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怪才辜鸿铭经典作品)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书名: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怪才辜鸿铭经典作品) 作者:辜鸿铭 本章字数:2767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40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厅堂中举办的,有茶、点心和饮料的大型聚会.在古代学校受过教育的

  那些人中,人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曾在掌声雷动、彩旗飘飘、人声鼎沸的

  聚会大厅里进行过演讲.古代学堂受过教育的那些人仅仅是从那些远道

  而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中得到快乐,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很少是精心

  挑选的.那些在古代学堂受教育的人仰慕孔子,在学校学习孔子,并力

  争去理解他,按照他的教诲去生活,可是,他们并未打算在学校里建立

  孔子学会,并振臂高呼"孔子!孔子!"对古代学堂受教育的那些人来

  说,孔学是一种宗教;但是,它是这样的一种宗教,如同英国绅士在回

  答某位女士关于何为宗教的问题时所说的那样:"它是一切理性人的宗

  教".这位女士又问:"请告诉我,这样的宗教是什么呢?"绅士回答道:

  "它是种一切理性人对之心照不宣的宗教."

  实际上,随着"新学"的引入,中国那些有教养的人的心智已产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另一种情况下,孔子在《礼记》里说:"我听

  说,来与学是种较高的品位,可我从未听说过,去与教是一种较高的品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

  停废外,2000余年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

  齐驱,共同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奋斗,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图为守旧的清代私塾课堂

  126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位."古代学堂的那些学生仅仅希望去学习,并不断使自己的学识与涵

  养更加成熟和完善;而接受"新学"的那些学生却希望去教导别人,他

  们致力于解释、宣传,并使人了解他们所创立的"新学",诸如他们的

  体系、他们的"信仰"、哲学、心理学或者是宗教.当古代学校的学生

  们谈论"Erziehung"这个词时,他们用的是"学问"二字,意指学习

  与研究.但是,接受"新学"的学生们却改变了"Erziehung"这个词

  的译法,他们将其称为"教育",意指"讲授与教导".例如,北京当局

  负责教育部门现今就叫"教育部"(讲授与教导的机构),而不再叫学部

  (学习的机构).

  人们或许要问,一个名字能产生怎样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古代

  学校的学生们学习,是为了提高能力,完善修养.因此,他们必须挑灯

  夜读,学习古代先贤的美德和智慧,并用心专研,通过这样的方式,他

  们才可能学到知识,提高品性--用华兹华斯在《远行》中的话说--

  "达到上帝、自然、人类合一"的境界,[1]这是真正有修养的人应该了

  解与拥有的知识.

  然而,那些接受"新学"的学生,却不这样做,即挑灯夜读,学

  习古代先贤的美德与智慧,相反,却是竭尽所能地涌向明窗净几、人头

  攒动的孔教会大厅,向人们讲述如何建立一个完美的儒家教育体制,又

  或是找到灯光明亮的基督教青年会聚会大厅去作报告,向人们讲授如何

  让所有人在社会公德方面就像告人一样臻于完善!亨利?诺曼(Henry

  Norman)先生在其有关"新日本"的一本书的一章中,将日本称为是

  "一个在学校里的民族".对"新中国",我恐怕,人们还不可以说,她

  是一个在学校里的民族.对新中国,人们只可以说,她是一个不断建造

  学校,建造诸多昂贵校舍的民族,可这不过是为了把别人投入学校而修

  建,唯独不是为了自己的学习.

  英国诗人科伯(Cowper)在说到他那个时代的某位传教士时,曾

  激动地对主教抱怨说:"哦,你们头戴圣冕,保护着教会!但是你们却

  不将同样有力的双手放在那些非但不能教而且也不愿学的人的头上!"

  [1]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天(上帝),地(自然),人(人类).

  127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晚近以来,在中国,倘若一个人想成为宗教改革或者是共和主义的

  传教士,不再需要一个头戴圣冕的主教将双手放在头上,这到底是算幸

  运还是算不幸呢.可是,这种情形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当前的世界上,

  宗教改革与共和主义的传教士已变得参差不齐,他们其中包括好的、非

  常好的、坏的、非常坏的、还有不好不坏的,这就如同人们从北京大街

  上的小贩那儿买来的水果筐.出现那种没有头戴圣冕,并负责监督和指

  导的好主教的概率是10∶1,有可能甚至是100∶1,--这种概率小得

  就好比是那些完全没有才干的人,仅凭胆子大与脸皮厚就能获得成功的

  概率.当前,面对那些胆子大并且脸皮厚的宗教改革和共和主义的传教

  士,也就是新学的传教士,中国人显得特别的无能无力,这是因为,

  就我所知,穷苦的中国人到现在还丝毫不知道这一切代表着什么.《圣

  经》里说:"如瞎子引导瘸子".孟子以其无可辩驳的方式说:"贤者以其

  昭昭使人昭昭,今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简言之,在此我想指出的是,现在中国所处的毫无希望的局势,就

  教育来说,症结在于今日中国的那些熟谙新学的人--也就是那些现在

  已是新学的教师或那些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这里,借用英国诗人的话来

  说,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那些无法教导别人,自己也不愿学习的人.

  那些作

  为中国与中国

  人民真正朋友

  的外国人,与

  那些的的确确

  对这个国家的

  教育事业感兴

  趣的外国人,

  现在应当思考

  一下,对中小

  学生又或是大

  学生来说,精

  神、品格以及

  ▲孔子讲学图.孔子一生门徒众多,他从三十岁开始授徒

  讲学,直到晚年,从未停止过,即使在周游列国遇到危险

  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讲学活动

  128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情趣方面的熏陶,要远比他所学到的那种实用性知识更加重要.从我在

  本文引述的孔子的论说中,你们可以发现一名儒生的真正精神,一名君

  子型儒生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可简要概括如下:首先,他一定是对其研

  究对象具有无私的热爱,而且可以从中找到真正的乐趣;再者,他一定

  是从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交往中寻找到欢乐,而并非在有茶、点心

  以及饮料的大型聚会场所里发现快乐;再次,当人们不认识他又或是不

  了解他时,他毫不报怨.那些作为中国与中国人真正朋友的外国人,假

  如能够铭记孔子的教会,那样的话,当人们恳请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给予

  赞助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赞助那些应得到赞助的人:这就是,那些具备

  真正精神的有修养的人.中国在这个新时代所需要的,并非耳目一新的

  新学、新宪法、新帽子又或是新靴子,而是种新的精神--真正的精

  神:真正的君子之道.正如古语所云:

  "精神,就是让万物生机盎然的东西."

  129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孔学研究(二)

  有子(孔子的一位弟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毕生强调教育、教学与文化的重要性.原因在于孔子与培根的

  观点一致,培根说:"专业人员,或者说实践人员,只可以做一些局部

  工作或只可以做出局部的判断;而对事务的总体规划、设计与指挥,则

  最好由智者去做."依照孔子的学说,教育、教学以及文化本身并非目

  的,它们应服务于某个目标.一个勤奋的学生学习,并非为了成为一个

  知识渊博的人.并且,学生在专研过程中,伴随他的、慰藉与回报给他

  的满足和陶醉本身,也并非学生勤奋学习的主要目的与目标.当有人引

  述中国的成语"开卷有益"的时候,程灏,这位宋朝的大学者与严谨的

  孔学清教徒,这样回答道,没有方法、目的与目标,仅仅是为了书籍提

  供给我们的消遣和满足而去漫无目的地读书,实在是浪费时间,而且,

  此种读书方式还会将我们的灵魂玷污.优秀的学生在专研典籍的唯一目

  的与目标应该是:理解生活,探寻生命至理,并因此学会我们应该如何

  生活,--我们应当如何过真正的生活.

  倘若你们不折不扣地奉行孔子的教诲,依照他教导的那样去进行自

  我修养,去着手做名好学生,那么,你们就可以在孔子的弟子的言论里

  找到孔子学说的真谛,也就是关于如何生活、如何真正地生活的真谛.

