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社会契约论:双语版

第六章

书名:社会契约论:双语版 作者:(法)卢梭著 戴光年译 本章字数:392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27


  第六章

  论君主制

  之前,我们一直把统治者视作一个由法律力量结合起来的法人,被赋予了国家和集体的行政权力。现在,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当这些权力集中于一个真正的自然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手里,并且只有他才能行使由法律授权的权力时,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君主,或国王。

  在其他政府形式中,是由一个集体的法人代表来代表一个人执政,而在君主制中,一个个人代表了一个集体的存在,构成统治者的统一体是抽象的,但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人;在其他政府形式中,法律要花费很大精力将这些权力结合在一起,而在君主制中,这些很自然地就实现了。

  这样,人民的意志、统治者的意志、国家的公共力量、政府的个别力量,统统服务于一个驱动者;机器的所有机关都控制在一个人手里,一切都朝着同一目标迈进,而并无相互的矛盾来破坏这种前进。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其他政府形式能用更小的力量产生比这更大的能量。在我看来,静静坐在河边,却能毫不费力地拖动一艘大船的阿基米德就如同一位精明的国君。这样的国君貌似不动声色,却能运筹于千里之外,坐在暖阁中就将自己的辽阔王国治理得井然有序。

  然而,如果说没有任何政府形式比君主制更有活力,但是,也没有任何政府形式中的个人意志像君主制这样更具支配力。尽管在君主制下,一切都朝着同一目标迈进,但这个目标并非为了人民福祉,也正是这种行政力量在不断削弱国家的力量。

  国王们总想拥有绝对的权威,但是来自遥远地区的百姓的呼声却告诉他们:要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最好的方法就是受到人民的爱戴。这是一条很好的法则,并且在某些方面非常正确。不幸的是,这条法则只是朝堂上的一个笑柄。这种建立在人民爱戴基础上的权力当然是最强大的,但这种力量却也是不确定和短暂的,国王们当然不会满足于此。就是最好的国王也想在自己乐意的时候做点坏事并且不妨碍他继续做主子。政治布道家可能会游说国王,说既然人民的力量就是国王的力量,那国王的最大利益莫过于使百姓繁荣富强、人丁兴旺、英勇坚强。但国王们深知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个人利益首先在于,要使人民虚弱贫困,从而永远无法反抗他们。我承认,如果国王的臣民们总是完全服从的话,那么人民的强大就是国王的力量,并且能使邻国都畏惧他的力量。但这只是第二位的从属的利益,并且力量与彻底的服从总是不兼容的,所以国王们总是自然地偏好那些对他们来说更直接有用的原则。这是撒姆尔对希伯来人所强调过的,也是马基亚维利【译注1】所清楚证明的--他借口指导国王,实际上是在向人民宣讲,他的《君主论》可以成为共和主义者的手册【原注1】。

  在由前面的一般性比率进行讨论时我们发现,君主制只适用于大的国家,而通过对君主制本身的研究,也会得到同一结果。公共行政人员越多,统治者与臣民间的比例就越少而使两者趋于相等,成为一比一或实现民主制中的平等。这个比率又会随着政府人员的收缩而变大,并在政府集权于一个人时达到最大。但是这样,统治者与人民间的距离会过大,国家缺乏凝聚力,必须有中间阶层的出现来弥补这种缺陷,这些中间阶层包括亲王、总督、大臣等。但所有这些并不适用于小国,小的国家会为这层层的社会规则所毁灭。

  但是,如果说治理好一个大国很困难,由一个人来治理就更困难了。每个人都明白当国王一旦通过代理人来进行统治会发生什么事情。

  君主制政府有一个本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使它劣于共和制政府:在共和制中,人民总是把有才能的人推到高位,这些人也总能以此为荣而很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而在君主制下,得势的却往往是无赖、骗子和阴谋家,这些人凭着小聪明爬到高位,而一旦置于高位就会向公众暴露出自己的无能和不称职。显然,人民在择人方面比君主犯的错误要少。君主制内阁中真正优秀的人和共和制政府首脑中愚蠢的笨蛋同样少见。因此,如果有这样一种幸运的机会,一个天生有统治才能的君主开始执掌一个被投机钻营者们败坏了的国家,每个人将会震惊于他所挖掘出的能量,而这位君主的出现便成为这个国家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君主制国家若想治理得好,它的人口和幅员大小就必须依治理者的才能而定。显然,夺天下易,治天下难。如果有足够长的杠杆,一根指头就可以反转世界,但要想支撑这个世界,非要有大力士赫尔格利斯的肩膀【译注2】了。国家稍微大一点,君主治理起来就会力不从心了。如果情况相反,国家的疆域相对于君主的能力太小时--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国家依然治理不好,因为君主为了自己的宏伟理想,往往会忘记人民的利益,结果他会滥用自己超凡的才能扩张,如此,带给人民的苦难并不亚于一个能力不足的庸主。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扩张或收缩都是依照君主的能力而定,相反,民主制国家中,元老院的治理能力更容易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国家会拥有固定不变的疆域,治理也不会更坏。

