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上)

史记卷二十五

书名:白话史记(上)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5983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罗宗涛李时铭译

  自古称王于天下的人,莫不制定事物、设立法度,事物的度量、法度的依循,从来就是根据于"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也可以说:"六律"是一切法度量衡的根本。而六律在用兵上,更是被重视,因此说:"观察敌人的气色就知道交战的吉凶;谛听敌阵的军声,就见出战果的胜负。"这是自古以来那么多称王于天下的人都不曾改变的方法。武王伐纣的时候,太师吹律管以听双方军声相应的律,从孟春之气试测到季冬之气,得到与当时杀气相应的律,而主音是"宫"声;刚好武王的列阵、励军都与宫声相应,所以胜了这一仗。(案:详见《国语·周语》下。)声律相同的会互相应和,这是出于物理之自然,又有什么值得惊异的呢?武力是圣人用来讨伐强权暴力、平定争乱的世局,和化解险难困阻、拯救危急灭亡的。连那些体内流着血、头上长着角的兽类,受到侵犯都会抵抗,更何况是人,心里存着好恶喜怒的脾气,喜欢的就产生爱惜之心,厌怒的就加以陷害攻击,这是人情性自然的道理啊。

  从前,黄帝有涿鹿的战役,因此平息了炎帝后人的暴虐;颛顼有对付共工的军队,因此平定了共工的作乱;成汤有南巢的讨伐,因此殄灭了夏桀的乱德,一个个兴起,一个个废灭,能力强的当政,那是接受上天的委任的。从那以后,有名的军事家一个接着一个晋用狐偃,而齐用王子成父,吴用孙武,他们明定公布军队里的约束,赏罚一定确实施行,终能称霸于诸侯,自己并且得以分封国土,虽然及不上三代的封诰命誓,但是身受国君的宠幸和尊崇,并且能显扬于当代,难道能不算荣耀吗?哪里和世上那些■■小儒昧于大法,不能权衡轻重,只侈谈以德化人,不该用兵,严重的导致国君受辱领土失守,较轻的也受到侵犯而地削国衰,而仍然固执不变的相提并论呢?因此在家族中不能废去管教的竹鞭,在国家不能捐弃刑罚,在天下更不能没有征伐无道的,只不过用起来有巧有拙,实行起来有得当有不当的罢了。

  夏桀、殷纣双手能和豺狼搏斗,两足能追过四匹马驾的车,他们的勇力不算小了;经历许多战争都能得胜,使诸侯畏惧屈服,权势也不算轻的了;秦二世的军队多得只好驻扎在咸阳,教射狗马禽兽而已,或常常集结在边远的地区,武力也不算弱的了;敢于和匈奴结仇怨,和南越构兵祸,威势不算少的了。但是到了他们的威势穷尽时,闾里的人民都成了敌患。这毛病出在他们穷兵黩武而不知满足,贪得无厌的心没有止息啊。

  高祖打下天下的时候,三面边境外都有畔离的,大国的国君名义上虽然是藩属,但却没尽到做臣下的礼节。刚好高祖对战争觉得厌烦苦恼,也恰好有萧何、张良的谋划,所以息武事,完全与民休息,对他们只是维系着不教脱离,并没有设军防备。

  一直到孝文帝即位,将军陈武等商议道:"南越和朝鲜,自从秦朝时附于中国为臣子,后来就将军队聚在边界阻塞着,蠢蠢欲动地窥伺。高祖时天下才刚平定,人民略为安宁,无法再兴兵。而现在陛下以仁德恩惠安抚百姓,恩泽加于天下,应该趁着士兵人民都愿意效命的时候,征讨叛逆,以统一天下。"孝文帝说"我只能以文德治天下,还没想到这些。从前刚好遇到吕氏之乱,各功臣宗室不嫌弃我,使我误居天子之位,因此我一直戒慎恐惧,只怕不能做好。况且兵是不祥之物,虽然能以此达到目的,但只要一用兵,自己难免也受到损耗和病害,如何向百姓交代千里用兵呢?而且先帝知道役使百姓不能太烦扰,所以没将这事放在心上,我又怎敢自以为够这才能?现在匈奴进犯,军士将吏无法阻止,边境的人民,父子从军的时间很久了,我常常因此挂念悲伤哀痛,没有一天忘却。现在无法抵拒匈奴而消弭边患,只希望巩固边防,设立斥候,与匈奴议和,互通使节,让北方边地得到休息安宁,这成就已经很大了。就别再讨论用兵的事。"因此百姓在国内外都不必负担徭役,能够在田亩中耕作休息,天下就富有了,粟只卖到每斛十几钱(斛或当为斗,原文缺)。到处都听得到鸡鸣狗吠,人烟稠密,绵延万里,可以说是安和乐利的了。

