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5
引兵离齐,从鲁地出胡陵,到了萧县,与汉兵大战于彭城灵璧之东,睢水之上。大破汉军,杀汉军士卒极多,睢水为之不流。楚军取得汉王父母妻子于沛县,置于项王军中,以为人质。
当这个时候,诸侯见楚强,而汉败退,都脱离汉,又归附于楚。塞王司马欣逃亡入楚。
吕后之兄周吕侯吕泽,为汉将,领兵驻守下邑。汉王战败,乃奔赴下邑会合吕泽。渐渐收聚士卒,驻军于砀。于是汉王乃西行,过梁地到虞。派谒者随何赴九江,去见九江王。汉王说:"你如果能游说黥布,能使他举兵反楚,项羽一定要留军击黥布。如果能使项羽留兵数月,我必能取天下了。"
随何于是去说服九江王黥布,黥布果然叛楚。楚使大将龙且领兵击黥布。
当汉王败于彭城而西走之际,使人寻求家室。其时汉王家室也已逃走,相互不能寻得。战败之后,乃独得刘盈,便是后来的孝惠皇帝。二年六月,立刘盈为太子,大赦罪人。汉王令太子盈守栎阳;令诸侯的儿子,凡在关中的,都集居在栎阳,以为拱卫。于是引水灌攻废丘,废丘降汉,章邯自杀。汉王将废丘更名为槐里。于是令祠官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依四时节日祭祀,不得失误。又发动关内兵,登塞坚守。
这时,九江王黥布与楚将龙且大战,九江王不能胜,乃与随何潜逃归汉王。汉王渐收聚士卒,加上诸将所率和关中的兵增援,是以军势大振于荥阳,破楚兵于京、索之间。
汉王三年,魏王豹谒汉王,求归魏地,省视父病,汉王许之。魏王豹回至河东,立即断绝河津的蒲津桥,叛汉而归楚。汉王使郦食其赴魏游说魏王豹,魏王豹不肯听。汉王遣将军韩信攻击魏王豹,大破魏军,虏魏王豹。乃平定魏地,置三郡: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
汉王令张耳和韩信领兵向东进攻,于是攻下井陉,进击赵,斩陈馀和赵王歇。次年,乃立张耳为赵王。
汉王兵扎荥阳南,筑甬道,联接于黄河,以取敖仓之粟。汉王与项羽两军相对,经一年多,相持不下,项羽兵屡次侵夺汉的甬道,汉军缺粮,项羽兵乃围汉王。汉王请与项羽讲和,要求割荥阳以西为汉地。项羽不肯。汉王以为患,乃用陈平之计,给陈平金四万斤,用以离间楚项羽与范增。于是项羽乃怀疑亚父范增。
这时亚父劝项羽,乘此时机,急攻下荥阳。后见项羽对他怀疑,便发怒,辞以年老,求项羽赐骸骨,归于卒伍之列。项王许范增所求,范增东归,未到彭城而死。
汉军缺粮,已临绝食。于是在夜间由东门放出女子甚多,随之奔出甲士二千多人,楚兵因此四面围击。将军纪信,坐了汉王的车,假装为汉王,以骗楚兵。楚兵以为汉王出降,都高呼万岁,争赴城东门观看。因此汉王得与数十骑士,潜出西门而逃。
汉王临行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三人守荥阳。诸将和士卒,不能随汉王走出的,都留在城中。汉王去后,周苛和枞公商议说:"魏豹是反国之王,难和他共守城池。"因此二人杀了魏豹。
汉王脱出荥阳,入关收聚兵力,想要再出兵收复东边之地。袁生说汉王说:"楚和汉在荥阳相持不下,已经好几年了,其间汉常处困境。这一次愿大王兵出于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迎击大王之兵。大王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牵住项羽之兵。使荥阳、成皋之间,且得休息。同时使韩信等联合河北、赵地、燕、齐兵力。大王那时再引兵赴荥阳,也还不晚。这样,楚所要准备应付的方面很多,力量分散。汉兵得休息,兵力复振,再与楚战,必定破楚了。"汉王听从袁生之计,出兵于宛叶之间,与黥布同收聚兵马。
项羽闻报汉王在宛,果然引兵向南。汉王坚守壁垒,不肯与项羽作战。这时彭越渡过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于下邳,彭越大破楚兵。项羽闻报,乃引兵向东,来击彭越,汉王乘机也引兵北向兵扎成皋。
