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古罗马神话

伊尼亚斯

书名:古罗马神话 作者:〔美〕布尔凡奇 本章字数:11593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5


伊尼亚斯

  伊尼亚斯是阿佛洛狄忒即维纳斯的儿子,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成为众人仰慕的大英雄,在特洛伊城,他的地位仅次于赫克托耳.当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城时,他在他的母亲帮助下,背着父亲,携着幼子逃离该城,坐船驶向新的家园.

  经历海上陆上长期的流浪和许多考验后,他抵达意大利.在意大利,他打败了反对他回国的人,而和一位国王的女儿结婚,并建立了一座城市.他常常被认为是罗马真正的创造者,因为所谓的创造者罗姆勒斯和黎姆斯,是在他儿子建立的城市亚尔巴·隆加出生的.

  当他由特洛伊城启航时,许多特洛伊人曾加入进来.所有的人都想找某个地方定居,但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清晰的概念.他们曾着手建立了许多城市,但总是被不幸或凶兆所驱逐.最后,伊尼亚斯在梦里受到指示,他们应去远在西方的一个国家意大利——当时被称为海斯比利亚,意即西方的国土.那时,他们正在克里特岛,在不可知的海洋上作长期的航行,但是,当他们确定将来某天能拥有自己的家时,心里仍是感激万分.于是,他们立刻向旅程出发.然而,在他们抵达期望的天堂前,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并经历了许多事情,如果他们早知道这些,则他们的热心或许要大打折扣了.

  在他们的下一个登陆地,让他们惊讶的是碰到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度美姬.当特洛伊城失陷时,安度美姬被赐予阿喀琉斯的儿子尼奥托勒默士.不久,尼奥托勒默士为了海伦的女儿赫米安妮而抛弃了她.但是,尼奥托勒默土的寿命并没有长过这个婚姻.在他死后,安度美姬嫁给特洛伊城的先知希里诺斯.当时,他们统治着这个地方,当然乐意接待伊尼亚斯和他的人.他们俩人以极大的殷勤招待他们,而且,在他们告别时,希里诺斯给他们有关旅程的忠告.他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在意大利最近的海岸——东海岸登陆,因为那里遍布希腊人.他们被指定的家是在西海岸,稍微偏北,但他们决不要取捷径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之间.这片水域是由丝娜巨岩和查理狄斯旋涡据守着的最险恶的海峡,阿耳戈号船员安然通过,只是因为西蒂斯的帮助,而奥德修斯就曾在那里丧失六名部下.阿耳戈号船员在由亚细亚洲前往希腊的途中,对于如何抵达意大利的西岸,以及奥德修斯如何抵达,都不大清楚,但是无论如何,这海峡的正确位置,在希里诺斯脑海里是绝无疑问的.于是,他谨慎地指导伊尼亚斯如何使船员避开可恶的巨岩和旋涡——围着西西里岛向南绕一大圈,而抵达远在毫不留情的查理狄斯和吸入所有船只进黑洞的丝娜的北部意大利.

  当特洛伊人离开仁慈的主人且成功地绕过意大利东端时,他们绝对相信先知者的指导,绕着西西里岛,向西南方航行.然而,很显然地,希里诺斯尽管有神秘的力量,但却不知道西西里岛,至少西西里岛南部现在已被独眼巨人赛克洛普斯所统领.因为希里诺斯没有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在那里登陆,所以他们在日落后,便抵达岛上,一点也不怀疑地在岸上扎营.在凌晨怪物活动前,如果不是一位可怜的人跑到伊尼亚斯睡觉的地方,那么他们可能会被活捉而吞食.这名可怜的人跪下来,但是,事实上他那明显的不幸,已足以表示乞求,他的苍白就像半个饿死的人,他的衣服只用针联结起来,他的脸配着一头浓厚的头发,肮脏至极.他告诉他们,他是奥德修斯的一名水手,他无意间被留在独眼巨人波里菲摩斯的洞穴中,从那时起,他就靠着寻找丛林中能找到的任何东西为生,永远恐惧着赛克洛普斯中的一位来袭击他.他还说,他们有一百名,每一位都和波里菲摩斯一样巨大而可怕."逃吧!",他催促他们,"起来全速逃跑吧!弄断将船缚在岸上的绳索."他们照他所说去做,割断船缆索,屏住呼吸急促地工作,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保持沉默.当他们看到盲目的巨人慢慢地走到海岸,去洗涤曾是他依然流着血的眼窝时,他们才刚刚卸下船.巨人听到打桨的拍打声,于是他顺着声音冲向海里.然而,特洛伊人已经发动,在巨人抓到他们之前,水位渐深,甚至对巨人高大的身长,也还是太深了.

