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8
,阴气便乘虚而入。阴气入侵太过,则使寒气上争,热气下退,故使人感到心胸烦满不适。说它"汗出伏地",是因为切他的脉,发现脉气属阴。阴气盛的,病邪一定深入中脏,能将病邪驱出时,便出汗漓漓有如瀺水。
齐国北宫司空的太太出于生病。每一个医生都断定风气入侵体中,主要是肺有病,于是替她针刺足少阳脉经。我诊完她的脉,说:"是疝气病,疝气客居膀胱,大小便困难,尿色赤红。这种病一遇到寒气就会遗尿,使人腹部肿胀。"出于的病,是因为想小便又小便不出,然后行房事才得病的。我知道出于的病,是因为切她的脉时,脉状粗大有力,但脉来困难,那是厥阴肝经鼓动。脉来困难,那就是疝气客居膀胱。腹肿的原因,是因为厥阴络脉在小腹结聚,厥阴脉气太过,则脉气结聚鼓动,脉气鼓动,就使腹部肿胀。于是我在她的足厥阴肝经施灸,左右各灸一穴,便不再遗尿,尿色也变清了,小腹也不痛了。再用火剂汤给她服用,三日后,疝气消散,病也就因此痊愈。
故济北王的奶妈自己说她的足下热,心中烦闷,我告诉她说:"是热厥。"于是我就在她的足心取穴施针,左右各刺三针,出针时,用手按住穴孔,不使流血,不久病就好了。她的病是因为喝酒喝得大醉而引起的。
济北王召我去替他的侍女们诊病,轮到一个名叫竖的女子,她表面看起来无病。我向永巷长说:"竖伤了脾脏,不可太劳动,如果太劳动,依病理看,到了春天便会吐血而死。"我问济北王:"竖这位才人女子有什么技能?"王回答说:"她有一手好武艺,善表演,她很能在旧方技中翻出新花样来。去年我花了四千七百贯,才从民间把她买回来,和她同样的一共有四个人。"王问我说:"是不是有病呢?"我回答说"竖的病很重,按病理是会死的。"王于是叫她来看看,她的脸色并没什么异样,也就不相信我的话,不把她卖给其他诸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竖捧着剑跟随王到厕所,王离开了厕所,竖还留在后面没来,王命令一个人去叫她,就看到她仆倒在厕所旁边,吐血而死。她的病是因流汗而引起的。所谓流汗,是说她房事过度,流汗吹了风。从表面上看,毛发脸色有光泽,脉气也不衰,这也是属于内关的病。
齐国的中大夫有龋齿病,我在他的左右阳明脉施灸,同时为他调制苦参汤,每日用三升嗽口,大约经过五六天,病就好了。他的病由于风气,以及睡觉时张开口,吃完东西没有刷牙而来的。
淄川王的美人怀孕,发生难产,来召我去诊治。我用茛菪子一撮,和酒给她喝下,不久就生产了。我再一次诊她的脉,发现脉状急躁。脉急躁,表示有其他的病,就用消石一剂给她喝下,阴部流出血块来,血块有如豆般大五六枚。
齐国丞相的舍人奴跟随着上朝到王宫去,我看他在闺门之外吃东西,望见他的脸色,知道他带有病气。我就把这事告诉宦官平。平对脉学很感兴趣,到我这儿来求教。我便拿舍人奴的病当例子来教他,告诉他说:"这种病是伤到脾气,到明年春天,胸膈会阻塞不通,吃不下东西,依病理说,到夏天会泄血而死。"宦官平就跑去禀告丞相说:"丞相的舍人奴有病,而且病得很重,死期不远。"相问说:"你怎么知道的?"回答说:"丞相上朝入宫的时候,你的舍人奴都在闺门外吃早饭。刚好有一天,平与仓公站在附近谈话,仓公告诉我,像他这种病是会死的。"相就召舍人奴来问:"你有没有病?"舍人回答说:"我没病,身体也没感觉哪里痛。"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他果然病了,到四月,泄血而死。能知奴病的原因,是因脾气普遍乘袭五脏,受伤的部位,其色交错,所以面色显现的是伤脾之色。