项羽击破彭越兵,彭越败走。此时项羽得知汉王又回军成皋,乃引兵西进,攻打荥阳,杀周苛和枞公,而虏韩王信,乃围成皋。汉王逃脱,独自与滕公夏侯婴同车出成皋北面玉门,向北,渡黄河,驰走至夜,宿于修武。汉王自称汉使者,于清晨驰入张耳、韩信的营中,夺取了张耳、韩信的军队。乃使张耳向北进攻,增收兵卒于赵地使韩信向东进兵,攻击齐。
汉王得了韩信的军队,声势复振,引兵渡过黄河。向南进,在小修武南方,饱餐全军。计划再战。郎中郑忠,此时说服汉王,阻止汉王出兵,请汉王高垒深堑,不与项羽战。汉王听信郑忠之计,使卢绾、刘贾二人,领兵二万人,骑兵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和彭越军合力,再击破楚兵于燕郭西,乃又攻下梁地十余城。
淮阴侯韩信,已经受汉王命,东进攻齐,还没有渡过平原。汉王又使郦食其去齐,游说齐王田广。田广听郦生之言,于是叛楚与汉和,同击项羽。而韩信用蒯通之计,袭击田广而破齐。齐王田广以为郦生欺骗,烹杀郦生,田广东走至高密。
项羽听到韩信已用全部河北之兵,击破齐、赵,而且将要击楚,便派龙且、周兰二将领兵去击韩信。韩信与楚兵战,骑将灌婴夹击楚兵,大破楚兵,杀了龙且。齐王田广奔投彭越。当这时候,彭越领兵在梁地,往来游击,苦扰楚兵,断绝楚兵粮食。
汉王四年,项羽要亲自去击彭越,便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说:"你要谨慎地看守成皋。如果汉来挑战,千万谨慎,不可交战,只要能阻止汉军,不容汉军东进而已。我十五天以内,必定攻得梁地,立刻回来,再和将军共事。"
项羽乃引兵东行,击陈留、外黄、睢阳,都攻下。汉军果然屡次向楚军挑战,楚军不肯出战。汉军派人辱骂楚军,连连辱骂五六天,大司马曹咎怒,出兵,渡汜水。当楚士卒半渡之际,汉兵突作袭击,大破楚兵,掠得楚所有金玉财宝。大司马曹咎,长史司马欣,都自刎汜水上。
项羽在睢阳,闻报海春侯兵败,急引兵回来。当时汉军正围困钟离昧于荥阳东,项羽兵一到,汉兵急退,全择险阻而走,项羽兵不得追。
韩信已经破齐,使人传言说:"齐国接近楚国,如果权势太轻,不作假王,恐怕不能安定齐地。"
汉王听了,要出兵攻韩信。留侯张良说:"今日情势,不如因而立韩信为齐王,使韩信自己守齐地。"
汉王以为然。乃遣张良至齐,持印绶,立韩信为齐王。项羽闻报龙且军败,心生恐惧。乃使盱眙人武涉,赴齐游说韩信。韩信不肯听。
楚汉久久相持,胜负不能决,丁壮久苦于军旅,老弱疲病于转运粮食。汉王和项羽有一天临广武涧上对谈。项羽要与汉王单独挑战,以一人对一人。汉王指项羽,历数其罪。汉王说:"在开始时候,我与项羽都受楚怀王之命,约定了,先入关中的为王。项羽背约,要我为王于蜀汉,这是项羽的罪之一。项羽假传怀王意旨,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己取其上将军尊号,这是罪之二。项羽已经救赵,应当还报楚怀王,而项羽擅自劫取诸侯之兵而入关,这是罪之三。楚怀王曾经约束,入秦之后,不许有暴虐劫掠,项羽烧秦宫室,掘秦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的财物,罪之四。又强杀秦的降王子婴,罪之五。又以欺诈手段,坑杀秦降兵子弟二十万人于新安,而封其将章邯为王,罪之六。项羽对诸将附从项羽的,都封好地为王,而无理地逐齐、赵、韩的故王田市、赵歇、韩广,使他们臣下争为叛逆,罪之七。项羽将义帝逐出彭城,而自己取彭城为都,又夺韩王地,合并梁楚之地,都归于自己,自私贪婪,罪之八。项羽秘密派人暗杀义帝于江南,罪之九。为人臣而杀其君主,杀已降之兵,为政不能公平,主持公约而不守信,这种人为天下所不能容,真乃是大逆无道,罪之十。我以仁义之师,随从诸侯,诛除残暴贼害。像项羽这样的罪人,我要用刑余的罪人,就能够击杀项羽!我自己何苦和你挑战?"
