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2
业挺赚钱的,就劝他也开家饭店。做餐饮,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门面、好的位置,这样才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于是,米勒便早出晚归地四处寻找适合的店面。可十几天过去了,他也没有找到合心的。而且他还发现,整个纽约各种中高低档饭店太多了,即使找到合适的店面,竞争也必然异常激烈,与一些老品牌、多功能的大饭店相比,更是没有优势。
不过,在找门面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一个新商机。纽约的许多建筑工地上都没有食堂,工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买饭吃,极其不便。于是,米勒决定开一家”车轮快餐店“,专门服务于那些在野外工作或旅游的人。
他购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货车,以及大量的保温和冷藏器具,将事先做好的食物和饮料运送到各个工地、旅游点销售。他还登了广告,承接各种野外工作或旅游的食品订购,不管多远多偏僻都保证按时送达。
那些在野外从事测量、影视拍摄、道路工程抢修的人,只要打个电话订餐,米勒就能准时把食品送到。那些周末全家开车到郊外度假的人,也喜欢订购各种能送至现场的食品。米勒的”车轮快餐店“抓住了野外市场的饮食需求,填补了市场空白,生意红红火火。
随着业务的发展,米勒还附带销售一些野外所需的生活用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开始使用直升机送货。他在全美各地开了许多”车轮快餐“连锁店,成了餐饮业中的佼佼者。
可见,”无“并不是没有,你可以说”无“是”空“,但不能说是”没有“,空的口袋才能装东西,空的房子才能住人,空的管道才能送水,空的宇宙才能容纳日月星辰,肚子空空才能吃下东西。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无“,没有它,这天地万物就成了摆设而没了用处。
■ 管理般若功 ■
企业管理以”简“为上
将”有“与”无“相互为用的辩证思想,用于企业管理,即为”大而化之“。既要建立大框架、大原则,此为”有“;又要精简细微的条例、规章,此为”无“。可以说,”精简“是企业管理的精髓。
规章制度简洁明了,就能使被管理者获得宽松、安定、自主的环境,风气必然日趋淳厚、质朴。相反,规章制度繁严苛刻,被管理者不堪束缚,风气反而刁钻、狡诈,以致消极怠工或钻制度、法规的漏洞。
美国丹纳公司是知名的汽车配件生产商,麦克佛森就任该公司总裁时,该公司年销售额约为30亿美元。麦克佛森上任后采取第一项管理行动,就是废除了厚达32.5英寸的企业方针、指南之类的公司政策手册,代之以一页纸的企业经营宗旨。
该宗旨的主要内容为:面对面的联系更能有效地动员人,取得信任,激发热情;让所有成员都知道公司的全部指标,并与他们讨论这些指标;尽力为希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或改善自我前程的生产人员,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必须使大家的工作有保障;建立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对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和努力工作的人进行奖励。
麦克佛森只要求企业员工保持价值取向一致,具体工作则放手让员工遵循此价值取向自主、自由地去处理。随着公司具体管理业务的减少,公司的组织层次从11个层次减为5层,职员也由原来的500人精简至100人。这一举措明显提高了办事效率,扭转了官僚作风。
麦克佛森为何要大刀阔斧地砍掉公司的规章、制度呢?他的回答是:”没有人能比负责机器操作的工人、材料管理员和维修人员更懂得如何掌握机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改进质量,达到最佳材料流通量并保持机器有效工作的了;没有人能比他们懂得更多的了。“
在废除繁杂的政策、规章的同时,麦克佛森还废除了在西方国家企业中传统使用的上下班记时钟。对此,他说:”如果你看到他们常常上班迟到,你就同他们谈谈嘛,为什么非要上下班记时钟才能知道你的下属中谁上班迟到呢?“
这是很典型的西方式的”精简“式管理。管理改革的结果是,该公司的人均销售额增加了2倍,比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倍还多。
无独有偶,马克斯?斯潘塞公司总经理马库斯?西夫也是位擅长”精简“管理的企业家。
马库斯?西夫把其上任的第一年称做”休耕期“。一年中,他把全副精力用于减少公司的文书工作,削减了公司80%的达2700万页的文件!年终,他划了一根火柴,将多达5吨重、堆成小山似的文件一烧了之。而且,他还借此举办了一场公司篝火晚会。”休耕“期结束后,公司的13本指令性制度手册,被简化成职能部门管理指南和商店守则两种小册子。
马库斯?西夫相当潇洒,但奥辛顿工业公司总裁约翰?麦康内尔的举动更令人拍案叫绝。在奥辛顿工业公司里,你找不到任何工作程序手册或汇编。取而代之的,仅仅是一条”黄金法则“:照顾好你的顾客,照顾好你的职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照顾。
可以说,麦康内尔抓到点子上了,抓住”纲“了。至于管理之”目“,也就是具体的管理活动,则全权下放,公司不作硬性控制,为什么?只要价值观一致,下属”百花齐放“的结果,必然比公司硬性控制的效果更好。
表面上看,上述公司似乎管理得”松“了,实际上却是”松“中有”紧“,活而不乱。怎么说呢?在具体管理上放松了、搞活了,但对价值观念却抓得更紧、更牢了。这样,在高度统一的价值观的统御下,让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积极、主动、自由地发挥能动性,定能使企业管理和生产更上一层楼。
正如现代传播学所说,传播的越少,受众接受的就越多。删除繁杂的规章、制度,代之以简明、精练的企业价值理念,更容易让员工理解,也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特莱曾提出了”重要的少数“的概念。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事物总是少数,只要集中精力处理好这个重要部分,那么”微不足道的多数“则可以不必过分纠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概念也就是著名的”80/20“定律。
郑板桥曾说:”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本来就应该有自己的境界。删除繁琐,留下简约,简洁明了更能体现企业管理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