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上)

史记卷九

书名:白话史记(上)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746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李威熊译

  吕太后是高祖未显贵时的配偶,生有孝惠帝及鲁元太后。当高祖为汉王时,又娶得定陶一个叫戚姬的女子,高祖十分亲爱宠幸,生了赵王如意。因为孝惠帝为人仁德柔弱,高祖认为不像他,常想废掉太子,改立戚姬之子如意,因为如意的个性比较像他。戚姬得高祖宠幸,常随高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目的是想立其子为太子。当时吕后年纪较大,常留守关中,与皇帝少见面因而更形疏远。自如意被立为赵王后,有好几次几乎被立为太子,幸好大臣力争,加上留侯张良的计谋,才得以保全太子地位。

  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后来诛杀大臣的谋略也多出自吕后。吕后有两个哥哥,都是大将军。长兄周吕侯死于战事,封他的儿子吕台为郦侯,吕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高祖于十二年四月甲辰之日死于长乐宫,太子继位为帝。此时高祖有八子皆封为王长男肥,是孝惠帝的异母哥哥,封为齐王。其余都比孝惠帝年少,是孝惠帝的弟弟,有戚姬汉皇后玉玺印(玺面阴刻篆文"皇后之玺"四字,在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可能是吕后生前的御用之宝)吕后囚戚姬,选自明刻本《新刻按鉴编集二十四帝通俗演义全汉志传》。

  之子赵王如意,薄夫人之子代王恒,以及诸妃妾子梁王恢、淮阳王友、淮南王长及燕王建。另有高祖弟交为楚王、侄儿濞为吴王及非刘姓的功臣番君吴芮之子臣为长沙王。

  吕后最痛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因此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别宫里,并召见赵王。使者去了三次,赵相建平侯周昌告诉使者说:"高帝把赵王托付给臣,现在赵王还年少,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召回赵王,然后把他们一起杀了。我不敢遣回赵王,而且王也正在生病,不能奉诏。"吕后非常生气,就派人征召赵相到长安,然后又派人召赵王。赵王来了,但还没有到京,孝惠帝生性仁慈,知道太后发怒,就亲自迎接赵王于霸上,并与赵王一起进宫,与赵王相偕饮食起居,使得太后欲杀赵王,终无机会。在孝惠帝元年十二月某天,孝惠帝拂晨出猎,赵王年少不能早起。太后知道赵王独居,就使人拿毒酒给他喝,等到天明孝惠帝回来时,赵王已经死了,于是改封淮阳王友为赵王。夏天,下诏赏赐郦侯之父,追谥为令武侯。不久,太后便斩断戚夫人的手脚,又挖去眼睛,用火灼她的耳朵,并拿哑药给她吃,让她住在养猪的园中,称她为"人猪"。几天后,召孝惠帝来看人猪,孝惠帝看了询问之后才知道是戚夫人,于是放声大哭,因此病了一年多无法起身。差人请见太后说:"这不是人所做得出来的,我为太后之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孝惠帝自此以后终日淫于逸乐,不理政事,所以也一直久病不愈原因在此。

  惠帝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都来朝见。十月,孝惠帝与齐王宴饮于太后之前,孝惠帝认为齐王是兄长,就依家人的礼节,将他置为上位。太后立即动怒,就命人斟来两杯毒酒,放在前面,要齐王为她请安祝寿。齐王站起来,孝惠帝也跟随着站起来,拿起酒杯一起为太后问安。太后大惊,赶快起身翻倒惠帝的酒。齐王感到奇怪,便不敢喝酒,假装酒醉而离开了。后来询问于人,才知是毒酒。齐王甚是恐惧,以为无法脱身离开长安了,内心十分忧虑。齐内史士游说齐王说:"太后只生有孝惠帝及鲁元公主,现在齐王你拥有七十余城,公主只有食邑数城。王若能以一郡献给太后,以作为公主的领地,太后必定会很高兴,王也就可以免除忧虑了。"于是齐王献城阳郡,且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十分高兴,并嘉许齐王,就在齐王邸置酒设宴,欢饮后,便让齐王返回封地。孝惠帝三年,开始筑长安城,四年,完成一半,到五年、六年,便全部竣工。各地诸侯来会。十月,诸侯朝觐祝贺。