项羽大怒,以暗伏的弩箭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但却自己握住脚说:"贼射中了我的脚趾。"
汉王所以如此,是为了不使敌人知他受重伤。汉王因伤卧病,张良请汉王勉强起床,巡行慰劳军士,以安士卒,不要使楚乘机会进攻而胜汉。汉王出来行军,伤势严重,难于支持,因而驰入成皋休养。病愈,乃西行入关,到栎阳,慰问父老,设酒宴请父老饮,斩已故塞王司马欣的头于栎阳市。在栎阳停留四天,又回到军中,统军于广武。关中之兵,这时发来,增益兵力很多。
当此时,彭越带兵居于梁地,往来游击,苦扰楚兵,绝楚兵粮食。齐田横前往梁地,从彭越。项羽屡次击彭越等,而齐王韩信又进兵击楚。项羽恐惧,乃与汉王订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之地为汉地,鸿沟以东之地为楚地。项羽送回汉王的父母妻子,汉军中都高呼万岁,项羽乃归而别去。
项羽解兵东归。汉王要引兵西归,而用留侯张良和陈平之计,进兵追项羽,追到阳夏之南止军,汉王乃与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期会于固陵,共击楚军。然汉王军到了固陵,韩信与彭越都没有来相会。于是楚兵攻击汉军,大败汉军。
汉王又入壁垒,掘深沟而坚守。因用张良之计,于是韩信彭越都领兵而至。
刘贾入楚地,围攻寿春。汉王既败于固陵,乃派使者召大司马周殷,尽发九江之兵而迎武王黥布,武王攻下城父而屠杀之。随何、刘贾、齐、梁诸侯,都大会于垓下。汉王封武王黥布为淮南王。
汉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负于垓下。淮阴侯韩信帅三十万兵,独当一面。韩信部将孔将军蓼侯孔熙居左,费将军费侯陈贺居右。皇帝在后,绛侯周勃、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兵可有十万。淮阴侯先战一合,不利,退却。孔将军与费将军纵兵击项羽,楚兵不利,韩信再乘势进击,大败楚军于垓下。
项羽夜间听到汉军中唱楚歌,以为汉军尽得楚地。项羽心怯,乃败而亡走,是以全军大溃败。高祖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于东城,斩首八万,于是攻取而平定楚地。
鲁独为楚坚守,一时不能攻下。汉王引诸侯兵北至鲁,以项羽头示鲁之父老,鲁乃投降。因此以鲁公封号,葬项羽于谷城。回军至定陶,高祖驰马自入齐王韩信军中,夺韩信兵。
五年正月,诸侯将相共同请求尊汉王为皇帝。汉王说:汉军追击楚军时期作战示意图"我听说过,皇帝尊号,必为有贤德之人,才能够有之。空言虚语,无实的名位,不是我所要取得而能持守的,我不敢当皇帝之位。"
群臣都说:"大王起于微细平民,诛杀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就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如不称皇帝尊号,大家都会怀疑自己王侯的封号而不敢信,臣等以死坚守上尊号于皇帝的决心。"
汉王谦让三次,群臣坚持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不得已,说:"诸君一定以为我作皇帝能使国家安利;为了国家的安利,我只好作皇帝了。"