  他们虽逃过了这一关,但却又遇到另一个和这次一样大的灾难.当他们环绕西西里岛航行时,遭遇到一次空前未有的暴风雨的袭击,海浪高掀,浪头舔触天星,浪间的旋涡,深得使海底露迹.这很明显地一定有某个意味,甚过仅仅是一场致命的暴风雨,而事实上,赫拉是它的幕后人.

  她当然恨全体特洛伊人.她绝忘不了帕里斯的评判,于是,在战争期间,她曾成为特洛伊人最坏的敌人.但是,她更加憎恨伊尼亚斯.她知道,由特洛伊人的血凝结成的罗马,虽然诞生于伊尼亚斯身后的子孙,但他们已被命运之神注定终有一天将征服迦太基.而迦太基是赫拉最宠爱的城市,她喜爱该城超过世界上任何地方.她是否认为她能违反命运而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即使她无法违背命运,她也要尽其全力逆命运的安排而行,想方设法溺死伊尼亚斯.她来找曾帮助奥德修斯的风王亚奥勒斯,并要求他沉溺特洛伊人的船只,她答应将她最可爱的水泽女神给风王做妻子以为回报,这场惊天动地的暴风雨就是这样促成的.如果不是海神涅普条尼的干预,无疑地,这场暴风雨已经完全达成赫拉的心愿.身为赫拉的哥哥,涅普条尼深知她做事的手段,而且赫拉来干涉他的海域,也是不合他的意思.然而,他也像宙斯一样经常小心翼翼地对付她.他不对她说半句话,但却严厉地谴责亚奥勒斯.然后,他使海面平静,而使特洛伊人能够登陆,他们最后停泊船只的地方,就是非洲北海岸.他们由西西里岛一直被吹到这里.事也凑巧,这地方正十分接近迦太基,于是,赫拉立刻开始考虑,如何才能使他们的抵达,变成对他们不利,而对迦太基人有利.

  迦太基是由一名妇女戴德建立的,她此时仍然是统治者,而且在她的统治下,这里渐渐成为雄伟而壮丽的城市.她长得相当美丽,而且是一名寡妇.伊尼亚斯在逃离特洛伊城的当天晚上,丧失了他的妻子.赫拉的计划是让俩人彼此坠入情网,而使伊尼亚斯忘却意大利,再引诱他和戴德定居下来.如果不是阿佛洛狄忒,这将是一条妙计.阿佛洛狄忒对赫拉的想法起了疑心,于是决心破坏他.她也有她的计划,她十分愿意让戴德爱上伊尼亚斯,因为这么一来,伊尼亚斯在迦太基就不会受到伤害.但她计划去促成他对戴德的感情,决不至于完全遵照赫拉的意念去做.例如:任何时候,只要好事已成,她决不会丝毫干涉他搭船前往意大利.于是,她前往奥林匹斯山,向宙斯控诉.她谴责宙斯,而且她明媚的双眸泪水盈眶,她说,她亲爱的儿子伊尼亚斯几乎被毁,而他,众神和凡人之主,曾经对她发誓,伊尼亚斯有一天将成为统治世界的一个民族的祖先.宙斯笑了,并吻去她的眼泪.他告诉她,他所答应的事情必然会兑现的.伊尼亚斯的后代将是罗马人,命运之神已注定给罗马人一个大无边际的帝国.

  阿佛洛狄忒十分欣慰地离去了,但为了使事情更肯定,她又转向她的儿子丘比特求助.她想,可以确信戴德不用帮助便能给伊尼亚斯非常好的印象,但她一点也无法确定伊尼亚斯能使戴德爱上他.她以不多情而出名,周围所有国家的国王曾试图劝她嫁给他们都没有成功.因此,阿佛洛狄忒召来丘比特,他答应她要使戴德一见到伊尼亚斯,心里立刻产生爱的烈火.对阿佛洛狄忒而言,要安排俩人之间见面,是非常简单的事.

