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商陵侯,建德的儿子横为遽侯,王悍的儿子王弃为新市侯)。九月甲戌日,发生日蚀。
中三年罢去诸侯设置的御史中丞(系御史大夫的错误)。春天,匈奴二王带领徒众来投降,二人皆封为列侯。立皇子刘方乘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现在西北方,丞相周亚夫死(系免职的错误,周亚夫在这一年免去丞相职务,中五年免去条侯,后二年死在监狱中),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四月,发生地震。九月戊戌日,发生日蚀,驻军东都门外。
中四年三月,设置德阳宫(即景帝庙),发生大蝗灾。秋天,赦免在阳陵作工的囚徒。
中五年夏天,立皇子刘舜为常山王。封十人为侯(平棘侯薛泽,塞侯陈始,节氏侯董赤,发娄侯丁通,更侯赵明,临汝侯杨无害,阳平侯杜相夫,乘氏侯刘贾,桓邑侯刘明,盖侯王信)。六月丁巳日,大赦天下,赐给男户爵一级,天下有大水灾,更改诸侯的丞相叫做"相"。秋天,发生地震。
中六年二月己卯日,景帝巡幸至雍,以郊祀的礼见五帝。三月,下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逝世。立梁孝王的儿子刘明为济川王,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子刘定为山阳王,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把梁王的土地分为五份,以封五王(原文误为"封四侯"),改名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系大行令的错误),治粟内史为大农(系大农令的错误),以大内为二千石的官等,设置左内官和右内官,隶属于大内。七月辛亥日,发生日蚀,八月匈奴侵入上郡。
后元年冬天,改名中大夫令为卫尉。三月丁酉日,大赦天下,赐给男户爵一级,合于二千石官位的,诸侯的丞相,封以右庶长的爵位。四月,准许民众大宴饮。五月丙戌日,发生地震,在早餐时又地震。上庸一带地震二十二日,城墙被震坏。七月乙巳日,发生日蚀,丞相刘舍免职,以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原文云"封为建陵侯"是错误的)。
后二年正月,一日之内发生三次地震。郅将军(都)带兵攻打匈奴,下令许民众宴饮五日。命令内史,各郡县不准以粟喂马,否则没收所喂的马入官府,命令囚徒奴隶穿"七緵"的粗布衣,禁止用马来舂粟。因为年度收成不好,禁止天下民众浪费米谷,恐米谷不够一年的食用。省减在京城内的列侯,派遣他们回到所封的地方。三月,匈奴入雁门关。十月(系七月的错误),把长陵的田租给民众,发生大旱灾。衡山国,河东郡,云中郡民间发生瘟疫。
后三年十月,发生日蚀月蚀,天现赤色,久达五天。十二月三十日,打雷。日光变成紫色,金木水火土五星倒行,守着太微星,月穿过天廷的中央。
(后四年)正月甲寅,皇太子行"冠礼"。甲子日,景皇帝逝世,享年四十八。景帝留有遗诏,赐给诸侯,诸王以下,至于民众为父母后裔的男户爵一级,天下每户给百钱。放出宫中妇女,回到她们的家里,免除民众的服役,不参加徭役。太子登上天子之位,就是孝武皇帝。三月,封皇太后的弟弟田蚡为武安侯,另一位弟弟田胜为周阳侯。设置了景帝的墓园——阳陵。
太史公说:"汉朝建立,孝文皇帝施行大恩大德,天下的民众都怀念文帝的恩德,安于文帝的统治。至孝景帝的时候,不再为不同姓的诸王而忧愁,然而用晁错的计划大力削弱同姓王侯的势力,遂使七国都起来造反,联合起来发兵向西。因为诸王侯的力量太强盛,而晁错又没有逐渐地去削弱他们。到主父偃建议景帝,下’推恩‘的命令,诸侯王可以分出土地给他们的兄弟和其他的儿子,而诸侯王的势力才衰弱下来,终于国家安定了。国家安定和危险的契机,难道不是用谋略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