二月甲午日,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北。
皇帝说:"义帝没有后嗣,齐王韩信熟习楚国风俗,迁齐王韩信为楚王,以下邳为都。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以定陶为都。旧的韩王信,仍为韩王,以阳翟为都。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以临湘为都。番君吴芮的部将梅鋗有功,随军入武关,所以感谢番君。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赵王敖,都依旧为王不变。"
天下大定。高祖建都于洛阳,诸侯都为天子下属臣。
原临江王驩,为项羽效忠,叛汉,高祖令卢绾、刘贾领兵围攻临江王。坚守不能攻下,攻击好几个月,临江王不能守,投降,高祖杀临江王于洛阳。
五年五月,汉罢兵,兵都解甲归家。诸侯国之人,留在关中的,除免其赋税十二年。诸侯国之人,不愿留居关中而回其故国的,免赋六年,食禄一年。
高祖置酒于洛阳南宫。高祖说:"列侯诸将,大家不许隐讳于朕,都要直言真情。朕所以能得有天下,是什么原因?项氏的所以失掉天下,是什么原因?"
高起和王陵二人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侮辱人,项羽仁厚而爱人。然而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招降攻下之地,陛下就肯将原地封与攻占的将帅,陛下能与天下人同利。项羽妒贤嫉能,人有功,项羽便加以杀害。贤能之人,对项羽怀疑不肯相信。诸将战胜而不酬功,得地而不给诸将应得之利,因此所以失天下。"
高祖说:"你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论到运筹谋划在帷帐之中,而能决定战胜于千里之外。朕不如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朕不如萧何;综联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朕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朕能够用这三人,这就是朕所以取得天下的道理!项羽有一个范增,但他不能用,这就是项羽所以被朕所擒的道理!"
高祖要久远以洛阳为都,齐人娄敬向高祖谏说,留侯也劝高祖入关中建都。高祖即日命驾入关中,建都关中。
六月,大赦天下。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亲自领兵击臧荼,虏臧荼。乃立太尉卢绾为燕王,使丞相樊哙领兵攻代地。本年秋,利几反。高祖亲自领兵击利几,利几败走。利几原是项羽的部将。项羽败,利几当时为陈令,不随项羽,逃亡而投降高祖。高祖封利几为颍川侯。高祖到洛阳,按照名册召见诸侯,利几自以为原是项羽的部将,内心恐惧,不敢应召,只好造反。
六年,高祖每五天朝见太公,如家人父子之礼,拜太公。太公家令谏说太公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皇帝虽然是太公的儿子,但他是皇帝,是人主。太公虽然是父亲,而属于人臣。如何可以使人主拜人臣呢?这样做下去,就要使天子的威严尊重,不能行使于臣民了。"
