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上)

史记卷三十二

书名:白话史记(上)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1494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7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王初庆译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人。他的祖先曾经担任四岳的官,辅佐禹治水,有大功;在虞夏之际封于吕城(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也有封到申城的(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姓姜。夏商之时,申及吕城或封给旁枝庶子,以致后世子孙有沦为平民的。吕尚是远代的后裔,本来姓姜,后来以封邑作为姓,所以名为吕尚。

  吕尚未发迹前,年老穷困,因钓鱼而遇周西伯。西伯在出猎前卜卦。卦辞说:"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乃系霸王之辅佐。"

  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见太公,与他谈话,大悦,就说:"我先君太公曾说过:’当有圣人到周,周因而能兴盛。‘是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

  吕尚(太公望),选自《中国历代帝王名臣像真迹》。

  所以又称他作太公望,共乘车而归,任为国师。

  有一传说:太公见闻广博,曾经侍奉纣,因为纣暴虐无道,弃职而去。游说诸侯间,没有知遇之主,后来归顺周西伯。

  又有一传说吕尚是隐士,隐居在海滨。周西伯被拘囚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九里),散宜生、闳夭平日知道吕尚贤德而招请他。吕尚也说:"我听说西伯贤明,又尊重年高长者,何不去他那儿?"

  三人合作替西伯求取美女珍宝献给纣来赎罪,西伯因而能被赦回国。

  虽然吕尚投向周的经过说法有异,但都说他是周文王、武王的国师。

  周西伯姬昌从羑里脱罪归来,和吕尚暗中计划修养德行来取代商的政权,内中有许多是军事之权衡与奇计,所以后世说军事及周之暗中权衡,都是以太公本来的计划为宗的。

  周西伯政治太平以致能免除了虞人与芮人之争讼,而诗人声称西伯受天命号为文王。讨伐崇国(今陕西郡县东五里)、密须(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与犬夷(今陕西凤翔县北),兴盛于丰邑(今陕西鄠县东);天下三分,其中二分归向于周,多半是太公所图谋计划的。

  文王驾崩,武王即位。九年后,打算重修文王的事业,东伐商纣,看看诸侯是否会响应。

  部队出发,国师吕尚老先生左手持黄钺,右手拿白旄誓师道:"苍兕呀苍兕!总率你的部众与你的舟楫,后至者斩。"

  行至盟津(今河南孟县南八十里),诸侯未期约而来相会的有八百国,诸侯都说:"可以伐纣了。"

  武王说:"还没到时候。"

  还师,与太公作《太誓》。

  过了二年,纣杀害王子比干,囚禁箕子。武王将要伐纣,卜卦时龟兆显示的卦象是:"不吉。风雨突然将至。"

  公卿们都恐惧,只有太公坚持劝勉武王,武王于是出师。

  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誓师于牧野(今河南淇县南),讨伐商纣。纣师败绩,逃回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登上鹿台(今河南淇县治)。被追兵斩杀。次日,武王站在土地神社前,公卿捧献清水,卫康叔陈布彩席,国师尚父牵牲畜,史佚奉策书祝祷禀告神讨伐商纣之罪。

  分散鹿台(在今河南淇县)的存钱,发放巨桥(今河北曲周县东北)的粮食以救济贫民,封比干之墓,释放箕子,迁移象征天子权位的九鼎于周,修治周的政务,与天下共开新纪元。

  以上开国的种种行事也大半是国师吕尚所谋划的。

  武王已灭商而君临天下,封国师尚父于齐国营丘(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公东行就国,慢慢地走,途中宿于客舍,迟迟而行。客舍中人说:"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客居半途中又很安心,实在不像赴国上任的人。"

  太公听到后,半夜整衣冠上路,天将亮时,已到了封国。正好遇到莱侯(今山东黄县东南)来攻打,与太公争营丘。营丘边邻莱国,莱人是夷族,正逢因纣的乱行而周初定天下,未能和集远方各族,所以来和太公争国。

  太公到了齐国,修治政务,依照当地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商工各行业,加上鱼盐的利益,人民多归向齐,使齐成为大国。周成王即位,因年幼,管叔、蔡叔作乱,淮夷(今江苏淮阳)叛周,乃使召康公命令太公道:"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今山东临朐县东一百里大岘山上),北到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三十里),在此范围之内的五等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讨他们。"

  齐从此代替天子征伐不服,成为大国,建都在营丘。

  太公去世百余年间先由子丁公名吕伋即位。丁公去世后,子乙公名得继位。乙公去世,子癸公名慈母继位。癸公去世,子哀公名不辰继位。

  哀公时,纪侯(今山东寿光县南)在周天子前毁谤哀公,周天子以烹刑处罚哀公而立他的弟弟静,成为胡公。当周夷王主政时,胡公迁都到薄姑(今山东博兴县东北)。

  哀公同母幼弟山怨恨胡公,就与他的党徒率领营丘人偷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把胡公的儿子都赶走,都城又搬回临淄(即古营丘地)。

  献公在位九年去世,子武公寿继位。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十年,王室大乱,大臣代行政事,号为"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即位。二十六年,武公去世,子厉公无忌继位。

  厉公暴虐,所以胡公的儿子复入齐国。齐国人想拥立他,就合作攻杀厉公。胡公的儿子在此役中战死了,齐人乃立厉公的儿子赤为国君,是为文公。即位后把杀害厉公的七十名人犯处死。

