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上)

史记卷二十七

书名:白话史记(上)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2001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罗宗涛李时铭译

  天可以分为五大区域,称为"五宫"。"中宫"的主要星座是"天极星",其中一颗最亮的,是天帝太一常在的地方;旁边三颗星代表三公——也有人认是皇子之属。后面四颗星曲成钩形,最末的一颗大星代表正妃,其余三星,就是后宫的嫔妃之类。环绕着"天极星"包围护卫的十二颗星,等于藩臣,合起来称为"紫宫"。"紫宫"前列当着"北斗"斗口的三颗星,北面成椭圆而星形尖锐、忽隐忽现的,称为"阴德",或称为"天一"。"紫宫"左侧有三颗星称为"天枪",右侧五颗星称为"天棓",后面有六颗星,横渡银河直达"营室"星的,称为"阁道"。

  北斗七星,就是《尚书》所谓"观察’旋‘玑’玉衡‘以考正日月五星"的"旋"、"玑"、"玉衡"三星所在的星座。"斗杓"连着东方"苍龙"七宿的"角宿","斗衡"正当着斗的中央,"斗魁"则枕于"参宿"的头部。观察北斗所指以定十二个月的月名:以黄昏为建的就看斗杓所指的辰位,斗杓在地理上的分野相当于华山西南的区域;以夜半为建的看斗衡与北极星连线所指的辰位,斗衡正当着中州河、济之间的区域以平旦为建的就看斗魁的方向,斗魁相当代郡东北的地方。北斗就等于天帝的车子,在中央运转着,能君临并节制四方,举凡分别阴阳,建立四时,调和五行,推移节气,审定星纪,都靠着北斗来维系。

  斗魁像戴着箩筐一样顶着的六颗星称为"文昌宫":第一颗名为"上将",第二颗是"次将",第三颗"贵相",第四颗"司命",第五颗"司中",第六颗"司禄"。在斗魁里面,是贵人的牢狱。斗魁下方六颗星,两两相近,成为三组的称为"三能","三能"的颜色相同,表示君臣协和如果颜色不同,表示君臣互相违逆冲突。在北斗第六星的旁边是"辅星","辅星"如果明亮而且接近,表示辅臣亲睦而强盛;如果远去黯淡,表示辅臣疏远衰弱。斗杓北斗星图的末端邻近两颗星,一颗靠近北斗的是"矛",一名"招摇",另一颗较远的是"盾",一名"天锋"。有钩状的"七公"七星和圆形的"贯索"八星,连接着斗杓,合为十五星,称为"贱人之牢",这牢中如果充满了星星,则表示狱里的囚犯多,如果空荡荡的,表示牢里的人都得开脱出罪。

  "天一"、"枪"、"棓"、"矛"、"盾"这些星星如果摇动闪烁,芒角增大,表示将有战争发生。

  "东宫"为"苍龙之宫",主要星座是"房"、"心"二宿。"心宿"是天王布政的明堂,其中红色的大星代表天王,前后二星代表王子,这三颗星不应在一直线上,否则就表示天王施政有所疏失。"房宿"是天府,又名"天驷","天驷"北端的一颗星就相当于右边的骖马,它的旁边有两颗星,称为"钤"——就是天府的锁钥,北边的一颗星称为"牵"——就是"天驷"的车辖。东北面有二十二颗星(案:原作十二星),分两边弯曲环绕的称为"旗","旗"中四星称为"天市",又有六星称为"市楼"。"天市"里如果星星众多,表示国用充足,如果空虚则表示财力损耗。"房宿"南方的一群星星称为"骑官"。

  "角宿"在左的星星是"李(理)官",主刑法,在右的是"将",主军事。最亮的一颗"大角",是天王的朝廷,它的两旁各有三颗星,成钩状,分立如鼎的三足,称为"摄提",因为"摄提"正当着斗杓所指,用以标示四时节气的,所以太岁纪年中有一个称为"摄提格"——格就是至的意思。"亢宿"是天上的外庙,主占疾病;它的南北两大星称为"南门"。"氐宿"是天的根柢,主占疫疠。

  "尾宿"有九星,代表君臣:如果互相排斥离绝,则君臣不和。"箕宿"代表调弄是非的客卿,主口舌之象。

  火星(荧惑)如果侵犯并守在"角宿",则将有战争;守着"房宿"、"心宿",都是人君忌讳的事。

  "南宫"为"朱鸟之宫",主要星座是"权"、"衡"二宿。"衡宿"就是"太微",是日月五星的宫廷。环绕护卫的十二星是藩臣:西面武将,东面文相;南面四星是"执法";左右"执法"中的空间是"端门",门的左右是"掖门"。门内六星是"诸侯",里面的五颗星是"五帝坐",后方聚着十五颗星,光芒很盛的称为"郎位","郎位"依傍着一颗大星,那就是"将位"。月和五星如果顺行而入"太微",并且循着它的路径,那么就观察等待着它出来,倘使在里面留守十日以上,则相当于所守的将相执法等,就是天子所要责罚的对象;如果逆行而入,不遵循路径,那么天子将就它所犯之位责罚其人;如果犯帝坐而显现祸福之形,那么必定是群臣相从而谋不轨,如果来犯的是金星或火星,那么为祸更甚。"太微"朝廷藩卫的西边,有垂下来的五颗星称为"少微"、"士"、"大夫"。"权宿"就是"轩辕"。"轩辕"的形状像一条腾跃的黄龙,前头的大星是女主的象征,其他的小星,就是侍御的嫔妃、后宫之属。月和五星对"权宿"有守有犯的,占卜的原则和"衡宿"一样。

  "东井"是主管水利的官,它的西面,连成曲形的星星称为"钺","钺"的北面是"北河",南面是"南河",两星宿分立南北,有如天阙,其间是日月五星的通道,有如关津。"舆鬼",主祠鬼的事,"舆鬼"四星围绕的中间,有白色的积气(星圈),那是"质"(锧)。火星守在"南河"或"北河",则战争将起,五谷不登。因此有德者先成形于"衡宿",帝王游观,先成形于"潢宿"("潢"是五帝车舍),有伤败的事先成形于"钺宿",有诛杀的事先成形于"质宿"。

  "柳宿"是"朱鸟"的喙,主管草木;"七星"为"员官",相当于喉咙,掌理急事;"张宿"相当于嗉囊,是厨子,负责宴请客人;"翼宿"是鸟的羽翼,负责迎送远客。

  "轸宿"像车子,主风。它旁边的一颗小星,称为"长沙星",这颗星通常不会很亮,亮时和"轸宿"的四颗星相当。如果五天文总图,选自《三才图会》。

  行星入"轸宿"中,那么战争即将蜂起。"轸宿"南方的一群星星称为"天库楼","天库"中有五星,即五车,"车星"如果有生芒角、或增加、或不备具等异象,那么将有兵戎骚动,无法安处。

  "西宫"为"威池之宫",主要星座称为"天五潢","五潢"就是五帝的车驾和馆舍。火星入"五潢",主旱,金星入主兵,水星入主水。其中有九颗星,分为三组,称为"三柱",如果"三柱"不全在,就会有战争。