一眼望去,整个脸色是黄的,仔细察看,是青而带白的死草色。大多医生不知道,都认为是体内有虫寄生,不晓得是伤到脾脏。到次年春天生病的理由是,胃气色黄,黄色在五行属土,土不能胜木,木的季候是春,所以到春天生病。到夏天死的理由是,脉法说:"病情严重,但脉状顺静的是内关病。"内关的病,人不会觉得痛,好像无病一般,心情也就不会感到苦。如果再加上其他一种病,就会死于仲春二月。形气和顺的话,可以拖过三月。她之所以在四月死,我诊她的脉时,形气和顺。形气和顺,人还肥胖。她的病是因流汗太多,施灸疗之后,出去吹了大风而得的。
淄川王病,召我去诊脉,我断定是:"逆气上争,形成重头痛,身体发热,使人感觉烦闷。"我就用冷水抚在他头上,并且在他的足阳明胃经针刺,左右各取三穴,一下子病就好了。他的病是因为洗完头发,没有擦干就去睡觉而引起的。我的诊断是正确的。至于会逆气上争的原因,是因为头发烧一直到肩膀而引起的。
齐王黄姬的哥哥黄长卿,在家中备酒宴客,也请了我。客人刚上座,还未上菜。我看到王后的弟弟宋建的面色不对,我告诉他说:"你有病,四五天前,你的腰背酸痛,不能弯起,也不能小便。不赶快医治的话,病邪会进入肾脏。在病邪还未留在五脏之前,赶紧治疗。现在你的病是寄留在肾肠,这种病情就是一般说的‘肾痹’。"宋建说:"你说对了,建以前就会腰脊痛。四五日前,天下雨,黄氏的女婿们到建家里玩,看到建家仓库边有块方石,大家高举方石玩,建也想要仿效着举,可是举不起来,就把它放下。到了傍晚时候,腰脊酸痛不能小便,到现在还没痊愈。"建的病是因为喜欢举重的东西而引起的。所以知道建的病,是因我看他的面色,太阳脉色干燥,没有光泽,颧骨下,肾部至大肠部之间,约有四分许颜色枯黑,故知道他的病在四五天前发作。我就调了补药给他服用。约过了十八日,病就好了。
济北王的侍者韩女腰背疼痛,寒热往来,众医都断定为寒热病。我诊了脉,说:"是内寒,月经不来。"于是我就用药为她熏灸,过了一会儿,月经就来了,病也好了。她的病是因想要接近男子却得不到而引起的。能知道韩女的病,是因切她的脉时,发现肾脉异常,脉状涩滞不连续。涩滞不连续的脉,有如轻刀刮竹,往来艰难,所以说月经不来。左手寸口,诊出肝脉端直且长,如张弓弦,所以说想要接近男子而不可得。
临淄氾里的女子薄吾病得很重,众医都以为是严重的寒热病,是死症,无法医治。我诊完她的脉,断定是:"蛲瘕。"这种蛲瘕病,使人肚子大大的,皮肤黄而且粗糙,用手抚摸,有种蹙迫的感觉。我用芫花一撮煮水给她喝下,就放出蛲虫约有数升之多,病也就好了。经过卅日,身体恢复健康。蛲瘕病是由于寒湿气,寒湿气郁积太多,不能发散,变化生虫。我知道薄吾的病,是由于我为她切脉,循按尺部,发现她的尺肤粗糙,而且毛发焦卷,这是虫气的征候。至于她的脸色还有光泽,那是因内脏没有邪气,也无重病的缘故。
齐国的淳于司马害病,我切了他的脉后,告诉他说:"你的病应该是迵风。迵风的症状是,饮食下肚以后,很快就又呕吐出来,胃中不能留住任何食物。你的病是因为吃得很饱以后,又快跑而发生的。"淳于司马回答说:"我到君王家中去吃马肝,吃得非常饱。看到送酒来,就很快的跑过去拿,后来又乘着快马回来,于是就下泄数十多次。"我告诉他说:"调制火剂米汁喝,七八天以后当会痊愈。"当时,有一位医生名叫秦信的,在旁边看着我诊治。等我走了之后,秦信对左右閤都尉说:"意诊断淳于司马是什么病?"回答说:"他认为是迵风,可以治好。"秦信笑着说:"他看错了病。淳于司马的病况,照医理说,是活不过九天的。"经过九日之后,并没有死。他家的人又来请我去。我去了之后,详问他的病情,都符合我的诊断。我就调了火剂米汁给他服用。七八天以后病就好了。我能知道他的病,是由于我为他诊脉,发现病情与脉状符合。因此他的病是和顺的,所以晓得不会死的。