  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之日,孝惠帝死,发丧以后,只闻太后之哭声而不见落泪。留侯之子张辟强才十五岁为侍中官,告诉丞相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现在他死了,却只是哭而不悲伤,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丞相反问:"是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较长之子来继承他的嗣位,现在太后怕的是你们这些老臣。您现在应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让他们统领南北之军。等到吕氏都入宫用事,吕后就能心安,而你们也就能免于祸患了。"于是丞相照着辟强的计策去做,太后喜悦在心,然后哭惠帝之死才掉下哀伤的眼泪。此后,吕氏的权势兴起,大赦天下。九月辛丑之日,惠帝安葬,太子即位为帝,拜谒高帝之庙。少帝元年,太后代行天子之事,所有号令都出自太后。

  自从太后听政以后,她想立诸吕氏为王,便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高帝在白马盟时说:’不是刘姓而为王的,天下人可起而攻击他。‘现在要封吕姓为王,是违约的。"太后听了很不高兴,再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他们回答说:"高祖平定天下时,封刘姓子弟为王,现在太后行天子事,封兄弟及吕姓子弟为王,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太后听了很高兴地退朝了。王陵责备陈平、绛侯说:"当初与高帝歃血盟誓时,你们难道都不在场吗?现在高帝死了,太后主权,要封诸吕为王,你们只顾曲意逢迎,还有什么面目再见九泉之下的高帝?"陈平、绛侯说:"如今若说当面指斥,据廷力争,我们诚然不如您,但要是保全社稷,安定刘姓之后,您又不如我们了!"王陵无言以对。十一月,太后想废掉丞相王陵,借口拜他为太傅,夺去他的相权,王陵只好称病回乡。然后以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理政事,只监督宫中之事,好像郎中令一样。食其因此能受太后的宠幸,常常借太后之权用事,公卿们也都承欢其意以决定事情。接着便追尊郦侯之父为悼武王,想借此逐渐封诸吕为王。

  四月时,太后想封诸吕为侯,却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此时鲁元公主死,赐谥为鲁元太后。其子偃封为鲁王,鲁王的父亲就是宣平侯张敖。又封齐悼惠王之子章为朱虚侯,并将吕禄之女许配给他。齐国丞相寿封为平定侯,少府阳成延为梧侯,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贾为南宫侯。

  太后想立诸吕氏为王,先立孝惠帝时后宫之子强为淮阳王,不疑为常山王,山为襄城侯,朝为轵侯,武为壶关侯。太后以微言示意大臣,大臣知其意,请求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欣然同意。建成康侯释之死,因继承之子有罪,就废掉他,改立她的弟弟吕禄为胡陵侯,以作为继续康侯之后。二年,常山王死,立他弟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改名为义。十一月,吕王台死,谥为肃王,其子嘉代立为王。三年,无事。四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此外还封诸侯丞相为侯的有五个人。

  宣平侯之女为孝惠帝皇后时,没有生儿子,于是假装有身孕,让一美人入宫生子以据为己有,并杀孩子的母亲,立这孩子为太子。孝惠帝死后,太子即位为帝。皇帝渐渐长大,听人家说他的亲生母亲已死,而他并非皇后真正所生,便这样说:"母后怎能杀我生母而夺我为子,现在我还小,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叛变。"太后听到后非常担忧,怕他真的会作乱,就把他幽禁在别宫里,借口皇帝病得很重,左右之人不得觐见。太后说:"凡是受万民托命来治理天下的,要像天一样地覆盖万物,像地一样地容纳万物,而且在上位的能使百姓安乐,百姓也会欣悦地服从而侍奉他,上下如此沟通融洽,天下得以太平大治。现在皇帝久病不愈,因而失之迷惑昏乱,无法再继续担当宗庙祭祀的责任,不能治理天下,应该换个人以为代替。"群臣都叩头说"皇太后以天下生民为念,使得保全宗庙社稷,我们恭敬地承受你的诏命。"就废掉少帝,太后私下偷偷地将他杀死。五月,丙辰之日,立常山王义为帝,改名为弘,但不改年号,因为仍然是太后代行天下政事。又以轵侯朝为常山王,设置太尉官,以绛侯勃为太尉。五年八月,淮阳王强死,以他的弟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六年十月,太后因吕王嘉行为骄纵,便废了他,以肃王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夏天,大赦天下,封齐悼惠王之子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友的正妻是吕姓女,但友不喜欢吕氏,爱另一个妾,吕氏女十分忌妒,转而向太后进言,诬告赵王有罪,谓其曾说:"吕氏怎能为王,等太后年老百岁之后,我一定要起来攻击。"太后大怒,因此召来赵王,赵王到京师后,便将他安置在官邸里,避不见面,且命卫士们团团围守,不给他东西吃,群臣之中若有私自偷给他食物的,就抓来问罪。赵王在饥饿中便吟唱道:"吕姓用事啊,刘姓就危荡啦!威胁王侯啊,硬要我娶吕女。吕女既忌妒我且以罪恶诬告于我,像这样好进谗言的女子,在上位的难道不知道吗?我不是忠臣吗?那为何被国家摒弃?自杀于荒野中吧!苍天要知道举用正直啊!唉,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宁愿早点自杀算了。做国君的却饿死于此,有谁可怜我呢?吕氏之无理闹事,只有托付上天以报我仇恨了。"丁丑日,赵王终于被幽禁而死,依民礼将他葬于长安的民冢之中。