  太史公论道:"文帝的时候,刚好天下才免除战争的苦难,人民安居乐业,顺着百姓的希望,能不扰乱,因此百姓得以安宁。家家自给自足,活到六七十岁的老翁都不曾到市集,他们就在家里游玩嬉戏,像小孩子一般。这就是孔子所称道的有德君子吧!"

  古书上说:"七正、二十八舍。"七正就是日月五星,二十八舍就是它们运行所舍止的二十八个星宿。律历是天用来沟通五行八正的生气,是天用来使万物成熟的。舍,就是日月的舍止,舍的意思就是舒气。

  "八正"是八节之气,应着八方之风,那八方的风是:"不周风"位在西北,掌理杀生。东壁星宿位于不周风的东边,掌理开辟生气,并往东边运送,到达营室星宿。"营室"的意思,就是孕育并产生阳气,向东到达危宿,"危"相当于"垝",就是说阳气在这儿垝坏了。这时正当十月,在律吕上应着应钟。"应钟"

  就是说阳气与此相应,不能主事。在十二子(地支)相当于亥,"亥"等于"该",就是阂藏的意思,是说阳气藏在里面,所以称做"该"。

  "广莫风"位在北方。"广莫"就是广大,是说阳气藏在下,阴比阳更广大,所以称"广莫"。向东到达虚宿,"虚"的意思是能实能虚,是说阳气在冬季就蕴藏在虚宿,太阳到冬至点时,一分阴气往下潜藏,一分阳气就往上发舒,所以称做"虚"。向东到达须女宿,因为万物各自就地变动,阴阳气尚在一起没有分离,还互相需求,所以称为"须女"。这时是十一月,在律吕上应着黄钟,"黄钟"就是说阳气从黄泉步踵而出。在十二子相当于子,"子"的意思等于滋;滋就是说万物在下面滋长着。在十母(天干)中相当于壬癸,"壬"的意思等于任,是说阳气在下面任(妊)养万物;"癸"的意思等于揆,是说万物可以揆度,所以称"癸"。向东到牵牛宿,"牵牛"的意思,是说阳气将万物牵引出来,"牛"又相当于冒,是说大地虽然冰冻了,但万物还是能冒着寒冷生长,而且牛又是能耕作种植万物的。向东到建星,"建星"就是建立各种生物的意思。这时是十二月,在律吕中应着大吕,"大吕"的意思(案:以下阙)……在十二子中相当于丑,"丑"等于纽,是说阳气在上面还没降下来,万物困阻纽结着不敢出来。(案:以上三句据正义补。)"条风"位在东北,掌管放出万物。"条"的意思是说条理整治万物,然后将它们放出去,所以称做条风。向南到达箕宿,"箕",因为是万物的根基,所以叫做"箕"。这时是正月,正月在律吕中应着泰簇,"泰簇"是说万物簇生在一起,所以称为泰簇。在十二子属寅,"寅"是因为万物初生的时候像蚯蚓一样地蠕动,所以叫做寅。向南到达尾宿,称为"尾"是因为万物初生时像尾巴一般的细而摆动。向南到达心宿,"心"是说万物初生像花心的意思。再向南到达房宿,"房",就是万物的门户,到达门户,就出去了。

  "明庶风"位在东方,"明庶"就是表明庶(众)物全都出去了。这时是二月,在律吕中应着夹钟,"夹钟"就是说阴阳互相夹杂在一起。在十二子属于卯,"卯"的意思等于"茂",是说万物生长繁茂。在十母为甲乙,"甲"是说万物破开甲壳出来;"乙"是说万物生长得轧轧茂密。再向南到达氐宿,"氐"是说万物都抵达了。向南到达亢宿,"亢"是说万物亢盛地出现。向南到达角宿,"角"是说万物都有枝桠像兽类的角。这时是三月,在律吕中应着姑洗,"姑洗"的意思是说万物洗得鲜洁以后才生出来。在十二子属辰,"辰"是说万物的振起。

