷去见桓侯,说:"你有病潜伏在皮肉,不将它治好将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过了五天,扁鹊再见桓侯,说:"你有病在血脉,不治好恐怕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以后,桓侯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再见桓侯,说:"你的病潜伏在肠胃里头,不治好它会再深入体内。"桓侯不答话。扁鹊出去后,桓侯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见桓侯却后退跑了。桓侯派人来问他为什么跑的。扁鹊说:"疾病在皮肉,用汤剂、药熨可以治好;在血脉,用针石可以治好;在肠胃,酒醪可以治好;如果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天神也没他奈何,现在齐君的病已到达骨髓,我已无能为力了。"再经过五天,桓侯果然生病,派人去召请扁鹊,但是他已经逃离齐国。桓侯终于病死。

  假使齐君能预先见微知著,能够使良医趁早治疗,那么疾病就可治好,身体就可恢复。

  人们厌恶疾病很多,医生厌恶医道有限。所以说疾病有六种情形没法医治为人骄傲任性,不讲道理,是第一种不治不爱惜身体,却拼命追求财富的,是第二种不治;衣着不知增减,饮食不知节制,不适合身体需要的,是第三种不治阴阳相争,气血不定,是第四种不治形体瘦弱,不能服药的,是第五种不治;相信巫术,不相信医术的,是第六种不治。人生病,又有以上六种情形中的一种,那就更难医治了。

  扁鹊的声名传闻天下。他到了邯郸,听说当地的人尊敬妇女,就专医妇女经血的病。到了洛阳,听说周人敬爱老人,就专为老人医治耳目及风湿病症。到了咸阳,听说秦国人怜爱小儿,就专门医治小儿的疾病。他行医是随着各地方民俗的需要来应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鹄的精妙,就暗中派人将扁鹊给刺杀了。一直到今天,天下谈论脉道的医生,都拿扁鹊当开山祖师。

  太仓公这个人,是齐国太仓县的县长,他是临淄地方人氏,姓淳于名叫意。年轻时候就喜好医术。汉高后八年,向同郡元里地方的公乘阳庆拜师学医。当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叫意把旧学全部丢开,然后再给他所有的秘方,传授他黄帝、扁鹊的脉书,观察面部青赤黄白黑五色来诊病,可以知人生死,决断疑难杂症,判定可治与否,以药剂理论,非常精辟。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诊断死生,多能应验。可是他到处交游诸侯贵族,不拿家当家。有时碰上不治之症,不肯为人医治,因此结怨不少病家。

  汉文帝四年间,有人上书控告意,被判肉刑之罪,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意有五个女儿,跟随着后面哭哭啼啼。意怒骂道:"我不幸没生男儿,就生你们这些女孩子,一旦急难,没有一点用处!"他那最小的女儿名叫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感伤,哭丧着脸,硬要跟随父亲到长安。到了长安,她奋不顾身的上书说:"我父亲为官,齐国人民称赞他廉节公正,不知怎的会犯法被判肉刑。我很痛心死的人不能回生,身体受刑的不能复原,纵然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再做个完人。我情愿自己去当官婢,来赎父罪,使我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文帝看了缇萦的请愿书,悲悯她有一片孝心,就赦免了淳于意,并且下了一道命令,废除肉刑。

  意住在家中,皇帝下诏召问,为人治病死生应验的有多少人?他们姓什么?叫什么?

  诏书讯问前太仓令淳于意的内容是:"擅长何种医术,能治什么病?有无医书?哪里学来的?学习多少年?治好哪些人?他们住在哪里?什么病?病状如何?医疗的经过又如何?全部详细回答。"

  意回答说:从意年轻时候起,对医药就感兴趣,但是试验的结果,医方大多无效。到了高后八年,能够拜师临淄元里的公乘阳庆学医。当时阳庆已七十多岁,我勤于向他求教。他对我说:"把你的方书全部丢掉,那不是真的。我庆有真传的黄帝、扁鹊脉书,以五色诊病,能知人生死,决断难症,判定可治与否,以及药剂理论的书,都很精辟。我家富有,而且我心里喜欢你,想要把我的秘方书全部教给你。"我就说:"意真是幸运,不过这不是我敢奢望的。"话说完,我赶快离座再一次拜谢,于是接受了他的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砭石神术、房中术,在他的教导之下精读、实验,有一年多。第二年,我试着为人治病,是有效,却是还不够精到。前后大约向他求教三年多,就试着为人治病,诊断病情,决定死生,很能应验,效果优良。如今阳庆已经死了十多年,我向他学了三年,今年三十九岁。