  为了弄清我们应如何生活,我们首先一定要对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

  题有个确切的概念:我们必须弄清楚,就像基督教教义所表述的那样,

  什么是人的主要目标.基督教对此的回答是:"人的主要目标,乃赞美

  130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上帝."这或许是正确的理解,不过却很不确定.在这个方面,恰如我

  们所见,孔子的学说却更为清楚,不存在产生歧义的可能.孔子学说教

  导我们:"人的主要目标,乃是做一个孝子和好公民."在我看来,这也

  正是孔子学说与别的主要宗教思想体系,或本来意义上的宗教,如佛教

  与基督教的根本区别.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旨之一,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一

  个好人.可孔子的学说则更进一步,它的宗旨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个好

  公民.佛教与基督教告诉人们,倘若人们想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上帝的

  孩子,就不该执迷于尘世,而应思索灵魂的状态以及对上帝的义务.作

  为另一种学说的孔学则认为,虽然为保持良好的心境而思索灵魂的状态

  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与此同时,还不得不思考上帝将人类置于其间的

  尘世,以完成依照上帝的意愿所应完成的工作,此外,倘若人们希望对

  上帝尽义务,那同时也一定要对人类尽义务:履行作为一个孝子与好公

  民的义务.实际上,原本意义上的宗教,比方说佛教与基督教,主要是

  要劝诫人们,当人们作为公民居于此世时,就无法成为好人,所以,为

  了成为好人,就要下定决心离开现实生活,不再去做个公民.换句话

  说,像佛教与基督教这类宗教,主要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隐迹于荒山

  野岭,或者是北戴河的避暑小屋,整日不干其他事情,就是思索灵魂的

  状态,以及对上帝应尽的义务.孔子学说与此有很大区别.假如人们乐

  意,能够称之为宗教,又或是道德学说,它告诉人们,就像卡莱尔说的

  那样,作为必须"纳税、交租和与人争吵的"公民,应该怎样生活.

  简言之,人们能够称孔子学说为一种好公民的宗教.不过有人也

  会说,它完全不是一种宗教.它或许确实不是.我承认,它并非那种为

  追求神圣的狂热教徒的宗教.相反,孔子学说是一种为平民百姓,为那

  些纳税、付房租的常人设立的宗教.但是,它也不是享乐的宗教.恰恰

  是因为它不是为狂热的教徒设立的宗教,所以它也不是那些幸运儿的宗

  教,不是那些能够在北戴河安逸享乐的人的宗教.我想在此指出,孔子

  的学说是这样一种教义,按照这种教义去生活要比按照本来意义上的宗

  教,比如佛教与基督教的教义去生活要难得多.想成为一名好的僧侣或

  者基督徒,只需剃光头发,穿上袈裟,住到寺院或是北戴河去,思索其

  灵魂状态或对上帝应尽的义务就行了.然而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孔教弟

  131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子,他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但要思索其灵魂状态与对上帝应尽的义务,

  还应考虑对于人类应尽的义务,要公正适当地做事,如同对待岳母一样

  地对待共和国总统.简言之,孔教,也就是孔子的学说,是教导人们怎

  样做良好公民的宗教,它并非一种享乐的宗教.此外,我在此还想说的

  是,虽然孔教,也就是孔子的学说,并没有产生神圣的圣徒,不过,它

  却和本来意义上的宗教,也就是佛教与基督教一样,给世界做出了一样

  伟大与辉煌的贡献,就像博学的汉学教授罗伯特?道格拉斯先生在伦

  敦大学所讲的:"虽然孔教仅仅是一种实践性的道德体系,适合于冷静

  并且头脑简单的蒙古人,不过,它却是一种比其他任何事物都强大的力

  量,它使亚洲大陆上的多数居民生活在秩序和和平之中."

  现在,让我对当今的中国感到奇怪的是,那些靠"新学"武装了

  头脑而来到中国的人,竟要教导中国人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如何在社

  ▲ 《孔子圣迹图》(清,焦秉贞绘,现藏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此图表现了孔

  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的故事

  132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会道德中将自己完善,--殊不知,他们面对的中国人民,早就依照好

  公民宗教生活了,他们只信奉"好公民"宗教;这些人还要教育中国人

  民如何去治理自己的国家,--殊不知,他们面对的是世上历史最悠久

  国家的公民!对于这一点,那位到埃及去给英国的政治家谈论应怎样治

  理大英帝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不会有反对意见的.可是,实际上,

  人们不应为在中国所看到的情况觉得惊讶.由于在现今中国所谓的"思

  想家",厚颜且粗野,如同外国人一样享有特权.但对我来说,这个事

  情的滑稽的一面--又或是说历史最可悲的一面,这都随便人们怎么称

  呼--也就是说,那种试图向一个国家的人民指引治国之术,而这种治

  国之术早在罗马帝国之前就已存在,指引这种治国之术的"新学"的滑

  稽之处在于,这些有教养的人,还包括他们当中的精英,这些帝国中的

  精神贵族,提供的不单单是这种"毫无意义"的东西,并且还坚守着他

  们的"新学",坚定不移.在我看来,只有1900年的义和团的疯狂才能

  与新学的精神错乱相提并论,新学提出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如同当今人们在中国看到的穿着欧洲人衣服的中国人一样.

  严肃地说,我认为,假如世界上有中国人民无需向别的民族学习的

  东西,那绝非治理之术.英国有句谚语说:"布丁的味道,只有吃了才

  知晓."(试验胜过学习)不管在古代世界还是在当今世界,能在治理这

  样广袤的国家方面获得成功的,除古罗马,可能再加上今日的英国外,

  人们还可以给我举出比中国更成功的国家吗?所说的治理,在我看来肯

  定不是指制定宪法、召开国会、探讨政治、大声争吵等,而是让整个国

  家保持和平与秩序.

  中国人民在治理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秘密究竟何在?这个秘密一点

  也不深奥.它就在下面这句常见的格言中:靠人而不是靠法.换句话来

  说,之所以中国人民在治理事务上获得巨大成就,原因在于,她并非在

  宪法上苦恼,而是在治理之术中找到了事物的根本;还有的原因在于,

  中国人竭尽全力按照好公民的方式生活.中国的立法者,那些我们所能

  找到的最伟大的立法者,他们并未荒废法律、法规和宪法的制定,但却

  放弃了看管他们所挑选的合适人选的指责.在这儿我想指出,中国的皇

  帝或国家元首的真正任务,并非治理--不要忙于琐碎的管理,而应选

  133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拔适合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要鼓舞他们所选拔的人去练就优良的精神

  和风范,且观察他们是不是具备优良的精神和风范.简言之,中国统治

  者或者主权者承担的真正任务是,不单单要培养国家公职人员的品格,

  而且要培养整个民族的品格.实际上,中国官员除管理以外,还要承担

  培养民族品格的责任,好让人民有种不依赖政府的独立精神.歌德在回

  答什么是最好的治理形式时,曾说:"值得追求的最好的治理形式,是

  让治理变成多余的这种形式."

  已故的麦嘉温博士在描述有关中国人的工商生活时,曾说:"人们

  在观察这个民族的时候,所能发现的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他们的合作能

  力,这也是文明人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对他们而言,合作与联合十分容

  易,原因在于他们内心当中具有对权威的尊崇与遵纪守法的本能.他们

  的温顺驯良并非一种精神衰落的、被阉割的人的驯良,而是来自自我管

  理的习惯,以及长时间在地方社区或者是市政事务中维持自治形成的结

  果;面对国家,他们懂得怎样依靠自己;要是将这个民族中最穷困和一

  点都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带到某个荒岛上,他们会极快组成政治社会,如

  同那些受过理性民主教育的人们一般."