  "清明风"位居东南隅,

掌管用风吹送万物向西,到达轸宿。"轸"是说万物长得更大而轸轸繁盛。向西到达翼宿,"翼"是说万物都有羽翼。这时是四月,在律吕中应着中吕,"中吕"是说万物全部旅行向西前进。在十二子为巳,"巳"就是"已",是说阳气已经完尽了。向西到达七星,"七星"是因为阳数完成于七,所以称为"七星"。向西到达张宿,"张"是说万物都开张了。向西到达注宿,"注"是说万物开始衰微,阳气下注,所以称为"注"。这时是五月,在律吕中应着蕤宾,"蕤宾",是因为阴气细而小,所以称为"蕤";阳气痿弱不能主事,所以称为"宾"。

  "景风"位于南方,"景"是说阳气运行已经竟尽,所以叫"景风"。在十二子为午,"午"是因为阴阳相交迕,所以称为"午"。在十母为丙丁,"丙"是说阳气显著而炳炳明亮,所以称为"丙";"丁"是说万物丁壮(丁意即壮),所以称为"丁"。向西到达弧宿,"弧"是说万物吴落(凋落)将要死去。向西到达狼宿,"狼"是说万物可以度量,因为量断万物,所以称为"狼"。

  "凉风"位居西南隅,掌管地。地,可以沉陷并夺去万物的生气。这时是六月,在律吕中应着林钟,"林钟"是说万物将死,被夺去的气林林众多。在十二子为未,"未"是说万物都成熟了而有滋味。向北到达罚宿,"罚"的意思是说万物生气被夺,可以伐取。向北到达参宿,"参"是说万物可以参混,所以称做"参"。这时是七月,在律吕中应着夷则,"夷则"是说阴气戕贼万物。在十二子为申,"申"是说阴气主事,对万物申致贼害,所以称为"申"。向北到达浊宿,"浊"的意思相当于"触",是说万物都触到死地,所以称为"浊"。再向北到达留宿,"留"是说阳气在此停留,所以称为"留"。这时是八月,在律吕中应着南吕,"南吕"是说阳气旅行到隐藏的地方。在十二子为酉,"酉"是说万物老了,所以称为"酉"。

  "阊阖风"位在西方,"阊"就是倡,"阖"就是藏的意思,是说阳气导着万物,藏到黄泉中。在十母为庚辛,"庚"是说阴气更变万物,所以称为"庚";"辛"是说万物的新生,所以称为"辛"。向北到达胃宿,"胃"的意思是说阳气隐藏起来,像胃一样地被围着。向北到达娄宿,"娄"是说招呼万物并且像篓子一样地装进去。向北到达奎宿,"奎"掌管用毒螫杀万物,然后像奎府(奎是天的府库)收藏东西一样地藏起来。这时是九月,在律吕中应着无射,"无射"是因为阴气旺盛主事,阳气无余,所以称为"无射"。在十二子为戌,"戌"是说万物全部死灭,所以叫做"戌"。(戌是灭的意思。)风伯吹屋,汉画像石,山东嘉祥五老洼。

  律数:九乘以九等于八十一,作为宫数;八十一的三分之二是五十四,作为徵数;五十五的三分之四倍是七十二,作为商数;七十二的三分之二是四十八,作为羽数;四十八的三分之四倍是六十四,作为角数。(这是三分损益法。)黄钟长八又十分之一寸。(案即八寸一分,原文句末有"宫"字,应为衍文后文太簇、姑洗、仲吕、林钟、夷则、南吕、应钟句末的角、羽、徵、角、商、徵、羽同。)大吕长七寸五又三分之一分。(案:应为七寸五又二十七分之二十三分,或七寸五又三分之二分强。)太蔟长七又七分之二寸。(案:应为七又十分之二寸,即七寸二分。)夹钟长六寸一又三分之一分。(案:应为六寸七又二百四十三分之一百零三分,或六寸七又三分之一分强。)姑洗长六又七分之四寸。(案:应为六又十分之四寸,即六寸四分。)仲吕长五寸九又三分之二分。(案:应为五寸九又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之二千零三十九分,或五寸九又三分之二分强。)蕤宾长五寸六又三分之一分。(案:应为五寸六又九分之八分,或五寸六又三分之二分强。)林钟长五又七分之四寸。(案:应为五又十分之四寸,即五寸四分。)夷则长五寸四又三分之二分。(案:应为五寸八十一分之四十六分,或五寸又三分之二分弱。)南吕长四又七分之八寸。(案:应为四又十分之八寸,即四寸八分。)无射长四寸四又三分之二分。(案:应为四寸四又七百二十九分之六百九十二分,或四寸四又三分之二分强。)应钟长四寸二又三分之二分。

