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3
老实。商人临终之前,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把东厢酒店交给智人经管,把西厢酒店交给木星经管,并嘱咐两人说:“商以德行,德以术胜,经商求术忌无德,切莫以术欺人。”
智人和木星开始按父亲遗法独立经营酒店。一段时间后,智人觉得按父亲的老办法赚不了大钱,于是便开始在酒中加进白水。这样一来,智人的利润大增,吃穿用度阔气了很多。木星没有智人那么灵巧的脑袋,只老老实实地埋头做生意。
哪知时间一长,木星的生意也好了起来,赚的钱不比智人少。智人便怀疑弟弟也在酒里掺了水,于是自己掺得更多。不料生意反而越来越差,后来竟连一个顾客也不去买他的酒了。
智人便去质问弟弟:“我做生意的头脑和方法都比你强,怎么会比不上你呢?”弟弟无言以对,旁边有一位顾客碰巧听见了,就对智人说:“正是因为你的头脑和方法比木星强,所以你才能想到在酒里掺水坑害客人,你这样做怎么能不失败呢?”
智人这才想起父亲临终时的嘱咐,尽管他后来再没往酒里掺水,但顾客却已不信任他了。
这是我国古代的一则巧与拙的故事。聪明的哥哥本想以巧获利,可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老实的弟弟坚守拙笨的经营之道,结果却以拙胜巧。
俗话说,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个“拙”字真是意味无限。拙非笨愚,实为拙朴。拙朴之美与灵巧之美同样是美的境界,因为精巧别致就隐藏在拙朴之中。
赫里克是一位受人尊敬且声名显赫的驻法大使。他一生事业的起跑点,就是他在克利夫兰担任律师时做的一件“傻事”。
当时,赫里克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不幸的是,他很快便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他代理的一桩官司败诉了,不得不为当事人赔付一笔由他担保的款项。但是,依照法律规定,合同已在银行营业员将账单交给他的几天前终止了。事实上,他在法律上已经不用再负任何责任了,这笔钱他完全可以不赔。
虽然如此,当时收入不多的赫里克仍然如数偿还了这笔钱。因此,有些人说他“傻”,可是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做人、做事都应该光明磊落。
令赫里克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傻”举动,却立刻给他带来了好运。那家银行因他品行端正,将很大一笔业务交给了他,这不仅弥补了他的损失,而且还富余很多。
赫里克是真正聪明的人,所以他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别人眼中的傻事。正因如此,他才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世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追求名利、财富等外在的东西。因此,在一些人眼里,不去追求这些的人,就是木讷的、蠢笨的。对此,老子从大道的角度进行了否定,并指出,真相恰好与此相反。
不错!与巧饰相比,拙朴的境界的确更高一层。巧饰来自人力,借助外物,掩盖了真实本相,而拙朴之美出自天然纯真。你瞧,陌上花黄,麦浪翻绿,柳丝妩媚,天工无痕!人造园林虽美、虽巧、虽游人如织,却终究难免斧凿之迹,怎比得上大自然的浑然天成?
■ 管理般若功 ■
以拙取胜的管理之道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原意是最直的东西好像是弯的,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
我们取其精髓,可以理解为:最费工夫的办法反而最巧妙,最愚蠢的办法反而最明智。
唐朝是盛世,其都城长安规模庞大、繁华无比、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一度颇为紧张。虽然附近有号称“粮仓”的关中沃野,但耕地面积小,产粮少,无法满足长安的用度。一旦遇到水旱灾荒,不免粮价飞涨、饿殍遍地。
为此,从唐朝初年开始,就有从江南至长安的千里漕运,专门给长安供粮。后来,长安日渐繁荣,人口越来越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漕运的重要和困难都更加突显。
当时的漕运,是由淮河经汴河入黄河,再转渭河抵达长安。船行千里,困难重重,尤其是驶经北人门、中神门、南鬼门三门险峡时,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事。
在这种状况下,唐代宗将千里漕运的重担交给了理财能手刘晏。刘晏上任后,立即对沿途进行了勘察,以尽快找到解决漕运困难的办法。刘晏找到的办法很有效,但在常人看来,是最笨、最费工夫的办法。
当时,很多河段多年未加疏浚,淤泥沉积,运粮船不易通过。他便调集民工,逐段予以疏通,工作量相当大。但这却是个一劳永逸之举,为今后船只航行提供了便利。他了解到以往沉船,多因船身不坚,便专门建立了十个船厂,重金打造了2000艘异常坚固的“歇蝗支江船”,每条船可装运1000石米。
从前运粮,并非官府亲自操办。各州县只是委托当地富户代办,称之为“船头”。“船头”再组织民工运粮,称为“船工”。“船工”的待遇极差,积极性不高。刘晏将漕运收归官办,训练士兵担任船工,出钱雇佣熟悉河道的人领船。船工和水手待遇都不错,运输十次不出事故还会得到奖励。
据《新唐书》记载,刘晏采用的方法是:“江南之运积扬州,汴船之运积河阳,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如此分段运输,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有效地降低了风险。
刘晏主管漕运,虽耗费了不少人力与物力,但每年从江南运到长安的100多万石粮食,再没有发生沉溺事故。这使得长安的粮食供应充足,物价平稳,社会安定。为此,唐代宗李豫称赞刘晏如同西汉开国功臣萧何。
在解决漕运难的问题上,刘晏用的虽是些费时、费力的“笨办法”,效果却极佳,堪称“大巧若拙”。“拙”,不是不动脑筋、不想办法,恰恰相反,正是动足脑筋,想尽办法,将“巧”用到了极致,才看上去像“拙”。这个“拙”,是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一般来说,企业做广告或举办新闻发布会,都是宣传正面形象。可是,却有这么一家企业,竟然邀请广大顾客为自己的产品揭丑!你说,这种行为是不是很“傻”?
韩国一家衬衣企业的产品一直很受市场欢迎,销路相当不错。令人费解的是,该企业竟然连续两次在报上登广告,邀请新老顾客参加产品揭丑会!
揭丑会开幕那天,很多顾客和好奇者都去参加。他们对该企业的衬衣,从款式、颜色、线头、纽扣、包装等各个方面评头论足,并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指出产品的问题所在……
这种新鲜事,新闻媒体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各报刊都对其进行了报道,无形中给该企业做了很多免费宣传。这样一来,企业的声誉不降反升,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该企业也接受了顾客的许多合理意见,进一步改进了产品质量,赢得了更多顾客的认同。
看来,这家企业非但不“傻”,反而精明得很。他们通过“揭丑”这一违反常理的举动,赢得了媒体强劲的免费宣传,更让广大顾客知道了他们是极为关注顾客利益和需要的。此举成功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更赢得了顾客的心,可谓“一箭双雕”。
老子说,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这话确实很有道理!想一想,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最聪明的人,看上去很愚蠢;最巧妙的办法,看上去很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