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5
怕的鬼魂、苍白的病鬼、报仇的劳心鬼和诱人犯罪的饿鬼等,一大群可怕的鬼魂.还有制造死亡的战鬼、长着鲜血淋漓的蛇头的挑拨之鬼、以及其他许多危害人类的恶鬼.伊尼亚斯和希比尔由他们之间通过时没有受到干扰,最后抵达一个地方,那里有个老人在湖泊上伐桨撑船,他们看到一个凄凉的景象,在岸上有许多幽灵,多得有如初冬时数不尽的落叶,都伸手向摆渡者,乞求渡他们到彼岸.但是这位忧郁的老人,却在众鬼魂之间随意来选择,有些被他允许上他的船,有些则被推开.当伊亚尼斯讶然惊住时,希比尔告诉他,他们已到达地府的两条大河克惜托斯——以叹息声为名——和亚基伦河的会流处.摆渡者名叫凯尔伦,而那些被他拒绝上船的鬼魂,是未经适当安葬的不幸者,他们被注定要漫无目标地漂泊一百年,永无歇息之所.
当伊尼亚斯和他的向导下到船前时,凯尔伦欲拒绝他们,他喝他们止步,并告诉他们,他只载死者,而不载活人.然而,一见到金树枝,他就屈服了,只得载他们渡河.在另一个岸上,塞伯勒斯狗把守着道路,但他们循赛姬的例子,希比尔也为它准备了一些饼干,它就不再为难他们.当他们继续向前时,他们来到一处欧罗巴的儿子——正直的死亡判官马诺斯的庄严之地,当鬼魂通过马诺斯面前时,他为鬼魂作最后宣判.当他们离开那阴森冷酷的地方,才发现他们身处哀悼之地,那里是沉溺于自己的不幸而自杀的失恋者的居住处.在这个为桃金娘树所荫蔽的悲伤但可爱的地方,伊尼亚斯瞥见戴德.当他迎向她时,他泪水盈眶地说:"你是否因我而死?我发誓,我离开你是违背己意的."她既不看他,也不回答他,像个大理石般地丝毫不为所动.然而,他是感情容易激动的人,当他看不到她的踪影时,他还继续落泪了许久.
最后,他们来到该路的分叉处,左边的路上传来恐怖的声音——呻吟声、急促的喘息声和铁条的铿锵声.伊尼亚斯被恐怖震慑住了,然而,希比尔叮咛他不要害怕,他迅速勇敢地将金树枝放在十字路口对面的墙上.她说,左侧地区也是欧罗巴的儿子严酷的雷达曼塞斯统治的领域,他惩罚坏人.但是,右侧的路引向快乐,伊尼亚斯会在那里找到他的父亲.当他们抵达那里时,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翠绿柔软的草坪,可爱的树丛,给予生的清爽空气,柔和的紫色阳光,真是一个和平幸福的地方.这里住着伟大善良的死者,英雄、诗人、祭司和所有帮助别人而为人们所怀念的人.在这些人中,伊尼亚斯很快地认出安奇西兹,他很疑惑却兴奋地欢迎伊尼亚斯.父子俩人为这个奇异的死人与活人的会面流下喜悦的眼泪,他们的爱坚强地带他来到地狱.
他们当然有许多话要互相倾诉,安奇西兹领伊尼亚斯到"遗忘河"边说,再次投生到世上的鬼魂,在他们上阳间的路途前须先饮下河水.安奇西兹说:"一饮即忘前生."于是,他把将要成为他们后裔的鬼魂指给他的儿子看,他和伊尼亚斯的后裔正在岸边等待轮到饮水,以便忘记前生自己的所做所为以及受苦患难.他们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未来的罗马人,世界的主人翁.安奇西兹逐个地指着他们,并说出他们将完成的功业,这些功业人们将永远不会淡忘.最后,他给他的儿子指示,如何在意大利做最好的建设,以及如何避免或容忍横在眼前的困难.
于是,他们互相道别,却都很沉着,他们知道他们只是一时的离别而已.伊尼亚斯和希比尔回到地面.伊尼亚斯又回到他的船上.第二天,特洛伊人航向意大利海岸,寻找他们被许可的土地.