  齐国侍御史成自己说得了头痛病,我诊完脉,对他说:"你的病情恶化,很难讲。"出来之后,我只有告诉他的弟弟昌说:"这是疽病,从肠胃之间发出的,五天以后会臃肿起来,再过八天就会吐脓血而死。"成的病是醉饱后行房事的结果,果然如期死了。能诊知成的病,是因为我把脉时,占得的脉象是肝气。肝气重浊,静而不动,是内关的病。脉法说:"脉长而且弦,属于春脉,若非春时,便不合于四时的脉象,主病在于肝脏。脉和,就是经脉主病。动而中止,止而不能回的代脉,就是络脉太过有异常候。"肝经主病而脉和的,是因为疲劳伤筋,房劳伤体的结果。脉象代止而急促的,是因为酒醉后行房的结果。所以知道他五天后会臃肿,八天后会呕脓血而死,是因为我切脉的时候,发现少阳初位脉象代绝,脉代绝的,就是络脉主病。当时,少阳初位在关上一分处,所以热郁体中,而脓血未发出,至关上五分处,那已经到了少阳的末界,八天后,就吐出脓血而死。所以到了关上二分处,脓血发出,到了少阳的末界以后臃肿,之后才完全发泄而死。当初肠火胃火上升,就熏灼着阳明经,火热过度,流入络脉。络脉鼓动,于是经脉郁结发肿,经脉郁结发肿,之后就糜烂离解了。所以络脉热气交争,于是热气上行,到了头部热气鼓动不下,因此引起头痛。

  齐王中子的所有婴儿中最小的儿子生病,召请意去切脉诊治,我告诉他"是气膈病,这种病使人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随时会呕出胃沫。这种病是因为内心忧郁,没有胃口,却勉强饮食的结果。"我调了一剂下气汤给他喝下,经过一天,膈气下消,经过两天,就能吃东西,三天之后病就痊愈了。所以知道小子的病,是因为我切脉时,诊知心气的脉象。脉气显得重浊而急躁,这是阳络病。脉法说:"脉来时盛去时衰,不一致的,主病在于心脏。"全身发热,脉气强盛的,是阳气旺于阳分。阳气旺于阳分,热气上行荡心,所以使人感到烦闷,呕吐咳逆,吃不下东西,这是由于络脉太过。络脉太过,甚至于会使血液上冲,令人吐血,吐血太多便会死亡。那是由于内心过分悲伤的结果,而病是因为忧思,忧郁引起的。

  齐国的郎中令循生病,许多医生都认为是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胁,而且用砭石为他刺疗。我诊断的结果告诉他说:"那是涌疝,这种病使人不能大小便。"循的回答是:"已经三天不能大小便了。"当时我用火剂汤给他服用,结果吃了一服以后能够大小便,吃了第二服之后,大小便就很畅通,吃完三服病就好了。循的病是在身体里面。我之所以知道他的病症,是因为我为他切脉时,发现他石手寸口气急,脉无五脏气。右手寸口脉形粗大阔然,而且是一息六至的数脉。数脉的主病,是中焦、下焦积热汹涌。我在他的左尺候下焦,在右寸候上焦,皆无五脏气的反应,所以断定是"涌疝"。因为中焦积热,所以尿是赤红色的。

  齐国的中御府长信得了病,我到他家去替他诊治,把脉之后,告诉他说"是热病水气。然而盛夏多汗,脉稍衰,不至于死。"我接着说:"得到这种病,应是曾在寒冷的天气下,用流水去洗身体,寒气侵入体内,不久之后身体就发烧的。"信回答说:"对的,就是这样!去年的冬天,替齐王出使楚国,去到莒县阳周水边,看到莒桥桥梁快坏了,信手牵着车辕还没想要渡水,忽然马惊叫,将信摔落水中,差点给溺死。随从的官吏赶紧把信从河中救起来,衣服都湿透了,一下子身体感到很冷,不久又发热像火烧一般,直到今天身体都碰不得冷。"我立即为他调制液汤火剂,以驱除热气。吃了一服,汗尽出,吃了第二服,热就退去,吃了三服,病情止住,不再恶化。之后再使他服药大约廿天,身体便恢复健康。所以知道信的病,是因为我切脉时,发现他的脉都属阴脉。脉法说:"热病,阴阳错乱的,死。"我切他的脉,阴阳并不错乱,但都是阴脉。全是阴脉的,脉状顺静可治,热气虽然还未尽除,仍能医好。而且在太阴寸口诊知肾气有时重浊,那是水气。肾本是主管水的代谢作用,因此知道他的病症。这种病如果一时失治,就会转变成寒热往来,时寒时热。