  生钟分(生钟律的方法,以分数为单位,求各律的比例):假设基本音为子,长一分,第二音丑则由子的分数三分减去一分(即前数的三分之二),得三分之二;第三音寅由丑数三分再加一分(即丑的三分之四),得到九分之八;第四音卯为寅的三分之二,即二十七分之十六;第五音辰为卯的三分之四,得八十一分之六十四;以此类推:巳为二百四十三分之一百二十八,午为七百二十九分之五百一十二,未为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之一千零二十四,申为六千五百六十一分之四千零九十六,酉为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之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为五万九千零四十九分之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亥为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之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各律依照这个比例产生假设黄钟为子,则大吕为未,太簇为寅,夹钟为酉,姑洗为辰,仲吕为亥,蕤宾为午,林钟为丑,夷则为申,南昌为卯,无射为戌,应钟为巳。

  生钟律的原则是这样的:向下生的(阳生阴,如黄钟生林钟、太簇生南吕)实数(被除数)乘以二倍,法数(除数)乘以三倍,即乘以三分之二;向上生的(阴生阳,如南吕生姑洗、林钟生太簇)实数乘以四倍,法数乘以三倍,即乘以三分之四。在"旋宫法"中,以六十干支配六十律,戊癸为宫声,甲己为徵声,乙庚为商声,丙辛为羽声,丁壬为角声,而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所以五声的数也以九为最高,即商数八、羽数七、角数六、宫数五,而徵数为九。以"一"为元数,连乘九次三,得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作为法数(除数),连乘十一次三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实数(被除数)(这句依《汉书·律历志》补入),倘使实数等于法数,得数就是一寸,以上述实数除以法数,知道实数中共有九个法数,也就是九寸,给它一个名字,叫做"黄钟之宫"——就是黄钟调的宫声。因此说五音以宫声为基础,上下相生到角声为止;数从一开始,以十为终,而完成于三;阳气从冬至点开始,循环到冬至点又重新开始。

  "神"原本在太虚之中,"形"则成于有了天地之后,有了形然后有数,有了形然后才有五声,因此说神支配气,气附着于形。形体神理如同各类事物,都有可以归类的,有的因为还没有成形,所以无可归类,有的同形所以归在同类,因为有类的差异,所以可以分别,因为有类的相似,所以可以辨识。圣人能察知天地万物的分别,所以从有形以后的推度到未成形时,因此得知一些细密微妙的事物,细密的例如阴阳气,微妙的例如五声。这些事物是那么地细微,但圣人借着"神"去掌握它们,因此虽然微妙,却能揭见,而且归纳出一些原则(如三分损益法),都能符合那些事物的实况,物理就这么地彰明了。如果不是有圣人的灵慧加上聪明,那么有谁能掌握天地由神而成形的奥妙呢?

  战国编钟,湖北随县出土。

  "神"是万物都承受着的,但却无法知晓它如何来去,因此圣人担心它被忽略了,所以想掌握它、保存它。正因为常想掌握保存,所以"神"也就这么地留着了。因此如果想保有它,那么没有比珍惜它更好的方法了。

  太史公论道:"《尚书》说:’考察北斗七星,以度量日月五星。‘度量日月五星的运行,也就是考察它们轨道所在的二十八宿。十母(天干)、十二子(地支)和钟律的算度从上古就有了,所以建立律吕、推算历法、制造各种度量衡,才有所依据而推度。所谓与天地的运行相配合、与天地的大道大德相会通,不过是指依循天地的法度罢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