  一人执掌的政府有一个可怕

的缺陷,就是缺乏继承的连续性,在其他两种政府体系中,这种连续性为统一提供了永不间断的纽带。当一位君王去世后,便需要选出另一位新主,选举期便成为一个暴风骤雨般的动荡期。这时,除非这种政府中的公民比一般情况下更无私与忠诚--而这根本不可能--否则贿赂与阴谋就会乘虚而入,靠收买而执掌了国政的人上台后,很难保证他不再次把国家出卖,以从弱者身上捞回以前被强者搜刮走的钱财。在这样的政府中,卖官鬻爵盛行,一切都成为金钱交易,人们在有国王统治时享受到的这种和平比王位空缺时的混乱更糟糕啊。

  人们为了防止这样的邪恶曾做了些什么呢?曾使王位在某些家族中代代相传,并确定了继承的秩序以防止在国王驾崩时发生争端。也就是说,用摄政的缺陷取代了选举的缺陷,这表明人们偏爱表面的安定胜过贤明的行政,人们宁愿让未成年的孩子、怪物、智障来当政,也不愿冒着发生冲突的危险去选择贤主。人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冒着危险做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时,他们已使一切机会都对他们不利了。小狄俄尼索斯曾为了一桩不光彩的事遭到父亲的指责:"我为你做出过这种榜样吗?"小狄俄尼索斯狡猾地回答:"您的父亲不是国王啊!"

  当一个人从小就被培养如何去命令别人,那所有一切会使他最容易丧失公正和理性。据说,人们常会煞费苦心教会一个年轻的王子以统治艺术,但结果显示,这种教育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教给他如何服从会更有效些。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君主并不是从小接受统治教育的人,因为统治是这样一种学问,学得越多,掌握得越少,服从要比命令更能使人掌握它。"辨别好与坏的最有效和最迅捷的方法是把自己放在别人而不是国王的角度上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原注2】

  政府缺乏连续性的一个后果就是王室政权的不稳定性。政府有时执行这个计划,有时又有了另一种计划,这完全取决于当时进行统治的国王或者代他统治的人的秉性,因此,无法在较长时间内形成一个固定目标或连贯的政策,这种不确定性让国家朝令夕改,摇移不定,而这种情况在其他政府形式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些政府的统治者是同一的。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皇室宫廷多阴谋,共和体的元老院多智慧;共和制国家沿着稳定而有效的指导方向向着固定的目标前进,而君主制政府每一次变更都带来国家的巨大变化,因为所有的大臣和大部分的国王都会翻转他们前任所制定的政策,这几乎成为一条普遍的准则。

  这种不连贯性同时可以驳斥保皇派政治家们常用的诡辩,这种诡辩不仅包括了前面我已经反驳过的谬论,即把公民政府喻为家庭管理,把国王比作一家之主,它还包括了把所有君主都想象成拥有一个君主所应具备的德行,并把君主设想成他们所应有的样子。在这种假定下,君主政府显然明显优于其他政府形式,因为它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政府,如果它的团体意志更符合普遍意志的话,那它也是最好的政府了。

  但是,正如柏拉图所言,一个有天赋的国王是十分罕见的。那自然和命运要多久才能交汇在一起造就出如此的明君呢?如果皇室的教育只会腐蚀接受这种教育的人,那么对于那些世袭的君主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呢?因此,把君主政府等同于明君政府简直就是自欺欺人。要看清君主政府的本质,就必须观察它在最无能最邪恶的君主治下的状况,因为如果君王不是在登基之前就无能与邪恶,那就一定是在登上王位之后才变得无能与邪恶的。

  我们的理论家们不是没看到这些困难,但他们并不为此感到为难,他们告诉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默默地服从。上帝在盛怒之中降下了昏君,人民应该把那当做神的惩罚而忍受。的确,这种观点相当有启发性,但我认为,把它放在教堂里进行布道应该比放在一本政治理论书里更合适。如果一个医生承诺会创造奇迹,而他的全部医术只是鼓励病人一味地忍受病痛,对这样的医生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每个人都知道,当我们已经有一个坏政府时我们只能去忍受它,但我认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如何去寻找一个好的政府。

  【原注1】马基亚维利是一位绅士和好公民;但因其从属于美第奇(Medici)家族,他被迫在祖国深受压迫时掩饰他对自由的热爱。他在书中选择了一个令人憎恨的主人公便清楚地显示了他秘密的意图,他在《君主论》中的原则和《李维论》、《佛罗伦萨史》中的原则相互矛盾,显示这个深刻的政治思想家至今都只拥有一些肤浅堕落的读者。罗马宫廷严禁了他的作品,我对此非常理解,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清晰地描绘了这个宫廷。

  【原注2】此文原文为拉丁语,为罗马皇帝戈尔巴的演说词,见塔西图,《历史》第一卷。

  【译注1】马基亚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理论家。1513年创作《君主论》,书中的原则后来为很多人治国所借鉴,拿破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曾把它作为案头书。

  【译注2】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曾用一臂替人扛天。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社会契约论:双语版》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