  齐王的太后有病,召我去诊治,诊完脉,我说:"是风热客居在膀胱,大小便困难,尿色赤红。"我用火剂汤给她喝下,吃了一服就能大小便,吃了两服,病就退去了,尿色也恢复正常。这种病是因为流汗太多,脱去衣服,吹了风,把汗吹干而得的。能够知道齐王太后的病,是因为我替她切脉的时候,发现太阴寸口有风湿之气。脉法说:"脉状沉而大坚,或浮而大紧的,主要在肾脏有病。"但是我在肾的部位把脉,情形刚好相反,脉状是粗大而急躁。粗大的脉象,是表示膀胱气。急躁的脉象,是表示中焦有热,因而尿色是赤红的。

  齐国章武里的曹山跗生病,我诊完他的脉说:"是肺消瘅,加上寒热的伤害。"我告诉他的家人说:"这种病必死,不能治疗。你们就依照病人的意思,去供养他好了,不必再医治了。"

  医书上说:"这种病三天以后当会发狂,起来乱走,而且想要跑;过了五天便死。"后来真的就如期死了。山跗的病,是因为发了大脾气然后行房才得到的。我能晓得山跗的病,是因为我切他的脉,从脉象发现他有肺气热。脉法上说:"脉来不平稳不鼓动的,形体脱瘦。"这是肺、肝两脏时常罹病的结果。所以我切脉时,脉状不平稳而且有代绝的现象。脉不平稳的,血气运行不顺;脉代绝的,上下左右的脉,有如参春相应,你一下我一下,忽小忽大的。肺、肝两络脉止绝,所以说必死不能治。我说"加以寒热",是说他身体脱瘦,不能行针灸,也不能服强药。可是我没替他诊治以前,齐国的太医已先为山跗诊病,在他的足少阳脉口施灸,而且用半夏丸给他服用,病人下泄,腹中虚弱;然后又在他的少阴脉施灸,这样会很深的伤了肝筋。如此一再减损病人的元气,因此说它是加上寒热的伤害。说它"三日以后,当会发狂",是因为肝的络脉与胃的络脉互相止绝,热气挤进阳明胃经,阳明经脉受了伤,热盛于身,所以就会弃衣狂跑。说它"经过五天会死",是因为肝心两脏相距五分,所以说五天到了就会死。

  齐国的中尉潘满如得了小腹痛的病,我诊完他的脉说:"遗留腹中的气体,积聚不散而成瘕痛。"同时我就对齐国的太仆饶、内史繇说:"中尉如果不停止房事,那么只能再活三十天就会死。"过了廿多天,他便尿血而死。那是因为他酒醉以后行房的结果。能知道潘满如的病,是因为我替他切脉,脉状深沉细弱,脉来一博一代的样子,那是脾气。而且右手脉口气来紧小,显示有瘕气。两气互相乘袭,所以三十天后会死。太阴、少阴、厌阴等三阴脉都搏动的,就能够再活三十天;三阴脉不都搏动的,能活的日子更少,因为一下搏动,一下代止的,便是逆脉。当时他的三阴脉都是搏动的,因为他后来尿血,所以廿多天便死了。

  阳虚侯的宰相赵章生病,召请我去。每一个医生都认为是腹中虚寒。我诊完脉断定是"迵风"。迵风的病症,是饮食下喉,又整个吐出来,胃里不能留物。照医理说:"五天以后会死。"结果经过十天才死。这种病是因为酒醉引起的。能知道赵章的病,是因为我切他的脉,脉来如珠,滑溜不定,那表示体内有风气的缘故。饮食下喉,又整个吐出,胃中不能留物的病状,医书说五日会死,后来经过十天才死。所以会过期的原因,是因为他这个人嗜好吃粥,因此胃气充实,胃气充实,所以能熬过了日期。那正合乎我的老师阳庆的说法:"胃能消化谷物的能超过日期,不能消化谷物的熬不到预定的日期。"

