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问佛·观心清样

第一节 佛法大意

书名:问佛·观心清样 作者:李叔同 本章字数:110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17


第一节 佛法大意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 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 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 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 .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作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 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 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 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 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

极者,固可因此而知 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 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

  迷信,而与以正信。

  恶行,而与以正行。

  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地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 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说佛法大意毕。

  又当地信士因今日为菩萨诞,欲请解释南无观世音菩萨之义。兹以时间无多,惟略说之 .

  南无者,梵语,即皈依义;菩萨者,梵语,为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者,觉;萨埵者 ,众生。因菩萨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故称为菩提萨埵。

  此以悲智二义解释,与前同也。

  观世音者,为此菩萨之名。亦可以悲智二义分释。如楞严经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 观音名遍十方界。约智言也。如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 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问佛·观心清样》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