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40
吕托斯的爱情的竞争,后来在不同的姓名下又出现了阿芙洛狄特与普洛塞耳皮娜[罗马神话中的冥后,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珀耳赛福涅。]对阿多尼斯的爱情的争夺,而淮德拉仅只是阿芙洛狄特的替身罢了,这种说法无论对希波吕托斯或是对阿尔忒弥斯可能都没有什么不公正的地方。因为阿尔忒弥斯原本是一个伟大的丰收女神,而根据早期宗教的原则,她既能使大地丰收,则她本身亦应是多产的,因之她一定有一个男性配偶。根据这种观点,希波吕托斯正是阿尔忒弥斯在特利增的
配偶,而特利增的青年男女在婚前向希波吕托斯献发则是特意用来加深他与女神的结合从而促进人、畜和土地的丰产。在希波吕托斯的特利增圣地,还供奉着两位名叫达米娅和奥克赛西娅的女性神祇,她们毫无疑问是和土地丰收有密切关系的。这情况多多少少是对上述观点的证实。当埃皮扎夫罗斯[古希腊萨罗尼克海附近地区]发生饥馑之时,人们遵从神的启示,用作为圣物的橄榄树木来雕刻她们的塑像,而一旦他们将塑像刻好供奉起来,土地马上就结出了果实。此外,在特利增本土,显然是在希波吕托斯的圣地境内,有一种奇特的用扔石头的方式向这些女神(人们称她们为姑娘)表示敬意的典礼。不难指出,为了确保好收成的目的,其他许多地方也有类似的风俗。至于说到年轻的希波吕托斯惨死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它与别的类似故事的雷同之点:在这些故事里,英俊的血肉之躯的青年们,为了和永生的女神们有爱情的短暂欢乐总要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类倒霉的情人可能并不限于神话中才有,有些传说认为,紫罗兰的紫红色、秋牡丹的鲜红颜色,或是玫瑰的艳红光泽,这些花都是自己流出的血。这些故事决不是无谓的诗的象征,仅仅把青春和美化作转瞬即逝的美丽花朵。这类故事包含了关于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生命的关系的更深的哲理——一个引起了可悲的行为的可悲的哲理。我们将在本书后面知道这种哲理和这种行为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