  济北王生病,召我去诊治,诊完脉,我断定是:"风厥使胸中烦满。"就为他调了药酒,吃了三天,病就好了。这种病是因为流汗时伏在地上而得的。能知道济北王的病,是因为我替他把脉时,从脉象发现有风气,心脉重浊。依照病理说,病邪入侵阳分太过,阳气耗尽

,阴气便乘虚而入。阴气入侵太过,则使寒气上争,热气下退,故使人感到心胸烦满不适。说它"汗出伏地",是因为切他的脉,发现脉气属阴。阴气盛的,病邪一定深入中脏,能将病邪驱出时,便出汗漓漓有如瀺水。

  齐国北宫司空的太太出于生病。每一个医生都断定风气入侵体中,主要是肺有病,于是替她针刺足少阳脉经。我诊完她的脉,说:"是疝气病,疝气客居膀胱,大小便困难,尿色赤红。这种病一遇到寒气就会遗尿,使人腹部肿胀。"出于的病,是因为想小便又小便不出,然后行房事才得病的。我知道出于的病,是因为切她的脉时,脉状粗大有力,但脉来困难,那是厥阴肝经鼓动。脉来困难,那就是疝气客居膀胱。腹肿的原因,是因为厥阴络脉在小腹结聚,厥阴脉气太过,则脉气结聚鼓动,脉气鼓动,就使腹部肿胀。于是我在她的足厥阴肝经施灸,左右各灸一穴,便不再遗尿,尿色也变清了,小腹也不痛了。再用火剂汤给她服用,三日后,疝气消散,病也就因此痊愈。

  故济北王的奶妈自己说她的足下热,心中烦闷,我告诉她说:"是热厥。"于是我就在她的足心取穴施针,左右各刺三针,出针时,用手按住穴孔,不使流血,不久病就好了。她的病是因为喝酒喝得大醉而引起的。

  济北王召我去替他的侍女们诊病,轮到一个名叫竖的女子,她表面看起来无病。我向永巷长说:"竖伤了脾脏,不可太劳动,如果太劳动,依病理看,到了春天便会吐血而死。"我问济北王:"竖这位才人女子有什么技能?"王回答说:"她有一手好武艺,善表演,她很能在旧方技中翻出新花样来。去年我花了四千七百贯,才从民间把她买回来,和她同样的一共有四个人。"王问我说:"是不是有病呢?"我回答说"竖的病很重,按病理是会死的。"王于是叫她来看看,她的脸色并没什么异样,也就不相信我的话,不把她卖给其他诸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竖捧着剑跟随王到厕所,王离开了厕所,竖还留在后面没来,王命令一个人去叫她,就看到她仆倒在厕所旁边,吐血而死。她的病是因流汗而引起的。所谓流汗,是说她房事过度,流汗吹了风。从表面上看,毛发脸色有光泽,脉气也不衰,这也是属于内关的病。

  齐国的中大夫有龋齿病,我在他的左右阳明脉施灸,同时为他调制苦参汤,每日用三升嗽口,大约经过五六天,病就好了。他的病由于风气,以及睡觉时张开口,吃完东西没有刷牙而来的。

  淄川王的美人怀孕,发生难产,来召我去诊治。我用茛菪子一撮,和酒给她喝下,不久就生产了。我再一次诊她的脉,发现脉状急躁。脉急躁,表示有其他的病,就用消石一剂给她喝下,阴部流出血块来,血块有如豆般大五六枚。

