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3
程师!
中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意义都很深远,因为他们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不怕不被理解、不怕不被尊重,正是这样,他们才显得更伟大、更高尚,正所谓“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 职场易筋经 ■
小职员荣获诺贝尔奖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道”无欲无求,从不炫耀自己。它谦卑自守,看起来微不足道。它并不刻意成就伟业,却终能成就伟业。它渺小而又平凡,平凡得无处不在。而正是这“小”,这“平凡”,却往往是“伟大”的诞生地。
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的职位太低,也不要再唠叨日常工作太平凡。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专一地努力下去,就很有机会在平凡中创造出伟大。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大奖,是许多大科学家、大学者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然而,2002年,日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一夜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变成了日本国民心目中的英雄。
他就是田中耕一。田中的履历非常平凡,1959年出生,1983年从日本东北大学理工系毕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他只不过是日本岛津制作所的一名中低层研究人员,既没有博士头衔,在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也少有人知。
然而,就是他,成为第一个以学士学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并帮助日本创造了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奇迹。
2002年的一天,田中像往常一样在研究室加班。傍晚6点左右,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用英语说的话,好像是祝贺他得了什么奖。尽管田中听清了“诺贝尔”和“祝贺”两个词,但是一点也没有往诺贝尔奖上联想,只是以为自己获得了与之类似的奖项,于是说了句“谢谢”,便挂了电话。此后,祝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田中才知道自己真的获得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
当晚,在记者招待会上,田中身穿蓝色工作服,左胸部别着写有姓名的徽章,出现在200多名记者的面前。他坦言:“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得诺贝尔奖。”并说:“以前听说得诺贝尔奖会有一些预兆,而我这次获奖非常意外,即使是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
次日,田中身穿工作服的照片,连同他羞涩的笑容,成了所有日本报纸的头条。一夜之间,田中耕一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世界名人。
实际上,田中早在自己26岁那年,就开发出了此次获奖的成果——软激光解吸附作用技术。当时,田中的工作是利用各种材料测量蛋白质的质量。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丙三醇倒入钴中,将错就错对其观察时,却意外地发现了可以异常吸收激光的物质……
在常人眼里,诺贝尔奖是遥不可及的,以往获得这一殊荣的不是科学泰斗,就是学术精英,并且在获奖之前早就声名远播。田中耕一的获奖,把人们脑子里的框框击得粉碎:他不是优等生,大学时还留过级;找工作时曾被索尼公司拒之门外,后经老师的推荐才找到现在这份工作;获奖时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别说是全世界、全日本,就连他所在单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田中耕一是这样的普通,却摘取了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惊叹之余,不妨想一下,为什么一个在世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小职员,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有这样一句诗:世界上最不值钱的是沙,然而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黄金就在它的里面。田中耕一,这个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就如同埋藏在沙中的黄金。获奖前,他默默无闻,然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实,人们在羡慕他能够获此殊荣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从平凡走到伟大的过程,那就是坚持不懈,潜心研究,不放过一点“小”的线索。
平凡并非平庸,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只有懂得平凡,才能够在平凡中一步步接近伟大。在人生的旅途中,辉煌常常只是一瞬,而平凡方是永恒。以锲而不舍、努力奋斗作为平凡的基石,以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作为平凡的阶梯,才能有一天完成由平凡至伟大的飞跃。
■ 管理般若功 ■
大而全不如小而精
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反过来讲,如果太执着于“大”,反而极有可能一无所成。下面这则寓言,或许能给正渴望将企业做得“大而全”的管理者一些启发。
森林里准备举行运动会,设有赛跑、飞行、爬树、游泳等比赛项目。动物们踊跃报名参赛。狐狸更是报了所有的项目,并自称是“全能王”。
赛跑开始了,兔子跑得最快,不多时就冲过终点,高兴地吃起胡萝卜慰劳自己。兔子都吃了俩萝卜了,狐狸才脚步轻飘地走到终点。
接着是飞行比赛,燕子、鸽子飞得最快,一转眼就飞得没影了。狐狸只在空中扑腾了两下爪子,就掉到地上,摔了个狗吃屎。
进行爬树比赛时,狐狸刚爬到树腰就滑了下来。比游泳时,狐狸游了没几米就快喝饱了。自称“全能王”的狐狸,对每项运动都一知半解,到了用的时候却没有一样能拿出手的。
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很多企业便开始疯狂扩张,纷纷搞“大而全”,恨不得把行业里各个环节的钱都赚完,意图凭此在行业里独占鳌头。这与老子的“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违背的。
20世纪90年代,我国某家并非专业生产模具的大型企业,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建成了一条大型模具生产线。该企业本指望这条生产线能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哪知其加工成本竟然比专业模具生产企业生产的成品卖价还高,眼睁睁看着这笔巨额投资打了水漂。
追求“大而全”者,急于求成,多有失足;而追求“小而精”者,脚踏实地,反能做大。
在“2009年中国橱柜行业年会”上,亨德莱获得了“2009中国橱柜行业工艺技术金奖”的荣誉称号。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公司“做实业,不求大全,但求专精”的经营理念。
自亨德莱成立以来,他们就专注于生产橱柜柜体和汽车烤漆门板两类产品,并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产品上精益求精,铸就了其在烤漆门板和柜体行业的领先地位,且在消费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亨德莱的产品之所以能得到业界和消费者的肯定与青睐,与其专业化生产模式密不可分。他们通过对产品系列的深入研发,将汽车烤漆门板和橱柜柜体生产工艺技术提升至更高水平。在追求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亨德莱还力求使产品视觉效果丰润、美观,达到内在品质与外在视觉的统一,让橱柜成为享受品位生活的艺术品。
当众多橱企纷纷把产品线延伸至衣柜、浴柜、卧室等领域,走产品多元化发展之路时,亨德莱不为所动,坚持走“单一”的产品发展之路。
正是不断脚踏实地,追求产品工艺的“专精”,使亨德莱快速发展起来。在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规模后,亨德莱从欧美国家引进先进设备,并加大产品的自主研发力度,以产品差异化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导权,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亨德莱只生产汽车烤漆门板与橱柜柜体两类产品,表面上看有些“单一”。但其产品色彩考究,造型新颖,在呈现出多彩时尚及个性化特点的同时,还实现了不同色调和形态的巧妙搭配,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求。
正是由于亨德莱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不求“多而全”,但求“少而精”,才使其能够研发出精湛的生产工艺,在市场竞争中捷报频传。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后,他们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逐渐发展成行业翘楚。
实际上,产品多元化并非完全不能做,只是仅适合少数实力极强的企业而已,对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是弊大于利的。
所以,提醒我们的企业当家人,产品多元化,容易贪吃嚼不烂!求全求大,很难把产品做精做细,可能哪种都做不好。与其如此,不如走少而精的发展之路,集中精力,做精做好一种产品。这样最终也能把企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