  文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子成公脱继位。成公在位九年去世,子庄公购继位。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周幽王,周东迁洛阳。秦始列位于诸侯间。五十六年,晋国杀害国君昭侯。六十四年,庄公去世,子釐公禄甫继位。

  釐公九年,鲁隐公初即位。十九年,鲁桓公杀哥哥隐公而自立为国君。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派太子忽来救齐。齐国想将公主嫁给太子忽,太子忽说:"郑国小,齐国大,不能相当。"因而推辞了婚事。

  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他的儿子名叫公孙无知。釐公喜爱无知,让他的礼秩服制及俸禄比照太子。三十三年,釐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是为襄公。

  襄公原先做太子的时候,曾经跟无知争斗,待即位后,于襄公元年免除了无知尊贵的礼秩及服制。无知心中怀恨。四年,鲁桓公偕夫人到齐国。齐襄公以前曾经与鲁夫人私通——鲁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釐公时嫁给鲁桓公。此次桓公来访,襄公又和妹妹有苟且的关系。鲁桓公知道了,生夫人的气。夫人告诉襄公。襄公和鲁君饮酒,把鲁君灌醉了,让力士彭生抱鲁君登车,借机杀害他。待下车时,发觉桓公已死。鲁国人因此责让齐国,齐襄公杀彭生向鲁国谢罪。八年,伐纪(今山东寿光县南),纪国因此迁都避难。十二年,原来襄公派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今山东临淄县西),约好瓜熟时前往,待来年瓜熟时派人接替。二人在葵丘戍守了一年,到瓜熟时国君不派人来接替。也有人代他们要求国君派员接替,但是襄公也不许,所以二人怨恨,和公孙无知商议作乱。连称有堂妹在宫廷中,不得宠爱,让她找行刺襄公的时机,应许她说:"事成后,以你做无知的夫人。"

  冬十二月,襄公到姑棼(今山东博兴县附近)游玩,因而就近到沛丘(《左传》作贝丘,齐襄公出猎遇野猪,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今山东博兴县南)去打猎。遇见一只野猪,随从都说:"彭生来了。"

  襄公很生气,拔箭射去。野猪用后腿直立起来吼叫,襄公吓了一跳,从车上摔了下来,把脚跌伤了,鞋也弄丢了。回到行宫,把管理鞋子的侍者茀打了三百鞭。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听闻襄公受伤,就率领众徒袭击行宫,正好遇到茀。茀说:"且先不要入宫惊扰,否则反而不容易进去。"

  无知不相信,茀露出背上的鞭痕来,才相信他的话。无知等在宫外,让茀先入宫探路。茀入宫后,把襄公藏在门后面。等了很久不见动静,无知等人害怕有变,就直接入宫。茀反而和宫中卫士及襄公亲信大臣攻杀无知等人,但寡不敌众,都牺牲了。无知入宫,到处找不着襄公,好像看到门后面有人脚露出,打开来一看,原来是襄公,就把他杀了。而无知自立为齐国君。

  齐桓公元年春天,齐君无知出游雍林。雍林人曾经与无知有宿怨,等到他来游玩,雍林人袭杀无知,告诉齐大夫说:"无知杀害襄公自立,臣等将他诛杀,希望大夫重新改立其他应继位的公子,我们惟命是听。"

  原先,襄公灌醉酒杀害了鲁桓公,并且和鲁夫人通奸,诛杀臣民屡有不当,喜好女色,又经常欺骗大臣,弟弟们恐怕将来会被牵累,所以二弟纠逃到鲁国,他的母亲是鲁国公主。管仲、召忽负责教导他。三弟小白逃到莒城,鲍叔牙教导他。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公主,受到釐公宠幸。小白从小就好亲近友善贤大臣高傒。等到雍林人杀无知后,大夫们商议拥立新君,高傒及国氏二臣先暗中召回在莒城的小白。鲁君听说无知死了,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先让管仲另率领一支部队拦住从莒至齐都城的道路,以阻止公子小白的军队回都,二军相遇,管仲拔箭射中了小白的皮带钩子,小白假装伤中要害装死。管仲一见大喜,派人飞快将好消息传回鲁国。鲁国护送的部队也就不急着赶路,走了六天才到齐都,可是小白已经先到,被高傒立为国君,是为桓公。

  桓公被射中皮带钩子,以装死来欺骗管仲后,就乘坐安适的车子飞驰而行,加上高傒、国氏二臣做内应,所以能先回国做了国君。然后派兵抵挡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秋天,与鲁师在乾时(今山东临淄县西南)打了一仗,鲁师败逃,齐兵又切断了鲁师的归路。齐送信给鲁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把他杀了吧!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请遣送回来,让我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遵命的话,就要把鲁国包围。"

  鲁人很担忧,就在笙渎(今山东荷泽县北)把子纠杀了。召忽自杀,管仲甘愿做了阶下囚。桓公即位,派兵攻鲁时,心中本想杀管仲以泄恨。鲍叔牙说:"臣很荣幸能跟从国君,而今国君终能继位。以国君之尊,臣无能为力再增加荣耀。您如果要治理齐国,只要高傒和我叔牙就足够了;您如果想要成霸王之业,不要管仲辅佐就不行。管夷吾所在的国家一定强盛,此人不可失。"