  己丑这天日蚀,白昼晦暗,太后以为不善,心中闷闷不乐,告诉左右的人说:"这是因为我的缘故吧!"

  二月,迁梁王恢为赵王,吕王产为梁王,梁王不到国上任,留京为皇帝太傅。又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并把梁改名为吕,吕改为济川。太后的妹妹吕媭有一女儿为营陵侯刘泽的妻子,当时刘泽是大将军。太后既封诸吕为王,又恐怕她死后刘泽会作乱危害,于是将刘泽封为琅邪王,以便宽慰他的心。

  梁王恢改封到赵地后,心里总是闷闷不乐。太后又将吕产女儿嫁给赵王为后,且王后的随从官都是吕氏,他们专权用事,暗中侦伺

赵王,赵王不得为所欲为。赵王有一个爱妾,王后使人将她毒死,于是王作歌诗四章,叫乐人来唱,王闻之更是悲从中来,在六月时就自杀了。太后听后,以赵王因妇人而弃置宗庙礼节为由,废掉他的嗣位。

  宣平侯张敖死后,以其子偃为鲁王,并赐敖谥为鲁元王。

  秋天时,太后派遣使者告诉代王,要迁代王为赵王,结果代王谢绝了,请愿留守代之边地。

  太傅吕产、丞相陈平等人都说,武信侯吕禄是上侯,官位最尊,请立他为赵王。太后答应了,并追尊禄的父亲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建死,有与美人生一子,太后派人将他杀了,因此无后,便除去他的封国。八年十月,立吕肃王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吕通弟吕庄继为东平侯。

  三月中,吕后行除灾祭,回来时经过轵道,有人看到太后的腋下有一种变幻如云的东西盘附着,忽然间就消失了。占卜的结果说是赵王如意作祟,太后从此苦于腋伤。

  太后因外孙鲁元王偃年少,又早失父母,孤苦伶仃,便封张敖前妾的两个儿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他们两人来辅佐鲁元王。又封宫中掌宾赞受事的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这些做官的令丞们都是居住在关内的王侯,每人食邑有五百户之多。

  七月中,太后病重,就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率领北军,吕王产率领南军,吕后告诫产及禄说:"高帝平定天下时,跟大臣们相约说’不是刘姓而为王的,天下人可起而攻击他‘,现在吕姓为王,大臣都忿忿不平,我即将离世,皇帝还年幼,大臣们恐怕会叛变,你们一定要拥兵保卫宫室,千万别专于送葬事,不要被人所制伏。"辛巳之日,太后便去世。留下诏书赐诸侯王各黄金一千,将相列侯郎吏也都依其品第赐金,并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吕禄之女为皇后。太后安葬后,用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朱虚侯刘章身强体壮,东牟侯兴居是他的弟弟,与齐哀王的弟弟都是住在长安。此时,诸吕专权用事,想要叛乱,但怕高帝时的大臣绛、灌等人而不敢举发事变。朱虚侯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窥知他们的阴谋,恐怕也被诛杀,就私自使人通告其兄齐王,要他从西边起兵,诛除诸吕而立位。朱虚侯想从中与大臣相应和。齐王想要发兵,但他的丞相不听。八月丙午之日,齐王正想使人杀掉他的丞相,而丞相召平造反,举兵想围困齐王,王便将他杀了。于是从东边起兵,诈夺琅邪王的兵力,一并统领向西而去,这些事实在《齐王世家》中有所记载。