  他们登陆后的早晨,伊尼亚斯和他忠实的朋友亚察提斯离开他那些可怜的遭遇船难的随从,去寻找世界中那个被神指示的他们的安身处.出发前,他对他们说些鼓舞的话语:

  同伴们,你们和我一样,长期共受苦难;

  我们知道,灾难更加严重,而这些都将结束.

  鼓起勇气吧!驱走沮丧的恐惧,

  或许有一天会回忆,

  这些困苦也带来欢乐……

  当这两位英雄探查这个陌生的国度时,阿佛洛狄忒却扮成一名女猎者,在他们面前出现.她告诉他们身在何处,并劝他们直接前往迦太基,迦太基的女王一定会帮助他们.他们大为安心地照着阿佛洛狄忒指示的路径前进.阿佛洛狄忒使浓雾围绕他们,虽然他们毫不知情,他们却一直受到它们保护.因此,他们毫无干扰地来到城里,并且走过熙攘的街道,而未被注意.他们在一座大殿前停下来,思索着如何能见到女王,于是,他们在那里产生了新的希望.当他们注视着这幢华美的建筑物时,他们看到在墙上奇异地雕刻着他们亲身经历的特洛伊之战的情景.他们看到他们的敌人和朋友们的画像:哀度鲁斯的儿子们,年老的普里尔蒙伸手向阿喀琉斯乞援和死去的赫克托耳."我已有勇气,"伊尼亚斯说:"这里也有为万物而流的眼泪,以及为所有死者的命运所感动的心灵."

  这时候,如同达安娜一般可爱的戴德,正带着一队侍官走了过来.原来包围伊尼亚斯的浓雾立时消散,他向前站着,俊美得像阿波罗.当他告诉戴德他的身份时,女王以至上的礼节接待他,并且欢迎他和他的同伴来到她的城里.她了解这些孤单而无家的人的感受,因为她本身也曾因她的兄弟想谋刺她,而和几位朋友逃到非洲.她说:"我不过是受苦的幸免者,我懂得如何去帮助不幸者."

  当天晚上,她为这两名陌生人设下盛宴.在宴会中,伊尼亚斯倾诉他们的故事,首先说到特洛伊城的沦亡,然后说到他们长期的旅行.他说得那么可信和动人,即使没有神在场,戴德也可能会为如此的英雄气概和优美谈吐而倾心.更何况,神是在场的,丘比特在那里,于是,她已毫无选择了.

  她快乐了一段时间.伊尼亚斯似乎对她很忠实,于是,她将所有的东西毫不吝惜地给予他.他,一个贫穷而遭遇船难的人跟她一样具有荣誉,她命迦太基人也把伊尼亚斯当成是他们的统治者来看待.伊尼亚斯的同伴也因她的恩惠而着名,她无法完全满足他们.她做这些只为了给予,除了伊尼亚斯的爱,她不为自己要求什么.在伊尼亚斯这方面,他对她慷慨的给予感到万分的满足,他和美丽的女人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而且这位权高位重的女王向他提供他需要的任何东西,还安排狩猎以作为他的消遣.她恳求他一而再地陈述他的冒险故事.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伊尼亚斯已渐渐失去向无名岛开航的兴趣,事情的演变让赫拉感到很满意,但虽然如此,阿佛洛狄忒依然信心坚定.她比赫拉更了解宙斯,她确信他最终必将使伊尼亚斯前往意大利,并且相信和戴德这段小插曲将不致使她儿子丝毫受辱.阿佛洛狄忒的看法相当正确,宙斯一旦主意已定,就行动积极.他派遣默格利带着严肃的旨意,前往迦太基给伊尼亚斯.这位神使发现伊尼亚斯正在散步,衣着尊贵,腰佩碧玉镶缀的宝剑,肩披金线织花的美丽披肩.当然,这些都是戴德送给他的礼物,而且还是她亲手编织的.这位文雅的绅士由安逸中突然清醒过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在他耳际响起,"你想在懒散中浪费多少时间?"严厉的声音发问着.他转过身,而这位看得见的神默格利就站在他前面."上天的主宰者派我来找你,"默格利说,"他命你离开此地,寻找指定给你的王国."说完,他像一团雾在空中逐渐消逝了踪影,留下恐惧和激动的伊尼亚斯.事实上,他想听从神意,但主要的不幸是想得到戴德同意是何等的困难.