下一次高祖又来见太公,太公拥抱着扫帚,迎接在门前,却步退走。高祖大惊,忙下车扶太公。太公说:"皇帝是人主,怎能因我为父亲的缘故,乱了天下的大法!"于是高祖乃尊奉太公为太上皇。高祖心中赞美家令所言极好,赐家令金五百斤。
十二月,有人上书密告变故,指楚王韩信谋反。高祖问左右辅臣,如何处理。左右争先说要出击韩信。高祖不听,而用陈平之计,伪作出游云梦,要会诸侯于陈,楚王韩信迎高祖于陈,高祖就势捕囚韩信。
这一日,大赦天下。田肯来祝贺,因说高祖说:"陛下得擒韩信,又建都于关中,关中秦地,得形势之胜,阻山带河,是险固之国。山河阻隔,与诸侯县,悬隔千里,诸侯持戟武士百万,而秦得百万之二倍。地势便利,用此情势,发兵攻诸侯,譬如居住高屋之上,倒下瓶水,直流无阻而下。若齐地,东有琅邪即墨之富饶,西有黄河天然界限,北有渤海的利益。地方二千里,诸侯之众,持戟武士百万人,与他地悬隔千里之外,而齐得持戟之武士,二十万人。故齐地与秦地,都为富强之地,实一东秦与一西秦。除非陛下亲子弟,不可以使为齐王。"
高祖说"好!"赐田肯金五百斤。后十余日,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原楚王韩信地为二国。高祖说:"将军刘贾,屡次有功,封为荆王,有淮东之地。封皇弟刘交为楚王,有淮西之地。皇子刘肥封为齐王,有齐地七十余城,凡人民能说齐地方言的,都属于齐国。"
于是论功绩高低,剖符封各功臣为列侯。迁韩王信于太原。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于马邑,韩王信因与匈奴谋反于太原。白土地方姓曼丘名臣的,为韩王信属将,和王黄二人,共立旧赵将赵利为王,合匈奴兵叛汉,高祖亲自领兵北击匈奴叛军。正值天寒,士卒手指冻落的十分之二三,乃进兵到平城。匈奴围困高祖于平城七天,然后罢兵而去。
高祖乃令樊哙留北方,平定代地。高祖立兄刘仲为代王。二月,高祖从平城经过赵地,经洛阳回到长安。
长乐宫建成,高祖命丞相以下官,全体由栎阳迁至长安。
八年,高祖领兵东下,击韩王信所余的反寇于东垣。丞相萧何营造未央宫,宫立有东阙和北阙,又有前殿、武库、太仓。高祖归来,见未央宫阙壮丽之甚,高祖大怒,对萧何说:"天下不安,连年苦战,如今成败还不可知,为什么建造宫室,这样的豪华过度?"
萧何说:"就是因为天下还没平定,所以乘这时候造成宫室。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不足以表示天子的尊重威严,并且也不要让后世的宫殿更加壮丽。"高祖乃喜悦。
高祖领兵去东垣之时,经过柏人,赵相贯高等人,谋杀高祖。高祖当其时心有所动,感觉不安,因而不停留于柏人。代王刘仲弃国逃亡,自己回到洛阳。高祖废刘仲王号,以为合阳侯。
九年,赵相贯高等谋杀高祖事被发觉,灭三族。废赵王张敖改为宣平侯。本年迁徙楚国贵族昭、屈、景;齐国的贵族田氏,都到关中。
未央宫建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宴于未央宫前殿。高祖自捧玉卮,起立向太上皇敬酒,祝健康长寿。高祖说:"早先,大人常指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二哥刘仲殷勤用力。如今我成就的产业,和二哥刘仲比一比,是谁的多?"