  齐王给诸侯王书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为王,悼惠王封在齐地,悼惠王死,孝惠帝使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帝死,太后专权,因年纪大,听凭诸吕废立皇帝,又连杀如意、友、恢三个赵王,灭梁、赵、燕三国而改立吕氏为王,齐地也被瓜分为四。虽有忠臣进谏,为上者总是迷惑昏乱而不听。现在太后死了,皇帝年少,未能治理天下,只有靠大臣诸侯了。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集兵力严厉威胁劫持各王侯忠臣,以假召使令天下,危及宗庙,今我率兵以诛除不当为王的人。"听到这话后,相国吕产等遂派遣颍阴侯灌婴率兵攻打。灌婴到荥阳,乃谋划说:"诸吕掌兵于关中,想危害刘氏而自立,现在我破齐回报的话更增加吕氏的凭借。"因此就留驻荥阳,遣使告谕齐王及诸侯,要与他们联合,并等待吕氏的叛变,然后共同诛除诸吕。齐王听了以后就还兵西界,等待消息以便完成约定。

  吕禄、吕产想在关中起兵,但内怕绛侯、朱虚等大臣,外怕齐、楚之兵,又惟恐灌婴背叛,想等灌婴所率领的兵与齐会合了以后再发动攻势,正在犹疑不定。那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少帝的弟弟常山王朝和吕后外孙鲁元王,都因年纪还小,未能治理国事而住在长安。赵王禄、梁王产都是吕氏的人,他们各自率领南北军,列侯群臣没有不感到难自保安全的。

  太尉绛侯周勃无法进入军中主兵,曲周侯郦商年老多病,他的儿子寄与吕禄交好,绛侯遂与丞相陈平商谋,派人劫持郦商,再令他的儿子寄去骗吕禄说:"高帝与吕后共同平定天下,刘氏所立的九王与吕氏的三王,都是国中大臣所议定的,此事已发布通告诸侯,诸侯都认为妥当,现在太后死了,皇帝又年少,而你佩带赵王之印,不赶快回去镇守封国,而仍为上将军却率兵留在此地,会引起大臣及诸侯的怀疑。你为何不归还将印,将兵权还给太尉,并请梁王解下相国印,然后与大臣盟约并返国上任?苟能如此,齐必罢兵,大臣亦安,你便能高枕无忧地为王,享千里之封地,这是子孙万世之利啊!"吕禄果然相信他的计谋,想解去将印,把兵权归还太尉,派人报告吕产及诸吕耆老,有的人以为便当,有的人以为不妥当,计策如何还在犹豫不决中。吕禄一直深信郦寄,时常一同出去游猎,恰巧经过其姑母吕媭之处,告知此事,媭大怒说:"你身为大将却弃军不顾,如今吕氏将无所归处了!"于是将珠玉宝器全都拿出来散在堂下说:"不要替别人保守这些东西了!"

  左丞相审食其被免官。

  八月庚申之日一早,平阳侯窋为御史大夫,和相国产正在筹划事情。郎中令贾寿的使臣从齐来,指责产说:"你不早到国上任,现在虽然想去,还能吗?"把灌婴与齐、楚联合诛除诸吕的事全告诉产,要他赶快入宫。平阳侯将所闻很快地报告丞相及太尉。太尉想入北军,却无法进入。襄平侯纪通主符节之事,就令他们持符节佯称奉令守北军。太尉又令郦寄跟掌管诸侯及归义蛮夷朝贡的典客刘揭游说吕禄说:"皇帝命令太尉守北军,要你急速归国,尽速归还大将之印而去,否则将有祸事发生。"吕禄以为郦寄不会欺骗他,就解印给刘揭,把兵权授给太尉。太尉领有兵权后入军门,在军中发令说:"为吕氏的右袒,为刘氏的左袒。"军中兵士都左袒刘氏。等到太尉到时,将军吕禄已解去印绶离开了,于是北军便归太尉统率。