  他召集手下,然后命令他们装满一队船舰的粮食,准备立刻离去,但一切要在秘密中进行.然而,戴德得到消息,派人来找他.最初,她温和地对他,她无法相信他真的想要离开她."你想遁开我吗?"她问道,"让泪水和向你伸出的手代我求你吧!如果我曾对你有些好处,如果我有任何东西曾讨好过你……"

  他答道,他并不否认她曾给他好处,而且他永远不会忘了她,但她应该记得他尚未和她成亲.因此他可以随时自由地离开她.宙斯已命他起程,而他必须从命.他说:"请你不要埋怨我,这只能使我俩更痛苦."

  于是,她将她的感受告诉他,他是如何漂流、饥饿和一无所有而来到她这里,而她是如何去将自己和国家给了他,但是,在他的绝情绝义下,她的感情已是无助了.她激动的语言突然中断,她逃离他,然后躲到没有人能看到她的地方.

  在当天晚上,特洛伊人非常黠智地扬帆而去,因为只要女王一声令下,他们想离开是不可能的.在船甲上回顾迦太基城时,伊尼亚斯看到那里被火光照得通明,于是他诧异这是什么缘故.他看着戴德的火葬场的火光却全然不知,当她看到他离去时,她就自杀了.

  这趟由迦太基前往意大利的旅程,和过去的航行比较起来,是很容易的.然而,最大的损失,是忠心的水手派里诺鲁斯的死亡.当他们的海上冒险几乎要结束时,派里诺鲁斯却被溺水了.

  当伊尼亚斯一抵达意大利的国土,先知者希里诺斯立刻告诉他前往寻找一位智慧相当高的妇女希比尔的居穴,她能预知未来并指示他该如何行事.伊尼亚斯找到了希比尔,于是她告诉他,她愿意领他到地狱,他能由他父亲安奇西兹那里获悉他需要知道的一切,安奇西兹刚在大风暴前去世.然而,她警告他,这不是件轻易的事情:

  特洛伊人,安奇西兹的儿子,

  进入阿维诺斯(地狱)是容易的,

  哈得斯的大门日夜开放着,

  但要循原路回来,重享天空甜蜜的空气,

  事实上,是很吃力的.

  然而,既然他决心已下,她愿意伴随他前去.首先,他必须在森林里找到长在某棵树上的一根金树枝,他必须将它折断,并随身带着,只有带着这个在手上,他才会被允许进入哈得斯.他由忠诚如一的亚察提斯陪伴着,开始寻找金树枝.他们几乎是毫无希望地走进漫无边际的树林,那里似乎不能找到任何东西.但是他们忽然间瞥见两只鸽子,鸽子是阿佛洛狄忒的鸟.当它们缓缓飞行时,俩人追随着它们,直到一片黑暗而发臭的阿维诺斯湖泊.那里就是希比尔告诉伊尼亚斯的——通往地狱的洞穴.这时,鸽子飞上一棵树梢,透过树叶,射出明亮黄黄的光芒.是金树枝!伊尼亚斯兴奋地折下它,然后带给希比尔.于是,女先知者和这位英雄一起上路.在伊尼亚斯之前,许多的英雄也曾踏上过这个行程,却没有觉得特别地恐怖.成群的鬼魂最后确实吓坏了奥德修斯,但是,西萨斯、赫拉克勒斯、奥菲尔斯以及波鲁克斯在行程中,显然没有遭遇到重大的困难.事实上,娇弱的赛姬为了替阿佛洛狄忒向普鲁赛萍(即波斯凤)求取美丽的魅力,曾单独前往哈得斯,除了三狗头塞伯勒斯外,她没有遇到更坏的东西,而且这只狗被她用一块饼轻易地打发了.但是,这位罗马英雄却发现更加恐怖的事情.希比尔认为必要的这趟路,除了最勇敢的人外,能将任何人吓跑.在死寂的夜色里,在那黑暗的湖岸的黝黑洞穴前,希比尔杀死四条黑牛,献给黑夜女神希卡地.当她将牡牛置于燃烧的祭坛时,他们脚下的土地震动起来,并且开始摇撼,远处透过黑暗传来狗吠声.她一面向伊尼亚斯喊道:"现在你要鼓起最大的勇气了!"一面冲进洞穴里,他毫不犹疑地跟随她冲了进去.他们立刻发现自己被置身于一道罩着阴影的路上,在那些阴影下,他们仍能看到道旁可