  "奎宿"一名"封豕",形如沟渎;"娄宿"牧养众牲以供祭祀;"胃宿"是天的谷仓,它的南方诸星合称为"廥积"(积聚刍藁)。

  "昴宿"一名"髦头",就是"胡星",占为白衣会——主丧事、狱事。"毕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主狩猎。"毕宿"大星旁的小星是"附耳","附耳"如果摇动,表示有谗贼乱臣在人君之侧。"昴"、"毕"二宿之间为日月五星的通道,称为"天街","天街"的北面是阴国,南面是阳国。

  "参宿"取象于白虎,中央有三星成一直线的,就是"衡石",下面有三颗星垂下来,称为"罚"(伐),主斩伐芟刈的事。外围四颗大星,就是左右双肩和两股。三颗小星星聚在顶端,称为"觜觿",是白虎的头,掌理斩艾除凶的事。"参宿"的南方有四颗星,称为"天厕","天厕"下的一颗星则称为"天矢"(屎),"天矢"呈黄色则吉,若是青色、白色、黑色则凶。"参宿"的西方分三处罗列着弯曲的九颗星,其一称为"天旗",其二为"天苑",其三为"九斿"。在"参宿"的东方有一颗大星称为"狼","狼"如果伸出芒角或变了颜色,则盗贼就多了。底下有四颗星称为"弧"(弓),正好对着"狼星"。"狼星"下方靠近地平线有一颗大星,称为"南极老人"。"老人"出现,则政治安定不出现,就会发生战争。通常当秋分的黎明,可以在南方郊野观察到。

  "附耳"星若侵入"毕宿"中,将会有战争。

  "北宫"为"玄武之宫"("玄武"相传是一种灵龟),主要星座是"虚宿"、"危宿"。"危宿"取象于屋顶,"虚宿"则主哭泣的事。它们的南方聚着许多星,称为"羽林天军","羽林天军"的西方是"垒"——也有称为"钺"的。"天军"的旁边有一颗大星,那是"北落"。"北落"如果光度减弱或甚至不见,还有"天军"移动、生芒角、或星数减少,以及五大行星侵入"北落"、"天军",那么将会有战争;如果是火、金、水三星就更厉害:火星侵入则军队有忧患,水星则有水灾;如果是木土二星,则于军队较吉利。"危宿"东方六颗星,两两相比,称为"司空"。

  "营室"是天上的清庙,又是离宫、阁道。银河中有四颗星,称为"天驷",旁边一星称为"王良"。"王良"如果驾动马车,那么人间就会有大规模的车骑满野奔驰。旁边有八颗星,横渡河汉,称为"天潢"。"天潢"旁是"江星","江星"一动,人就要涉水了。

  "杵臼"四星,在"危宿"南方(案:当为北方)。旁边的"匏瓜"星,如果有青黑色的星星守着,那么鱼、盐就要踊贵了。

  "南斗"(斗宿)六星是天帝的庙,它的北方是"建星","建星"形状弯曲如旗。"牵牛"(牛宿)主牺牲,它的北方是"河鼓","河鼓"中央的大星为上将,左右为左右将。"婺女"(女宿)的北方是"织女","织女"就是天帝的孙女。

  太阳一月行一"次"(十二分之一周天),月亮则一月一周天而超行一次,而且日月都是顺行,因此观察日月的运行,可以揆度岁星(木星)运行的顺逆。岁星为东方木之精,主春,日当甲乙。有失义的国家,其惩罚就出于岁星。岁星运行有赢有缩,以它所在的星宿占卜与此星宿分野相应的国:岁星所在星宿分野相应的国家,不可以去讨伐,而这国家可以征伐他国。所谓"赢缩"是这样的:岁星向前运行超过它所应在的"舍"(案:周天分为二十八段,每段为一"舍",与二十八宿相应)的,称为"赢",如果还未到它所当在的那一"舍"的,就称为"缩"。(案:所谓岁星应在何舍,只是出于古人的推算,因为推测不够精密,岁星的视行与所推的未必密合,所以才有所谓"赢缩"的现象。)赢而至的那一舍分野所当的国,即使是有战争也不至于覆灭;如果是因缩而至所当的那一国,就会有忧患战将死亡,国家倾灭覆败。岁星所在,而五星相从都聚在一起的那一舍,它所当的国家能以"义"号召天下。

  在摄提格这一岁(寅年),岁阴向左行在寅位,岁星则右行居丑位。(案:古人假想出与岁星背道而驰的岁阴,以符习惯的十二辰方向。)正月时,岁星与"斗宿"、"牵牛"在清晨同出现于东方,名为"监德",颜色青苍而有光。如果"失次"(就是行到不应行的位次——这当然只是由于古人观测不精,所以岁星所在与预期不合,并不是它的运行真有差错。)将有应验出现于对冲的"柳宿"。(天球以北极为中心,相对的两边宿位为对冲)岁星行早则有水灾,行迟则有旱灾。岁星始离阳光出现于东方,向东行十二度,计百日而停止(这是行星视行所造成的,称为"留"),然后回头逆行;逆行八度,大约也是百日,又再向东顺行。一岁行三十又十六分之七度,大约一日行十二分之一度,十二岁而行一周天。每一周期的开始总是在清晨出现于东方,结束则在黄昏隐没于西方。

  单阏这一岁(卯年),岁阴在卯,岁星则在子位,二月时与"婺女"、"虚"、"危"三宿同在清晨出现,名为"降入",看起来大而有光。如果失次,就会有应验出现于对冲的"张宿",那么这一年将有大水。

  执徐这一岁(辰年),岁阴在辰,岁星居于亥位,在三月时同"营室"、"东壁"二宿于清晨出现,名为"青章",它的颜色青青而很章明。如果失次,将有应验出现于"轸宿",行早则有旱灾,行晚则有水灾。

  大荒骆这一岁(巳年),岁阴在巳,岁星居于戌位,在四月与"奎"、"娄"二宿于清晨同出,名为"跰踵",火熊熊般的赤色,有光。若失次,则有应验出现于"亢宿"。

  敦牂岁(午年),岁阴在午,岁星居酉位,在五月与"胃"、"昴"、"毕"三宿于清晨同出,名为"开明",如火焰般地光亮。这时应当息武;只利于公与王,不利于治军。如果失次,将有应验出现于"房宿",岁星行早了有旱灾,行晚了有水灾。

  叶洽岁(未年),岁阴在未,岁星居于申位,在六月时与"觜觿"、"参宿"于清晨同出,名为"长列",有很明亮的光。这时利于用兵。如果失次,将有应验出现于"箕宿"。

  涒滩岁(申年),岁阴在申,岁星居于未位,在七月时与"东井"、"舆鬼"二宿于清晨同出,名为"大音",有很明亮的白光。如果失次,有应验出现于"牵牛"。

  作鄂岁(酉年),岁阴在酉,岁星居于午位,在八月时与"柳"、"七星"、"张"三宿同于清晨出现,名为"长王",灼灼有光芒。国家将昌盛,谷子将大熟。如果失次,将有应验出现于"危宿",如有干旱而且严重,则将丧女,人民将有疾苦。