  中华民族的治理取得成功的秘密,在于"靠人而不靠法"的原则,

  这是一个他们全心投入的原则,他们学习怎样做一个好公民,而并非为

  宪法去绞尽脑汁,另一方面,他们在做良好公民方面获得重大进展的秘

  密在于,如麦嘉温博士所言,在于他的内心对于权威的尊崇,这是一个

  基本原则,是整个教育、教学以及"旧学"宗教体系的基础,换言之,

  是中国的好公民的宗教基础.此种内心对权威的尊崇,让我们中国人

  总是拥有麦嘉温博士所说的"理性民主",--最少从公元纪元的汉朝

  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倘若我们在内心并无对权威的尊崇,那

  么,像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那样,我们得到的就是人们所说的"非理性民

  主",当前混乱的共和政治下存在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尽管中国的统治

  方式一直都是君主政体,不过我们却从未出现过专制.不过现在人们一

  致认为,中国的统治,直到现今的共和时期,从来都是一种独裁统治.

  假如一个民族具备理性民主的精神,如同中国人民一直具备的,--那

  样的话,就不会出现专制.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现过专制的时

  134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期,就是秦始皇统治的时期,这位皇帝下令焚烧书籍;此种专制的来源

  就是,中华民族被某种"非理性民主"精神所笼罩.实际上,这样一种

  "非理性民主"的结果--也许对它的治愈--就是独裁;民主越是变

  得"非理性",独裁政治就会变得越可怕.

  在中国,我敢说,我们从来都拥有"理性民主",虽然我们的治理

  形式一直是君主制.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个民主的民族.实际上,我甚

  至敢断言,据我所知,中国人--我在此指的是真正的中国人,并非

  人们现在在中

  国大街上或是

  政府机构里看

  到的那些打扮

  成欧洲人的人

  或者是乌合之

  众--是当前

  世界上唯一的

  真正民主的民

  族.剑桥大学

  国王学院的罗

  斯?迪金森教

  授,那本有名

  的《中国佬约

  翰来书》一书作者,在他最后的一本游记中写到:"我从来没有到过这

  样一个国度,这里的人民是这样的自尊、自立和热情.比方说在美国,

  所有人都觉得有必要向你保证,他与你同样和善,可实际上他们却十分

  粗暴地对待你.这在中国却不会发生,原因在于他们不会让你感到他们

  不够友善.他们不具备那种个人权力的自我意识,可是却不像人们在印

  度随处可见的那种奴颜婢膝.中国人都是民主主义者.从他们如何对待

  自己和如何对待同胞就可以看到,中国人已经达到了民主主义者期许的

  西方国家所达到的水平."由此,我想说,现在的中华民族是世上唯一

  民主的民族.真正的"理性"民主主义者与"非理性"民主主义者之间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

  以外的列国史记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儒生侯生和

  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

  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135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的差别,表现如下:真正的民主主义者是这样的人,他从来不觉得,他

  没有你们那么好,而假民主主义者则是这样的人,他在自我意识中已认

  识到他的确比不上你们,不过,他却自觉地通过他的权利来宣称,他与

  你们一样好.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不考虑他的权利,却考虑他的义务.虚

  假的民主主义者坚持自己的权利,却不履行义务.这便是理性民主同非

  理性民主之间的本质区别.

  我想对那些中国与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那些对这个国家的现今

  境况有深切关注的外国朋友说,中国的希望并非袁世凯.中国的希望也

  并非那些穿着洋装,以舞会与茶会招待外国人的中国人.我想对外国人

  说,中国的希望,在于麦嘉温博士说的中国人内心是那种对权威的尊

  崇,在于她的好公民宗教!当前的现状是,我们在过去两年半历经了急

  剧的革命动荡,我们的政府除了搜刮和挥霍钱财、发布条令以及禁止许

  愿之外,什么事也没做,可是,在当前,如此一个广袤的大国依然还

  处在和平和秩序之中,这一点让外国人非常震惊,对于这样的情形,

  我们应感谢的并非像许多外国人所想象的那样,是袁世凯部下的聪明

  才智,而是中国公民的心智状况,即他们还未丢掉内心对权威的尊崇

  与好公民宗教.简言之,当前中国的希望并非袁世凯,而应该是孔子

  的好公民宗教.我在本文引用过的孔子的一位门生的话,可作为这种

  好公民宗教的简要解释,它的要点能概括如下:首先,和平、秩序、安

  宁以及国家本身的存在,并非依赖于法律与宪法,而是依赖于国家的所

  有臣民尽力完善自身,去过某种真正虔诚的生活,又或是用现代的术语

  来说,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再者,道德生活或虔诚生活的基本和根本,

  在于做个孝子与好公民;再次,好公民宗教的秘密在于,人们应尽义

  务而并非争权利,对权威人们不应表现出不信任或是怀疑,而应对它的

  尊崇.孟子以一句话涵盖了这种好公民宗教:"爱其亲,畏其上,世永

  昌."

  那些外国人,那些作为中国与中国人民真正朋友的外国人,

  假如可以真正懂得孔子这位弟子的言论,就会比阅读像白克豪斯

  (Backhouse)与濮兰德之类的聪明人有关中国的书籍更好地理解中国

  的真实状况,这些书籍仅仅是十分幼稚地向你们描述了中国的情况,这

  136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些人觉得,最终国家兴衰取决于仆人、随从们品格的优劣,也就是那些

  为皇帝或者皇后们擦靴、提包、撑伞的人的品格的优劣.那些竭力要理

  解孔学的好公民宗教的外国人,应明白,中国的和平、安宁和秩序并不

  取决于皇帝的仆人、皇后侍女的品格,而取决于生活在这块国土上的全

  部的人,不管是高贵的还是卑微的,不管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都应尽

  力完善自己,去过某种虔诚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们应尽义务而并非争

  权利--去做一个孝子与好公民.那些作为中国与中国人民真正朋友的

  外国人明白这些之后,就也许会提供帮助,阻止那些反对与破坏好公民

  宗教的事物,比方说"无耻"、粗野、卑鄙等(在我们中国人中,少部

  分那些乐意并可以与此作斗争的人,仍处在犹豫当中,因为,如我所

  言,这些打着"新学"、进步、自由与共和旗号的事物,在中国他们如

  同处在治外法权中的外国人一样,完全不受孔子与学说的制约),而并

  非忍受与鼓励这样的事物.运用这种方式,那些作为中国与中国人民真

  正朋友的外国人,不但可以帮助在这块国土上重建和平与秩序,并且还

  可以支持世上真正的文明事业,真正的进步与真正的自由.原因在于

  真正的自由,就像法国人茹伯(Joubert)所说的那样,指的并非政治自

  由而是道德自由,并非自由的人,而是自由的灵魂.最开始,汉语里

  的"自由"这一术语指的就是道德自由与自由的灵魂.当中国人说,

  在某个民族中没有自由,那样的话,他们说的是,在这个民族中没有

  "道"."道"这个字在孔子的学说中指的是我们存在的法则,而我们

  存在的法则又被定义为天命或者是上帝的律令.所以,汉语里的自由是

  种自由的灵魂,这是我们存在的法则,它又被理解成道德自由,是服从

  天命或上帝的律令."我愉悦地漫游,因为我在寻求您的旨义."(《旧

  约》119,45)[1]

  [1] 参阅附录.

  137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孔学研究(三)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

  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1]

  这儿对古代中国的舜帝所做的评论,也一样适用于现代欧洲的两个

  伟大的思想家--莎士比亚与歌德.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他的

  全部戏剧中没有一个完全坏的人.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能够看到,就像

  理查德国王这个被他的臣民想象成恶棍的驼子,并非一个面目凶恶的恶

  棍,他甚至算不上一个真正低微的坏人,恰恰相反,他却是个勇敢的英

  雄灵魂,不过是被内心激烈而失控的报复情绪驱使,让其做出残忍的行

  [1] 这是部以《中的学说》之名闻名国外的书.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

  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

  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

  着.图为《中庸》里的部分卷文

  138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为,最终给自身也带来了悲惨的结局.实际上,莎士比亚全部悲剧作品

  中的悲剧,与现实的人们生活一样,并不是人性中的恶造成的惨剧,并

  非本质上非常坏的可又有些小聪明的人产生的恶果,恰恰相反,它是种

  让人痛心的悲剧,是那些善良、勇敢、有着英雄气概与高贵气质的人,

  由于受到内心情绪的失控而产生的惨剧.这也是莎士比亚的智慧之处.