  齐国丞相的舍人奴跟随着上朝到王宫去,我看他在闺门之外吃东西,望见他的脸色,知道他带有病气。我就把这事告诉宦官平。平对脉学很感兴趣,到我这儿来求教。我便拿舍人奴的病当例子来教他,告诉他说:"这种病是伤到脾气,到明年春天,胸膈会阻塞不通,吃不下东西,依病理说,到夏天会泄血而死。"宦官平就跑去禀告丞相说:"丞相的舍人奴有病,而且病得很重,死期不远。"相问说:"你怎么知道的?"回答说:"丞相上朝入宫的时候,你的舍人奴都在闺门外吃早饭。刚好有一天,平与仓公站在附近谈话,仓公告诉我,像他这种病是会死的。"相就召舍人奴来问:"你有没有病?"舍人回答说:"我没病,身体也没感觉哪里痛。"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他果然病了,到四月,泄血而死。能知奴病的原因,是因脾气普遍乘袭五脏,受伤的部位,其色交错,所以面色显现的是伤脾之色。一眼望去,整个脸色是黄的,仔细察看,是青而带白的死草色。大多医生不知道,都认为是体内有虫寄生,不晓得是伤到脾脏。到次年春天生病的理由是,胃气色黄,黄色在五行属土,土不能胜木,木的季候是春,所以到春天生病。到夏天死的理由是,脉法说:"病情严重,但脉状顺静的是内关病。"内关的病,人不会觉得痛,好像无病一般,心情也就不会感到苦。如果再加上其他一种病,就会死于仲春二月。形气和顺的话,可以拖过三月。她之所以在四月死,我诊她的脉时,形气和顺。形气和顺,人还肥胖。她的病是因流汗太多,施灸疗之后,出去吹了大风而得的。

  淄川王病,召我去诊脉,我断定是:"逆气上争,形成重头痛,身体发热,使人感觉烦闷。"我就用冷水抚在他头上,并且在他的足阳明胃经针刺,左右各取三穴,一下子病就好了。他的病是因为洗完头发,没有擦干就去睡觉而引起的。我的诊断是正确的。至于会逆气上争的原因,是因为头发烧一直到肩膀而引起的。

  齐王黄姬的哥哥黄长卿,在家中备酒宴客,也请了我。客人刚上座,还未上菜。我看到王后的弟弟宋建的面色不对,我告诉他说:"你有病,四五天前,你的腰背酸痛,不能弯起,也不能小便。不赶快医治的话,病邪会进入肾脏。在病邪还未留在五脏之前,赶紧治疗。现在你的病是寄留在肾肠,这种病情就是一般说的‘肾痹’。"宋建说:"你说对了,建以前就会腰脊痛。四五日前,天下雨,黄氏的女婿们到建家里玩,看到建家仓库边有块方石,大家高举方石玩,建也想要仿效着举,可是举不起来,就把它放下。到了傍晚时候,腰脊酸痛不能小便,到现在还没痊愈。"建的病是因为喜欢举重的东西而引起的。所以知道建的病,是因我看他的面色,太阳脉色干燥,没有光泽,颧骨下,肾部至大肠部之间,约有四分许颜色枯黑,故知道他的病在四五天前发作。我就调了补药给他服用。约过了十八日,病就好了。

  济北王的侍者韩女腰背疼痛,寒热往来,众医都断定为寒热病。我诊了脉,说:"是内寒,月经不来。"于是我就用药为她熏灸,过了一会儿,月经就来了,病也好了。她的病是因想要接近男子却得不到而引起的。能知道韩女的病,是因切她的脉时,发现肾脉异常,脉状涩滞不连续。涩滞不连续的脉,有如轻刀刮竹,往来艰难,所以说月经不来。左手寸口,诊出肝脉端直且长,如张弓弦,所以说想要接近男子而不可得。

  临淄氾里的女子薄吾病得很重,众医都以为是严重的寒热病,是死症,无法医治。我诊完她的脉,断定是:"蛲瘕。"这种蛲瘕病,使人肚子大大的,皮肤黄而且粗糙,用手抚摸,有种蹙迫的感觉。我用芫花一撮煮水给她喝下,就放出蛲虫约有数升之多,病也就好了。经过卅日,身体恢复健康。蛲瘕病是由于寒湿气,寒湿气郁积太多,不能发散,变化生虫。我知道薄吾的病,是由于我为她切脉,循按尺部,发现她的尺肤粗糙,而且毛发焦卷,这是虫气的征候。至于她的脸色还有光泽,那是因内脏没有邪气,也无重病的缘故。

