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7
咸阳啊!
汉五年冬天(当是春天),因为已经击垮了项籍,便命卢绾单独领兵,与刘贾一起攻打临江王共尉,结果获得了胜利。七月还朝,接着随侍高祖攻打燕王臧荼,臧荼不敌,终于投降。在高祖平定整个天下后,诸侯之中有不姓刘而封王的共有七人。高祖本想也封卢绾为王,却因群臣不满而作罢。等到俘虏了臧荼,便下诏给所有的将相列侯,要他们在群臣里面选择一个有功的人立为燕王,群臣晓得高祖有意立卢绾为王,所以都进言说"太尉长安侯卢绾,长年随侍皇上平定天下,功劳最多,可立为燕王。"高祖便下诏准了这项举荐。汉五年八月,遂立卢绾为燕王。很明显的,所有侯王得自皇上的宠幸是没有一个比得上卢绾的。
汉十一年秋天,陈稀在代地造反。高祖随即领兵到邯郸去攻打陈豨的部队,燕王绾也出兵从东北方袭击陈豨。在这个时候,陈豨派王黄去向匈奴求救,而燕王绾也派了他的臣下张胜到匈奴,要他告诉匈奴说陈稀的部队正吃败仗。张胜到了匈奴,凑巧此时故燕王臧荼的儿子共衍也正流亡到胡地,见了张胜就说:"您能在燕国受到重用,是由于熟悉胡人事务的缘故。燕国之所以能长久生存,是因为诸侯频频造反,战事连年不断的关系。如今您为了燕国,急欲消灭陈稀那班人,等到陈稀那班人消灭殆尽,接着便要轮到燕国了,到那时候,你们就要变成囚虏了。您为什么不设法叫燕国暂缓攻打陈豨的行动,而与胡人联合修好,和睦相处呢?情势和缓了,燕国就能长久生存,即使有来自汉廷的紧急事故,也是可以保全国家的。"张胜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私自要求匈奴派兵帮助陈豨他们去攻打燕国。燕王绾疑是张胜联合胡人造反,遂上书朝廷,请求诛杀张胜的家族。等到张胜回国报告,一一说明了他这样做的原因,这才使燕王绾猛然省悟过来。于是行使诈术,决罪他人,以开释张胜的家属,使他能够安心地做联络匈奴的间细。并且又暗中派了范齐到陈豨哪里,要陈稀持续战争,不使中断。
汉十二年,高祖往东攻击造反的黥布,而这时陈豨则一直带兵屯聚在代地。汉廷派了樊哙去围剿,结果斩了陈豨。而他的一员副将在投降后,竟说燕王绾曾派范齐到陈豨那儿互通计谋。高祖便命使臣去召见卢绾,卢绾推说是生病,不敢赴召;皇上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及御史大夫赵尧去迎接燕王,并顺便查问燕王左右的臣子。燕王绾更感害怕,便藏身在一个隐密的所在,对他宠信的臣子们说:"不是姓刘而封王的,如今只剩下我和长沙王吴芮罢了。去年春天,汉廷诛杀了淮阴侯的三族;到了夏天,又族诛梁王彭越,这都是吕后所设下的计谋。现在皇上病倒了,把国事全托付给吕后,吕后是个妇道人家,专想借故诛杀异姓王者和大功臣。"因而继续托言有病,不肯赴京师。他的左右众臣一个接一个的走避逃匿,却泄漏了一些燕王绾谈话的内容,结果传进辟阳侯的耳里,回朝便一一的向皇上报告,皇上听了,更为生气。再加上这时俘获了一名匈奴的降者,这个人说张胜正在匈奴亡匿,为燕国做勾结匈奴的工作。于是皇上说:"卢绾果真造反了。"遂命樊哙去攻打燕国。燕王绾特地把全部的宫人家属和骑兵数千人,安顿在长城之下,听候会,希望皇上病愈,自动入宫请罪。四月,高祖驾崩,卢绾便率领众人逃入匈奴,匈奴特地封他做东胡卢王。卢绾由于一直被蛮夷所侵凌掠夺,时时希望能够重归汉朝,没想到只住了一年多就死在胡地。
高后时候,卢绾的妻子逃出匈奴,投降汉朝,碰巧高后生病,不能接见她,便要她暂宿燕王在京师的馆邸,预备在病愈后再设酒宴接见她,不料高后竟然就此崩逝,不得会面。而卢绾的妻子后来也因病去世。
孝景帝中元六年,卢绾的孙子他之,以东胡王的身份投降,封为亚谷侯。
陈豨这个人,是宛朐人士,不晓得他是从何时开始,在怎样的情况下跟随高祖的。到了高祖七年冬天,韩王信造反,逃入了匈奴,皇上亲往平城回来,才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当做代)国相国的身份领兵防守赵、代两地的边境,全部守边的军队都归他一人指挥。