  透过莎士比亚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人的邪恶,仅仅是因为人的情绪

  强烈失控而产生的,从伟大的歌德的思想当中也能看到,魔鬼并非因火

  和硫黄构成的可怕怪物,它甚至不是个恶劣的灵魂,恰恰相反,它不过

  是一个否定的灵魂,它不停地否定一切,事实上,它仅仅是一个没有开

  化的实体.歌德在其他地方又说:"我们所说的人性中的恶,仅仅是种

  错误或者不完善的发展,某一畸形或变态--一种品质的缺失或不足,

  而并非什么绝对的恶."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当孔子说出前面引述的那

  段话时,他是怎样深刻与正确,也就是说,某种伟大智慧的真正特征,

  是可以只专注于事物本性中善的一面,而并非恶的一面.

  爱默生也说:"我们依照某人所抱希望的大小来判定他的明智程

  度."假如真是这样,则,在个人与诸多民族中盛行的悲观主义,也就

  是精神不健康、有缺陷或畸形变态的某一确切标志.

  当前,我想在这儿指出的是,现在在欧洲思想与文学中所盛行的悲

  观主义,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必然产物--这是一种在国家的鼓励与支持

  下,为一切人提供的教育,之所以说它会产生上述结果,是由于这种制

  度更重视教育的数量而并非质量,只重视质量不高的受教育者的数量,

  而对于真正受过教育者的质量不重视.简言之,此种更重视数量而并非

  质量的现代教育制度的必然结果,就是种不完善的半教育,而此种不完

  善的半教育的结果,就是发展不完善的人性.倘若这一点是正确的,那

  么,就像歌德所说,魔鬼,这个世界上的那些无恶不做的幽灵的化身,

  仅仅是些发展不完善实体,进而,当今欧洲存在的现代半教育制度的一

  般产品--事实上就是魔鬼的化身.魔鬼最显着的特性,如同我们从弥

  尔顿那里知道的,以积极的方式表现是:高傲、狂妄、自负、充满野

  心、放肆、不受约束、不承认道德法则或者也不敬畏这些法则或其他什

  么东西;倘若你恰好遇上一个强悍且粗野的人,那样的话,你就可以从

  139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这个现代教育半体制的一般产品中找寻全部的上述特性.以消极的方式

  来概括魔鬼的本性就是:卑鄙、无情、自然性情的缺失、猜疑、妒嫉、

  对于人与人的本性还包括行为动机乃至平常普通事物的悲观看法.倘若

  你正好遇上一个性情软弱的人,那样的话,你就可以从这个现代半教育

  体制的普通产品找到全部上述特征.

  如果人们考虑这样的事实,也就是今日世界的人类幸福与文明事

  业,事实上掌握在这些魔鬼的替身手上,这便是这些现代半教育制度的

  不幸产物的手中,他们具备拥有我上述所说的全部特征,并且构成了当

  今欧美所说的受过教育的人与统治阶层中的绝大多数;假如人们可以考

  虑到该点,那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对当前世界所处的混乱状态觉得惊

  奇,如同"科学残杀"所说的那样,人们称现在欧洲的战争为文明的产

  物.使得道德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缺失的真正原因,在于道德,倘若人

  们追本溯源,就会发现,目前所有公共事务陷进糟糕的混乱之态的原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

  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它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

  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图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

  日本街头

  140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因是,--精神的退化、不完善与衰落的产物;而此种精神的退化、

  不完善与衰落,又是当前这种错误的、因国家支持的教育制度,又或

  是更准确地说是半教育制度的结果,这样一种教育更重视教育的数量而

  非质量.倘若想使真正的道德社会秩序与自由终归世界,就不得不从本

  质上改革由现代的这种错误的教育体制,此种由国家支持教育体制;迈

  上改革之路的第一步必须是,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受教育者,严格控制受

  教育人的数量,而且,提高合格的受到教育的人的质量,--随后,节

  省对设立研究院与大学的投资,如同爱默生说的:"别为了那些蠢材与

  不宜接受严肃高等教育的人进行投资,而应将这些钱用来鼓励与资助少

  部分真正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的教育从根

  本上达到完美的境界,--简言之,应建立这样的一种国家教育制度,

  如同古代中国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做的那样,一种教育和培养君子的

  制度.恰恰是因为对不限制受教育的人的数量也许产生的可怕后果的担

  心,歌德在晚年倾向于觉得,对欧洲文明长达两百年的倒退,马丁?路

  德要负责,原因在于路德将《圣经》译成了通俗的德国语言,为在真正

  接受过教育的绅士里废弃拉丁文铺平了道路,并为不受限制的受教育者

  接受良好的教育打开了大门,这给世界产生的影响,目前我们都已看得

  非常清楚了.

  141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孔学研究(四)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

  我曾在前一章指出,现在世界的道德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缺失,是因为

  人类的缺陷与腐化产生的,我又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来说明伟大、完整

  且健全的智慧的核心特征,在本章中,我又引用了孔子的另外一段话,

  目的在表明,这些所谓的智者们在私人与公共事务当中没有教养、惊慌

  失措的举止,体现了他们这样的仅受过不完善教育的精神的自负和无

  用--他们表现出的恐慌,就如同落入一个罗网、圈套或陷井当中,有

  时候人的这种失控的情绪会将他的生命或者是这个世界推向混乱当中.

  当某人的事务陷进混乱与无序状态时,人们头脑中自然而然地首

  先想到,或产生的第一个主意,就是从无序与混乱当中摆脱出来;在摆

  脱无序与混乱的渴望与激动的促使下,人们常常并且自然地会想出一些

  办法,尤其是当他是个聪明人时,就更会被引导去考虑这种、那种或某

  些聪明的逃避或是诡计,不过,这样的诡计非但不可以将其从失序与混

  乱当中解脱出来,恰恰是将其带进更大的失序与混乱当中.正因为这个

  原因,在今天我们常常看到,当某个民族或世界事务陷入失序或是混乱

  时,往往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提出某些博学、棘手、复杂、与很难理

  解的改革方针,比方说重建立法机构、征收税务、采纳金本位制等,那

  些更有雄心的人,甚至提出形而上的、数学的教育方法,按几何学制定

  的宪法等,最让人惊奇与不可思议的,还有那种以新式的算术法则教育

  人们如何不施骗术就占他人便宜的方法,而且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不

  过,全部这些聪明的人,虽然精明且博学,不过却十分无知,他们对如

  此一个明显且简单的事实视若无睹,这就是,你如果想要某个人在改革

  142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他失序和混乱的事务中取得成功,毋庸置疑应首先告诉他用来推行此种

  改革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就是,从人本身着手.倘若那个人的本

  性,也就是他的品格与行为、他的情感与思想的方式,还包括他生活与

  处理事宜的方式,全都处于不需要改革的状态,那样的话,他的事务也

  就不会陷进失序与混乱当中.不过,倘若他的本性的确处于必须改革的

  状况,则,他对于你所教的复杂的方法或别的任何处理有关其事务的方

  法,都已到了不能领会的地步.实际上,在那个自身事务陷于失序和混

  乱的人,重新调整和改良自身--也就是他的本性--之前,毫无疑问

  的是,这个可怜的人还没有处在一种适宜的状态,我还不敢说,他能够

  推行你的那些美妙和聪明的改革计划,只有他对于自己所处的失序和混

  乱状态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才有望以明智的方式推行你的计划,并取

  得丰富或正面的效果.

  换句话来说,在国家中的个人或是全体对自身事务或者是国家事

  务进行改革前,都不得不首先改革自我或是自我及其邻人的本性.简言

  之,道德改革一定要先于别的改革.

  所以,毫无疑问,对于个人、民族就算是

世界来说,当事务陷入失

  序或混乱时,只有一条拯救的道路,这条道路是这样明了,所以,像孔

  子所说的,让人吃惊的是,那些所谓聪明的智者竟视若无睹.实际上,

  简单来说,这条路就是,恢复灵魂的平静与冷静的判断,重新找回真实

  的自我,又或是用孔子的话说,找到道德本性的中心与重点.