  于是桓公听信,伪称得到管仲才甘心,其实是要重用他。管仲也知道这件事,所以自请遣送回国。鲍叔牙迎接管仲,到堂阜(今山东蒙阴县西北三十里)帮他除去手铐脚镣,斋戒祭祀后谒见桓公。桓公以很隆重的礼节仪式命他为大夫,主持政务。

  桓公任用管仲后,和鲍叔、隰朋、高傒等人修治齐国的政务,以五家相连,层层节制为军事组织,设立渔业、盐业的税法,拿此收入来补助贫穷,奖励贤人,齐人都很高兴。

  二年,讨伐灭亡了郯国(今山东郯城县西南),郯国国君逃到莒城。起先桓公流亡时经过郯国,郯国不礼遇他,所以引起败亡灾祸。

  三年,讨伐鲁国。鲁国眼看就要打败了,鲁庄公请求割遂邑(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与肥县接界处有遂乡)以谈和。桓公答应了,和鲁国在柯(今河南内黄县东北)相会订定盟约。鲁君将要订约时,曹沫拿匕首在祭坛上劫持桓公,要求桓公:"归还侵略自鲁国的土地。"

  桓公应允后,曹沫丢掉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了,想不归还鲁国土地而把曹沫杀掉。管仲说:"在劫持时所许诺的事,现在又背信将他杀了,只不过逞一时之快而已,而在诸侯之间却丧失了信用。失掉了天下的声援,是不可以的。"

  于是将曹沫三次战败丧失的土地还给了鲁国。诸侯听到了这件事,都信任齐国,想来归附。

  七年,诸侯与桓公在甄(卫地,在今山东汉阳东二十里旧城集)会盟,桓公由此开始了他的霸业。

  十四年,陈厉公的儿子完,别号敬仲,逃到齐国,齐桓公想任命他为卿,完推辞;于是让他担任主管百工的工正。田完就是后来独揽齐国政权的田成子常的祖先。

  二十三年,山戎(一夷国,位在今河北迁安)侵略燕,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救燕,于是讨伐山戎,到孤竹(今河北卢龙县境)才回师。燕庄公送齐桓公回到齐境,桓公说:齐桓公,汉画像石,山东临沂南北寨村。

  "除了天子以外,诸侯相送不出国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

  于是把燕君送他所到之地全割给燕国,让燕国重新修治祖先召公的德政,并且像成王、康王当年往例,向周天子进贡,诸侯听到这件事,都归附齐国。

  二十七年,鲁湣公的母亲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和鲁公子庆父私通,庆父弑湣公,哀姜想立庆父做国君,鲁国人不听,拥立釐公。桓公把哀姜召回国给杀了。

  二十八年,卫文公被狄人侵略,向齐国告急。齐率领诸侯营造楚丘城(今山东曹县东南楚丘亭)来安置卫君。

  二十九年,桓公和蔡国(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娶来的夫人蔡姬在船上游乐。蔡姬会游泳,在船上故意摇荡。桓公害怕,制止她,又不听,下船后很生气,把蔡姬送回娘家思过,但是并没有把她休掉。蔡君也气桓公,就把蔡姬改嫁了。桓公听说更加愤怒,率领军队讨伐蔡国。

  三十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部队伐蔡,蔡师溃散,顺道伐楚,楚成王挥师御敌,问道"为什么来攻打我国?"

  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传天子之命给我国先祖太公’五等诸侯、九州方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来辅佐周王室。‘赐给我先君剑履所及的地方: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到无棣。

  楚国应该进贡天子滤酒用的菁茅没有献上,使天子祭祀的祭品有所欠缺,所以我们来求取。

  昭王南巡而被害驾崩,所以我们来问罪。"

  楚王说:"贡品没有呈献的事是有的,这是寡人的罪。怎么敢不供给呢?昭王出巡而未能回国,请你去质问汉水岸边的国家吧!"

  齐师进军,驻扎在陉(当时南北隘道,今河南新郑西南)。夏,楚王派屈完率师御齐,齐师退次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五里)。桓公展示众多的部队向屈完矜夸示威。屈完说"您合于义理就可称雄天下,否则,楚国以方城(今湖北江陵县东)为城,长江、汉水做护城河,您如何能跨越一步呢?"

  和屈完订盟而退师。归途经过陈国,陈大夫袁涛涂怕陈国不能应付,诈骗齐国从东方走而不过陈,可是还是被发觉了。秋季,齐国讨伐陈国。就在这一年,晋献公杀掉了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夏季,集合诸侯在葵丘(宋地,在今河南东仁县东,与齐葵丘异地)会盟。

  周襄王派宰孔赐给桓公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彤弓及矢、车辆,让桓公受赏赐时不必下拜。

  桓公想答应,管仲说:"不可以。"

  乃下拜接受赐品。秋季,再与诸侯到葵丘会盟,更加骄傲,诸侯逐渐反叛。周派宰孔赴会。晋侯生病而迟到,半路遇到宰孔。宰孔说:"齐侯太骄傲了,将败,不必赴会了。"

  晋侯就回国了。这一年,晋献公去世,大夫里克杀害新君奚齐及卓子。秦穆公的夫人是晋公子夷吾的姐姐,所以秦穆公送夷吾回国做国君。桓公讨伐晋国内乱,到高梁(晋地,今山西临汾县东北),让隰朋为晋国立新君而还。当时周室衰微,只有齐国、楚国、秦国、晋国较为强大。晋国刚参加会盟,献公就去世了,国内因而发生内乱。秦穆公处于遥远偏僻的西壤,没有参加中原的会盟。楚成王最先收服荆蛮而占领该地,以夷狄的习俗治国。惟独齐国聚集中原的诸侯会盟,而桓公也能宣扬他的盛德,所以诸侯都来参加会盟。

