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27
的缺陷,就是缺乏继承的连续性,在其他两种政府体系中,这种连续性为统一提供了永不间断的纽带。当一位君王去世后,便需要选出另一位新主,选举期便成为一个暴风骤雨般的动荡期。这时,除非这种政府中的公民比一般情况下更无私与忠诚--而这根本不可能--否则贿赂与阴谋就会乘虚而入,靠收买而执掌了国政的人上台后,很难保证他不再次把国家出卖,以从弱者身上捞回以前被强者搜刮走的钱财。在这样的政府中,卖官鬻爵盛行,一切都成为金钱交易,人们在有国王统治时享受到的这种和平比王位空缺时的混乱更糟糕啊。
人们为了防止这样的邪恶曾做了些什么呢?曾使王位在某些家族中代代相传,并确定了继承的秩序以防止在国王驾崩时发生争端。也就是说,用摄政的缺陷取代了选举的缺陷,这表明人们偏爱表面的安定胜过贤明的行政,人们宁愿让未成年的孩子、怪物、智障来当政,也不愿冒着发生冲突的危险去选择贤主。人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冒着危险做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时,他们已使一切机会都对他们不利了。小狄俄尼索斯曾为了一桩不光彩的事遭到父亲的指责:"我为你做出过这种榜样吗?"小狄俄尼索斯狡猾地回答:"您的父亲不是国王啊!"
当一个人从小就被培养如何去命令别人,那所有一切会使他最容易丧失公正和理性。据说,人们常会煞费苦心教会一个年轻的王子以统治艺术,但结果显示,这种教育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教给他如何服从会更有效些。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君主并不是从小接受统治教育的人,因为统治是这样一种学问,学得越多,掌握得越少,服从要比命令更能使人掌握它。"辨别好与坏的最有效和最迅捷的方法是把自己放在别人而不是国王的角度上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原注2】
政府缺乏连续性的一个后果就是王室政权的不稳定性。政府有时执行这个计划,有时又有了另一种计划,这完全取决于当时进行统治的国王或者代他统治的人的秉性,因此,无法在较长时间内形成一个固定目标或连贯的政策,这种不确定性让国家朝令夕改,摇移不定,而这种情况在其他政府形式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些政府的统治者是同一的。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皇室宫廷多阴谋,共和体的元老院多智慧;共和制国家沿着稳定而有效的指导方向向着固定的目标前进,而君主制政府每一次变更都带来国家的巨大变化,因为所有的大臣和大部分的国王都会翻转他们前任所制定的政策,这几乎成为一条普遍的准则。
这种不连贯性同时可以驳斥保皇派政治家们常用的诡辩,这种诡辩不仅包括了前面我已经反驳过的谬论,即把公民政府喻为家庭管理,把国王比作一家之主,它还包括了把所有君主都想象成拥有一个君主所应具备的德行,并把君主设想成他们所应有的样子。在这种假定下,君主政府显然明显优于其他政府形式,因为它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政府,如果它的团体意志更符合普遍意志的话,那它也是最好的政府了。
但是,正如柏拉图所言,一个有天赋的国王是十分罕见的。那自然和命运要多久才能交汇在一起造就出如此的明君呢?如果皇室的教育只会腐蚀接受这种教育的人,那么对于那些世袭的君主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呢?因此,把君主政府等同于明君政府简直就是自欺欺人。要看清君主政府的本质,就必须观察它在最无能最邪恶的君主治下的状况,因为如果君王不是在登基之前就无能与邪恶,那就一定是在登上王位之后才变得无能与邪恶的。
我们的理论家们不是没看到这些困难,但他们并不为此感到为难,他们告诉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默默地服从。上帝在盛怒之中降下了昏君,人民应该把那当做神的惩罚而忍受。的确,这种观点相当有启发性,但我认为,把它放在教堂里进行布道应该比放在一本政治理论书里更合适。如果一个医生承诺会创造奇迹,而他的全部医术只是鼓励病人一味地忍受病痛,对这样的医生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每个人都知道,当我们已经有一个坏政府时我们只能去忍受它,但我认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如何去寻找一个好的政府。
【原注1】马基亚维利是一位绅士和好公民;但因其从属于美第奇(Medici)家族,他被迫在祖国深受压迫时掩饰他对自由的热爱。他在书中选择了一个令人憎恨的主人公便清楚地显示了他秘密的意图,他在《君主论》中的原则和《李维论》、《佛罗伦萨史》中的原则相互矛盾,显示这个深刻的政治思想家至今都只拥有一些肤浅堕落的读者。罗马宫廷严禁了他的作品,我对此非常理解,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清晰地描绘了这个宫廷。
【原注2】此文原文为拉丁语,为罗马皇帝戈尔巴的演说词,见塔西图,《历史》第一卷。
【译注1】马基亚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理论家。1513年创作《君主论》,书中的原则后来为很多人治国所借鉴,拿破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曾把它作为案头书。
【译注2】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曾用一臂替人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