  但是还有南军,平阳侯把吕产的阴谋告诉丞相陈平,陈平就召来朱虚侯辅助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督营门,又令平阳侯告诉卫尉说:"不准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北军,想要入未央宫作乱,但是无法进入殿门,来回徘徊着。平阳侯担忧不能得胜,快马加鞭地把情形告诉太尉,太尉也恐怕不能取胜于诸吕,因此不敢公然地说要诛除诸吕,就派朱虚侯叫他赶快入宫保护皇帝。朱虚侯请兵,太尉给兵千余人。才入未央宫门,便看见吕产在朝廷中,日落时分,便攻击吕产,产逃走。因突然大风兴起,他的随从官因而乱成一团,不敢抵抗。于是追逐吕产,终于在郎中府吏的圂中把他杀死了。

  朱虚侯杀了吕产,皇帝命掌兵赞授事的谒者持符节慰劳朱虚侯。朱虚侯想要夺走节信,谒者不肯,他就与谒者同车而行,拿着节信快速奔走,以便斩杀长乐尉吕更始。回来后,赶快回北军,报告太尉。太尉欣喜,起身拜贺朱虚侯,说:"我们最大的忧患就是吕产,现在将他杀死了,天下可以太平了!"就派遣人分别追捕吕氏男女,无论老少全部都斩。辛酉之日,捕斩吕禄,且鞭杀吕媭,又派人杀死燕王吕通,废掉鲁王偃。壬戌之日,皇帝太傅审食其复位为左丞相。戊辰之日,济川王改封为梁王,立赵幽王之子遂为赵王。

  派遣朱虚侯章把诛除诸吕的事去告诉齐王,要他罢兵,灌婴也罢兵自荥阳归来。

  大臣们私下共同商谋说:"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都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子,都是吕后用欺诈的手段夺来之子,并杀掉他们母亲,养在后宫,然后立为太子及封王,以此加刘章杀吕产,选自明刻本《新刻按鉴编集二十四帝通俗演义全汉志传》。

  强吕氏的势力。现在吕氏都已被消灭了,而这些所立的王侯们,等长大后必定专权用事,对我们十分不利,不如在诸王里选个最贤能的人立为皇帝。"有人说:"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子为齐王,按此推算,是高帝的嫡长孙,应该可以立他为帝了。"但大臣们都说:"吕氏以外戚专权之恶,几乎危害宗庙,危乱功臣,现在齐王的母家驷钧,乃是恶人,如立齐王的话,又要重蹈吕氏之覆辙。"又有人主张立淮南王,也因淮南王年纪还小,且母家又不善而作罢。最后决定说"代王是高帝的亲生子,年纪比较起来也最大,为人仁孝宽厚。太后外家薄氏也谨良。而且拥立较年长者自然顺当,又以仁孝传闻于天下,真是最适当的人选。"于是私下密谋遣人召来代王,代王使人辞谢。再遣使来,然后代王才乘上六乘传车,于闰九月末己酉之日抵达长安,住在京师代邸。大臣们都来拜见,并且奉上天子的印玺,一致尊立他为天子。代王谦让再三,由于群臣一再坚持请求,最后终于答应了。

  东牟侯兴居说:"当初诛除吕氏时我没有建功,现在请让我去诛除宫中的人。"于是就与太仆汝阴侯滕公一起入宫,上前向少帝说:"你不是刘氏,不当立为皇帝!"因此示意左右执戟的侍卫弃兵器离去,却有些人不肯弃兵器,宦官使张泽谕告他们,才都弃兵器而去。滕公便召车驾载少帝出宫。少帝说:"你要将我怎么安置?"滕公说:"出宫去住!"便将他舍息于少府。接着以天子六马法驾迎接代王于官邸。报告说"宫中已除净。"代王当晚就进未央宫。但有谒者十人持戟站在宫门的前面说:"天子还在,你们为何入宫呢?"代王告诉太尉,太尉前往告知,谒者十人才都弃武器离去。于是代王入宫理政,当夜,有司之官分别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其府第之内。

  代王立为天子。在位二十三年死,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说:"在孝惠帝及太后之时,百姓才脱离战争的痛苦,君臣都希望无为以求休养生息,因此孝惠帝无所作为,而太后以女主代行天子之事,发号施令不出房户,天下自然安定,罕用刑罚,犯罪者少,人民努力于耕稼,衣食不虞匮乏。"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