  因此桓公说道"寡人往南征伐到召陵,望见熊耳山(今河南卢氏县南),往北讨伐山戎、葵丘会盟,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离枝(《国语·齐语》作令支,春秋山戎属国,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孤竹,往西讨伐大夏(今甘肃临洮县西北),远涉流沙。约束马匹,用钩子吊悬车辆登上了太行山(主峰在山西晋阳县南),直到卑耳山(今山西平陆县西北)而还。诸侯都不敢反抗寡人,寡人召集用兵车的会盟三次,乘车的会盟六次,纠合诸侯,匡正天下。从前三代圣王受天之命治天下的功德,也不会超过这些罢!我想封泰山祭天,禅梁甫祭地,来表现我的盛德。"

  管仲坚持劝阻,不听;于是对桓公声称必须用远方珍异奇怪的宝物才能进行封祭的礼仪,桓公乃作罢。

  三十八年,周襄王的弟弟带和戎族、翟族合谋侵袭周,齐派管仲替周王室平定戎乱。周想用上卿的礼仪接待管仲,管仲叩头辞谢:"臣仅是诸侯的大夫,怎么敢当呢?"

  推让了三次,才勉强用下卿的礼仪晋谒天子。

  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带逃来齐国,齐派仲孙替带谢罪,请求襄王赦免带的罪,可是襄王发怒,不肯听从。

  四十一年,秦穆公俘虏晋惠公,又把他放了回去。这一年,管仲、隰朋都去世了。管仲病时,桓公问他:"群臣中有谁可继任做相呢?"

  管仲说:

  "没有比国君再了解大臣的为人了。"

  桓公说:"易牙这人怎么样?"

  "易牙杀掉自己儿子来取悦国君,是不合人情的,不能做相。"管仲说。

  "开方怎么样?"桓公又问。

  "开方背弃了亲人来讨好国君,

  管仲在病榻上与桓公讨论相的人选,选自明刊本《新镌绣像列国志》。

  不合人情,很难让他亲近臣民。"管仲回答。

  "竖刁如何呢?"桓公又问。

  "竖刁自己残毁了身体来讨好国君,不是人情之常,很难让他亲爱别人。"管仲回答。

  管仲死后,桓公不用管仲忠告,终于亲信易牙、开方、竖刁三人,以致三人专权。

  四十二年,戎人伐周,周向齐国告急,齐命令诸侯各自派兵戍守王室。这一年,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桓公把女儿嫁给重耳。

  四十三年,原先齐桓公有三位夫人是王姬、徐姬、蔡姬。都没有儿子。桓公好女色,多内宠,有六位如夫人:是大卫姬,生无诡。小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桓公和管仲将孝公托付给宋襄公,立为太子。易牙受到卫共姬(即大卫姬)的宠幸,使宦官竖刁进献厚重的礼品给桓公,亦受到桓公的宠幸。桓公又答应他立无诡为太子。管仲去世后,五位公子都要求立为太子。

  冬季十月八日这天,齐桓公薨。易牙入宫和竖刁仗持着是内官宠臣,杀掉不从的官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国君。太子昭逃到宋国。

  桓公病时,五公子各自树立党羽争立为太子。等到桓公去世,就互相攻打,以致宫中空虚,没有人敢替桓公收敛尸身入棺。桓公尸首停在床上六十七天之久,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门外去了。十二月九日,无诡即位,才收敛桓公,发出讣告。十五日夜间,大敛停柩在堂。

  桓公有十多个儿子,后来继位为君的有五个:无诡即位三个月就被国人杀了,没有谥号。接着继位的是孝公。接着是昭公。再接着是懿公。再接着是惠公。

  桓公死后,齐国人要立太子昭,四公子的徒众袭击太子,太子逃到宋国,于是宋派军队和齐国四公子作战。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领诸侯部队护送齐太子昭回国而伐齐。

  齐人恐惧,杀了无诡。五月,宋打败了齐国四公子的部队而立太子昭为国君,是为齐孝公。

  宋国是因为桓公和管仲将太子托付给他,因此看到齐国内乱争立,才来讨伐。八月内乱定了才安葬齐桓公。

  六年春季,齐国讨伐宋国。因为宋国不与齐国同盟。夏季,宋襄公去世。

  七年,晋文公即位。

  十年,孝公去世。孝公的弟弟潘依靠着卫公子开方的帮助杀了孝公的儿子自立,成为昭公。昭公也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叫做葛嬴。

  昭公元年,晋文公在城濮(卫地,今山东

濮县东南七十里)打败了楚国;在践土(郑地,今河南荥泽县西北有践土台)约集诸侯会盟,然后一起朝见周天子。天子任命晋国为方伯。

  六年,翟入侵齐。晋文公去世。秦兵在殽山(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被晋国打败。

  十二年,秦穆公去世。

  十九年,五月,昭公去世,子舍即位为君。舍的母亲不受昭公宠爱,所以齐国人都不怕他,昭公的弟弟商人在桓公死后争立为君而不得,暗中结交贤士,爱护百姓,百姓都很爱戴他。等昭公死,儿子舍又孤特独立。十月时,商人就结合众人乘舍上坟祭祀时将他杀了而自立为君,是为懿公。懿公也是桓公的儿子,母亲叫做密姬。

  早年当懿公还是公子时,和丙戎的父亲打猎,争夺猎物没有争到,即位后,衔恨把丙戎父亲的脚砍断,并且让丙戎做他的仆人。庸职的妻子貌美,懿公就抢来收入内宫,并且让庸职做随车的卫士。

  懿公四年,五月,懿公到申池(今山东临淄县西)游玩。丙戎和庸职入浴时互相讥笑。庸职骂道:"你是断脚人的孩子!"