  阉茂岁(戌年),岁阴在戌,岁星居于巳位,在九月与"翼""轸"二宿同于清晨出现,各为"天睢",呈白色,光辉大盛。如果失次,将有验应出现于"东壁",那么这一年将有水灾,将丧女。

  大渊献岁(亥年),岁阴在亥,岁星居于辰位,在十月时与"角""亢"二宿于清晨同出,名为"大章",呈苍青色的样子,这时的岁星,就像跳跃一般地,忽然从阴地里冒出来,这就叫做"正平"。所当的那个国家,如果用兵,将帅必定勇武,加上国家有德,将能臣服四海。倘使失次,将有验应出现于"娄宿"。

  困敦岁(子年),岁阴在子,岁星居于卯位,在十一月与"氐""房""心"三宿于清晨同时出现,名为"天泉",呈黑赤色,很亮。江池水将满盈,不利于起兵。若失次,有验应在"昴宿"。

  赤奋若岁(丑年),岁阴在丑,岁星居于寅位,在十二月与"尾""箕"二宿于清晨同时出现,名为"天晧",黑黑地却很清楚。若失次,将有验应出现于"参宿"。

  岁星运行有一定的路线和所居的星宿,如果行到某宿,当居而不居,或虽在却又左右摇动,还有不当离去却离去,以及在那儿与别的星相会的,那星宿分野所当的国家有凶;停留得久,那个国家一定有深厚的德威。岁星的角闪动,忽大忽小,以及颜色屡变的,那么人主就有忧患了。岁星失次超过一舍以上,如果进而向东北,则三个月后会产生"天棓",长四丈,末端尖锐,如果进而向东南,则三个月后会产生"彗星",长二丈,形状像扫帚;如果退而向西北,则三个月后会产生"天欃",长四丈,末端尖锐;如果退而向西南,则三个月后会产生"天枪",长数丈,两头尖锐。当谨慎地观察这些异象,所出现的国度不可兴事用兵。岁星的出现,如果像要往上浮却下沉,则所当的国家,在土地方面将有所收获;如果像要往下沉却又上浮,则所当的国家就要丧失郊野的土地了。岁星的颜色赤而有芒角,则它所在的星宿分野相应的国家将要昌盛。如果冲着岁星生芒角时去打仗的,将不能获胜。星色赤黄而往下沉,则所当的国家将得到大丰收;星色青白而带着赤灰色,则所当的国家将有忧患。岁星合月,则所当的国家将有被斥逐的宰相;岁星与太白星(金星)相遇,所当的国家就要有破败的军队了。

  岁星一名"摄提",一名"重华",一名"应星",一名"纪星"。"营室"是天上的清庙,就是岁星的庙。

  关于荧惑(火星)的占卜,必须观察刚猛之气。荧惑为南方火之精,主夏,日当丙丁。有失礼的国家,其惩罚就出于荧惑——就是呈现于荧惑的不规则运行。它的原则是这样的出现则有兵乱,隐没则兵解,以它所在的分野卜相应国家的吉凶。"荧惑"代表了悖乱、伤残、贼害、疾疠、死丧、饥馑、兵灾。荧惑逆行二舍以上,且停留着,如果停三个月,则所当的国家将有灾殃;停五个月,将遭到敌军攻击;七个月,将失去半数土地;九个月,就将亡失大半国土了;如果因缘着不去,那么所当的国家就要灭亡绝祀了。荧惑停留的国度,灾害如果很快地来到,那么本来应该严重的就会化为轻微,如果很迟才到,则原本轻微的也会变成严重。如果荧惑守"舆鬼"南,则男子将受害,守北,则女子将受害。如果生芒角、闪动、就地绕圈打转,以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则灾害更重。与其他行星相逢,若光芒相及则为灾,不相及则不为灾。若五大行星都相从而聚在一舍,那么该舍分野所当的国,就能以"礼"号召天下。

  荧惑步法:每一周期,自出现后东行十六舍而止(留)。再逆行二舍,六十日后再向东顺行,从逆行所止的点经过多则十六舍,少则十舍,十个月后而入西方,伏行(在视行上接近太阳不能看见)五个月,再从东方出现。荧惑若从西方出,称为"反明",这是它吉凶所当者忌讳的。(案:火星轨道在地轨外,为上行星,只能始见于东方,没有出于西方的可能。)它向东行较快,每一日行一度半;用兵者当观察它疾行时的方向,军队依着这方向聚集;战争时顺着它的将获胜,逆着它的将失败。

  荧惑紧随着太白,军队有忧;离开太白,军队将退却;出于太白北方,将有分军而攻的;行于太白南方,将有副将出战;在它行进时被太白赶上了,就要破军杀将。如果进入、留守,或光芒犯及"太微"、"轩辕"、"营室",这都是吉凶所当者忌讳的事。

  "心宿"是天上的明堂,也就是荧惑的庙。对荧惑的吉凶,谨占候如上。

  填星(填同镇,填星即土星)起于"南斗",岁镇一宿,二十八岁而一周天,因此观察它与"南斗"的会合以定位。填星为中央土之精,主季夏,日当戊己,中央帝为黄帝,主德,是女主的象征。填星一岁坐镇一宿,它所居那一宿分野所当的国家吉。不当居而居,或已经离开而又返回,回来还停留着,那么所当的那一国将得到土地,否则也会得到女子。若是当居而不居,或已经要停留却又向东向西离去,则那个国家就要丧失领土,否则就要丧失女子,不可兴事用兵。它停留得久,该国福分就厚重;它停留短暂,该国就福薄了。

  填星另一个名字是地侯,主年岁的丰歉。一岁行十三(案:原作二,误)又一百一十二分之五度,一日行二十八分之一度,二十八岁行一周天。在它所停留的地方,五星都相从而聚于一舍,则所当的国家可以得到天下的倚重而号召天下。如果礼、德、义、杀、刑这些维持天下的理法都丧灭了,填星就会因此而动摇。

  填星运行若赢,则为王者不得安宁;若缩,则军队出战将无法安返。填星,它的颜色是黄的,有九道芒角,音中黄钟之宫。它失次超过二三宿的称为赢,所当的国君将亡,否则就会有大水;失次迟过二三宿的称为缩,所当的国家王后将有悲戚,这年将亡而不复,否则就会天崩地动。

  "斗宿"是天上的太室、填星的庙,是属于天子的星。

  木星与土星合,将有内乱,发生饥荒,占主不可以战,战则败;与水星合,则应该更改策略和行事;与火星合主旱;与金星合则为白衣会——主丧亡疾病,还有水灾。金星在木星南称为"牝牡",主当年谷大熟;金星在木星北,则当年一无收成。火星与水星合为"焠",与金星合为"铄",都主丧灭,不可以兴事,用兵将大败。

