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圣经的故事

第十五章 波斯国王居鲁士

书名:圣经的故事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本章字数:963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16


第十五章 波斯国王居鲁士

  

  与此同时,一个波斯牧民部落在不断地征战,

  先后摧毁了好几个西亚的强国。波斯国王居鲁士释放了

  犹太流放者,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家园,但是,大多数的犹太人

  不愿意离开,他们喜欢在舒适自在的巴比伦生活,并且留了下来,

  只有一小部分忠诚于耶和华的犹太人回到了耶路撒冷的那片废墟上,

  他们重新修建圣殿,并使这里变成为所有犹太人祭拜上帝的唯一而又绝对的中心。

  在公元前七世纪,一个叫做迦勒底的小闪族部落,离开了他们在阿拉伯荒漠上的家园,向北方迁徙。

  他们在多次试图冒险向亚述人的领地入侵失败以后,迦勒底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东部的土着山民结成了同盟。他们携手击败了亚述的强大军队,并且摧毁了尼尼微城。

  在旧帝国的一片废墟上,迦勒底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王国,一些历史学家把这个新建的国家称为新巴比伦王国,或是迦勒底王国。

  那波帕拉萨尔的儿子尼布甲尼撒继承王位后,大大加强了国家的边界防御能力,并把巴比伦建成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

  在尼布甲尼撒执政时期,不断向邻居征战,他征服了曾经属于犹大王国的老犹太国家的剩余土地,并把犹大人的聚居区从地中海搬到了幼发拉底河两岸。幸好他和犹太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即使会有一些小矛盾。

  尼布甲尼撒与其他所有苛刻的君主一样,对占卜非常感兴趣,能够为国王解梦的人自然会受到赏识。

  先知但以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按照以但以理的名字命名的一本着作(但是这本书是在四百年后才完成的)说的那样,但以理是犹大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他和他的三个表亲一起被俘获到巴比伦,他们在那里很有可能接受过迦勒底宫廷的严格教育。

  这四个年轻人都是耶和华忠诚的仆人,他们遵守神圣戒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当某个人给他们一些违反教义的食物时,他们会坚持拒绝食用,并坚持自己教义中规定的食物,他们还必须遵照古老规则中描述的一些细节,比如应该怎样宰杀牲畜,如何烹制蔬菜。幸运的是,迦勒底人能够以宽容的心包容这几个小俘虏,他们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他们是一群好学而又勤劳的孩子。他们学会了巴比伦学校教给他们的所有知识,并且发誓成为自己国家有用的臣民。

  在尼布甲尼撒执政的最后一个年头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叫来他所有精明的术士,让他们给自己圆梦,梦圆得好就有赏,如果圆得不好就会被处死。这些先知先问国王:“陛下,您先把您的梦讲给我们听,我们会竭尽全力为您圆梦。”国王回答说:“我忘了自己做的是什么梦了,但是我确定我梦到了一些东西。为我圆梦是你们的职责。”

  这些术士吓坏了,他们请求陛下饶恕,他们与国王讲道理,说:“没有人会告诉别人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的事情!”但是,这种解释根本满足不了这个西方暴君的要求。尼布甲尼撒一气之下处死了这些术士。

  看来,那天是他最生气的一天,他不但杀死了那几个失职的人,而且还下令把宫中所有的术士和巫师全部杀掉。

  一名军官被派往先知但以理和他朋友的家中,准备杀死他们,就像他们的同行一样。然而,但以理与约瑟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他与巴比伦的军官有很深的交情,他请求这位军官给他几天时间。

  与此同时,他正在想尽办法做些事情。他躺在床上睡着了,一会儿,耶和华就在梦中告诉他那个被尼布甲尼撒忘记的梦。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叫亚略的卫队长押着但以理,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国王的气还没有消,但他还是想给这个异族的年轻人一次机会。

  首先,但以理重新讲述了一下国王做的那个梦,是一个四百年以后发生的一场奇怪的政治事件。紧接着,但以理开始解释这个梦。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国王的爱戴和感激,国王把巴比伦的行政长官一职交给他,并委任他的三个朋友亚伯尼歌、米煞和沙得拉为三个繁华的省份的统治者。