  所以,简单而言,道德改革的意思是,重新找回真实的自我.当

  一个陷于失序与混乱状态的个人或是民族,恢复了灵魂的宁静和冷静的

  判断,再次找回了真实的自我,--这个时候,也只有在做到这点的

  时候,他们才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了解他们的事务所处的真实状态.当

  某个人或是民族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事务所处的真实状态,他们才会

  明白,哪条是和事态相吻合的路线,以便重新回复秩序--回复到某

  一普遍和谐的真正秩序当中,即,他们将会依照道德和正义的要求去

  做.当某个人把握住了真实的自我,他就可以看到并去做符合道义的事

  情,如此一来,不但人类与事物,并且全宇宙,那被相同的道德秩序统

  治,被相同的秩序与普遍和谐统治的宇宙,都会被其响应与顺从;而且

  有关和围绕着这样一个人的所有事情,也都会马上再次回复到和谐和广

  袤的秩序当中.

  143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孔学研究(五)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

  也."(《中庸》).

  我在上一章描述了那样一种伟大精神的特征,指出了那种似懂非懂

  的智者们的自负和无用,还包括错误的古希腊文化的特征.在分析希伯

  来主义本质的这一章,我再次引述了孔子的另一段话,用来揭示错误的

  希伯来主义的特征,这便是,在道德、情感或者是宗教方面,因为人类

  本性的失衡而产生的损害与摧残.世界宗教史通过其禁欲主义与狂热主

  义的宣言向世人表明,孔子多么准确地抓住了错误的希伯来主义或在道

  德、情感及宗教方面的人性失衡的特征.

  歌德说:"虔诚并非最终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凭借这种手

  段,力求运用心平气和而达到修养或者是人性至善的最高境界."歌德

  在这儿所谈到的虔诚,也就是那种基督教与佛教的最高美德,也一样是

  日本武士道所主张的美德,这就是:自制,自我牺牲、勇敢、面临痛苦

  或者是死亡所表现出的凛然.日本武士道所坚持的这些品德,也并非最

  终目标,不过是达到此种目的的手段.实际上,就像马修?阿诺德所说

  的:"基督教并非整齐方正的行为规范的僵死的总汇,而是某种性情,

  一种本真的心灵状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基督教,佛教还有武士道,

  都不过是种训练,某一对人类性情与精神进行教育的方式.这样的训练

  由一些品德的培养组成:在基督教与佛教当中表现为虔诚,可是在武士

  道中,却表现成自我牺牲与勇敢.这样一些品德的培养,就像歌德所说

  的,并非最终目的,而不过是某种手段,用来让个人或是个人组成的民

  族可以达到品格与性情的完美状态,而且借助这种完美的品格与性情,

  144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达到人性至善的最高境界,又或是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也就是达到文明

  的最高水平.

  可是,这样一种对品德的严格修炼也许过了头,而且对这种修炼

  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造成限制或损害;实际上,此种训练并非在培养完美

  的品性与精神状态,却是在损害与摧残它.在这样的情况下,此种训练

  不是有益的,却是有害的.举例说,倘若那种自我克制的训练,做过了

  头,又或者被仇恨与猜忌精神所支配,如同古代的斯多葛派主义者那

  般,或是被某一好斗的盛气凌人的思想控制,如同早期基督徒与现代神

  圣同盟军那般,则,此种自我克制的美德修炼,从世界秩序的角度来判

  定,就已不再是一种德,而成为了一种恶--也就是一种罪,由于它不

  是去增进品格和精神的优雅与和谐,却是去损害与破坏它们,并借此严

  重损害了人性的完善与世上真正的文明.同样地,那样一种日本武士道

  所主张的勇敢或者是面对痛苦和死亡时勇往直前的美德训练,当做过了

  头或是被某种仇恨和猜忌精神左右的时候,就会变成狂热或者是道德癜

  疯,从而将不再是一种美德,而成为了某种罪恶,因而也就不再是真正

  的武士道训练.

  实际上,罗斯金说得十分正确,一个真正士兵的职责并非杀人,

  而是被杀.不过,士兵却不可以毫不负责地放弃生命.他一定要并且只

  可以是为一个目的,一个作为真正士兵应该追求的真正目的放弃生命.

  那么,哪些是有道德的士兵应追求的目的呢?毛奇(Moltke)-当今代

  欧洲伟大的战略家,还包括孙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战略家,都一致觉

  得,真正的战略与战术在于,以最少的死伤赢得胜利,这不但对己方是

  这样如此,对敌方也是如此;恰恰相反,通过给敌方造成不必要的死伤

  来获得胜利,是最糟糕的战略与战术.现今,我们明白了一个有道德

  的士兵应追求的真正目的,还包括战争应指向的真正目的.杰出的战

  略家告诉我们,在冲突面前,应追求的真正目标是,不让对方受到伤

  亡而获取胜利,战争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相同的,这就是:解除野蛮

  人的武装,解除那些失去理性的、暴虐的、真枪实弹的危险分子的武

  装,解除那些对道德、市民又或是社会秩序,以及全世界的真正文明

  产生危害与破坏的人的武装.

  145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孙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原名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军事

  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

  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

  鼻祖.着有《孙子兵法》

  所以,一个真正的士兵的名声

  和荣耀不在于杀敌.真正士兵的名

  声和荣耀在于,他时刻准备为消除

  危险的、真枪实弹的疯子武装而去

  献身.因此,投身于战争当中的真

  正士兵在消除危险分子的武装的时

  候,他所表露的性情与精神状态并

  非愤恨、蔑视或者是狂喜,却是因

  其所承担的义无反顾的责任所产生

  的悲哀、怜悯与遗憾的感情.当某

  个真正的士兵在试图消除危险疯子

  的武装过程当中被打死的时候,他

  心中并无充满对敌人的埋怨、蔑视

  与复仇之情,而是某一平静满意的

  神情与感觉,由于他尽到了责任,

  并且他所做的,恰恰是正义所要求

  他去做的.因而,那种真正的武士

  道训练,并非是在于让人的身心对

  死亡的痛楚与恐惧丧失是感觉,而

  在于调节那种愤怒、厌恶以及报复

  的本能冲动,让这样的冲动情欲得以遏制,让其不能扰乱人的性情和精

  神状态的平静和平衡.

  一位真正的士兵在战争中与战死时所表现的那种精神与心灵的状

  态,在戈登将军的生与死中可以看得最分明.戈登将军的生和死是当代

  现代武士道最真实的典范.曾经我说过,武士道是种对人们的性情与精

  神状态的训练,目的在于让人达到人性的完美状态.在这里我补充一

  点,某一真正的士兵活着时的生活,对他自己而言,就是一种自我约束

  的训练,而当其在某场正义并且必须的战争中牺牲时,则是为他的国家

  与世界所做的一次训练.戈登将军在喀士穆面对死亡的时候所表现的那

  种精神与心灵状态,就像他在临终日记中所显现出来的,已接近于这个

  146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在日本封建社会,武士阶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

  要的角色.图为驰骋疆场的日本武士

  世上的人类精神和性情训练所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殉难气

  节,歌德称其是极度深刻的神圣悲剧.卡莱尔说:"你可以像古希腊的

  芝诺(Zeno)__________教导的那般,来到尘世,饱受苦难,仍然只能算作是卑

  微的品质;不过,当你受尽尘世的苦难,依然可以热爱尘世,甚至正是

  由于受苦才爱它,要是可以做到该点,你便是比切诺更为伟大的人,并

  且,如此伟大的人即将降临人间."