  火星与土星合为忧,主有作孽的公卿、国将大饥、战则败、军队败北以及军队受困等,凡事大败。土星与水星合,收成虽丰却将受到困阻,将有覆灭的军队,所当的国家不能兴事。二星将得地。土星与金星合,则为疾病,内有叛军,将失五星周天图,选自《三才图会》。

  地。三星若合,所在星宿分野相当的国家,内外都有兵事与丧亡,将改立公王。四星若合,兵祸与丧乱将同时发生,当政者忧虑,而下民流亡。若五星合,那就是要政弦更张了,有德者将受祥庆,改立王者,威德能笼罩四方,子孙蕃盛昌茂无德者则受灾殃以至于灭亡。五星都大,则所影响的事也大;五星都小,则事亦小。

  行星提早出现的为赢,赢的为客,过晚出现的为缩,缩的为主人,二者都是运行失次,必有应验见于斗杓。两星在同一舍内为合,相接近为斗,近在七寸之内(视距)必有应验。

  五星呈白色圆形(星形安定)的,主丧灭干旱;赤而圆,则内有不平,主兵;青而圆,主水患黑而圆,主疾疫,多死丧黄而圆则吉。星色赤而有芒角(因蒙气而使星光闪动),则有敌人来犯我城池;黄而有角,则有土地的争执;白而有角,将有哭泣之声;青而有角则有兵患;黑而有角则有水灾。(案:原文此处有"意行穷兵之所终"一句,为衍文。)五星同色,则天下偃兵息武,百姓安宁昌平,春风秋雨,冬寒夏暑,气候正常,没有灾异。(案:原文此处有"动摇常以此"一句,应为错简。)(案:从"木星与土星合"到这里,是总论五星的,应移于五星分论之后。)填星出现顺行一百二十日以后,逆行西向,西行一百二十日后又返向东行。出现三百三十日后伏行,伏行三十日复出于东方。太岁在甲寅的这年,镇星在"东壁",前一个甲寅则在"营室"。

  太白(金星)接近太阳,因此观察太阳的出入,就可以定太白的位置。太白属西方,主秋,(原文此处有"司兵月行及天矢"一句,为衍文)日当庚辛,主杀。如果杀刑有失,惩罚将见于太白——呈现于太白运行失常,以它所在的分野卜所当之国的吉凶。太白出现以后,行十八舍,经二百四十日而入。若入于东方,则伏行十一舍,一百三十日;若入于西方,则伏行三舍,十六日后再出现。当出于某舍而不出,或当入于某舍而不入,这就称为"失舍",如果不是有军队的破败,一定有国君篡夺的事。

  太白在历元之时,以摄提格(寅年)这一岁,与"营室"于清晨同出于东方,行二百二十度左右到"角宿"而没入日光中;后伏行一百一十余度又到"营室",而于黄昏同出现于西天,行二百二十度复至"角宿",而没入日光中;伏行后与"角宿"于清晨同出,入于"毕宿";伏行后再与"角宿"于黄昏同出,入于"毕宿";伏行后与"毕宿"于清晨同出,入于"箕宿";伏行后与"毕宿"于黄昏同出,入于"箕宿";伏行后与"箕宿"于清晨同出,入于"柳宿";伏行后与"箕宿"于黄昏同出,入于"柳宿";伏行后与"柳宿"于清晨同出,入于"营室";伏行后,与"柳宿"于黄昏同出,入于"营室"。一个周期,凡出入东西方各五次,共历八年,即二千九百二十日(案原文作二百二十日),再与"营室"同于清晨出现东方,开始下一周期。平均大约是一岁行一周天。它刚从东方出来时,速率较慢,大约一日行半度,经过一百二十日,必逆行一二舍;达到轨道上圈的顶端,而后回向东行,每日行一度半,经一百二十日而入。当它低而近日时,称为"明星",性柔;高而远日时,称为"大嚣",性刚。它刚从西方出现时,行速较疾,平均一日一度半,经一百二十日,到轨道上圈顶端而后慢下来,一日行半度,经一百二十日,每将要隐入伏行,必逆行一二舍而后才隐入。(案:原文"旦入"应为"且入",因下行星昏见西方必仍以昏伏西方,不可能旦入。)低而近日称为"大白",性柔;高而远日称为"大相",性刚。以辰戌出,以丑未入。(案:此两句不可解。)如果太白当出现时而不出现,不当隐没而隐没,则天下将息兵,军队在外的也会调回。不当出现而竟出现,或当隐没而不隐没,则天下将发生战争,而且就要有破灭的国家。如果按时出入,则所主那一方的国家昌盛:出于东方主东方,入于东方主北方,出于西方主西方,入于西方主南方,停留的地方久,所主的那一方向有利;行过急速,则所主的方向凶。从西方出,逆行至东,则正西国吉,出于东方,行至西方,则正东国吉。它每出行不会现于全天,如果能见它行经全天,那么天下就要发生革命了。

  太白星小而有芒角闪动,则有战事。始出时大,后小,则兵弱;始出时小,后大,则兵强。始出时距地高,则用兵深入吉,不然凶;距地低,则深入凶,不然吉。太阳偏南方,金星又在它的南边,太阳偏北方,金星又在它的北边,称为"赢",占主侯王不得安宁,用兵则进吉退凶;太阳偏南方,金星在它的北边,太阳偏北方,金星在它的南边,称为"缩",侯王将有忧患,用兵则退吉进凶。用兵应依循太白:太白行得快,军队也当疾行,太白行得慢,军队也当缓行。星有芒角,则军士敢战星动摇而轻躁,则军队也轻躁,星圆而稳静,则军队也稳静。顺着星角所指而行军则吉,反之皆凶。星出则出兵,星入则收兵。星呈赤色而生芒角则有战事,白色生芒角则有死丧,黑色而圆带角则忧,有"水"方面的事,青圆有小角亦忧,有"木"方面的事,黄圆而带着不刚不柔的角,则有"土"方面的事,将有收成。已经出现三日而又略短暂的隐没,隐入三日而后又出现一段长时间,这就称"耎",所当的国家有军队溃散将帅败北的事。太白已经隐没三日,而又再短暂地出现,出现三日后再长期隐没,所当的国家将有忧患,军队虽有粮食兵甲,却将白送给别人用,士卒虽然众多,但将帅却会被俘虏。太白从西方出现而失行,主外国军队失败,从东方出现而失行,主己国军队失败。太白星形大而圆,呈黄色而润泽,可以当做好事;若圆、大而赤,则军队虽多但不会发生战争。

  太白的颜色多变:白色可比于"天狼",赤色可比于"心大星"("心宿"二),黄色可比于"参宿"左肩("参宿"四),苍色可比于"参宿"右肩("参宿"五),黑色可比于"奎大星"("奎宿"九)。

  五行星都跟着太白所在而聚于一舍,则所当的国家可用"兵"使天下服从;但那必须看太白所在是否失行,若居于所当居,则能有所得,若是由于赢缩之故而居,则不能有所得。太白的占卜,可以显现在多种现象中,征兆互有出入时,则根据它的运行胜于它的颜色,据于颜色胜于处位:有位胜于无位(失次),有色胜于无色,而因正常运行所得的胜过其他的一切。黄昏出