怕的鬼魂、苍白的病鬼、报仇的劳心鬼和诱人犯罪的饿鬼等,一大群可怕的鬼魂.还有制造死亡的战鬼、长着鲜血淋漓的蛇头的挑拨之鬼、以及其他许多危害人类的恶鬼.伊尼亚斯和希比尔由他们之间通过时没有受到干扰,最后抵达一个地方,那里有个老人在湖泊上伐桨撑船,他们看到一个凄凉的景象,在岸上有许多幽灵,多得有如初冬时数不尽的落叶,都伸手向摆渡者,乞求渡他们到彼岸.但是这位忧郁的老人,却在众鬼魂之间随意来选择,有些被他允许上他的船,有些则被推开.当伊亚尼斯讶然惊住时,希比尔告诉他,他们已到达地府的两条大河克惜托斯——以叹息声为名——和亚基伦河的会流处.摆渡者名叫凯尔伦,而那些被他拒绝上船的鬼魂,是未经适当安葬的不幸者,他们被注定要漫无目标地漂泊一百年,永无歇息之所.

  当伊尼亚斯和他的向导下到船前时,凯尔伦欲拒绝他们,他喝他们止步,并告诉他们,他只载死者,而不载活人.然而,一见到金树枝,他就屈服了,只得载他们渡河.在另一个岸上,塞伯勒斯狗把守着道路,但他们循赛姬的例子,希比尔也为它准备了一些饼干,它就不再为难他们.当他们继续向前时,他们来到一处欧罗巴的儿子——正直的死亡判官马诺斯的庄严之地,当鬼魂通过马诺斯面前时,他为鬼魂作最后宣判.当他们离开那阴森冷酷的地方,才发现他们身处哀悼之地,那里是沉溺于自己的不幸而自杀的失恋者的居住处.在这个为桃金娘树所荫蔽的悲伤但可爱的地方,伊尼亚斯瞥见戴德.当他迎向她时,他泪水盈眶地说:"你是否因我而死?我发誓,我离开你是违背己意的."她既不看他,也不回答他,像个大理石般地丝毫不为所动.然而,他是感情容易激动的人,当他看不到她的踪影时,他还继续落泪了许久.

  最后,他们来到该路的分叉处,左边的路上传来恐怖的声音——呻吟声、急促的喘息声和铁条的铿锵声.伊尼亚斯被恐怖震慑住了,然而,希比尔叮咛他不要害怕,他迅速勇敢地将金树枝放在十字路口对面的墙上.她说,左侧地区也是欧罗巴的儿子严酷的雷达曼塞斯统治的领域,他惩罚坏人.但是,右侧的路引向快乐,伊尼亚斯会在那里找到他的父亲.当他们抵达那里时,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翠绿柔软的草坪,可爱的树丛,给予生的清爽空气,柔和的紫色阳光,真是一个和平幸福的地方.这里住着伟大善良的死者,英雄、诗人、祭司和所有帮助别人而为人们所怀念的人.在这些人中,伊尼亚斯很快地认出安奇西兹,他很疑惑却兴奋地欢迎伊尼亚斯.父子俩人为这个奇异的死人与活人的会面流下喜悦的眼泪,他们的爱坚强地带他来到地狱.

  他们当然有许多话要互相倾诉,安奇西兹领伊尼亚斯到"遗忘河"边说,再次投生到世上的鬼魂,在他们上阳间的路途前须先饮下河水.安奇西兹说:"一饮即忘前生."于是,他把将要成为他们后裔的鬼魂指给他的儿子看,他和伊尼亚斯的后裔正在岸边等待轮到饮水,以便忘记前生自己的所做所为以及受苦患难.他们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未来的罗马人,世界的主人翁.安奇西兹逐个地指着他们,并说出他们将完成的功业,这些功业人们将永远不会淡忘.最后,他给他的儿子指示,如何在意大利做最好的建设,以及如何避免或容忍横在眼前的困难.

  于是,他们互相道别,却都很沉着,他们知道他们只是一时的离别而已.伊尼亚斯和希比尔回到地面.伊尼亚斯又回到他的船上.第二天,特洛伊人航向意大利海岸,寻找他们被许可的土地.