  "你是被人抢去妻子的人。"丙戎回骂道。

  两个人都认为是奇耻大辱,心中怨恨,合谋后,和懿公到竹林中玩赏,借机在车上杀掉了懿公,把尸体抛入竹林中后,各自逃亡去了。

  懿公即位后很是骄傲,人民不亲附他。等到他被杀,齐国人废掉了他的儿子而从卫国迎回公子元,立他为君,是为惠公。惠公也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卫国公主,叫做小卫姬,因为躲避齐国内乱,所以流亡在卫国。

  惠公二年,长翟来齐,王子城父把他杀了,埋在北门。就在这年,晋大夫赵穿杀害了国君晋灵公。

  十年,惠公去世。子顷公无野继位。起初崔杼受到惠公宠幸,惠公去世后,高、国氏二卿害怕他权势过大,把他赶走了。崔杼就逃到卫国。

  顷公元年,楚庄王强大,伐陈。

  二年,楚围郑,郑伯出降。后来楚又恢复了郑国的社稷。

  六年春季,晋派郤克出使齐国。齐君老夫人躲在帷幔中观礼。郤克入殿时,夫人取笑他。郤克说:"不报此仇,不再渡过黄河。"

  回去后,就请求讨伐齐国,晋侯不许。齐国使者到晋国,郤克在河内(今河南沁阳县)把四个使者绑起来杀了。

  八年,晋伐齐。齐使公子强到晋国做人质,晋兵退师。

  十年,春季,齐国攻打鲁国、卫国。鲁、卫的大夫到晋国请救兵,都请郤克帮忙。晋派郤克率领八百辆兵车为中军统帅,士燮率领上军,栾书率领下军,伐齐,救援鲁、卫。六月十七日,与齐师相遇于靡笄(今山东历城县南)山下。十八日,在鞌(齐地,今山东平阴县东有室故城)对阵。逢丑是顷公戎车上的卫士,顷公说:"奔向敌阵,打败晋军后,大家聚餐庆功。"

  战争开始了,齐箭射伤了郤克,血流到了鞋上,郤克想退回营寨,他的御者说:"我刚上阵就受了二处伤,但是不敢诉说痛苦,恐怕惊吓了士卒,影响军心,希望将军也能忍耐些。

  所以又回到了战场上。交战中,齐国的情况紧急,丑父惟恐齐侯为敌人俘获,二人就交换了位置。顷公扮作卫士,车子被树枝挂住了不得前进。晋国小将韩厥匍匐在齐侯车前,故意说:"寡君派臣来解救鲁国、卫国。"

  以戏弄侮辱齐君。丑父则故意派顷公下车取水饮用,顷公才有机会脱身逃回自己的部队。晋郤克想杀掉丑父,丑父说:"能代替国君牺牲反而被杀害,以后做大臣的就再没有敢忠于国君的了。"

  郤克就放了他。丑父因而能够逃回齐国。

  晋军追齐师到马陵(《左传》作马陉,今山东益都县东南),齐侯请求用宝器谢罪,晋不理会,而一定要得到取笑郤克的萧桐叔的女儿,并且让齐国的田陇改成东行才罢休。齐国君回答说:"桐叔的女儿是齐君的母亲,齐君的母亲也就如同晋君的母亲,将军要怎样处置她呢?而且以义师来讨伐,却以暴行来接续,这样可以吗?"

  于是晋军同意退师,而让齐国归还从鲁、卫二国侵略来的土地。

  十一年,晋国开始设置六卿,来奖赏鞌之战的功臣。齐顷公到晋入朝,想尊晋景公为王,晋景公不敢接受。回到齐后,顷公开放御花园及养兽园为农田,减轻赋税,帮助孤儿,慰问民间疾苦,倾府库中聚集的钱粮救济百姓,人民都很高兴,并且隆重礼遇诸侯。直到顷公去世,百姓亲附,诸侯也都不来侵犯。

  十七年,顷公去世。子灵公环继位。

  灵公九年,晋栾书杀害国君厉公。

  十年,晋悼公伐齐,齐派公子光到晋国做人质。

  十九年,立光为太子。让高厚辅佐教导他,并且让他在钟离(今湖北汉川以东五里)会合诸侯,订定盟约。

  二十七年,晋派中行献子伐齐,齐师战败。灵公逃进临淄城。晏婴劝阻灵公,但是灵公不听,于是晏婴说:"国君也没有勇气了呀!"