现,却停在树梢而迟迟不下,将有害于所当的国家;上升很快,一日未尽,已经行了三分之一的宿度,则有害于该宿对冲的国家。上而复下或下而复上,主有反叛的军将。入月(自地上看,在月的背后),将有刑僇。金木二星合(王元启以为应该是"金水二星")而有光,所当的国家不会遭遇交战,虽然起兵,却不会战斗若二星合而光相掩毁,则郊野有败亡的军队。太白出现于西方,若昏时而自阴出,则阴兵强暮食时出,则稍弱;夜半出,中弱;鸡鸣时出,则大弱:这就称为"阴陷于阳"。(案:昏、暮食、夜半、鸡鸣是古人一日内记时的几个点。)如果在东方,乘着天亮而自阳出,这是阳兵的强盛;鸡鸣时出,则稍弱;夜半出,中弱;昏时出则大弱:这就称为"阳陷于阴"。在太白伏行的时候出兵,则兵有灾殃。如果从卯位南方出现,则南方胜北方;在卯位北方出现,则北方胜南方;正在卯位上出,则东方国有利。从酉位北方出,则北方胜南方;从酉位南方出,则南方胜北方;正在酉位上出,则西方国胜。

  太白与列星相犯,则有小战五星相犯,则有大战。相犯时,太白从另一星的南方出现,则南国败;从北方出,则北国败。行得快,表示有武事,不行,表示有文事。星色白而有五道芒角,出现过早,主有月蚀,出现过迟,主有天妖和彗星,将发现于太白所在宿次分野所当的国家。太白出现于东边为德,行事尚左且顺着太白则吉;出现于西边为刑,行事尚右且背太白之行则吉,若反过来全都是凶。太白亮得照物能见影,则战事将胜。白天出现而人们能见到它行过全天,这就称为"争明",主强国弱,小国强,将有女主用事。

  "亢宿"是天上的外庙,也就是太白的庙。太白是大臣,号为上公。其他的名字有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大司马位。关于太白的吉凶,谨占候如上。

  辰星(水星)接近太阳,因此推测太阳与辰星的交会,就可以确定辰星的位置。辰星属北方水,为太阴的精气,主冬,日当壬癸。如果刑罚失中,那么就有惩罚出于辰星——就是呈现在它的不规则运行上,以它所在的宿位卜分野所当的国家。

  四季是依太阳所在的宿位定的,但太阳与附近的星宿不能并见,而辰星接近太阳,可以就辰星所在的宿位推测太阳的宿位,因此可以说辰星能用来检定四季。仲春春分时,辰星夕出,见于"奎"、"娄"、"胃"等太阳东方五舍,分野上属齐。仲夏夏至,辰星夕出,见于"东井"、"舆鬼"、"柳"等太阳东方的七舍,分野上属楚。仲秋秋分,辰星夕出,见于"角"、"亢"、"氐"、"房"等太阳东方的四舍,分野上属汉。仲冬冬至,辰星晨出,见于东方,与"尾"、"箕"、"斗"、"牵牛"等都在太阳的西边,分野上属中原之国。辰星出入常在辰戌丑未。过早则有月蚀,过迟则有彗星和天妖。应出现时而不出现就是失时,主追兵在外而不战。一季不出,当季天下不和;四季不出,天下就要闹大饥荒了。辰星在当见时出现,色白主旱,色黄主五谷丰熟,色赤主兵,色黑主大水。出于东方,形大而色白,虽然有兵在外,仍可化解危险。常在东方,若色赤,则主国胜;若在西方而色赤,则外国利。无兵在外时,若星色赤,则有兵起。辰星与太白一起从东方出现,都呈赤色而有芒角,则外国大败,主国大胜;若与太白一起见于西方,都呈赤色而有芒角,则外国利。从天顶分天为二部,若五大行星聚于东半部,则主国利;若聚于西半部,则外国用兵者利。若五大行星都跟着辰星而聚在一舍,则该舍分野所当的国家,可以凭着"法"号召天下。若辰星不出现,则太白为客;若辰星出现,则太白为主。辰星出现而不跟着太白,则野外虽有军队却不会交战。辰星出现于东方,太白出现于西方;若辰星出现于西方,而太白出现于东方,那就是"格"(不和同),则野外虽有军队,却不会交战。若辰星在不当出现的时候出现,主天气当寒冷却反而温暖,当温暖却反而寒冷。若当出现而不出现,就称为"击卒",主天下兵革大起。辰星入太白中而自上方出,主军队破败,将领被杀,客军胜;若由下方出,主客军失地。辰星行来抵着太白,而太白不离去,主将帅死。辰星最长的芒角由上出,主军队破败,将领被杀,客军胜;由下出,主客军失地,看它芒角的方向,以卜何方破军。辰星环绕太白,若与太白斗,将有大战,而客军胜。免星(辰星的别名)行过太白,其间仅有可容一剑的空隙,则将有小战,客军胜。免星在太白前,则军队将罢解;若出于太白左,则有小战;与太白相摩接而过,则有数万人大战,主军将吏死;若出于太白右,相去三尺,两军当急约战。辰星青而有角,则有兵忧;黑而有角,主水患;赤而行,则为走投无路的败兵的末日了。

  免星有七名那是小正、辰星、天欃、安周星、细爽、能星、钩星。它的颜色黄而形小,出现而改变了应在的位置,则天下的制度将有变革而趋于不善。免星有五色青而圆有忧,白而圆有丧,赤而圆则国内有不平者,黑而圆则吉。赤而有角,则有人犯我城池,黄而有角,则有土地之争,白而有角,将听到号泣之声。

  辰星出现于东方,行经四舍,多则四十八日,少则二十日,而后逆行入于东方。出现于西方,也是行经四舍,多则四十八日,少则二十日,而后逆行入于西方。(案:原文此处有"其一候之营室角毕箕柳"一句,这是太白的候法,与辰星不能相合,可能是前文太白步法的脱简。)若从"房"、"心"二宿间出,则将有地震。

  辰星的颜色,如果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则当年将有丰收;如果冬季黄而不明,就算再改变颜色,那一季也将百物不生。

  春季不见辰星,将有大风,到了秋天将没有收成;夏季不见,将有六十日的干旱,会发生月蚀;秋季不见,有兵乱,来春则草木不生;冬季不见,将阴雨六十日,有流离失所的,来夏则生物不长。

  "七星"为"员官",是辰星的庙,那是主蛮夷的星。

  二十八宿在地理上各有所当,这就是所谓的"分野":"角"、"亢"、"氐"当兗州,"房"、"心"当豫州,"尾"、"箕"当幽州,"斗"当江、湖之地(九江、庐江、丹杨、豫章等),"牵牛"、"婺女"当扬州,"虚"、"危"当青州,"营室"、"东壁"当并州,"奎"、"娄"、"胃"当徐州,"昴"、"毕"当冀州,"觜觿"、"参"当益州,"东井"、"舆鬼"当雍州,"柳"、"七星"、"张"当三河,"翼"、"轸"当荆州。