  我在文章中大力倡导的这样的美德,是道德教育--在宗教教化过

  程中完成--应追求的目标,而并非这种或那种或任何一种特定美德的

  训练.道德教育的目地是促进与造就某一品质与心灵的状态.同一切杰

  出的宗教体系一样,基督教的力量与本质,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教条甚

  至金科玉律当中,也不存在于以后人们归纳成体系而且称之为基督教的

  理论汇编与行为戒律当中.基督教的本质和力量,存在于基督的生与死

  当中所表现的那种品格、精神以及性情的完美状态.曾经孟子评述过两

  个古代先贤,在其所处的时代,世态混乱、战争仍频,这两个人为了保

  持自己的情操,远离尘世,来到荒山脚下直到死亡,孟子说道:"故闻

  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我曾经说了的,道德教育应追求的目标,并非这种或那种或别的

  任何特定品德的训练,应是促进与形成某一品质、精神与性情状态.当

  前,欲促进与造就品质、精神与性情的完美状态,仅有一条路能走,这

  147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便是,感受那些伟大宗教的创始者的影响,学习与理解他们的生活、习

  性与诫条,以及他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也就是他们的品质、精神与

  性情的状态,事实上就是我们中国人所称之为的"道",即存在的方式

  与生活的本质.所以,我想冒昧地宣称,道德教育所应追求的目标,

  能够用《新约》里的这样一句话来表述:"向我学习,原因在于我性情

  温和、内心谦恭,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发现灵魂的安宁,"又或是像《论

  语》中孔子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夫子温、良、恭、俭、让",当此种言

  语被学生们恰当的理解与领会的时候,它对于其道德品格、生存本质、

  精神以及灵魂状态的培养,要比东京或是柏林最有造诣、最博学的教

  授希望制定的那套培养公共和私人道德的刻板行为规则有用得多.马

  修?阿诺德说:"妄图用正确科学化的语言、或排除了旧式错误的新式

  甜言蜜语来表述道德和行为劝诫准则,并达到和我们的习惯、情感与喜

  好已为之系绕的旧式准则和劝诫所能收到的同样效果,完全是一种妄

  想.然而,迂腐的学究却往往是抱着这样的幻想.这样的错误已是习以

  为常.它说明了我们当中还有不少人身存迂腐之气.有关道德准则的正

  确科学化的表述,有关大部分的人类来说,完全没有产生过影响.期望

  一种新式的甜言蜜语的表述,可以如同基督教(或中国的经典)那旧式

  熟悉的表述那般吸引人心与引发想象,能具备那些表述所拥有的效果,

  除非当这样的表述出自某个宗教天才之口,能等同于旧式的表述,否

  则,这是断然不可能的.能够断言,用一种新式的甜言蜜语的表述来传

  递必要的东西是不可能做到的.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非

  常的迂腐,恰恰体现在他自以为可以做到这点虚浮的想象当中.他的弟

  子们的迂腐,是由于他们坚持着老师的虚浮想象."

  148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君子之道

  --致"京报"出版商的一封信

  尊敬的先生: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阿弗里德?梭尔白斯(Alfred Sowerbys)

  先生的信,在信里,他对传教士与读者的呼应进行了回答.因为可怕

  的灾难性的变故--经一亿七千万人的激情所挑起,并运用科学的精

  巧屠杀与毁灭性工具武装而成的战争--人们基本上失去了勇气.这

  个时候,人们在自问:全世界、文明以及人类还有一线希望吗?梭尔

  白斯先生回应到:"有."

  他提出了某个问题:在欧洲基督教破产了吗?他说,"该问题的答

  案是,基督教教士应全身心投入,以基督的福音与意志来帮助大众控

  制与化解激情与顽固,你们的工作远远还未完成."他还说:"别急于

  做出判断,而应静下心来等待,你们就会看到主的力量."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它们又是虚无飘渺

  的.我觉得,我们需要为希望提供某些更加确定的东西.实际上,对

  于作为某一道德体系的基督教的失败,或者至少说是它的缺失,提供

  某一证据的话,那么,梭尔白斯先生含糊其辞的书信就是一条证据:

  "静心等待,你们将会看见主的力量".我进而认为,可以证明的是,

  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之媒介的基督教的这种含糊、缺失和无用,恰恰导

  致今日欧洲可怕灾难之根源.

  基督说:"爱你们的敌人","倘若有人打了你的右脸,就将你的左

  脸也给他."不用怀疑,这样一种虔诚的温良是十分崇高与美好的.可

  149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是,这是有用与理性的吗?倘若不是,其结果会怎样?其结果就是,

  在现代欧洲,随处都是固执且又实际的人们,他们拥有绝对发达的理

  解力与智力--他们与欧洲中世纪的人不一样,他们一点都不孩子

  气,而这些中世纪的人,如同马修?阿诺德说的,过的是一场心灵与

  幻想的生活.当前欧洲的这些固执且实际的人们用这样的方式做事,

  他们或者将基督的理性当成指明方向的道德力量,或者将此种理论抛

  在一边而仅仅相信纯粹的自然力量.那些嘴巴里宣誓相信基督教诲的

  人变成了耶稣会会士;可那些将道德力量抛在一边的人,就变成了军

  国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实际上,如同我常常说的,成为了野

  蛮的力量.这样的耶稣会教义,也就是有组织的耶稣会教义,所谓的

  政治与外交,在和平与文明前散布谎言,这样的无政府主义,也就是

  有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即军国主义,充满着对机枪的崇拜,恰恰是这

  样的耶稣会教义与无政府的军国主义,成了当前灾难性变故的根本原

  因,并且,这样的耶稣会教义与军国主义,也是作为道德力量的基督

  教的缺失和无用的直接后果,它欠缺和无用的原因在于它不合理性而

  且不切实际.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

  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这样看来,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就像梭尔白斯在基督教中所见到

  的,用其含糊其辞的话所表述的人类希望的来源,即"静心观之,你

  们会看到主的力量",仅仅是种幻想罢了.那么,人类确实就无希望了

  吗?不!人类依然是有希望的.我觉得,人类的真正希望并非"静心

  以待,你们将能看到主的力量";人类希望的来源是孔子的君子之道.

  则,什么是孔子的君子之道呢?简言之,孔子的君子之道,就是依照

  公正行事.

  基督教宣称:"爱你们的敌人,不要彼此争斗,走向战争."但

  是,如我们见到的,基督教以此不过让人类变成了耶稣会信徒,且恰

  恰是这样的耶稣会教义造成了可怕的战争.相反,孔子说:"倘若必

  要,你们应去参战,可你们一定要以一种君子之风参战,而且如同一

  名君子一样去战--简言之,依照公正行事."假如你们用某种君子身

  份参战,你们就不得不为正义而战.那样的话,什么是正义呢?我没

  150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法告诉你们.但在这里我想给你们举个例子,它表明了人们如何为某

  件不义之事参战:

  在孔子的家乡鲁国,有个国王打算发动一场反对国内诸侯的战

  争.孔子的两位在国王那谋事的弟子拜访孔子的时候,向他讲述了这

  件事.这个故事,就是《论语》里有名的《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问其中的一位学生:"求!无乃尔是过与?"

  答曰:"否!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

  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作为一位君子去参战意味着,你们必须知道,战争的真正目的并

  非屠杀与破坏,而是将武装解除.冯?本生[1]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毛

  奇(Moltke)觉得,对他来说,康尼格拉茨战役并非一场胜仗,而是

  场败仗.他对战争只有一个看法,这就是,不是将敌人杀死,而是活

  捉他们.一个被杀死的敌人对他毫无意义.他射杀他们,只是为了活

  [1] 也就是Baron Von Bunsen,19世纪前半期普鲁士有名外交官、学者、神学家.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

  期,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图为战国

  时期交战时所用的战车

  151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捉.而且,每一个死者都是胜利者桂冠的一片."

  在给梭尔白斯先生回信的末尾,我想说的是,在现今,我对于文

  明与人类的希望并不存在于静心以待,等待看见主的力量,而是存在

  在孔子的君子之道里,存在于公正行事的宗教当中.