  可怕的考验正等着这一群冒险者,赫拉是再度引起麻烦的原因.她使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民族拉丁人和鲁屠里人,坚决地反对特洛伊人在那里定居.如果不是她,事情进行得将会很顺利.年老的拉丁诺斯是萨登的曾孙子,也是拉丁姆城的国王,他曾受父亲范诺斯的幽灵警告,不要将他的独生女拉维妮亚嫁给国内任何人,而要将她匹配给一位快要抵达的外国人.这个结合,将会生下一位统治整个世界的后代.因此,当伊尼亚斯的使者来要求在此栖身时,拉丁诺斯以最大的诚意接待了他们.他确信伊尼亚斯就是范诺斯预言中的女婿,他也照实告诉使者们,只要他有生一日,他们就不会缺少朋友.他给伊尼亚斯一个信函,说他有一名女儿,奉上天之命,她除了一位外国人,不许嫁给任何人,而他相信特洛伊人的领袖,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但是,赫拉又出面干涉了.她从哈得斯召来复仇三女神——富丽丝之一的亚丽克多,命她煽起地面上惨烈的战争.亚丽克多愉快地从命,首先她激怒拉丁诺斯的妻子亚马达的心,以坚决地反对她女儿和伊尼亚斯之间的婚姻.然后,她跑到鲁屠里人的国王屠诺斯处.屠诺斯是目前为止所有向拉维妮亚求婚者中最有声望的一位,亚丽克多来煽动他反抗特洛伊人几乎是多余的.因为除了他本人之外,任何人想娶拉维妮亚都足以使他发狂.他一听到特洛伊使节到了国王处,他立刻和他的军队起程向拉丁姆城进军,想以武力阻止拉丁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任何盟约.

  亚丽克多的第三项计谋非常地巧妙.有一只美丽的鹿属于一位拉丁的农夫,他驯服得它白天自由奔跑,可是当夜幕低垂时,总是回到熟悉的家.农夫的女儿悉心照料它,梳理它的毛皮,并用花环装饰它的双角.远近的农夫们都知道它,并且悉心保护它.任何人,甚至是农夫自己的家人,只要伤害到它,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至于一名外国人敢做出这种事,更会激怒整个地区的人.而伊尼亚斯的幼儿,在亚丽克多的引诱下,居然这么做了.亚斯克纽尔斯外出狩猎,他和他的猎狗在富丽丝女神的引导下,来到这只鹿栖憩的森林.他用箭射它,使它受到致命伤,但在它死前,却能成功地回到它的家和女主人那里.亚丽克多肆意使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因此战争即刻爆发.愤怒的农夫一心一意要杀死亚斯克纽尔斯,而特洛伊人却要保护他.

  屠诺斯已抵拉丁姆城的消息传到城里.城里的人民已处于备战状态.更糟的是鲁屠里的军队已在城门扎营,对拉丁诺斯王而言,实在是太紧张了.他那愤怒的王后,无疑也在他最后的决定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王将自己关在宫里,而任由事态自然发展.如果拉维尼亚被夺走,伊尼亚斯就无法倚赖他未来岳丈的任何帮助.

  拉丁姆城里有一个习俗,当国家决定要参战时,国王必须在喇叭吹奏及战士呼喊声中,将和平时期关闭的维纳斯神庙的两扇大门开启.但拉丁诺斯王关在宫中,无法主持这项神圣的仪式,正当市民们束手无策时,赫拉由天而降,亲手毁坏门闩,而使门大开.城里充满兴奋,为战阵中鲜耀夺目的盔甲、精神抖擞的战马和引以为傲的旗帜而兴奋,为面对一场战争表现出的从容赴义的精神而兴奋.

  由拉丁人和鲁屠里人组成的无敌军队,此时正在对抗一小队的特洛伊人.他们的领袖屠诺斯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沙场老将.精干的盟友米辛提厄斯也是一位杰出的士兵,但米辛提厄斯很残忍,以致他的臣民——伟大的伊屈拉里亚人起来推翻他,他只好来投效屠诺斯.另一位盟友是少女卡米拉.她在偏僻的旷野由父亲抚养长大,当她还是婴儿时,便一副弹石叉或一张弓在手,且已学会击射飞行中的鹤或野天鹅,脚程几乎不逊于这些飞禽的双翼.她精通各般武艺,使用标枪和双面斧也和弓箭一样神乎其技.她厌弃结婚,而酷爱打猎、战争和自由自在.她带着一队战士,其中还有不少少女.

