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3
求荣誉是人之常情,获得荣誉是美好的。它是一个人追求的理想,完善自我的必然结果,但切记以它为人生的目标。一位职场领袖,如果把荣誉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处处卖弄、显示,就是追求虚华,就会超出限度和理智,常会迷失自己,惹下属反感。
■ 商海逍遥游 ■
从最低层开始努力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商人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将对其事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艾富雷德?佛勒出生在美国波士顿郊外的农村。他的事业始于背着一捆捆扫帚、一扎扎的刷子,穿街过巷,挨家挨户地推销这些批发来的小商品。
佛勒好不容易敲开了两家人的门,都是还没有开口,就被人很厌恶地打发走了。他没有气馁,很快又敲开了第三家的门。这家的主妇正在吃力地搬动一只大花盆,他急忙跑上前去帮了她一把。随后,那位慈祥的主妇对他说:“孩子,你的推销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就这样,佛勒做成了一生中的第一笔生意,以8美分的价格卖掉了一把小刷子。他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不到一年,他的存款已近400美元,在当时已经是一大笔财产了。
后来,佛勒决定自己生产扫帚、刷子,自己推销。晚上,他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在地窖里生产各种新式样的刷子。白天,他就背上刷子挨家挨户去推销,由于都是老主顾,销售起来轻松得很。他很注意询问顾客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和要求改进产品……
一段时间后,他大胆地在另外一个城市开设了“分厂”。他租了一个旧车库做工厂,雇了一个工人开机器,自己则把全部时间放在销售产品上。一年后,他的营业额已上升到每周2000美元。他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生产大量各式各样的刷子。他聘请了更多的工人和销售员,新客户也不断增加,生意做到了更多的城市。
佛勒的事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而他的成功正是源于他背着一捆捆刷子挨家挨户地去推销。佛勒的事业正是由最低层的努力开始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看见别人成功了,常常无形中有点嫉妒,甚至还会妄自菲薄,总以为别人的工作才是最好的。而自己呢?总是看不到什么希望。他们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之于运气好,他们也梦想着好运能早一天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起初,查尔斯?瓦格林是一个小药店的店主。他鄙视自己的小药店,一直想在其他行业找个干大事业的机会。所以,他经常离开药店去做其他事,任凭药店的生意摇摇欲坠。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反问自己:“我为什么一定要把希望、目标寄托在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行业上呢?为什么不在自己相对熟悉的医药行业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呢?”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事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这家小药店,决定全心全意地去经营它。他对自己的事业有了热情,尽量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如果附近的顾客打电话来买东西,他就会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向店里的伙计示意,并大声地回答说:“好的,赫士博克夫人,一瓶三两的樟脑油、半磅巧克力。还要别的吗?赫士博克夫人,今天天气很好……”
在和赫士博克夫人通电话的同时,他指挥着伙计们把相应的药品快速找出。而与此同时,负责送货的人正忙着穿外衣。在赫士博克夫人说完她所要的东西后,送货的人就上路了。而他则仍旧和她在电话中闲谈着,直到等她说:“瓦格林先生,请先等一等,我家的门铃响了。”
于是,他笑了笑,手里仍拿着话筒。不一会儿,她在电话中说:“瓦格林先生,刚才敲门的就是你们的店伙计给我送东西来了!我真不知道你怎么会这么快,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我打电话给你还不到半分钟呢!我今天晚上一定要把这事告诉赫士博克先生。”
因为他那里有优质的服务,几条街以外的居民也都舍近求远到他的店里去买药。后来,好多药店老板都跑到他那里取经,那些人不明白,为什么偏偏他的生意会做得那么火。
对药店经营态度的改变,使得瓦格林的生意日益兴隆,其连锁店在全美国遍地开花,很快便占领了美国药品零售市场。在当时的美国医药业中,他的公司拥有的分店数量位居第二。
远大的目标当然必须有,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好高骛远,不仅会眼高手低,还会忽视近在眼前的机会。对于同一件事情,用心去做与不用心去做,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对于一项并不能让你振奋的小工作,告诉自己那是伟大事业的开端,相信你就能精神焕发,用心来做了。
■ 管理般若功 ■
打好地基才能建高楼
一个人,必须尊“道”贵德,像“道”那样谦卑自处,虚怀若谷。尤其当身居高位时,更不能自鸣得意,高高在上。否则脱离了群众,处境就岌岌可危了。群众是你身居高位的基础,好比万丈高楼的地基,地基要是动摇了,这高楼也就会轰然倒塌。
那些得“道”的侯王深知这一道理,总是以谦卑的态度去对待天下人。他们还时不时地写出两份“罪己诏”,把旱涝灾害、虫灾、瘟疫的产生都归咎于自己德薄,以致让苍生受苦。所以大家都拥护他,让他成为天下的正统,拥有天下,治理天下。这是典型的贵以贱为本!