可怕的考验正等着这一群冒险者,赫拉是再度引起麻烦的原因.她使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民族拉丁人和鲁屠里人,坚决地反对特洛伊人在那里定居.如果不是她,事情进行得将会很顺利.年老的拉丁诺斯是萨登的曾孙子,也是拉丁姆城的国王,他曾受父亲范诺斯的幽灵警告,不要将他的独生女拉维妮亚嫁给国内任何人,而要将她匹配给一位快要抵达的外国人.这个结合,将会生下一位统治整个世界的后代.因此,当伊尼亚斯的使者来要求在此栖身时,拉丁诺斯以最大的诚意接待了他们.他确信伊尼亚斯就是范诺斯预言中的女婿,他也照实告诉使者们,只要他有生一日,他们就不会缺少朋友.他给伊尼亚斯一个信函,说他有一名女儿,奉上天之命,她除了一位外国人,不许嫁给任何人,而他相信特洛伊人的领袖,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但是,赫拉又出面干涉了.她从哈得斯召来复仇三女神——富丽丝之一的亚丽克多,命她煽起地面上惨烈的战争.亚丽克多愉快地从命,首先她激怒拉丁诺斯的妻子亚马达的心,以坚决地反对她女儿和伊尼亚斯之间的婚姻.然后,她跑到鲁屠里人的国王屠诺斯处.屠诺斯是目前为止所有向拉维妮亚求婚者中最有声望的一位,亚丽克多来煽动他反抗特洛伊人几乎是多余的.因为除了他本人之外,任何人想娶拉维妮亚都足以使他发狂.他一听到特洛伊使节到了国王处,他立刻和他的军队起程向拉丁姆城进军,想以武力阻止拉丁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任何盟约.
亚丽克多的第三项计谋非常地巧妙.有一只美丽的鹿属于一位拉丁的农夫,他驯服得它白天自由奔跑,可是当夜幕低垂时,总是回到熟悉的家.农夫的女儿悉心照料它,梳理它的毛皮,并用花环装饰它的双角.远近的农夫们都知道它,并且悉心保护它.任何人,甚至是农夫自己的家人,只要伤害到它,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至于一名外国人敢做出这种事,更会激怒整个地区的人.而伊尼亚斯的幼儿,在亚丽克多的引诱下,居然这么做了.亚斯克纽尔斯外出狩猎,他和他的猎狗在富丽丝女神的引导下,来到这只鹿栖憩的森林.他用箭射它,使它受到致命伤,但在它死前,却能成功地回到它的家和女主人那里.亚丽克多肆意使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因此战争即刻爆发.愤怒的农夫一心一意要杀死亚斯克纽尔斯,而特洛伊人却要保护他.
屠诺斯已抵拉丁姆城的消息传到城里.城里的人民已处于备战状态.更糟的是鲁屠里的军队已在城门扎营,对拉丁诺斯王而言,实在是太紧张了.他那愤怒的王后,无疑也在他最后的决定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王将自己关在宫里,而任由事态自然发展.如果拉维尼亚被夺走,伊尼亚斯就无法倚赖他未来岳丈的任何帮助.
拉丁姆城里有一个习俗,当国家决定要参战时,国王必须在喇叭吹奏及战士呼喊声中,将和平时期关闭的维纳斯神庙的两扇大门开启.但拉丁诺斯王关在宫中,无法主持这项神圣的仪式,正当市民们束手无策时,赫拉由天而降,亲手毁坏门闩,而使门大开.城里充满兴奋,为战阵中鲜耀夺目的盔甲、精神抖擞的战马和引以为傲的旗帜而兴奋,为面对一场战争表现出的从容赴义的精神而兴奋.
由拉丁人和鲁屠里人组成的无敌军队,此时正在对抗一小队的特洛伊人.他们的领袖屠诺斯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沙场老将.精干的盟友米辛提厄斯也是一位杰出的士兵,但米辛提厄斯很残忍,以致他的臣民——伟大的伊屈拉里亚人起来推翻他,他只好来投效屠诺斯.另一位盟友是少女卡米拉.她在偏僻的旷野由父亲抚养长大,当她还是婴儿时,便一副弹石叉或一张弓在手,且已学会击射飞行中的鹤或野天鹅,脚程几乎不逊于这些飞禽的双翼.她精通各般武艺,使用标枪和双面斧也和弓箭一样神乎其技.她厌弃结婚,而酷爱打猎、战争和自由自在.她带着一队战士,其中还有不少少女.