  齐国的淳于司马害病,我切了他的脉后,告诉他说:"你的病应该是迵风。迵风的症状是,饮食下肚以后,很快就又呕吐出来,胃中不能留住任何食物。你的病是因为吃得很饱以后,又快跑而发生的。"淳于司马回答说:"我到君王家中去吃马肝,吃得非常饱。看到送酒来,就很快的跑过去拿,后来又乘着快马回来,于是就下泄数十多次。"我告诉他说:"调制火剂米汁喝,七八天以后当会痊愈。"当时,有一位医生名叫秦信的,在旁边看着我诊治。等我走了之后,秦信对左右閤都尉说:"意诊断淳于司马是什么病?"回答说:"他认为是迵风,可以治好。"秦信笑着说:"他看错了病。淳于司马的病况,照医理说,是活不过九天的。"经过九日之后,并没有死。他家的人又来请我去。我去了之后,详问他的病情,都符合我的诊断。我就调了火剂米汁给他服用。七八天以后病就好了。我能知道他的病,是由于我为他诊脉,发现病情与脉状符合。因此他的病是和顺的,所以晓得不会死的。

  齐国的中郎破石得了病。我诊完他的脉,告诉他说:"伤到肺脏,没法治疗,会在十天以后的丁亥日尿血而死。"经过十一日,果真的尿血死了。破石的病,是从马背上摔下来,摔在坚硬的石头上才发生的。所以知道破石的病,是因为切他的脉,诊得肺阴脉气涣散不收,好像从数条脉道来的,而且又不一致。同时脸色赤红,这是色克病,是凶逆的重病。能知道他从马背上摔下来,是因切脉时,切得反阴脉。反阴脉进入胃的大络脉,然后乘袭肺脉。太阴肺脉,脉状散漫不拘的,脸色应白而反赤,那是相克乘袭的征象。不如期死去的原因,正合于我老师的说法,他说:"病人吃得下饭就能多拖时间,吃不下饭的就拖不了时间。"这个人喜欢吃黍,黍能补肺气,所以他能多拖时间,尿血的原因,正如脉法说的:"养病的人,心平气静的顺死,心浮气躁的逆死。"这个人生性喜欢安静,不急躁,又能久久安坐,伏在桌上睡觉,所以血就向下排泄。

  齐王的侍医遂生病,亲自煎炼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等五石服用。我去拜访他。遂对我说:"我有病,希望你为我诊治。"我就替他占脉,占完脉告诉他说:"你的病是内脏有热气。照医理说:‘内脏积热,不能小便的,不可以服用五石。’石这种药,药力猛烈,你吃了之后,好几次都一样的不能小便,万万不可再服用。观你的颜色,将会发臃的。不可不注意。"遂说:"从前扁鹊说过‘阳石可以用来治阴病;阴石可以用来治阳病。’药石汤剂都含有阴性、阳性的分别,所以内脏有热的,就拿阴石柔剂来治疗;内脏有寒的,就用阳石刚剂来医治。"我对他说:"你的讲法差了。扁鹊虽然这样说,但是还必须仔细诊察,设立固定的标准,讲究临时的权变,配合着五色、五脉的对应,身体内外形气的盛衰强弱,五行生克顺逆的法则,再参验病人性情的好动喜静与养息是否相应,然后才可以下论断。医理是说:‘体内有阳热病,外形反应是阴冷的,不可用猛药,也不适用砭石针治。’因为猛药一进入体内,邪气就聚集不散,反而使郁气积结愈深。诊法说:‘外寒多于内热的病症,不可用刚药。’因为刚药一进入体内就会鼓动阳气,阴病也就更加衰弱,阳病更加厉害,于是邪气到处流行,重困于经俞,而后忿发成疽。"我把这话告诉他之后,经过大约一百多天,果然疽发在乳上,延伸进入缺盆,终于死了。这就是说,医论就大体而言,一定有它的纲常和法则。笨拙的人若有一点不熟悉,就会错解文理,颠倒阴阳了。

  齐王以前还在当阳虚侯的时候,病得很严重,每个医生都断定是厥逆。我替他诊脉,断定是庳症,病根在右胁下部,大如覆杯一般,使人感到喘息,逆气上冲,食不下东西。我就用火剂粥先给他喝用,六天之后逆气下降;再使他改服丸药,大约再过了六天,病就消失了。他的病是因为房事不当引起的。我为他诊脉时,不能很精确的分辨哪一经脉有问题,大体知道他的病根所在就是。