殿上群臣听了,都高呼万岁,大笑欢乐。
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都来朝于长乐宫。春夏二季无事。七月,太上皇崩于栎阳宫。楚王刘交、梁王彭越,都来送葬,赦栎阳囚犯,更命郦邑名曰新丰。
八月,赵相国陈稀反于代地。高祖说:"陈稀曾经作朕的使者,很可信任。代地空虚,急需可信主人防守,朕所以封陈豨为列侯,以相国名义守代地。如今竟和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的吏民,都没有罪,赦免代地全体吏民。"
九月,高祖亲自领兵,自东面击陈豨,兵到了邯郸,高祖大喜,说:"陈豨不在南方以邯郸为据守之地,却靠漳水阻隔为阵,朕可以看出陈豨是个没有作为的人。"
又听说陈稀部将都是从前做买卖的。高祖说:"朕知道怎样对付他们了。"高祖于是多多用金钱诱买陈稀部将,陈豨部将多投降。
十一年,高祖在邯郸,诛除陈豨等事还未能完毕。陈豨将侯敞率领万余人游动各地;王黄军留在曲逆,张春渡黄河击聊城。汉使将军郭蒙与齐将同击张春兵,大破张春。太尉周勃从太原领军入代,平定代地。兵到马邑,马邑不得攻下,周勃连攻马邑,杀伤马邑兵极多。
陈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东垣,攻一月余不能攻下。东垣士卒骂高祖,高祖怒。其后东垣城降,高祖令交出骂者斩首,未骂的得宽恕。于是乃分赵国山北之地归于代,以增大代地,立皇子刘恒为代王,以晋阳为都。
本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于关中,杀韩信,灭三族。夏,梁王彭越谋反。废梁王,迁彭越于蜀。彭越又要反,乃杀彭越,夷三族。高祖立皇子刘恢为梁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进兵并取荆王刘贾之地,北进渡淮,楚王刘交败走入薛。高祖亲自领兵往击黥布,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败黥布军于甀,黥布逃走,高祖令别将追黥布。高祖回师,过沛县,停留于沛县,设酒宴于沛宫。召来全县故交父老子弟,恣意畅饮。高祖拣出沛中儿童,得一百二十人,教以歌唱。大家饮酒到半醒半醉的时候,高祖自己击筑,自己作歌诗,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命儿童都和唱熟习,儿童高唱,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泪下数行。高祖对沛县父兄们说:"游子悲故乡,朕虽以关中为都,长住都中。但万年之后,朕魂魄仍然乐于思念沛县。且朕由沛公名位出兵诛暴逆,今日方能有天下。因此,以沛县作朕的汤沐邑,免沛县全民赋税,世世代代不必纳税。"
沛县父老兄弟,以及妇女长辈,旧日朋友,每天陪高祖饮酒,彼此极为欢乐,回述从前旧事,谈笑取乐,连续十余日。高祖想要离去,沛县父老兄弟坚请高祖再多留几日。高祖说:"肤带来人马太多,父兄们不能供应这样多人的花费。"
高祖乃离沛,沛县一时成为空城,全县民众,都到邑西送高祖,献牛酒。高祖在邑西又停留,设帷帐和大家饮酒三日,沛父老兄弟叩首要求高祖说:"沛县有幸,得免赋税,而丰邑未得免,请陛下哀怜丰邑,也赐予免税。"
高祖说:"丰邑是朕所生长之地,最不能忘,朕所以不免丰邑赋税,只为雍齿的缘故,雍齿居然反朕而投魏!"
沛县父兄仍向高祖固请,高祖便也免了丰邑赋税,比照沛县一样,于是封沛侯刘濞为吴王。
汉将此时击黥布军于洮水南北之地,南北二地都大破黥布军,黥布败走,追获黥布,斩于鄱阳。
樊哙领兵,北定代地,斩陈豨于当城。
十一月,高祖从征黥布军回到长安。十二月,高祖说:"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湣王、赵悼襄王,都绝嗣无后。赐予守冢,各十家。秦始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赦代地,吏民被陈豨、赵利所劫掠的,都赦无罪。陈豨的降将说:陈豨反的时候,燕王卢绾派人来到陈豨处,与陈豨同作阴谋。高祖闻知此事,乃使辟阳侯审食其迎卢绾来长安。卢绾称病,不肯来。辟阳侯回报高祖,说明卢绾造反,事有端绪可寻!
二月,高祖使樊哙、周勃领兵击燕王卢绾,赦免燕的吏民和反卢绾来归汉的人,立皇子刘建为燕王。
高祖亲击黥布时,被流矢射中。归途中发病,病很严重。到长安,吕后忙接来良医看病,医生入见高祖,高祖问医生病势如何,医生说,可以医治得好。高祖辱骂医生说:"朕以布衣平民,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朕的命系于天,虽有扁鹊,对朕的病有什么益处?"
高祖不要这位医生医病,赐医生金五十斤,使医生离去。过后,吕后见高祖病沉重,便问高祖:"陛下百岁以后,萧相国再死去,使谁代替萧相国的位置?"
