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41
场所,每次举行仪式时都必须用橡树枝叶。一位希腊作家说:“克尔特人崇奉宙斯,他们心目中的宙斯的形象就是一棵大橡树。”公元前3世纪在亚洲定居的克尔特人征服者似乎把敬奉橡树这一习俗也带到他们的新居地来了。在小亚细亚中部,加拉太[小亚细亚中部的一个古国]人元老院聚会议事的地方有一个纯克尔特语的名字,叫做德莱米顿,意思就是“神圣的橡树林”或“橡树神殿”。权威人士也认为那些巫师们的名字的意思大都是“橡树人”。
古代日耳曼人的宗教,对于神圣树林的崇敬似乎一直占首要地位。据雅·格林的论述,他们主要的神树就是橡树。橡树好像是专门奉献给雷神道纳尔或瑟纳尔的,它相当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雷神托尔。公元8世纪间鲍尼菲斯[约680~754,又译卜尼法斯,为中世纪前期基督教德意志总主教,积极在德意志地区推行基督教教义,向有“日耳曼使徒”之称。]在赫斯[现在德国的一个州,又名黑森。]的盖斯玛附近砍倒的那棵神圣橡树,异教徒都把它叫做朱庇特的橡树(roburjovis),按古日耳曼语便是Donareseih,“道纳尔的橡树”。日耳曼人的雷神道纳尔、瑟纳尔、托尔,就是意大利人的雷神朱庇特。今天我们“星期四”这个词(Thursday)就是由“雷神的日子”(Thunar'sDay)一词转来的,完全是拉丁语diesJovis一词的翻译。古代日耳曼人,跟希腊罗马人一样,也把橡树之神当作雷神而且还认为它有强大的生育繁殖能力,可以降雨并使大地丰产。不来梅的亚当[德国编年史家,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1081年。]告诉我们说:“雷神托尔统辖太空,职司雷电风雨和五谷生长。”因此,在这些方面,日耳曼人的雷神又同南方的宙斯和朱庇特相似。
斯拉夫人也把橡树看成是雷神彼隆[斯拉夫民族神话中的雷电之神]的圣树,他正相当于宙斯和朱庇特。据说在诺夫哥罗德城有一座手持雷石的彼隆塑像,像前昼夜焚燃橡木,作为对彼隆的敬奉。一旦香火熄灭,专管香火的侍者就将为其疏忽失职而付出生命。跟宙斯和朱庇特一样,彼隆也是他的人民信奉的主神。
雷神托尔。这个青铜雕像描绘了托尔以及他所使用的锤子米约尔尼尔,据说米约尔尼尔从来不会击不中目标,而且每次又都会回到投掷者的手中。
普罗柯庇厄斯[500?~565?,拜占庭历史学家。]告诉我们,斯拉夫人“相信只有一个神即雷电之神,才是万物之主,并向他献祭牲牛和各种牺牲”。
立陶宛人的主要神祇是雷电之神泊库纳斯,或泊昆斯。他跟宙斯和朱庇特很相像,这一点已经时常为人提出了。在立陶宛,橡树也是专门奉献给泊库纳斯的,如果基督教的传教士砍伐了橡树,当地人民便要大声疾呼,说他们的山林之神被摧毁了。为了奉祀泊库纳斯,当地人们永远燃着用橡树枝点起的火堆,如果火堆熄了,便用这种神树木材摩擦生火将火堆再点燃起来。男人们向橡树祭祀祈求庄稼秀实,妇女则向菩提树祈年。由此,我们可以推定,他们是把橡树看作雄性,把菩提树看作雌性的。每逢干旱求雨,他们总是到树林深处向雷神献祭牺牲,如:未生过牛犊的黑小母牛一头、黑公山羊一头和黑公鸡一只。附近乡间的人群都聚集在这里,又吃又喝,其中有人捧酒一碗绕火堆三匝,将酒洒在火上,祈求神泊库纳斯赐降甘霖。从这些情况看来,立陶宛人的主神极似宙斯和朱庇特,既是橡树之神,也是雷神和雨神。
从以上所说,可见古代欧洲雅利安人的主要支系都崇奉一位橡树与雷、雨之神,这神就是他们所信奉的众神中的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