齐国的中郎破石得了病。我诊完他的脉,告诉他说:"伤到肺脏,没法治疗,会在十天以后的丁亥日尿血而死。"经过十一日,果真的尿血死了。破石的病,是从马背上摔下来,摔在坚硬的石头上才发生的。所以知道破石的病,是因为切他的脉,诊得肺阴脉气涣散不收,好像从数条脉道来的,而且又不一致。同时脸色赤红,这是色克病,是凶逆的重病。能知道他从马背上摔下来,是因切脉时,切得反阴脉。反阴脉进入胃的大络脉,然后乘袭肺脉。太阴肺脉,脉状散漫不拘的,脸色应白而反赤,那是相克乘袭的征象。不如期死去的原因,正合于我老师的说法,他说:"病人吃得下饭就能多拖时间,吃不下饭的就拖不了时间。"这个人喜欢吃黍,黍能补肺气,所以他能多拖时间,尿血的原因,正如脉法说的:"养病的人,心平气静的顺死,心浮气躁的逆死。"这个人生性喜欢安静,不急躁,又能久久安坐,伏在桌上睡觉,所以血就向下排泄。
齐王的侍医遂生病,亲自煎炼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等五石服用。我去拜访他。遂对我说:"我有病,希望你为我诊治。"我就替他占脉,占完脉告诉他说:"你的病是内脏有热气。照医理说:‘内脏积热,不能小便的,不可以服用五石。’石这种药,药力猛烈,你吃了之后,好几次都一样的不能小便,万万不可再服用。观你的颜色,将会发臃的。不可不注意。"遂说:"从前扁鹊说过‘阳石可以用来治阴病;阴石可以用来治阳病。’药石汤剂都含有阴性、阳性的分别,所以内脏有热的,就拿阴石柔剂来治疗;内脏有寒的,就用阳石刚剂来医治。"我对他说:"你的讲法差了。扁鹊虽然这样说,但是还必须仔细诊察,设立固定的标准,讲究临时的权变,配合着五色、五脉的对应,身体内外形气的盛衰强弱,五行生克顺逆的法则,再参验病人性情的好动喜静与养息是否相应,然后才可以下论断。医理是说:‘体内有阳热病,外形反应是阴冷的,不可用猛药,也不适用砭石针治。’因为猛药一进入体内,邪气就聚集不散,反而使郁气积结愈深。诊法说:‘外寒多于内热的病症,不可用刚药。’因为刚药一进入体内就会鼓动阳气,阴病也就更加衰弱,阳病更加厉害,于是邪气到处流行,重困于经俞,而后忿发成疽。"我把这话告诉他之后,经过大约一百多天,果然疽发在乳上,延伸进入缺盆,终于死了。这就是说,医论就大体而言,一定有它的纲常和法则。笨拙的人若有一点不熟悉,就会错解文理,颠倒阴阳了。
齐王以前还在当阳虚侯的时候,病得很严重,每个医生都断定是厥逆。我替他诊脉,断定是庳症,病根在右胁下部,大如覆杯一般,使人感到喘息,逆气上冲,食不下东西。我就用火剂粥先给他喝用,六天之后逆气下降;再使他改服丸药,大约再过了六天,病就消失了。他的病是因为房事不当引起的。我为他诊脉时,不能很精确的分辨哪一经脉有问题,大体知道他的病根所在就是。
我曾经替安阳武都里的成开方诊过病,开方自己说他没有病,我告诉他:"是苦沓风的病,三年以后,四肢会不听指挥,而且使人瘖哑无音,瘖哑了就会死。"现在我听人说他的四肢不能运动,虽然瘖哑不能说话,可是还没死。他的病是因好几次喝酒之后,吹了大风而引起的。所以知道成开方的病,是因为我为他切脉时,发现他的脉状合乎奇咳术的说法:"脏气相反的,死。"切他的脉,应得肾气反得肺气,依病理三岁当死。
安陵阪里的公乘项处有病,我为他诊脉,断定是"牡病"。牡疝是从膈下,上连到肺部。
这种病是因行房不当而得的。我对他说:"千万不可操劳用力,一操劳用力,就会呕血而死。"