  我曾经替安阳武都里的成开方诊过病,开方自己说他没有病,我告诉他:"是苦沓风的病,三年以后,四肢会不听指挥,而且使人瘖哑无音,瘖哑了就会死。"现在我听人说他的四肢不能运动,虽然瘖哑不能说话,可是还没死。他的病是因好几次喝酒之后,吹了大风而引起的。所以知道成开方的病,是因为我为他切脉时,发现他的脉状合乎奇咳术的说法:"脏气相反的,死。"切他的脉,应得肾气反得肺气,依病理三岁当死。

  安陵阪里的公乘项处有病,我为他诊脉,断定是"牡病"。牡疝是从膈下,上连到肺部。

  这种病是因行房不当而得的。我对他说:"千万不可操劳用力,一操劳用力,就会呕血而死。"

  后来,项处玩踢球游戏,腰部厥冷,汗出很多,就吐了血。我再为他诊脉,告诉他说:"你是活不过明天晚上了。"真的就像我说的时间死去。他的病是因房欲引起的。能知道项处的病,是因为切脉时发现反阳脉,反阳的脉气进入胃的大络,拖到第二天便死。一反一结的脉状,就是牡疝。

  臣意说:"其他我诊断生死的日期诊对的,以及将病治好的是很多。但因为时间一久有的忘了,记不清楚,不敢拿来报告。"

  皇上问我:"所诊治的病,许多病名相同,可是诊断的病情不同,有的死有的不死,那是为什么?"回答说:"病名很多是类似的,不能知道病情。所以古时候圣人创设脉法,用来起度量,立规矩,悬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分辨人的脉象,各别命名。与天地相符应,参合于人体,因此才分别百病以表示不同。精于医理的人,能加以区分;医理不精的就无能为力了。然而脉法不能全部胜验,诊治病人要能推演法度,加以区分,才能认清名同而实异的病情。各种病主要是根据病根所在的地方命名的。现在我诊治的患者,都有诊疗记录表。我所以把病症加以区别,是因为我拜师学医刚学成不久,我的老师就死了,因此我替人诊治,判断死生的日期,都用表簿把它记录下来,用来观察我诊断的所失所得是否合于脉法,所以到现在我才能知道得很清楚。"

  问臣意说"你诊断病人死生的日期,有的不合,那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这都是因为饮食不节,或者喜怒无常,或者吃错了药,或者不应针灸而施针灸,因此才会有不如诊断的日期而死的。"

  皇上问臣意:"在你刚刚学成,能诊知病人的死生,知道如何对症下药的时候,各诸侯王、朝廷大臣是否有人向你请教的?齐文王生病的时候,不请你去诊治,那是什么缘故?"我回答说:"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会经派人来召请我,我不敢前往。文王生病的时候,我家中正好很贫穷,虽然想要替人治病,心中又怕被官吏捉了给关起来。于是时常户籍不定,不修治家产,出外到处行游,碰到精于方术的,我就向他请教学习。前后我拜过好几位老师,我接受了他们全部重要的医术,完全了解他们秘传的医书理论和应用。我住在阳虚侯的国中,因此当了他的医生顾问。阳虚侯上朝,我跟随着他到长安来,因此才会替安陵的项处等人诊病。"

  问臣意:"你是否知道文王一病不起的原因?"臣意回答说:"我没有亲眼看到文王的病状,不过我听说文王有气喘、头痛、视力不明的病。我依照生理论断,以为那不是疾病。我认为是身体肥胖,聚藏精气,身体不能动摇,骨肉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应用,所以会气喘。

  这是不应当用药物去医治的。脉法说‘人二十岁时,脉气应当趋行三十岁时,应当疾步;四十岁时,应当安坐;五十岁时,应当安卧;六十岁以上,脉气已近凝固。’文王还未满二十岁,脉气正当趋疾的时候,反而徐缓,这是不合于天道四时的征象。后来我听说有医生为他施行灸治,他的病也就加重了,这是论断病情的过失。我的论断,以为精气上争,而且邪气乘虚侵入体内,这种病情不是年少的人能抵得住的,因此才死了。所谓的气,应当调和饮食,选择天气良好的日子,驾车也好,步行也好,到郊外去走走,以开扩心胸,调和筋骨、肌肉和血脉,用来散泻体内的郁气。所以二十岁的年纪,是形气变异的时候,按照医理,不应当施行针灸,针灸之后,会使脉气奔逐不定的。"