  两军相对将战,则有日晕。日晕均匀,则两军势均力敌;日晕厚而长大,则互有胜负薄而短小,则无胜负。日晕重重而抱(光气向日为抱),军将大破;无抱,则两军修和;日晕背(光气背日)则不和,两军分离相远;晕直,主自立——自立侯王,将破军杀将(原文有"指晕若曰"字,依汉书·天文志改);负而且戴(光气在日下为负,在上为戴),主有喜事;圆在日中,主围城时被围者胜,在外,主围者胜;外青而中赤,则媾和而离去;外赤而中青,则交恶而离去;气晕先到而后去,则守军胜,先到且先去,则前利后害,后到后去,则前害后利,后到先去,则前后都受害,守军不胜。日晕出现而后离去,出现得很短暂,则军队虽胜却无所收获。出现半日以上,则收获多。短而直,上下尖锐的白虹若出现,则下方将大有死伤。以日晕占胜负,近期则三十日,远期则六十日。

  日食的占卜是:食时太阳躔位所当的不利,复生光时,所当的利。而若日食尽,则咎在主位。

  以太阳所当的方位及日躔所在的星宿,加上日辰干支配合,以占卜国家的吉凶。

  月行于房星的中二十八宿分野之图,选自《三才图会》。

  间,天下就安宁和平。若行于阴间(北侧),就多水,多恶事;阴间北侧外三尺是阴星,再向北三尺,是太阴道,月行于此,则有大水,有战事。月行于阳间(中道的南侧),则有骄恣的事,行于阳星,则多大的刑讼,行于太阳道,则有大旱,主丧。月入于"角宿"二星间的天门,则有大水:十月入则水在来年四月,十一月入则在五月,十二月入则在六月,近则平地水三尺,远则五尺。若犯"四辅"("房宿"四星),则辅佐之臣将被诛杀。行于"南河"三星与"北河"三星,以阴阳为判:行于"北河"以阴,则主水、兵,行于"南河"以阳,则主旱、丧。

  月蚀岁星(月掩星而星在月后)。则所在星宿的分野地方将闹饥荒以至于亡,月蚀荧惑则有乱事,蚀填星则主下犯上,蚀太白则强国因战争而败亡,蚀辰星则有女乱蚀"大角",则为吉凶所当者所忌讳,蚀"心宿",则主有内乱的贼人,蚀列星,则该宿所当的地方有忧。

  日、月蚀图,选自《三才图会》。

  月食的周期,从历元后的第一次月食起算,间隔五个月而食的有六次,隔六个月而食的有五次,隔五个月的再有六次,隔六个月的一次,隔五个月的五次,共计一百一十三个月为一周期,反复循环。月食为常见,而日食不常见,见必有灾应,因此《诗经》才有"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的句子。

  日月食在占卜时,以发生的日辰决定所应的对象:甲乙日应在四海之外,故一般不用以占候,丙丁日应在江、淮、东海、岱岳,戊己日应在中州、河、济,庚辛日应在华山以西,壬癸日应在华山以北。日蚀,则应在国君,月蚀,则应在将相。

  "国皇星"形大而色赤,样子很像"南极老人",所出现的宿位分野相应的地方有战事,而兵强,对冲宿位的分野则不利。

  "昭明星"形大而色白,没有芒角,忽上忽下,所出现的宿位分野所当的国家,将有战争而多变乱。

  "五残星"出于正东,在东方的分野,这星的形状像辰星,离地有六丈,形大。

  "贼星"出于正南,在南方的分野,离地有六丈,形大而色赤,常常闪动而有光辉。

  "司危星"出于正西,在西方的分野,离地有六丈,形大而色白,类似太白。

  "狱汉星"出于正北,在北方的分野,离地有六丈,形大而色赤,常常闪动着,仔细地观察,里头是青色的。

  这四方分野所出的异星,若不在应出现的方位出现,则所当的国家有兵灾,对冲宿位所当的国家不利。

  "四填星"所出现的方位,是天的四个角落,离地有四丈。"地维"、"咸光"也是从天的四个角落出现,离地有三丈,星光朦胧像月亮刚出现的样子。所出现的宿位,分野所当的国家有乱事,作乱的将亡,有德的将昌盛。

  "烛星"形状像太白,它出现而不移动,一现即灭,星光所照到的地方,城邑将乱。

  似星而非星,如云而非云,称之为"归邪","归邪"出现,一定有归国的。

  星,是金的精气散发出来而形成的,它的本质为火星多则国家吉,星少则凶。汉(银河),也是金的精气散发而成,它的本质是水。汉中星多则多水患,星少则干旱。这是大概的原则。

  "天鼓",有声音如雷而非雷,音在地表而传到地下,它所在的宿次,所当的地方将有兵事。

  "天狗",形状像颗大的"奔星"——狂奔的星星,有声。落到地面上,样子像只狗,所掉落的地方,看上去有炎炎冲天的火光。如果是下边圆而大如数顷田,上方尖锐的,应呈黄色,主在千里之遥将破军杀将。

  "格泽星",像火焰的样子。呈黄白色,由地平面升起向上行,下大而上锐。它出现时,主不须耕种而有收获,但如果不是有土地方面的作为,必有大害。

  "蚩尤之旗",类似彗星而尾部弯曲如同旗子,它一出现则王者将征伐四方。

  "旬始",出于"北斗"旁,形状像雄鸡,发怒时(有芒角出现),呈青黑色,像匍匐的鳖四足伸出。

  "枉矢",类似大流星,蛇行而色苍黑,看上去好像长了毛羽的样子。

  "长庚",像一匹布挂在天上,此星出现,则有兵起。

  星星掉到地上,就如同石头,河、济之间,常常有这种陨坠的星星。

  天色清朗,就可以看到"景星","景星"是德星,它的形状不定,常出于有道的国家。

  大凡观察云气,仰头上望,可见三四百里,从远处树梢平望,有一二千里,登高而望,往下一直连接到地平线,有三千里。云气以有兽形在上方的为胜。从华山以南,云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的郊野,云气正赤色。恒山的北方,云气下黑上青。勃、碣、东海、

  岱岳之间,云气都是黑色的。江淮之间,云气都是白色的。

  象征徒众的云气是白色的,土功的云气黄色,车驾的云气忽高忽下,往往聚在一起,骑队的云气低而广,士卒的云气则抟转扭曲。云气前低而后高的行得疾速;前方而高,后锐而低的退行。云气平的行得舒缓,前高后低的不会停留,而向后退。两气相遇,低的胜高的,尖锐的胜方的。云气行来很低而依着车辙的,不超过三四日,离开五六里还可以见到;云气行来高七八尺的,不超过五六日,离开十多里还可以见到;云气行来高一二丈的,不超过三四十日,离开五六十里还可以见到。