陈豨有一次休假回家,途经赵国,赵国的相国周昌见到陈豨的身边有千余辆车子的宾客随行,把邯郸所有的宫舍全住满了,而陈豨对待宾客又像是待贫时故交一样,莫不委屈自己以礼遇他们。于是等到陈豨动身回转代地之后,立即入京求见。见了皇上,便一五一十的报告陈豨宾客众多的情形,认为他总揽兵权,驻守在外,已有数年,恐怕会有变故发生。皇上因此就派人查明陈稀宾客在代地的财物与各种不法情事,结果多牵连到陈豨身上来。陈豨畏罪,便暗中派了一个宾客到王黄、曼丘臣处传达密令。等到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逝,皇上遂派人召回陈豨,陈豨托言病重,不敢回京。九月,终于联合王黄等人造反,自立为代王,掠夺了赵、代等地。皇上听了这个消息,便下令凡是被陈豨所欺蒙连累而犯下胁夺过失的吏民,一概赦免他们的罪刑,并且亲往征讨。到了邯郸,皇上高兴的说"陈稀不在南边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就晓得他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接着,赵国的相国奏请斩杀常山的郡守和郡尉,说:"常山本有二十五座城,在陈豨造反后,前后共失去了整整二十座城。"皇上便问:"郡守和郡尉都参与造反了吗?"答说:"不曾造反。"皇上就说:"这是由于兵力不足的缘故。"因此就赦免了他们,再度命为常山的郡守和郡尉。皇上又问周昌说:"赵地也有壮士可以派任将领的吗?"回答说:"有四人。"等到这四个壮士来谒见,皇上便破口乱骂说:"这些饭桶也当得了将领吗?"骂得四人都不禁惭愧畏服,不敢吭声。可是皇上还是各封千户给这四人,并命为将,左右近臣见了便进谏说:"随从皇上进入蜀、汉,讨伐楚国的功臣到现在都还没全部封赏,这些人凭什么功劳受封呢?"皇上说:"你们懂什么!陈稀造了反,邯郸以北的地方全被陈豨所占领,我用羽檄紧急征集天下的兵员,又都还没到达。如今可用的只有邯郸一地的军队罢了,我为什么要吝惜这四千户,而不用它们来封赏四人以慰藉赵国的子弟呢?"大家都说"好主意。"于是皇上问:"陈豨命谁为将?"近臣回答说:"王黄和曼丘臣,他们从前都是生意人。"皇上说:"我知道了。"遂各以千金来购买王黄和曼丘臣等人的性命。
十一年冬天,汉兵攻打陈豨的部队,在曲逆城下斩了他的部将侯敞及王黄(王黄二字衍),又在聊城打败陈稀的部将张春,斩下了万余人头。十二月,皇上亲自攻打东垣,没有立即攻下,却反被东垣的守卒骂个不停。不久,东垣城投降,遂下令把喊骂的兵卒一律斩首,而其他未喊骂的则处以墨刑,刺字在他们的额上。又下令把东垣改名为真定。王黄和曼丘臣,由于他们的部下接受了赏金,后来都被生擒,因此陈豨的部队终于完全溃败。
皇上回到洛阳,说:"代地位于常山之北,与夷狄接壤,而赵国则从山南开始奄有它的领土,距离遥远,难于防守。"因此就立他的儿子刘恒为代王,以中都为王都,把从前的代地、雁门都划归代国管辖。
高祖十二年冬天,樊哙的军卒终于在灵丘追击陈豨,把他杀死。
太史公说:"韩王信与卢绾,并非出身平素蓄聚道德、积累善行的世家,只不过是求一时的权宜应变,靠欺诈与暴力获得成功,且又正好遇上汉朝刚刚安定,所以能够分封领土、面南称王罢了。他们在内受到了强烈巨大的猜疑,在外倚靠着蛮夷以引作援力,因而日益疏远,自陷危境,事机穷尽,智虑困窘,终于奔赴匈奴,这难道不可悲吗?陈豨是梁地人,年轻时每每称赞、仰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领兵防守边陲,便招致宾客,礼贤下士,名声超过了他实际的才能与地位。于是周昌对他起了疑心,过失就这样大大的暴露出来;因为害怕灾祸临身,再加上受了奸邪小人的一番怂恿游说,终于陷入了大逆不道的罪恶深渊。唉!可悲啊!谋虑的深浅与成败对人的影响,可说是太远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