  皇上问意:"你的老师阳庆跟谁学医的?齐国的诸侯是否知道他?"回答说:"我不知道阳庆的老师是谁。阳庆的家里很富有,他精于医术,却不肯替人治病,也许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不出名。阳庆又对意说:‘千万不可让我的子孙知道我把秘方传授给你。'

  皇上问意:"你的老师阳庆是看中你哪一点,为何特别喜欢你,想要把全部秘方都传授给你呢?"回答说:"我本来不知道我老师阳庆的医方精妙。我所以能知道阳庆,是因为我年轻时候喜欢各种医方,我曾经拿他的医方试验,大多有效,而且精良。我听说淄川唐里地方的公孙光很善传古方,于是我就去拜见他。承他不弃,收我为学生,他教我调理阴阳的药方,以及口授医论,我听了之后,全部都记下来。我要求他把全部的精良医方教给我,公孙光说:’我的医方都讲尽了,我喜欢你,没有隐藏,我的身体已经衰老,没有地方再去请教了。我年少时学来的妙方,全部都教给你了,你不要拿去教别人。‘我回答说:’承蒙不弃,肯教导我,使我得到全部的禁方,实在非常幸运。我死也不敢随便传给别人。‘过了一些日子,公孙光有了空闲,他听我析论医方的原理,认为我的见解异常精辟。当时,他高兴地说:’将来你一定成为国医。我有不少交情好的医生,他们的医术都不见得顶高明。但是,我有一位同乡他住在临淄地方,精于医道,我自认不如他。他的医方异常奇妙,不是一般的医生所能了解。在我中年的时候,曾有一度想要向他请教,我的至友杨中倩不赞同,他说:"你不是适当的人选。‘我必须亲自带你去拜见他,他就会知道你喜爱医道。他这个人也老了,不过他的家产很富有。"因时间的关系,我们迟迟未动身,刚好碰上阳庆的儿子要来向王献马,他请我老师公孙光做引介,因此我才有机会与阳殷认识。光又把我托付给阳殷说:’意喜好医术,你一定要好好礼待他,他这个人是一位通儒。‘于是,就特别写信将意托付给阳庆,因此我才知道阳庆。我侍奉阳庆很恭谨,因此他喜爱我。"

  皇上问意说:"官吏或者人民是否有人向你学医方的?是否有人把你的医术都学尽的?他们是哪里人?"我回答说:"临淄人宋邑,他向我求教,我教他五脏脉的诊法,他学了一年多。济北王派太医高期、王禹来向我学习,我教他们经脉上下走向,以及奇经络脉,认识腧穴所在,与气的上下、出入、邪正、逆顺等各种情况,如何适宜砭石,决定针灸的方法。他们也学了一年多。淄川王之时,派遣太仓长冯信验证医方,我教他照脉法辨明病症的逆顺,药剂理论,判定酸、苦、甘、辛、咸等五味,以及调制汤剂的方法。高永侯的家丞杜信,对诊脉法很感兴趣,来向我求学,我教他上下经脉,与五脏脉的诊法,前后两年多。临淄召里地方的康安来拜我为师,我教他五脏脉的诊法,分辨上下经脉,奇咳术,以及四时阴阳脉气变动的辨证,他没有全部学成,就当了齐王的侍医。"

  皇上问意:"你替人诊病,断定病人的死生,能不能全无错失呢?"我回答说:"我为人治病,一定要先切他的脉,然后才医治。脉象败逆的不能治,也就不为他治疗,脉象顺的才为他医治。心神不能分辨脉象的时候,你认为可治,断定死生的日期,但往往会出错,我不能完全没有差失。"

  太史公说:"女人无论美与不美,居住宫中就被人嫉妒;士人不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遭人疑忌。所以,扁鹊因为医术高明而遭殃,仓公因为自我隐藏形迹,差一点受刑。缇萦的上书感动了文帝,她的父亲才能得到安宁。因此,老子说的’美好的都是不祥之物‘,难道说的就是扁鹊这一些人吗?像仓公也可以说是很接近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下)》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