  晋兵围困临淄,临淄城紧守而不敢出战。晋军只好把城门及城墙放火烧了一阵才退师。

  本来灵公娶了鲁国公主做夫人,生的儿子名叫光,被立为太子。其他的夫人还有仲姬和戎姬等人。戎姬深得灵公宠爱。仲姬生的儿子名叫牙,就托给戎姬照料。戎姬请求立牙为太子,灵公应允了。仲姬说:"不妥吧!光作为太子一事,已经名列在诸侯们会盟的盟约上,今天无缘无故就废太子,您一定会后悔的。"

  "决定权在我,与诸侯无关。"灵公说。

  就把太子光放逐到东边边疆,让高厚辅佐教导牙为太子。

  二十八年,灵公病重,崔杼迎回故太子光而立他为君,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二十九日,灵公病逝,庄公即位,把太子牙关在句窦(今山东荷泽县北)的山上,而后把他杀了。八月,崔杼杀了高厚。晋国听说齐国内乱,就攻伐齐国,进军直到高唐(齐邑,今山东禹城县西南)。

  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逃到齐国,庄公隆重接待他。晏婴、田文子劝谏国君谨慎行事,都不被采纳。

  四年,齐庄公派栾盈乘隙偷回到晋国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城做内应。齐国部队跟在后面,进入孟门山隘口(在太行山东面),登上太行山。可是栾盈失败了,齐军还师,顺道攻下了卫国的朝歌城(今河南淇县东北)。

  起初,齐国棠邑(今山东堂邑县)大夫的妻子貌美,棠邑大夫死后,崔杼就把她娶回家。庄公和她私通,经常到崔杼家和她幽会,甚至还把崔杼的帽子拿走送人。这种行为连侍者都觉得不妥当。崔杼很生气,借着庄公讨伐晋国的机会,想跟晋国合谋偷袭齐国而找不到机会。庄公曾经鞭笞宦官贾举,又让贾举重新随侍,因此贾举就衔恨帮忙崔杼注意庄公,找机会报仇。

  六年五月,莒子到齐国来朝觐。十六日,齐设国宴招待贵宾,崔杼称病未到。十七日,国君亲往探视崔杼病况,借机找崔杼的妻子。崔杼妻走进内室,和崔杼关紧了房门不出来。庄公抱着庭柱唱歌挑逗她。宦官贾举将国君的随从拦在大门外面,自己进来后,就关牢了大门。崔杼的家丁执着武器从庭院中一拥而上,庄公爬上了庭台请求解围,没被接受,请求订定盟约,也不被同意,请求放回去在祖庙中自杀,也未获准。家丁们都说:

  "国君的大臣崔杼病重,不能听你的吩咐,这儿和国君的宫廷很接近,家主命令陪臣们赶快来追赶好色淫徒,没听到其他的命令。"

  庄公爬墙出去,被箭射中了大腿,跌了下来,终被杀害,晏婴站在崔杼家门外说:"国君若为社稷国家而死,臣子们就跟着他死;若是为社稷国家而亡,臣子们就随着他亡。如果是为了自己的私事而送命,除了他宠幸的近臣外,有谁会为他效死呢?"

  等门开了,晏婴入内伏在庄公尸身上痛哭,然后起来依礼节跳了九跳表示哀吊,才推门出去。别人告诉崔杼说:"一定要把晏婴杀掉。"

  但是崔杼说:"晏婴受到人民的仰望爱戴,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的。"

  十九日,崔杼拥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景公的母亲是鲁叔孙宣伯的女儿。景公就位后,用崔杼担任右相,庆封担任左相。左右二相惟恐臣民不服而乱生,就强迫国人盟誓说:"不帮助崔氏和庆氏的人,就不得好死。"

  晏子仰天说:

  "我晏婴如果不是随从忠于国君、利于社稷国家的人,上天可作为我的明鉴。"而不肯订盟。

  庆封想要杀了晏婴,崔杼说:

  "这是忠臣,放了他吧!"

  齐太史在史书上记录:"崔杼杀害了庄公。"崔杼把太史杀了。太史的弟弟继任太史,

  又照样记载,崔杼又把太史杀了。幼弟继任太史,仍旧照样记载,崔杼只好放了他。

  起初,崔杼已有成及强两个儿子,他们的母亲去世后,再娶了堂邑大夫的寡妻东郭氏的女儿,而又生了崔明。新夫人让她前夫的儿子无咎和她弟弟偃辅佐崔氏。景公元年,崔成犯了罪,无咎及偃二人赶忙将他治罪,改立明为嗣子。成请求让他终老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崔杼答应了;可是二位辅佐说:

  "崔邑是宗庙所在地,不能让他终老于该地。"

  成及强都很生气,向庆封诉苦。庆封和崔杼本来就有芥蒂,想让崔杼败亡。成及强受了庆封的唆使,回到父亲家就杀了无咎及偃,家人见乱,都逃散了。崔杼很生气,又找不到仆人,最后让一个宦官帮他驾着车去见庆封。庆封说:

  "让我替你杀掉这些逆子。"

  就派了崔杼的仇人卢蒲嫳去进攻崔家,杀了成及强,并且把崔氏全家杀尽。崔杼的妻子也自杀了,崔杼无家可归,也自缢而死。庆封渔翁得利,做了相国,独揽大权。

  庆封杀了崔杼以后,更加骄傲,嗜酒如命,又喜欢打猎,不理政务而让他的儿子庆舍代行政事。父子之间已有嫌隙。田文子对桓子说:"乱事将要发生了。"

  田、鲍、高、栾四豪族合谋除去庆氏。三年十月,乘着庆封出外打猎,庆舍派出甲士围住了庆封的家,与四豪族的家丁共同攻占下来。庆封回来,不得其门而入,逃往鲁国,齐国人怪罪鲁国,庆封又逃到吴国。吴国把朱方(吴邑,今江苏丹徒县东南)封给庆封,又聚集了庆氏家族住在那儿,比在齐国时还富有。这年秋天,齐人迁葬庄公,在市集中将崔杼的尸身戮尸来对众人显示崔杼的罪。