当特洛伊人正陷于危急的处境时,他们扎营附近的一条大河的河神——特洛伊人之父泰伯在梦中会晤伊尼亚斯.他命伊尼亚斯即时逆流而上,前往一个贫穷小镇的国王厄凡特那里.这个贫穷的小镇在未来的岁月里,注定要成为睥睨世界的城市,那时罗马的城堡将高耸入云.河神应允伊尼亚斯将在这里得到他需要的援助.黎明时,伊尼亚斯和少数精选的人全副武装,坐船漂流于泰伯河上.当他们抵达厄凡特时,国王和他的幼子巴拉斯热诚地欢迎他们,当国王父子俩领着客人来到作为王宫的粗糙建筑时,他们向客人介绍了城中的情况:庄严伟大的塔比安山岩,山岩附近有座小山供祀宙斯,目前它虽然荆棘丛生,但总有一天,金碧辉煌的高楼巨厦将矗立在那里,一座牛群的牧场,此地将成为闻名世界的罗马公所.国王介绍说:"农牧神和水泽女神曾住在这里.这里也曾是野蛮的民族的栖息地,自从萨登被他儿子驱逐来到这个地区后,一切情况完全改观,人们放弃他们野蛮和漫无法纪的生活方式.萨登以公正和平的方法治理他们,因此从他统治的时期起,这里进入"黄金时代".但是,到了后代,和平与公正消失了,暴君统治此地,直到我由希腊可爱的故乡雅嘉地被放逐到这里."
当老人叙述完他的故事,他们来到他居住的简单茅屋,伊尼亚斯将在那里度夜,他睡在树叶铺成的床上,用熊皮覆盖着身体.次日早晨,他们都被黎明和鸟鸣声唤醒.国王出行由两只大狗以及他的唯一随从和贴身侍卫跟随着.他们用过早餐后,国王对伊尼亚斯说,雅嘉地——他以故乡之名称呼此新邦——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只能给特洛伊微薄的帮助.但在这条河的远岸,住着富强的伊屈拉里亚人,被他们驱逐的国王米辛提厄斯正帮着屠诺斯.因此这个国家在战争时自会帮助伊尼亚斯,因为他们是那么恨以前的统治者.米辛提厄斯像残酷的恶魔,他喜欢看人受害,他发明了一种杀人的方法,比人们知道的其他方法更为恐怖:将死人和活人的手缚在一起,再将他们的脸也贴在一起,然后,让这种呕心的拥抱产生的慢性毒素,给活人带来迟缓拖延的死亡.
最后,所有的伊屈拉里亚人起来反抗他,但是他却得以成功地逃脱.然而,他们决定要抓他回来,而照他应得的刑法惩罚他.伊尼亚斯会发现他们是自动且强力的盟友.年老的国王说,至于他本人,愿意派遣他唯一的儿子巴拉斯和一队青年——即雅嘉地的骑兵精英,在特洛伊英雄的指挥下,为战神而效力.他又赠送每个客人一匹壮马,使他们能很快地抵达伊屈拉里亚军队处,并且得到他们的帮助.
这时,只设有防御工事而没有领袖和最佳战士的特洛伊军营危急了,屠诺斯正大举进犯该营.第一天特洛伊人遵从伊尼亚斯要走时告诉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的严厉命令,从而彻底成功地保卫了他们自己.但是,他们众寡悬殊,除非能将发生的一切带口信给伊尼亚斯,否则前途是黯淡的.但问题是在鲁屠里人层层包围下,是否有可能这么做.然而,在这一小队的特洛伊人中,有两个人不惧怕这种高度的危险性.这两个人决定在夜色掩护下,企图冲过敌人而抵达伊尼亚斯处.
他们的名字是尼秀斯和厄里亚路斯,为首的一名是勇敢而有经验的士兵,另一位则仅仅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习惯于并肩作战,无论何地,只要有一个在经常可以发现另一位也在那里.尼秀斯在侦察敌人的哨位,当他发现敌人已熟睡时,一个伟大的冒险计划最先出现在他脑海里.他将他的计划告诉他的朋友,厄里亚路斯也要参与.这位少年喊道,在如此光荣的尝试中,他宁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尼秀斯恳求他说:"让我单独行动吧!如果出了意外——像这种冒险,有上千的机会出岔——你还可以设法赎回我,或为我料理丧事.何况你年纪尚轻!""废话少说,"厄里亚路斯回答,"让我们出发吧!不要再耽搁了."尼秀斯眼看无法说服他,只有屈服了.