后来,项处玩踢球游戏,腰部厥冷,汗出很多,就吐了血。我再为他诊脉,告诉他说:"你是活不过明天晚上了。"真的就像我说的时间死去。他的病是因房欲引起的。能知道项处的病,是因为切脉时发现反阳脉,反阳的脉气进入胃的大络,拖到第二天便死。一反一结的脉状,就是牡疝。
臣意说:"其他我诊断生死的日期诊对的,以及将病治好的是很多。但因为时间一久有的忘了,记不清楚,不敢拿来报告。"
皇上问我:"所诊治的病,许多病名相同,可是诊断的病情不同,有的死有的不死,那是为什么?"回答说:"病名很多是类似的,不能知道病情。所以古时候圣人创设脉法,用来起度量,立规矩,悬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分辨人的脉象,各别命名。与天地相符应,参合于人体,因此才分别百病以表示不同。精于医理的人,能加以区分;医理不精的就无能为力了。然而脉法不能全部胜验,诊治病人要能推演法度,加以区分,才能认清名同而实异的病情。各种病主要是根据病根所在的地方命名的。现在我诊治的患者,都有诊疗记录表。我所以把病症加以区别,是因为我拜师学医刚学成不久,我的老师就死了,因此我替人诊治,判断死生的日期,都用表簿把它记录下来,用来观察我诊断的所失所得是否合于脉法,所以到现在我才能知道得很清楚。"
问臣意说"你诊断病人死生的日期,有的不合,那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这都是因为饮食不节,或者喜怒无常,或者吃错了药,或者不应针灸而施针灸,因此才会有不如诊断的日期而死的。"
皇上问臣意:"在你刚刚学成,能诊知病人的死生,知道如何对症下药的时候,各诸侯王、朝廷大臣是否有人向你请教的?齐文王生病的时候,不请你去诊治,那是什么缘故?"我回答说:"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会经派人来召请我,我不敢前往。文王生病的时候,我家中正好很贫穷,虽然想要替人治病,心中又怕被官吏捉了给关起来。于是时常户籍不定,不修治家产,出外到处行游,碰到精于方术的,我就向他请教学习。前后我拜过好几位老师,我接受了他们全部重要的医术,完全了解他们秘传的医书理论和应用。我住在阳虚侯的国中,因此当了他的医生顾问。阳虚侯上朝,我跟随着他到长安来,因此才会替安陵的项处等人诊病。"
问臣意:"你是否知道文王一病不起的原因?"臣意回答说:"我没有亲眼看到文王的病状,不过我听说文王有气喘、头痛、视力不明的病。我依照生理论断,以为那不是疾病。我认为是身体肥胖,聚藏精气,身体不能动摇,骨肉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应用,所以会气喘。
这是不应当用药物去医治的。脉法说‘人二十岁时,脉气应当趋行三十岁时,应当疾步;四十岁时,应当安坐;五十岁时,应当安卧;六十岁以上,脉气已近凝固。’文王还未满二十岁,脉气正当趋疾的时候,反而徐缓,这是不合于天道四时的征象。后来我听说有医生为他施行灸治,他的病也就加重了,这是论断病情的过失。我的论断,以为精气上争,而且邪气乘虚侵入体内,这种病情不是年少的人能抵得住的,因此才死了。所谓的气,应当调和饮食,选择天气良好的日子,驾车也好,步行也好,到郊外去走走,以开扩心胸,调和筋骨、肌肉和血脉,用来散泻体内的郁气。所以二十岁的年纪,是形气变异的时候,按照医理,不应当施行针灸,针灸之后,会使脉气奔逐不定的。"
