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17
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 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
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近来爱国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 爱国之行动相妨碍。此说不然。佛法实能辅助国家,令其兴盛,未尝与爱国之行动相妨 碍。
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国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统一兴盛其国家。 其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无势力,而印度国家乃随之衰亡,其明证也。
七、佛法非能灭种
常人见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灭种。此说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为僧尼,此实极少之数。以外大多数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 常。
佛法中之僧尼,与他教之牧师相似,非是信徒皆应为牧师也。
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常人见僧尼唯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 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二种,一曰财施,二曰法施。
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
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作种种慈善事业。
近年以来各地所发起建立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 、施衣、施钱、施棺等事,皆时有所闻,但不如他教仗外国慈善家之财力所经营者规模 阔大耳。
九、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经济学者,谓人人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用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 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若出家 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 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 矣!
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 ,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 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
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 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着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 大精神,而作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着我相而作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 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 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 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 得实现。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性;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 实,勇猛精进而做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须向空上立脚,而再向不空上做去。岂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耶!
以上所说之十疑及释义,多是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其大意。诸君闻此,应可免除种种之 误会。若佛法中之真义,至为繁广,今未能详说。惟冀诸君从此以后,发心研究佛法, 请购佛书,随时阅览,久之自可洞明其义。是为余所厚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