他们俩人发现特洛伊的领袖们正在开会,于是便向他们提出他们的计划.这个计划很快便被采纳,而且众王子泪流满颊,用哽咽的声音感激他们,并答应给他们以丰厚的报酬."我只有一个要求,"厄里亚路斯说,"我的母亲也在营中.我是她的一切.如果我死了……""她将是我的母亲,"亚斯克纽尔斯插嘴道:"她将取代那晚我在特洛伊痛失的母亲的地位,我向你发誓.同时,你带着我的剑前往,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于是,俩人便出发了.他们穿过沟壕,来到敌人的营帐.四周的人都睡熟了,尼秀斯轻声地说:"我为我们开个道,你来替我把望."说完,他将敌人一个一个地杀了,他的手脚干净利落,以致那些人闷不作响地死去,连一个呻吟声也没有.厄里亚路斯很快地加入这项血腥行动.当他们抵达营帐的尽头时,他们好像开了一条大道通往营帐,那里只躺着死人.但是,他们错在耽搁时间.日光照射下来,一团马兵由拉丁姆城而来,他们瞧见厄里亚路斯头盔发出的闪光,便盘问他.当他避开回答而匆忙地窜入树林时,他们知道他是敌人,于是他们包围树林.在这种紧急行动中,这两位朋友分开了,而厄里亚路斯走错了方向.尼秀斯焦急地回来找他时,他看见他的朋友落在一团马兵的手里.尼秀斯单独一个人,如何能解救他呢?希望虽然渺茫,但他觉得他应该尽力而为,就算死了,也总比抛下朋友好.他对抗他们,一个人对付整个团体,而他飞快的矛,击倒一个又一个战士.马兵的首领不知道这场血腥的攻击来自哪一边,便转身向厄里亚路斯大叫:"你要为此付出代价!"在他高举的剑要刺上厄里亚路斯前,尼秀斯冲上前来,"杀我吧!"他喊道,"这完全是我干的,他只不过是跟随我而已."但话犹在口,箭已射进少年的胸膛,当他倒地而死时,尼秀斯砍下那人的头,然后,在乱矛当中,他也死在朋友的身旁.
特洛伊人后来的冒险,都发生在战场上.伊尼亚斯带回大批的伊屈拉里亚军队,及时解了特洛伊军营的危困,于是,可怕的战争爆发了.从此时起,这篇故事不再专门记叙人们互相残杀的事迹,战争延续着战争,但它们都是雷同的.无数的英雄总要被杀,成渠的血渗入泥土里,黄铜制成喇叭,引颈长吼着,雨点般的箭,由满张的弓中射出,凶猛的战马,踩在死者的身上,马蹄喷出血来.在故事结束之前很久,恐惧都已停止,当然,特洛伊人的敌人都被杀了.卡米拉在留下非常精彩的故事后战死了.恶毒的米辛提厄斯——仅在他那位幼子为保卫他而被杀之后,遭到绝对应得的命运,许多好盟友也战死了,连厄凡特的儿子巴拉斯也在其中.
最后,剩下屠诺斯和伊尼亚斯单独一决雌雄.这时,原本和赫克托耳或阿喀琉斯一样像个人的伊尼亚斯,却已变得有些奇怪和可怕,他简直不是一个人.过去,他慈爱地背着老父离开火烧的特洛伊城,并鼓起幼子的勇气,跟自己一块逃跑,当他抵达迦太基时,他体会到朋友的同情和"以泪水哀求事物"的无奈,当他衣着华贵地迈步于戴德的宫殿时,他还是个一般的人.但是,在拉丁战场上,他已变成一位可怕的奇人.一个像亚瑟斯山一样伟大,像父神亚平宁本人一样伟大,亚基安一样伟大的奇人.伊尼亚斯在整个战场上,发泄胜利的狂怒.当他在最后的决战中面对屠诺斯时,结局一点也没有趣味可言.对屠诺斯而言,和伊尼亚斯作战,就像和闪电或地震作战一样,根本无还手之力.
维吉尔的诗以屠诺斯之死作为结束.据我们所知,伊尼亚斯和拉维妮亚终于结婚,并建立了罗马族.维吉尔说:"永远记住天命注定他们要将地球上全人类置于他们的帝国之下,施行温和无阻的统治,赦免谦逊的,而惩治骄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