  "稍云"是摇动的云,颜色洁白的,主将领悍勇而士卒怯懦;基部大而前端延长到很远的,主战争;色青白,前端低下的,主战胜;前端赤而上仰,主战不胜。"阵云"像直立的墙垣;"杼云"形状像杼;"轴云"如螺旋状,两端尖锐;"杓云"牵着云像绳子般,在前头横亘全天,它的一半也有半天宽——那是它的雌云,因为像屈伸的旗子,所以只有一半长;"钩云"如钩般地弯曲。以上这些云出现的时候,配合着五色占卜,而云色润泽、扭曲如螺旋或密集在一起,出现时形象异常能耸动人心的,才有兆可论占;将有战事要发生,则云必合斗于所当之地。

  王朔所占候的,都取决于太阳旁边,因为太阳旁边的云气是人主的象征,都因着它的形状来占卜。因此象征北夷的云气,就像群畜聚在穹庐中;象征南夷的云气,就像船舶帆幢旗帜的形状。将发生大水的地方、军队败溃的战场、破灭国家的废墟、地下积有金钱以及藏有财宝等处所的上方,都有云气,不可不细察。海边的蜃气像楼台,广大的野外云气像宫阙的样子。各地的云气,与当地山川人民所聚积而生的气相当,因此占候各地繁荣衰落的,每到一都邑,必须考察疆界田地的整理耕作,与城墙房舍门户的润泽与否,而后及于车驾服饰家畜农产等一些重要的物资。如果充实蕃息多的吉,空虚消耗多的凶。

  形似烟又非烟,形似云又非云,气盛而多,内中萧疏地散布着,外缘如圆形的囷仓,这称为"卿云"。"卿云"出现,表示喜气。另有一种似雾非雾,轻轻的水气不至于沾湿衣冠的,倘使出现了,则当地将有战事,人人要披甲而往了。

  雷电、虾虹、霹雳、夜明这些东西,都是由于阳气动而产生的,所以春夏则出现,秋多则掩藏,因此占候的人无不等待观察的。

  在自然景观上,要观察天裂开而悬示的物象,还有地震动而龟裂分离,山陵崩塌迁移,河川壅塞,溪谷崩堵,水无故自动,土地自己生长(如洲渚),以及水泽枯竭等,在这些地方都可以窥见征象。在人事上还得观察城墙里门,是否经常打理而润泽,抑或任它枯烂?从王宫宗庙府邸宅第,可以了解人民的居处;从童谣习俗车辆服饰,去观察人民的饮食;五谷草木,要看它生长的地方;还要留意仓库公舍马厩,四通八达的道路;六畜禽兽,要留意它们生长繁衍的环境适合与否鱼鳖鸟鼠,则观察它们藏匿的地方。鬼的哭,好像在呼叫,使人一碰到就会惊吓。以上这些虽然只是传言,但却是相当可信的。

  凡是占候一岁的美恶丰歉,一定要谨慎地观察一岁的开始。一岁之始,有的是看冬至这一天,因为万物的生气刚刚萌发;有的是看腊日(十二月初八)的第二天,因为人们刚过完一年,相聚饮食,以引发阳气,所以称为"初岁";还有正月初一,是王者的岁首;立春日,是四季终了与开始的界线,这四种岁始,都是可用以占候的日子。

  而汉魏鲜集腊日的明日以及正月初一的征象,并取决于八风以为占卜。风从南方来,主大旱;从西南来,主小旱从西方来,有兵;从西北来,大豆成熟,加上小雨,则促成兵起风从北方来,则岁收平平;从东北来,则一岁大丰熟;从东方来,主大水;从东南来,民有疾病疫疠,岁收很差。而八方的风各与它相遇的风比较,较多的为胜多胜少,久胜暂,快胜慢。风对五谷的占兆,以来时为断,从旦时至食时应在麦,从食时到日昳(太阳西斜)在稷,从日昳到餔时在黍,餔时到下餔在菽(豆),下餔到日入在麻。正常情况中是希望一天里有雨有云有风有日,当着这时生长的,收获期间长而结实多;无云而有风有日,当着这时生长的,收获期间短而结实多;有云有风无日,当着这时的,期间长而结实少;有日无云而不刮风,当着这时的,禾稼有损坏:一顿饭的时间无风,则受小损,煮熟五斗米的工夫无风,则受大损;倘使风复起而有云,则那些禾稼也将复苏。应该各就所当的时刻,以云色占卜而种植适宜的作物。如果下雪而且寒冷,则岁恶。在岁始那天如果晴朗,就听城里人民的声音:声中宫,则一岁善吉;声中商,则有兵;声中徵,则将旱;声中羽,则有水患声中角,则岁恶。另有一种占法,就是以从正月初一开始连续下雨的日数,卜人民食粮的多少,大概是一日雨则有一升之食,最高到七升,超过七升,就不以为占了。

  另外从一日到十二日,以日数当月数,卜一年中各月的水旱(如以一日卜正月,以二日卜二月)。但倘使为千里大国占卜,就如同为天下占卜一样,因为地域广大,必须以整个正月来占卜。此外,以月所经历的星宿,就当时的日、风、云以卜该宿分野所当的国家;但一定要观察太岁所在:太岁在金(申酉戌),主丰穰;在水(亥子丑),主毁损;在木(寅卯辰),主饥馑;在火(巳午未),主干旱。这是大略的原则。

  正月的第一个甲日,风从东方来,宜蚕桑;风从西方来,如果日出时有黄云,则恶。

  冬至日白天最短,可以预先悬土炭,到冬至时,炭会动,鹿角解蜕,兰根生长,泉水跃出,由此能大略知道冬至来到;但较精确的还是得取决于日晷测影。

  岁星所在的星宿分野所当的国家,五谷丰盛;它对冲宿位分野所当的国家,那一岁则有灾殃。

  太史公论道:"自从开始有人类以来,历代的领导者哪一个不曾观察、推度日月星辰的运行?到了五帝、三代,承续着前人的成就,并且更加发扬光大。他们以中国为内,以夷狄为外,分中国为十二州。在上界则观看天上的星象,在下界则取法地上的物类:天有日月之分,地有阴阳之别;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列宿,地有州域。所谓’三光‘——日月星,是阴阳的精气,这精气的根源则在地,所以圣人能综合天地的物象来分析、理解。幽王、厉王以前,那已经很久了,所见到的天变,各国都择取不同的异象,各家又用不同的物异变怪来占卜,以牵合当时的验应,所以他们的记录图书典籍中的吉凶征兆等不全都可以作为法则。因此孔子编次《六经》,只是记载异象,而论及应验的说法并不写下来。至于天道性命,则不轻易传授;即使是传给了人,也不需要详细解说;如果解说的对象并不是很恰当的,那么虽然说了,却也不发明其中的奥义妙旨。

  "过去传授天数的,在高辛氏以前有重、黎;在唐尧、虞舜时有羲氏、和氏,夏代有昆吾,殷商有巫咸,周王室有史佚、苌弘,在宋国是子韦,郑国是裨灶,在齐国是甘公,楚国是唐昧,赵国是尹皋,魏国是石申。

  "天运是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的;三大变为一纪,经三纪而完备——成一完整的循环:这是大概的数字。治国的人,一定要重视三十年的小变,并细察前后各一千年,然后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随着天运而完备。