高祖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其次。高祖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年轻而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当重任;周勃为人沉重宽厚而缺少学问,但能安定我刘氏天下的,必定是周勃,可以使他为太尉。"
吕后又问其次。高祖说:"在这以后,你也不能知道了!"
卢绾带领数千骑兵,居留塞下等待。希望有幸而高祖能病愈,卢绾可以自己入长安谢罪。
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于长乐宫。
高祖崩逝之后,经过四天,吕后不发布丧事消息,吕后和审食其暗中谋划。吕后说:"皇帝所属将帅们,原来和皇帝都一样是编户平民。后来诸将北面为臣,大家常都怏怏不乐。如今再使他们侍奉少主,他们怎肯心服?不全族灭这些人,天下不会安定!"
有人听到了这个话,便告诉将军郦商。郦商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崩逝四天,而不发布丧事消息,计谋杀尽将帅们。真这样做,天下可就危险了!陈平、灌婴,领十万兵守荥阳,樊哙、周勃领二十万兵平定燕代。此时若知道皇帝崩逝,将帅们都被杀,必定连兵回乡,进攻关中。那时大臣在内叛乱,诸侯在外造反,天下之亡,可以翘足而待!"
审食其以为然,忙入宫向吕后陈述。于是乃在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卢绾闻知高祖崩,乃逃入匈奴。
五月丙寅葬高祖,己巳立太子刘盈为皇帝。帝与群臣到太上皇庙聚议。群臣都说:"先皇帝兴起于微细平民,而能拨转乱世,还归于正道,平定天下,为汉的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太子袭号为皇帝,就是孝惠皇帝。令各郡各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依年节时令祭祀。到了孝惠皇帝五年,孝惠皇帝思念高祖在回沛县时的悲乐情形,乃命以沛宫为高祖原庙。高祖在沛所教歌唱的儿童一百二十人,都合作为原庙的吹乐,后有出缺的情形,每出缺便补足。
高祖有八位皇子,长子是庶出,就是齐悼王刘肥,次子吕后生便是孝惠皇帝刘盈,第三子是戚夫人所生的赵隐王如意。第四子是代王刘恒,后来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所生。第五子是梁王刘恢,吕太后时迁徙为赵共王。第六子是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迁徙为赵幽王。第七子为淮南厉王刘长。第八子是燕王刘建。
太史公说:"夏代的政治主要在一个’忠‘字。所谓’忠‘,就是诚信敦厚。它的弊端在于常常会使小人粗鄙、缺乏礼节。等到殷人承续夏代掌握政权的时候,却又特别讲求一个’敬‘字。敬,就是敬天、敬神、敬祖先的意思。它的弊端在于常常会使人迷信鬼神。等到周人承续殷代掌握政权的时候,却又特别讲求一个’文‘字。要晓得:’文‘指的就是礼乐制度。世人过分讲求礼乐制度,不免就会产生若干只重繁琐形式的弊端。如果人们内心浇薄,也就一无诚心可言。要纠正这项缺失,实在没有比’忠‘字更具有效益了。因此,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施政的中心思想,由’忠‘而’敬‘,由’敬‘而’文‘,交递变换,各有注重。在周秦之际,礼乐制度破坏无遗,因而发生许多严重的偏失现象。到了秦代,施政非但未能加以革新,反而采用严苛的刑罚去治理人民,岂非错上加错!等到汉代兴起,承续秦代酷刑苛法的弊端,不得不仍然改用’忠‘字来治理国家。于是和人民约法三章,使国政再趋于诚信敦厚,让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安和乐利的生活,实现天道循环的正统。
"汉代以十月作为岁首,天子祭享宗庙,诸侯前往京城朝觐,一般都在这个时候。官员们的乘舆和章服,天子乘坐黄缯作盖的车辆——就是所谓黄屋,以及插在车左、用雉尾或犛牛尾代表帝王的旗帜,全都有了制度。历朝皇帝死后,一例葬在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