  当特洛伊人正陷于危急的处境时,他们扎营附近的一条大河的河神——特洛伊人之父泰伯在梦中会晤伊尼亚斯.他命伊尼亚斯即时逆流而上,前往一个贫穷小镇的国王厄凡特那里.这个贫穷的小镇在未来的岁月里,注定要成为睥睨世界的城市,那时罗马的城堡将高耸入云.河神应允伊尼亚斯将在这里得到他需要的援助.黎明时,伊尼亚斯和少数精选的人全副武装,坐船漂流于泰伯河上.当他们抵达厄凡特时,国王和他的幼子巴拉斯热诚地欢迎他们,当国王父子俩领着客人来到作为王宫的粗糙建筑时,他们向客人介绍了城中的情况:庄严伟大的塔比安山岩,山岩附近有座小山供祀宙斯,目前它虽然荆棘丛生,但总有一天,金碧辉煌的高楼巨厦将矗立在那里,一座牛群的牧场,此地将成为闻名世界的罗马公所.国王介绍说:"农牧神和水泽女神曾住在这里.这里也曾是野蛮的民族的栖息地,自从萨登被他儿子驱逐来到这个地区后,一切情况完全改观,人们放弃他们野蛮和漫无法纪的生活方式.萨登以公正和平的方法治理他们,因此从他统治的时期起,这里进入"黄金时代".但是,到了后代,和平与公正消失了,暴君统治此地,直到我由希腊可爱的故乡雅嘉地被放逐到这里."

  当老人叙述完他的故事,他们来到他居住的简单茅屋,伊尼亚斯将在那里度夜,他睡在树叶铺成的床上,用熊皮覆盖着身体.次日早晨,他们都被黎明和鸟鸣声唤醒.国王出行由两只大狗以及他的唯一随从和贴身侍卫跟随着.他们用过早餐后,国王对伊尼亚斯说,雅嘉地——他以故乡之名称呼此新邦——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只能给特洛伊微薄的帮助.但在这条河的远岸,住着富强的伊屈拉里亚人,被他们驱逐的国王米辛提厄斯正帮着屠诺斯.因此这个国家在战争时自会帮助伊尼亚斯,因为他们是那么恨以前的统治者.米辛提厄斯像残酷的恶魔,他喜欢看人受害,他发明了一种杀人的方法,比人们知道的其他方法更为恐怖:将死人和活人的手缚在一起,再将他们的脸也贴在一起,然后,让这种呕心的拥抱产生的慢性毒素,给活人带来迟缓拖延的死亡.

  最后,所有的伊屈拉里亚人起来反抗他,但是他却得以成功地逃脱.然而,他们决定要抓他回来,而照他应得的刑法惩罚他.伊尼亚斯会发现他们是自动且强力的盟友.年老的国王说,至于他本人,愿意派遣他唯一的儿子巴拉斯和一队青年——即雅嘉地的骑兵精英,在特洛伊英雄的指挥下,为战神而效力.他又赠送每个客人一匹壮马,使他们能很快地抵达伊屈拉里亚军队处,并且得到他们的帮助.

  这时,只设有防御工事而没有领袖和最佳战士的特洛伊军营危急了,屠诺斯正大举进犯该营.第一天特洛伊人遵从伊尼亚斯要走时告诉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的严厉命令,从而彻底成功地保卫了他们自己.但是,他们众寡悬殊,除非能将发生的一切带口信给伊尼亚斯,否则前途是黯淡的.但问题是在鲁屠里人层层包围下,是否有可能这么做.然而,在这一小队的特洛伊人中,有两个人不惧怕这种高度的危险性.这两个人决定在夜色掩护下,企图冲过敌人而抵达伊尼亚斯处.

  他们的名字是尼秀斯和厄里亚路斯,为首的一名是勇敢而有经验的士兵,另一位则仅仅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习惯于并肩作战,无论何地,只要有一个在经常可以发现另一位也在那里.尼秀斯在侦察敌人的哨位,当他发现敌人已熟睡时,一个伟大的冒险计划最先出现在他脑海里.他将他的计划告诉他的朋友,厄里亚路斯也要参与.这位少年喊道,在如此光荣的尝试中,他宁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尼秀斯恳求他说:"让我单独行动吧!如果出了意外——像这种冒险,有上千的机会出岔——你还可以设法赎回我,或为我料理丧事.何况你年纪尚轻!""废话少说,"厄里亚路斯回答,"让我们出发吧!不要再耽搁了."尼秀斯眼看无法说服他,只有屈服了.