  152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附录:给恩逵利尔(Enquirer)的回信[1]

  --致《京报》的一封信

  贵报记者恩逵利尔,向你们写到,我上一篇《孔学研究》是一篇

  "拙劣的作品",他问道:"谁是Sinensis,他对此知道些什么?"他以一

  种无所不知的表情,并且让人遗憾的是,以一种傲慢且无礼的腔调,来

  发出这种质问,这就向人们表明,他无论是对于基督教,还是对于孔

  子学说,都一无所知.每个研究过基督教和孔子学说或对此略知一二

  的人肯定明白,"无礼和傲慢"是一种恶劣的精神.基督说过:"向我学

  习,因为我内心谦让、性情随和",孔子的弟子在评述孔子时也说:"夫

  子温、良、恭、俭、让."贵报记者引述一位现代评论家的话,这位评

  论家说:"现今,在人们开始谈论孔夫子时,有一种致命的倾向,这就

  是,迷失在不确定的抽象概念当中."我想说,在报纸的报道里也存在

  一个致命的倾向,那就是沉溺在讽刺当中.比方说,当我将贵报记者的

  信函读完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给你们写信,并询问这位不负责任说

  我对孔子的翻译显然是种错误的恩逵利尔先生到底是何许人物.

  同时,在我看来,"傲慢、讽刺和无礼"要比我所厌弃的不确定的

  抽象概念更坏.出于这样一个原因,我实际上给自己订了条规则,那就

  是,从不回应对我文章的批评和攻击.然而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之下,我

  却要采取例外的行动,违背我的原则.我之所以这样做,有特殊的理

  由,因为我觉得,对此给出解释是十分有必要的,解释我字斟句酌对孔

  [1] 这封回信是因我的第二篇《孔学研究》写成的.

  153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子经典的翻译为何同着名的汉学家或汉学大师理雅各博士的译文完全不

  同,西方应非常感谢他,是他首次为欧洲人完整地翻译了孔子的经典着

  作或是中国神圣典章,可是同时我也不得不指出,在我看来,他应对西

  方世界,至少也应该对英语世界的人承担大部分的责任,由于他对于孔

  子的品格与学说进行了生硬的与完全不正确的介绍,也恰恰是因为他的

  作品产生的牢固与持续的影响,当前人们需要克服十分巨大的困难,才

  可以消除或改变这样的情况.公正地说,对于被人们认定是属于严谨而

  且进行了开创性工作的学者,如同理雅各博士、莫理循(Morrison)、

  雷慕沙(Remusat)以及别的一些人,--还有如同翟理士(Giles)那

  样一种并不严谨的学者--人们可以从其作品当中发现多少精彩的地方

  呢,对此,人们会

  立刻想到《圣经》

  上的一句话:"勿

  自诩为大师".我

  不得不指出,不幸

  的是,外国人当中

  有着某一错误的倾

  向,即,他们不会

  中文,对孔子学说

  也不了解,可是却

  什么都研究,--

  结果是,不单单自

  己陷进抽象的概念

  当中,并且还想成为一位大师或是汉学家--对这一称号,借霍普金斯

  先生谈及英国领事馆人员时所说的话,被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理解为

  "傻瓜"的代名词.

  汉语比一切别的语言都更难直译;假如一定要直译,那么,这样

  的翻译不但是一种误译,甚至简直是瞎译.所有汉字就如同化学中的某

  一元素,如同氢与氧,处在游离状态是一种单质,可是只要同其他元素

  结合后,又变成完全不一样的一种物质.例如,拿"明""白"这两个

  ▲莫理循(居中坐者),一个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

  史的亲历者和记录者

  154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汉字来说的话,它们一个指"亮",另外一个指"白色",可是假如将这

  两个字放在一起,指的却并非"亮白",而是"理解".所以,当你们在

  维根一利兹饭店雇了一位翻译,他告诉你们,人力车夫说他不能"亮

  白"的时候,据此你们就能知道,他是一位糟糕的翻译.再拿其他三个

  字"天、地、人"来说.翟理士博士将古典"三字经"中的"三才者,

  天地人"翻译为:"三种强大的东西是天空、地球以及人类",虽然这样

  的翻译表达了一定程度上的意思,可是却并非其真正的含义或理解.不

  过,若将这三个字翻译成"上帝、自然以及人生",你们就掌握了这三

  汉字的全部含义.孔子博学准则指出,从字面意义上可翻译成:"一位

  真正的学者是‘对上帝、自然以及人生’(引用华兹华斯的"远行"当

  中的话)有一定了解或对此有着正确思想的人."

  所以,我将"孝弟"两个字译为:"做孝子与好公民".第二个字

  "弟",虽然字面意思是指:弟弟.可它进而还能够理解成下级、年轻

  人,假如再进一步,作修饰语来用,它指的是在年龄、地位或是威望方

  面的尊高者之下的年轻人--尊奉在上者或者是遵守法律的人.倘若可

  以尊奉上者与遵从法律,他不是一个良民又是什么呢?

  要想检验某一翻译有没有对一个汉字做了正确的解释,人们只需将

  对这个字的翻译用在不一样的地方,看看这样译有没有意义便可.现今

  让我们来看看将"弟"字译成"做一个良民"的译法,在《论语》中的

  诸多地方是否恰当.以第1章第6段为例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弟……"让我们再用第13章第20段为例子.在那里,子曰:"宗族称孝

  焉,乡党称弟焉."实际上,倘若为了证明我在这儿的翻译是对的且必

  要的话,我还能拟个引用孟子在类似场合所说的话,来澄清疑虑.孟子

  将孔子的好公民学说的涵义表述成:"爱其亲,畏其上,世永昌."爱其

  亲为"孝",也就是"孝子";畏其上为"弟",即为好公民.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贵报记者在反驳我观点的时候所提出的异

  议,贵报记者觉得,基督教与佛教的目标是教育人们"成为好人".对

  于说出这样的话的这位恩逵利尔先生,我们能承认,假如某人是好人,

  那样的话他也应是位好公民,我还想补充一点,可是我并不凭借不确定

  的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事实,比方说,拿某一年轻的英国女士两年前

  155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在宜昌的情况而言,因为爆发革命,领事命令她离开港口,可是她拒绝

  这样做.依我看,这位妇女是某一基督教所讲的好女士,也就是大家所

  讲的好女士,不过,她却并非一个人们所讲的好公民.实际上,倘若对

  此还要进行证明的话,也就是证明我的言语并非不准确,那样的话,依

  我看,下述事实能够作为证明,这就是,在基督教国家当中,存在两种

  彼此分离并且互不干涉的机构,也就是教会与国家.教会旨在关心与看

  管人们成为好人,但是国家却旨在关心与看管人们变成好公民.换而言

  之,由于像拥有教会的基督教的此种宗教,并不会教导人们如何变成好

  公民,因此,在基督教国家当中,另一个和教会绝对分离的机构,也就

  是国家,由她来将人们教导成好公民.在中国,如同在古罗马一样,国

  家便是教会、教会也就是国家,由于在中国,在孔子学说的熏陶之下,

  我们有着这样一个宗教或是道德系统,它不但可以教育人们变成好人,

  也可教育人们变成好公民.实际上,在我来看,现在欧洲需要解决的问

  题是,找到某一如同我们中国的孔子学说那样的道德体系,用其教育人

  们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同时,在这一方面让她有着基督教面对野蛮时

  所有的那样一种威力与力量,用它来教育人们如何成为好人.

  请您准许我在这儿指出,我同贵报记者W.P.托马斯(Thomas)

  先生在此的观点完全一样,我们都觉得基督教是种力量--是一种强大

  的力量.托马斯先生用自己的方式说,基督教是某种引导我们皈依上帝

  的力量.我用我自己的方式说,基督教是某种唤醒我们的灵魂、神圣的

  本性以及皈依天国的某种力量.我还想进一步指出,那种在基督教和佛

  教当中起作用的力量,也是在孔子学说当中产生同样甚至更大作用的力

  量.可是,随后我要指出,这样的力量,这样一种在基督教中起作用

  的力量,是某一不得不受到控制与平衡的力量,控制它的杠杆,就像

  马修?阿诺德所说的,就是"基督柔和的理性",用孔子的话来说,即

  "礼"又或是高雅举止的规则.倘若在基督教当中起作用的这样一种力

  量无法得到控制与平衡,那样的话,此种巨大的力量,在将人们变得善

  良、高雅的同时,也能将人们变得疯狂与偏激.当费思图斯(Festus)

  对保罗(Paulus)说:"保罗,你疯啦!这种伟大的艺术令你发狂了!"