领导者要有谦逊的作风、宽广的胸怀,不要标榜自己,越是标榜自己,越是显得自己没有底气。最高尚的道德是用不着标榜的,最高的荣誉是无需人们夸奖的。
唐太宗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如果深得民心,那么老百姓就是一汪平静的水,君主就可以像一叶扁舟风行水上,逍遥自在。如果君主看不起老百姓,让他们无法正常地生活,那么他们就会掀起冲天巨浪,把君主这叶扁舟掀翻到水底。
如果执政者不管百姓的死活,把贪婪的手无止境地伸向他们,不倾听他们的意见,不顾他们的呻吟,甚至为了压制他们的不满情绪,动用专政工具,那么他们都不怕了,他们会提着菜刀,挥舞着锄头,拿着木棒镰刀去跟他们拼命。
执政者既然被称作公仆,那么就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要扰民,不要搞政绩工程。老百姓有意见,要虚心听取,理顺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问题。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官,就老是高高在上,什么事都自己说了算,老百姓只有听的份,只有服从的份,只有忍受的份。
历史上有不少贵且富的人,贪无止境,用其权力残民以自乐,人民恨得要食其肉;当其败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安身之处。
北宋时误国害民的贾似道,罢官后要回绍兴,地方官关门不让他入城;被贬婆州,该州群众贴出通告,把他赶走,朝廷只得将他贬到高州。由于贾似道罪大恶极,人人痛恨,其中就有因受其迫害而主动要求押解他到高州的郑虎臣。当时朝廷还宽赦不杀贾似道,但郑虎臣还是把他杀了。一个与人民为敌的人,其下场活该如此。
鱼儿离不开水,做领导的如果没有下属的支持,只能成为孤家寡人。那种靠走上层路线发迹的人,由于没有下属支持,多半不能长久。聪明的领导,会时刻注意下属态度的变化,并进行策略调整。这一项明智的长期投资,因为下级可以在多个方面使上司获益。
首先,下级是工作成绩的真正创造者。虽然,领导的谋划水平对政策的成败至关重要,但是要使其成为现实还离不开下级默默无闻的细致工作。如果上司是舵手,那么下属便是发动机、便是螺旋桨。如果上司的成绩像座长城,那么每个下属的辛勤劳动就是一块块砖石。
其次,下级手中握有选票。现在,在干部制度中正在推行一种民主评议制,其做法就是由群众来投票。如果领导不注重与群众搞好关系,那么关键时刻就很可能造成对领导不利的局面。领导若想坐稳位子,就必须真正地关心下级,注意他们的态度和反应。
再次,下级可帮助领导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俗语云:“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对领导形象的最好宣传莫过于借他人之口,收己之惠。这要比领导自吹自擂要有效得多,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感。而且,下级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还会把这些好名声广泛传播。
最后,重视下级可防止“后院起火”。当下属感到被冷落、被压制或心怀不满时,他们就很可能倒向领导的对手一边,从而使其腹背受敌,造成形势上的不利。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只有堡垒内部的人才最知道自己防御的弱点,反戈一击常常是致命的。
事实上,智慧的领导,仰赖的是下属的善意,而不是要塞的力量。古代的圣贤之所以为人称道,是因为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自爱,但不自贵,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所以,老百姓都真心拥戴他们,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好的口碑,为后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