  "太史公推考古代天变,却没有一件是现在可以详考的。大概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蚀三十六次,彗星三见,宋襄公时有流星如雨般坠落。那时,天子衰微,诸侯以武力相征伐,五霸一个接着一个起来,取代盟主。从此以后,以强众欺凌弱寡,以大国兼并小国。秦、楚、吴、越,本来不过是夷狄,却因武力而强大,成为霸主。田氏篡了齐国,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一起开启了战国时代。那时各国则互相竞争于攻城掠地,因而战争一个接着一个,城市都邑屡次遭到屠杀,再加上饥馑疾病疫疠焦虑困苦,各国君臣同样感到忧虑害苦,因此他们观测吉凶的预兆,占候星象云气,更是急切。近代这十二诸侯、七国互相称王,各不相让,游说合纵连横之术的前行后继,而尹皋、唐昧、甘公、石申等,借着这种时势论次他们的著述,因此他们的占验凌乱庞杂,甚至如米盐般琐碎。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北斗所建秉着十二辰,则兼十二州二十八舍,这样的用法已经很久了。秦国的疆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吴、楚的疆域,候在荧惑,占于’鸟衡‘。燕齐的疆域,候在辰星,占于’虚‘、’危‘。宋、郑的疆域,候在岁星,占于’房‘、’心‘。晋国的疆域,也是候在辰星,占于’参‘、’罚‘。

  "到秦并吞三晋、燕、代以后,从黄河以南算是中国。中国在四海之内属于东南,为阳;阳则主于日、岁星、荧惑、填星;占于’天街‘之南,以’毕‘为主。西北则是胡、貉、月氏等穿皮衣拉弓的民族,为阴;阴则主于月、太白、辰星;占于’天街‘之北,以’昴‘为主。因此中国的山川东北走向,它的维脉,头在陇、蜀,尾则没于渤海、碣石。因为秦、晋处于维脉的北边,与胡俗等,所以好用兵,因此秦、晋还得占于太白,则太白也主中国;而胡、貉屡次入侵、掳掠,则独占于辰星,因为辰星出入总是急躁匆忙,所以常主夷狄——这是大概的原则。而太白、辰星则互为主客。荧惑为孛乱,外则主兵,内则主政,因此说:’即使是有圣明的天子,但还得要考虑荧惑所在。‘至于诸侯更迭强霸,当时记灾异的诸说不同,就没有什么值得采信的了。

  "秦始皇的时代,十五年中彗星四见,出现久的达到八十日,长度有的横亘整个天。而后秦终于以兵灭了六国,并吞中国,向外攘除夷狄,死人像乱麻一般地多,加上张楚王陈涉与群雄并起,三十年之间,军队前仆后继,不可胜数。从蚩尤以后,还没有像这样的。

  "项羽救巨鹿时,’枉矢‘(弯的箭)向西流去——象征着项羽本身不正,以乱伐乱——太行山以东的诸侯于是就联合起来,跟着西向陷灭秦人,诛杀屠掠咸阳城。

  "汉朝的建立,有五大行星聚于’东井‘的瑞应。高祖被围困在平城,月晕笼罩着’参‘、’毕‘间有七重——’参‘在分野上主赵,平城在赵地;’毕‘主边兵;七重正应着被围七日。诸吕作乱时,有日蚀,白天见不到太阳。吴楚等七国造反叛乱,有彗星长达数丈,’天狗‘过梁的分野——’天狗‘主败军杀将,到了战争发生以后,果然伏尸流血于梁地。元光、元狩年间,’蚩尤之旗‘一再出现,长的时候绵延了半边天。后来京师果然军队四出,征伐夷狄达数十年,而讨伐胡人尤其用力。越亡的时候,荧惑守在吴越分野的’南斗‘;朝鲜被攻取的时候,有孛星(彗星)在朝鲜分野的’南河‘、’北河‘;汉军征大宛时,有孛星守在主胡兵的’招摇‘:这是一些比较明显的应验,至于那些细微隐晦的小小天变,就无法一一详说了。从这里看起来,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先有征兆出现而应验就随之而来的。

  "自汉兴以来,研究天数的,星象有唐都,候气有王朔,占岁则有魏鲜。从前甘公、石申推算五星步法,仅仅荧惑有反向逆行;因此荧惑逆行所守的星宿,以及其他行星的逆行——那时视为异象,日月相迫近、相蚀,都用来占卜。

  "我阅读旧史的记载,考察往事,在近百年之中,五星没有出而不反向逆行的,反向逆行时,曾经有变得更亮更大和变色的;日月相迫近,或蚀或不蚀,那是由于日月行度南北的差距,蚀与不蚀有一定的时刻,这是大致的法则。因此中央’紫宫‘、东’房‘’心‘;南’权‘’衡‘、西’咸池‘、北’虚‘’危‘各列宿部内的星,是天上五官的坐位,是经,不迁徙移动,虽然大小会有差异,但各星之间的距离则是一定的;水、火、金、木、填这五星,是天的五个辅佐,为纬,出现隐伏都有一定的时候,所经过的地方,运行的赢缩有相当的宿度。

  "当政者看到日变应修德义,月变应省刑罚,星变应结人和。凡是天变,都是超过常度才用以为占。国君强大而有德的将昌盛,弱小而虚饰伪诈的将衰亡,最好的法子是修德,其次是修政,其次修救(补救阙失),再其次才是修禳(祭祀以求消弭变异),而最下的法子却没有。恒星的变化难得一见,而日月五星的占卜则常被运用。日月的晕与蚀、云和风等,这在天而言是客,是不常居的,它出现的时候也应着其他的大变动,但它还是与政事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近于天人之间交通的媒介。日晕、月晕、蚀、云和风这五件,是天用以感动人心的,因此研究天数的人,一定要精通日月恒星三者与五大行星的变化,推本古今终始,深刻地观察时事的变异,研究天文人事间大小相应的关系,则’天官‘这门学问就算完备了。

  "苍帝当政的时候,"天门"因此而打开。赤帝当政的时候,’天牢‘因此而空虚。黄帝当政的时候,’天夭‘因此而出现。风从西北来,一定在庚辛这两日,一季之中来五次,主大赦;来三次,主小赦。白帝当政的时候,若有正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月晕成围,则有大赦。(案:此下一句"载谓有太阳也"不可解。)另有一种说法:白帝当政时,’毕‘、’昴‘为月晕所围,若围三个晚上,则德成;若不到三个晚上,以及围不合拢,则德不成。另外的第二种说法是以辰星所围是否超过十日为占。黑帝当政的时候,’天关‘因此而动。苍赤黄白黑五帝各有当政的时候,天子要随之更改年号;若不顺应着五帝,将有奇风怪雨破石惊天的灾殃。’三能‘’三衡‘是’天廷‘,如果有客星出现在天廷,则天帝将发出异常的号令。"(案:太史公书到前一段语气已经完足,最后这一段可能是后人杂凑上去的,因此荒诞凌乱,甚至不可索解。)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