  在这里,他误会了圣徒发疯的原因.过度沉迷在艺术当中并不会让人疯

  156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狂;它只可以让人变得愚蠢,就如同人们在一些汉学家身上所见到的,

  他们对汉语与孔子的学说闻所未闻,可是却什么都研究.实际上,真正

  让古罗马的保护神保罗发疯的原因,让其精神失常的原因,就是在基督

  教当中产生作用的力量,圣徒保罗某一通过基督的柔理性驯服这样一种

  力量.

  简而言之,在此我想说的是,这样一种力量,此种在基督教当中

  产生作用的强烈力量,也就是,倘若它未通过适当的方式获得控制与平

  衡,就会演变成疯狂的力量,它会毁坏公民意识,如同人们在欧洲的宗

  教战争还有中国的太平天国当中所见到的一样.事实上,如同马修?阿

  诺德所说的,此种疯狂的力量,除还披着最纯粹的基督教这件外衣以

  外,是某种同公民与社会精神绝对敌对的东西,它仇视古罗马人,他们

  拥有和我们中国人的好公民宗教类似的宗教,此种力量这么仇视有教养

  的古罗马人,使得塔西佗(Tacitus)称其为致命的迷信,基督徒称其为

  被判决成仇视人类的人,实际上,这样一种对虔诚且爱好秩序的古罗马

  人的仇视,同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追求纯洁且高贵的灵魂

  是相同的.不过,人类的此种狂热,如同包鲁斯等第一批尚不纯粹的基

  督徒们的狂热,在那个时候是种必要的力量,对此,罗马皇帝用他全部

  的铁血雇佣军都未能消灭,它们也是欧洲古代异教世界一股最后时刻的

  所必要的力量,它们可以消除人类众多的腐败,即那自称为罗马帝国的

  文明社会中的腐败.

  我觉得,现今欧美最急切的任务,便是要找到某种道德体系,来

  教育人们如何成为好公民,并且,它还要具备在基督教当中起作用的那

  种力量,可以让人变成好人的力量,实际上,就是要为欧洲找寻一个如

  同中国的孔子学说那种道德体系.可是,大家都知道,欧美还未完成这

  项任务--并且他们离完成这样一项重大的任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奥古

  斯都?孔德的道德体系、约翰?穆勒以及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伦理学

  体系,都不存在这种在基督教中起作用的力量,并且也不会有这样的力

  量;实际上,它们永远不会像孔子学说变成中国人的宗教那样,也变成

  欧美人的宗教.这种道德体系产生的先兆与预示,就我来看,是德国人

  当前对杰出的魏玛先知、诗人歌德的作品和学说给予的关注.

  157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从杰出的歌德的作品与学说中,欧洲人或许有一天会找到此种宗

  教.简而言之,在欧美存在此种自己的道德体系前,如同我们中国人在

  孔子学说当中找到的那样一种道德体系,基督教都是唯一并且不可或缺

  的力量,是唯一可以将社会整合在一起的力量.事实上,当我向我的欧

  洲朋友提出下面的问题的时候,总是置他们于惊讶与尴尬的境地,我问

  的问题是:"若你们在欧美去掉基督教,在这个地球上两大洲上的你们

  还剩下什么?"我告诉他们:"依我看,仅仅剩下无敌战舰、大炮、红裙

  子、汽车、飞船、维根?利兹饭店、电影演播、探戈舞以及野蛮的、满

  载肥肥的猛兽的动物园!"

  请准许我指出,对于基督教的理解,我全都来自希伯来文的圣经,

  是基督的基督教,而并非贵报记者所说的现代"美国式的基督教",也

  并非那些如同"恩逵利尔"这种人所理解的基督教,由于他们完全不

  知道,狂妄、讽刺以及无礼是种丑恶的精神.在1877年翻译的杭州话

  版《圣经》里,已故的主教慕雅德说,"我们来中国的使命,是为了传

  布基督之福音",在此他所指的是不可言传的基督温和的理性,而并非

  "新学".希伯来圣经的学说--也就是基督的学说与基督教,不可以

  也不会损伤中国人,在这个用无畏战舰、汽车、飞船等组成的"新学"

  的时代,在孔子学说的一些部分看起来无能为力的时代,它运用基督的

  利剑,甚至可以做些好事.事实上,倘若新中国,这个我们现今看到

  的作为共和国的中国,在绝对变成了一个没有辫子的猛兽般的民族之

  时,我们就不得不将孔子与他的学说完全抛弃,然后,我们将真的需

  要基督教,我也确实需要这把利剑,就像基督所说的,他来拯救这一个

  世界了.

  在行文即将结束之时,我还想说,我写"孔学研究"的目的,并

  非想告诉人们什么是基督教.我的目的在于,向那些作为中国与中国人

  民真正朋友的外国人阐明,孔子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不管是外国人还

  是中国人,在当今用进步、自由以及共和所笼罩的时代,可以从孔子的

  学说里面学到些什么.现今的情况让我看到,那些真正为传播基督教而

  奉献力量的人,无法向我们阐述圣经所说的基督教是怎样的意思,还有

  处于新的共和时代的中国可以从基督教当中学习到什么.鉴于这样的原

  158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因,我敢断言,就我而言,基督教是某种教育人们思考其灵魂状态,而

  且让其成为好人的宗教,而并非是教导人们成为好公民的宗教.我再次

  重申,我写这些文章与此封信的目的,无非同人们争论基督教到底是什

  么.在不久的将来,倘若有必要,我将专门写一本有关基督教的书,一

  本有关现代"美国式的基督教"的书.可是,我并不打算将此书命名成

  "基督研究",而想像已故的W.T.斯特德先生那样命名,他将其书命名

  成:"如果基督来到芝加哥",类似的,我将会给我自己这本书命名成:

  "倘若基督来到上海的基督教青年会",在此,人们将看到商人与富贾

  的后代,他们边炒股赚钱,边用赚来的钱玩乒乓球与支付节日的餐费,

  如同美国的百万富翁在进行慈善活动--实际上,富有的人[1]边享受幸

  福的人生,边关心着慈善事业.

  我不得不到此停笔.这封信已很长了.现在,在中国谈论宗教已很

  盛行,如同剪辫子、戴礼帽以及吸烟一样.

  [1] 在此辜鸿铭用到Divites一词,该词典出自《新约?路加福音一章五十三节》:

  Esurientes implevit bonis, et divites dimisit inanes. 此话的意思为,"叫饥饿的得饱美食,

  叫富足的空手而回."

  160

  中国人的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一

  箴言

  有些人觉得我在讽刺诗中过于尖刻了,并让这一诗体超出了能允许

  的限度.[1]

  我在上期《字林西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分裂的预兆》的文章.

  作为中国的仇视者,该刊的编辑及其密友们自然欢天喜地.但我想给他

  们泼一盆冷水:在中国的西方人还未真正发现"强直的端王"[

  2]的"最

  后同谋".端王说过,"在(我们的)皇冠落地以前,有好多皇冠将要被

  砸烂",这话言犹在耳.

  目前,西方列强正在疯狂地干着企图瓜分中国的肮脏交易,也就

  是通过支持中国的"新党"而达到devide et impera(分而治之)的目

  的--18世纪波兰就是这样被强盗们瓜分的.长江流域各省的督抚们现

  正处于同上海的茶店一样的境地:那些茶店在店门口打着"洋货"的

  [1] 这是贺拉斯(Horace)讽刺诗第二集第一首当中的一句.在该长诗中,贺拉斯

  阐明了其写讽刺诗的原因,他说他有种"无法抑止的内在冲动".

  [2] 端王,也就是载漪(1856~1922),爱新觉罗氏.1894年封端郡王.他的妻子

  是慈禧太后的侄女.1900年慈禧曾立其子溥傀为"大阿哥"(也就是皇储),打算废黜光

  绪帝,义和团运动当中,他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用义和团来排外,以达到"废立"

  这一目的,并且力主围攻东交民巷各使馆,主张处死反对宣战之人,后随慈禧西逃.庚

  子议和之时,被指为"首祸",发配到新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怪才辜鸿铭经典作品)》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