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年04月14日 22:00
,“她叫杨倩莲,礼部侍郎杨桂的女儿,是皇兄前阵子刚纳的贵人。”
元和太后听罢,只淡淡嗯了一声,并不再多加注意,目光朝熟悉的德妃三人看去,“都平身吧”
按照宫里规矩,宫中的妃嫔月初十五需得到太和殿里晨昏定省的,可自打八年前朝阳皇后与太子殿下薨逝,太后为此大病一场过后,便将这规矩给取消了,说是自己年岁大了,这后宫的一应琐事她无暇也无心应对。
起初那一两年,还有妃子念及皇上孝顺,想着从太后这边下手,三不五时的走动走动,扮演一副好儿媳的模样博得皇上的喜爱。哪料得这太后老佛爷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次次将她们闭谢门外。便是有皇子公主陪同,她虽会念着祖孙情分邀了进殿,也多是刻板着脸,冷漠以对。日子久了,一个个便心有旁骛,慢慢怠惰起来。
再后来,新皇后应氏掌管后宫,风向一转,便个个争相巴结了皇后去。
而这应氏一党,又恰是同夏侯国公府立场敌对,任谁都知道,太后娘娘对长公主一家看重喜爱得紧,长公主又时常到太和殿内走动,宫中妃子若是去得太和殿勤了,这无异于是变相视同为与长公主交好,免不得叫应皇后猜测。
如此一来,这太和殿是真真正正再无后宫佳丽妃嫔问津了。
若不是皇上还一如既往贤孝,怕是宫里的妃嫔早已忘了自个还有个太后婆婆。
本来,德妃等人也是不期而遇,才结伴而行在这皇宫后院里游赏话唠,若非这新进的杨贵人提醒说她的婢女方才不经意间在御花园里瞧见太后娘娘,任谁都未曾想过会在这儿遇到已半年足不出户的太后。
本想着虽同在一处园子游逛,可到底未曾碰上,倒不如端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躲开了各回宫离去,可这杨贵人一句‘若是她们的身影早叫太和殿的宫人看了去,回头状告到太后或是皇上那里,说她们对太后视若无睹,治她们一个大不敬之罪当如何?’
三人听罢,觉得在理,只得差了宫人四下打探,确定了元和太后等人行程,这才泱泱跟着过来。
“臣妾等人方才不经意瞧得太后娘娘的凤鸾,便寻思着过来请安问候,却不想长公主也在这里。说起来,这么些年,大抵也只有长公主能入得了太后娘娘的眼,太后娘娘如此爱重长公主,臣妾等人可是着实嫉妒。”
德妃步到太后跟前,娟娟姿态柔媚细腻,美目含笑看着北羽青,故意说得这般醋意满满,实则不过是替自己这些年不曾主动去到太和殿请礼问安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北羽青严谨不语的看着她,眼中带着讥诮,不过是被皇兄宠幸了一些时日,再仗着家中势力博了个贵妃之位,便是自信心膨胀到目中无人的地步,真当自己是四妃之首。
“德妃娘娘可是怪本宫进宫得太频繁了”她说得玩笑,可北羽青见不得她造作的德行,便是当真的发难,“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动辄就往娘家上趟子的赶确是不合规矩;可本宫在宫外头不时听着太和殿里的宫娥们说起,宫里的妃嫔子息纷纷以紫宸殿敬仰是瞻,日日里头跑得勤快乐乎,却是将这太和殿视如摆设,便是有得一日不慎路过,也是绕道而行。
本宫想着,这宫里的皇子皇孙众多,被本宫皇兄纳作妃嫔,名义上视为太后儿媳的又不计其数,却是没得一人敬亲于太和殿,本宫这个做女儿的若是再同你们这般不知孝礼,可不叫本宫的母后心寒了去。”
德妃这一招先发制人,未免被动叫北羽青不留情面的打脸,一时间内心愤恨不已,脸上更是青白交错。可到底是久经是非之人,尽管怒不可恕,却还是能做到面不改色的压抑下来。
再四目以对,泪眼汪汪间,不尽可怜的玉容上满是冤屈的控诉,“当初太后懿旨颁下不允宫中妃嫔不经宣召无事进出太和殿,臣妾是个实诚的人,也不懂故作样子,一心想着不搅扰太后娘娘清净,便照旨而行,熟知这般遵旨不理不问落在旁人眼里却是存了不善不孝之心。
长公主现下如此这般疾言厉色度量臣妾,臣妾虽觉着冤枉,却也自知有错,臣妾错在思想迂腐,处事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