  他们俩人发现特洛伊的领袖们正在开会,于是便向他们提出他们的计划.这个计划很快便被采纳,而且众王子泪流满颊,用哽咽的声音感激他们,并答应给他们以丰厚的报酬."我只有一个要求,"厄里亚路斯说,"我的母亲也在营中.我是她的一切.如果我死了……""她将是我的母亲,"亚斯克纽尔斯插嘴道:"她将取代那晚我在特洛伊痛失的母亲的地位,我向你发誓.同时,你带着我的剑前往,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于是,俩人便出发了.他们穿过沟壕,来到敌人的营帐.四周的人都睡熟了,尼秀斯轻声地说:"我为我们开个道,你来替我把望."说完,他将敌人一个一个地杀了,他的手脚干净利落,以致那些人闷不作响地死去,连一个呻吟声也没有.厄里亚路斯很快地加入这项血腥行动.当他们抵达营帐的尽头时,他们好像开了一条大道通往营帐,那里只躺着死人.但是,他们错在耽搁时间.日光照射下来,一团马兵由拉丁姆城而来,他们瞧见厄里亚路斯头盔发出的闪光,便盘问他.当他避开回答而匆忙地窜入树林时,他们知道他是敌人,于是他们包围树林.在这种紧急行动中,这两位朋友分开了,而厄里亚路斯走错了方向.尼秀斯焦急地回来找他时,他看见他的朋友落在一团马兵的手里.尼秀斯单独一个人,如何能解救他呢?希望虽然渺茫,但他觉得他应该尽力而为,就算死了,也总比抛下朋友好.他对抗他们,一个人对付整个团体,而他飞快的矛,击倒一个又一个战士.马兵的首领不知道这场血腥的攻击来自哪一边,便转身向厄里亚路斯大叫:"你要为此付出代价!"在他高举的剑要刺上厄里亚路斯前,尼秀斯冲上前来,"杀我吧!"他喊道,"这完全是我干的,他只不过是跟随我而已."但话犹在口,箭已射进少年的胸膛,当他倒地而死时,尼秀斯砍下那人的头,然后,在乱矛当中,他也死在朋友的身旁.

  特洛伊人后来的冒险,都发生在战场上.伊尼亚斯带回大批的伊屈拉里亚军队,及时解了特洛伊军营的危困,于是,可怕的战争爆发了.从此时起,这篇故事不再专门记叙人们互相残杀的事迹,战争延续着战争,但它们都是雷同的.无数的英雄总要被杀,成渠的血渗入泥土里,黄铜制成喇叭,引颈长吼着,雨点般的箭,由满张的弓中射出,凶猛的战马,踩在死者的身上,马蹄喷出血来.在故事结束之前很久,恐惧都已停止,当然,特洛伊人的敌人都被杀了.卡米拉在留下非常精彩的故事后战死了.恶毒的米辛提厄斯——仅在他那位幼子为保卫他而被杀之后,遭到绝对应得的命运,许多好盟友也战死了,连厄凡特的儿子巴拉斯也在其中.

  最后,剩下屠诺斯和伊尼亚斯单独一决雌雄.这时,原本和赫克托耳或阿喀琉斯一样像个人的伊尼亚斯,却已变得有些奇怪和可怕,他简直不是一个人.过去,他慈爱地背着老父离开火烧的特洛伊城,并鼓起幼子的勇气,跟自己一块逃跑,当他抵达迦太基时,他体会到朋友的同情和"以泪水哀求事物"的无奈,当他衣着华贵地迈步于戴德的宫殿时,他还是个一般的人.但是,在拉丁战场上,他已变成一位可怕的奇人.一个像亚瑟斯山一样伟大,像父神亚平宁本人一样伟大,亚基安一样伟大的奇人.伊尼亚斯在整个战场上,发泄胜利的狂怒.当他在最后的决战中面对屠诺斯时,结局一点也没有趣味可言.对屠诺斯而言,和伊尼亚斯作战,就像和闪电或地震作战一样,根本无还手之力.

  维吉尔的诗以屠诺斯之死作为结束.据我们所知,伊尼亚斯和拉维妮亚终于结婚,并建立了罗马族.维吉尔说:"永远记住天命注定他们要将地球上全人类置于他们的帝国之下,施行温和无阻的统治,赦免谦逊的,而惩治骄傲的人."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古罗马神话》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