  九年,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告诉叔向说:

  "齐国政务终将被田氏所掌握,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但是假公济私,行惠给老百姓,人民都敬爱他。"

  十二年,景公亲访晋国会晤平公,打算一同讨伐燕国。

  十八年,景公再次访晋,见到昭公。

  二十六年,景公到鲁国郊外打猎,顺道访问鲁国,和晏婴一起观摩鲁国的礼制。

  三十一年,鲁昭公躲避季氏叛乱,逃到齐国,齐国打算封给昭公二万五千户作为食邑。子家劝阻昭公不可接受,于是昭公请求齐国攻打鲁国,攻下了郓城(鲁地,今山东沂水县北)。就给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彗星出现。景公坐在柏寝(今山东广饶县东北)台上叹息:"整齐堂正的国土啊!谁能长享这些呢?"

  群臣闻言,都感人生无常而流泪。晏子取笑他们,景公发怒,晏子说:"臣笑群臣逢迎过了分。"

  景公说:"彗星往东北方出现,正好在齐国星宿的上空,寡人深以为忧。"晏子则说:"国君您修起高的楼台,深的护城河,征税聚敛惟恐得不到,刑罚惟恐不胜,长此以往,连扫帚星都会出现,彗星有什么可怕呢?"

  "可设法禳除彗星吗?"景公问。

  "如果神可以接受祝祷来临,当然也可以禳祭而离去。但是百姓痛苦怨恨的人数以万计,而国君让一个人去禳除,怎么可以胜得过众口的咒骂呢?"晏婴说。

  在当时,景公喜欢修建宫室,聚养狗马,生活奢侈,赋税重,刑法苛,所以晏子拿这些话来劝谏。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进入楚国都郢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十里之纪南城)。

  四十七年,鲁国阳虎袭攻国君失败,逃到齐国,请求齐国伐鲁。鲍子向景公进谏,就把阳虎关进监牢,阳虎逃了出来,又投奔晋国。

  四十八年,和鲁定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县东三十里有夹谷峡)会盟。犁鉏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胆怯。可以让莱人表演歌舞,借机抓起鲁君,可以得志于鲁国。"

  景公正忧虑孔子做鲁国的相,害怕鲁强大,所以听信了犁鉏的计策。正会盟中,进上莱人表演歌舞。孔子走到台阶上,让执法者把莱人抓起来斩了,用礼法责让景公。景公很惭愧,就归还了从鲁国侵略的土地以谢罪,然后结束了会盟。这一年,晏婴去世了。

  五十五年,范氏、中行氏在晋国反叛晋定公,晋定公抵拒得很猛烈,就到齐国请求粮食。田乞想造反,在逆乱的臣子中树立党羽,劝景公说:"范氏和中行氏对齐国有恩德,不可以不救他们。"

  景公就派田乞去营救他们,供给粮食。

  五十八年夏季,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了。景公的宠妾芮姬生的儿子名叫荼。荼的年纪很小,他的母亲地位又低,德行又不好,大夫们怕他嗣位,就进言说希望选择公子中年长又贤能的作为太子。景公年老,最怕听嗣位的事,又宠爱荼的母亲,想要立荼为太子,但是又不愿说出来,就告诉大夫们说:"还是及时行乐吧!国家还怕没有国君吗?"

  秋季,景公生病,派国惠子、高昭子立小儿子荼做太子,把其他的儿子都赶出都城,放逐到莱(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景公去世,太子荼继位,是为晏孺子。冬季,景公还没下葬,公子们怕被杀害,都逃亡了。荼的异母哥哥公子寿及公子驹、公子黔逃到卫国,公子驵、公子阳生逃到鲁国。莱人把这事编成了歌来唱:"景公死了不去埋葬,三军大事不去商量,部队呀部队呀!跟谁去结党?"

  晏孺子元年春季,田乞假装侍奉高氏、国子,每次上朝时,田乞在车上随侍他们,说道"先生得到国君宠幸,大夫们人人自危,想要商议作乱。"

  又对诸大夫说:"高昭子为人可怕,要在他没有发动政变以前,先下手为强。"大夫们都被他说服了。

  六月,田乞、鲍牧和大夫们领兵闯入宫廷,攻击高昭子。昭子听说后,和国惠子营救国君。国君的部队战败,田乞的党徒直追不舍,国惠子逃到莒国。回师后杀了高昭子。晏婴的儿子晏圉逃到鲁国。八月,齐大夫秉意兹也逃到鲁国。田乞打败国、高二相后,派人到鲁国把公子阳生请回国。阳生回到齐,躲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田乞邀请大夫们说"我孩子田常的母亲在祭祀后有些菲薄的菜肴,还请各位不嫌弃到舍下来喝杯水酒。"

  酒宴中,田乞把阳生盛在囊袋中,放在座位中央,然后打开袋子放出阳生,说:"这才是齐国的国君。"

  大夫们都伏在地上谒见,田乞打算和大夫们订盟立阳生为国君。鲍牧喝醉了,田乞骗大夫们说:"我是和鲍牧合谋拥立阳生的。"

  "先生忘了景公的遗命吗?"鲍牧怒道。

  大夫们面面相觑想要反悔,可是阳生上前顿首说:"看我可以做国君就立我,否则就算了。"

  鲍牧害怕要引起灾乱,又说:"都是景公的儿子,为什么不可以呢?"