皇上问意:"你的老师阳庆跟谁学医的?齐国的诸侯是否知道他?"回答说:"我不知道阳庆的老师是谁。阳庆的家里很富有,他精于医术,却不肯替人治病,也许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不出名。阳庆又对意说:‘千万不可让我的子孙知道我把秘方传授给你。'
皇上问意:"你的老师阳庆是看中你哪一点,为何特别喜欢你,想要把全部秘方都传授给你呢?"回答说:"我本来不知道我老师阳庆的医方精妙。我所以能知道阳庆,是因为我年轻时候喜欢各种医方,我曾经拿他的医方试验,大多有效,而且精良。我听说淄川唐里地方的公孙光很善传古方,于是我就去拜见他。承他不弃,收我为学生,他教我调理阴阳的药方,以及口授医论,我听了之后,全部都记下来。我要求他把全部的精良医方教给我,公孙光说:’我的医方都讲尽了,我喜欢你,没有隐藏,我的身体已经衰老,没有地方再去请教了。我年少时学来的妙方,全部都教给你了,你不要拿去教别人。‘我回答说:’承蒙不弃,肯教导我,使我得到全部的禁方,实在非常幸运。我死也不敢随便传给别人。‘过了一些日子,公孙光有了空闲,他听我析论医方的原理,认为我的见解异常精辟。当时,他高兴地说:’将来你一定成为国医。我有不少交情好的医生,他们的医术都不见得顶高明。但是,我有一位同乡他住在临淄地方,精于医道,我自认不如他。他的医方异常奇妙,不是一般的医生所能了解。在我中年的时候,曾有一度想要向他请教,我的至友杨中倩不赞同,他说:"你不是适当的人选。‘我必须亲自带你去拜见他,他就会知道你喜爱医道。他这个人也老了,不过他的家产很富有。"因时间的关系,我们迟迟未动身,刚好碰上阳庆的儿子要来向王献马,他请我老师公孙光做引介,因此我才有机会与阳殷认识。光又把我托付给阳殷说:’意喜好医术,你一定要好好礼待他,他这个人是一位通儒。‘于是,就特别写信将意托付给阳庆,因此我才知道阳庆。我侍奉阳庆很恭谨,因此他喜爱我。"
皇上问意说:"官吏或者人民是否有人向你学医方的?是否有人把你的医术都学尽的?他们是哪里人?"我回答说:"临淄人宋邑,他向我求教,我教他五脏脉的诊法,他学了一年多。济北王派太医高期、王禹来向我学习,我教他们经脉上下走向,以及奇经络脉,认识腧穴所在,与气的上下、出入、邪正、逆顺等各种情况,如何适宜砭石,决定针灸的方法。他们也学了一年多。淄川王之时,派遣太仓长冯信验证医方,我教他照脉法辨明病症的逆顺,药剂理论,判定酸、苦、甘、辛、咸等五味,以及调制汤剂的方法。高永侯的家丞杜信,对诊脉法很感兴趣,来向我求学,我教他上下经脉,与五脏脉的诊法,前后两年多。临淄召里地方的康安来拜我为师,我教他五脏脉的诊法,分辨上下经脉,奇咳术,以及四时阴阳脉气变动的辨证,他没有全部学成,就当了齐王的侍医。"
皇上问意:"你替人诊病,断定病人的死生,能不能全无错失呢?"我回答说:"我为人治病,一定要先切他的脉,然后才医治。脉象败逆的不能治,也就不为他治疗,脉象顺的才为他医治。心神不能分辨脉象的时候,你认为可治,断定死生的日期,但往往会出错,我不能完全没有差失。"
太史公说:"女人无论美与不美,居住宫中就被人嫉妒;士人不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遭人疑忌。所以,扁鹊因为医术高明而遭殃,仓公因为自我隐藏形迹,差一点受刑。缇萦的上书感动了文帝,她的父亲才能得到安宁。因此,老子说的’美好的都是不祥之物‘,难道说的就是扁鹊这一些人吗?像仓公也可以说是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