  也就参加了盟誓,拥立阳生,是为悼公。

  悼公入宫,派人把晏孺子放逐到骀城(齐邑),半路上在帐幕中把他杀了,而且赶走孺子的母亲芮姬。芮姬以前地位低下,孺子又年幼,所以没有权柄,国人都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齐伐鲁,占领讙(今山东博城县西南)、阐(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二地。起先,阳生逃亡到鲁国时,季康子把妹妹嫁给他。回国即位后,派人迎接季姬。季姬曾和季鲂侯私通,告诉父亲这种情形,所以鲁国不敢把季姬送到齐国。因此齐伐鲁,终于迎回了季姬。季姬受到宠幸,齐国将侵略的土地又还给了鲁国。

  鲍子与悼公有嫌隙,二人不友善。四年,吴和鲁攻打齐国南部。鲍牧杀害悼公,讣告送到了吴国,吴王夫差在军营门外哭了三天,打算从海路讨伐齐乱。齐人打败吴军,吴军只好退兵。晋国赵鞅伐齐,到赖(齐邑,今山东聊城县西)才退军。齐国人一同拥悼公的儿子壬继位,是为简公。

  起初,简公和父亲阳生都流亡在鲁国时,监止最受到宠幸。即位以后,就让监止主持国政。田常怕他对自己不利,在上朝时屡次回头看他。御官田鞅对简公说:"田氏和监氏势不两立,国君只能择取一个辅政。"

  此议未被接纳。

  简公四年春季,监止黄昏处理政事时,正好遇到田逆杀人,就把他抓入牢中。当时田氏家族相处和睦,让他在狱中装病,而借家中人探视的机会,送酒给狱卒吃,将狱卒灌醉了杀掉,才能够逃出来。监止怕被田氏怀恨,就在田氏族长家中和他们订盟谈和。

  本来田氏族中有一叫田豹的,他想做监止的家臣,请公孙大夫代为推介,正好遇到田豹家中有丧事而作罢,以后还是做了监止的家臣,且受到宠幸。监止告诉他说:"我把田氏全赶走,让你来做田氏的领袖好吗?"

  "我只是田氏的旁裔子孙,而且不服从你的也只不过三数人而已,又何必把他们都赶走呢?"田豹说。

  但是田豹还是把消息告诉了田氏。田逆说:"监止得到国君的宠信,不先下手,一定会连累你。"

  于是田逆就搬进了宫中居住,以便做内应。

  夏季,五月十三日,田常兄弟驾着四辆车去晋国谒国君,监止正好在听政的帐中,出来接待。田氏入宫后,关上了宫门。宦官们挺身抵抗,田常把宦官们杀了。简公正在檀台上(今山东临淄县西)和妻妾饮酒。田常把他带到寝宫中,简公拿起了戈要刺田常,但是太史子余说:"他不是不利于君,而是来为君除害的。"

  田常出宫住到武库中,还听说国君在生气,就打算逃亡,说道:"到哪儿没有国君呢!"

  田逆拔剑说道:"迟疑是最害事的。参与此事的,谁不是田氏的宗族呢?你如果要逃亡,我不杀掉你,就不是田氏的族人。"

  田常只得打消逃意。

  监止回家,召集徒众攻打宫中的大门和小门,都不能得胜,只好逃亡。田氏族人追赶他,被封地丰丘的人抓住了禀告田氏,就下令在郭关(今山东聊城县东北)把监止杀了。田常要杀监止的党羽东郭贾,在田逆的请求下赦免了他。然后东郭贾假托简公的命令,在路中取得车辆驰出北门;田豹要给他车辆,东郭贾不肯接受。说道:"田逆代我请求免罪,田豹给我车辆,是我跟他们有私情。侍奉监止而和他的仇人有私情,还有何面目见鲁、卫的士人呢?"

  二十一日,田常在俆州(今山东滕县)把简公逮住。简公说道:"我如早听从御官田鞅的话,就不会沦落到今天这地步。"

  六月六日,田常在俆州杀害了简公,而立简公的弟弟骜为国君,是为平公。平公就位,田常为相,专擅齐国的政事,把齐国安平(今山东临淄县东)以东封给田氏作为采邑。

  平公八年,越国把吴国灭亡。

  二十五年,平公去世,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宣公去世,子康公贷继位。田会在廪丘(今山东范县东南七十里义东保)反叛。

  康公二年,韩、赵、魏三家正式成为诸侯国。

  十九年,田常的曾孙田和纂齐,也成为诸侯,把齐康公放逐到海滨。

  二十六年,康公去世,吕氏于是断绝祭祀,田氏终于拥有齐国。田和的孙子田因,为齐威王,使齐成为天下的强国。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来,看到从泰山(今山东泰安县北)山脉分出来的琅邪山(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往北一直延伸到海边,拥有肥沃的土壤二千里,当地的人民生性虽然豁达,但一般都隐藏自身的才艺,不肯轻易表现出来,这也许是他们的天性吧!齐国由于开国的太公那般圣明,才奠定了立国的传统;接着又经过桓公的盛世,推行德政,才能会合诸侯、签订盟约而称霸于世,不也是理当如此的吗?说来这正是泱泱大国的风范啊!"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