  我们非常喜欢这个结果,但是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按照无名作者的说法,尼布甲尼撒在晚年经常犯糊涂,他开始陶醉在一种假设的信仰中,这种信仰对于有教养的迦勒底人和犹太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迦勒底国王尼布甲尼撒要修建一座巨大的雕像,高九十英尺,宽九英尺,全身都要镀上金,塑像要建在杜拉平原上,以便能让人们远远地望见。全国人民一听到信号(是由许多人吹响的号声),就要在这种假想中心甘情愿地跪在雕像下,表示各自的忠心。

  亚伯尼歌、米煞和沙得拉再怎样克服心理障碍也做不出这种举动,他们严格遵守第二条戒律,拒绝国王的要求。所有人都臣服于雕像,只有他们三个人坚持自己的信念,站得直直的。

  他们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残酷的惩罚。

  官兵把他们带到尼布甲尼撒面前,他下令把这三个人全部扔到燃烧着的旺盛的火炉中,为了让他们没有任何机会逃跑,火炉的温度要比平常热七倍。官兵捆住了他们三个人的手脚,一下子扔到了火炉中。

  但是,第二天,官兵打开炉门时,这三位年轻人毫发无损地走了出来,他们全身是水,就像刚游完泳一样。

  从那以后,尼布甲尼撒开始信仰耶和华,并把他视为众神中最强大的神,他完全忘记了那座雕像,并且对俘获来的犹太人更好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过多长时间,国王的神经就染上了一种的怪病。他经常幻想自己是一只动物,四脚着地,在地上乱爬,并且像动物一样叫唤,后来就像一头普通的牛,在野地里吃草,直到死去。

  上面讲述的那些内容出自《但以理书》。按照现代学者的探究,这本书是在公元前167至公元前165年完成的。那个时代的犹太人还没有严格地履行自己的宗教职责。作者是以小说家的笔风,描述了他们在尼布甲尼撒执政时代发生的故事,他讲述的火炉等一系列故事完全是编造出来的,也许他是想让与他同时代的人真的相信耶和华会保护他所有忠诚的仆人,想让自己身边的人坚定自己的信仰,在他的作品中,他让尼布甲尼撒国王悲惨地死在野地里,是因为只有这种悲惨的结局才能取悦犹太读者。

  身为宗教道德的教师,这是他无可质疑的权利,但是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巴比伦历史资料,证明这位杰出的迦勒底国王不是这样结束生命的。尼布甲尼撒是在公元前561年去世的,六年后,一位叫那波尼德斯的大将军登上了王位。

  那波尼德斯好像有一个叫伯沙乌色的儿子或是女婿,与他共同分享王位。

  根据《但以理书》一书记录,这个人叫做伯沙撒,在犹太人的传说中,伯沙撒是巴比伦的最后一任国王。但是,我们又发现一些相互矛盾的历史资料。《旧约》中提到过玛代人大利乌,可能指的是波斯人大流士,但是,他生活在伯沙撒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而伯沙撒被暗杀是在巴比伦人向波斯人投降后的好几个月才发生的。

  但是,希罗多德与西诺芬都记载了巴比伦人在投降之前举办的一场盛宴,就是在这个盛大的宴会上,但以理获得了预见未来的先知的美称。

  故事中讲到,伯沙撒盛情邀请了将近一千名客人参加宴会,他们在宴会上大吃大喝,宫殿里充斥着喝得醉熏熏的人们的嘈杂声。突然间,在国王宝座对面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只手,这只手在墙壁上安静地写下四个字,然后立刻消失了。

  这四个奇怪的字是用阿拉米文写出来的,不用想,伯沙撒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让他的术士来解释这些文字的含义。一会儿,有个人想起了先知但以理,就像在十个世纪以前,在埃及的王宫中有个人突然想起了约瑟一样。

  但以理来到国王面前,他擅长辨认神秘的字迹。他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认真研究这些奇怪的文字,他看到了一些认识的字母,并拼读出来。即使拼读出了这些字母,他还是无法解释出真正的意义。

  有一个词是“弥尼”或是“弥那”,是犹太人通用的硬币或重量单位,大约是一锡克尔的五十倍。有的字母只不过起到一个连词的作用,还有一个词可能表示半个硬币或重量单位的一半,也许是指波斯人……

  总之,这些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尼布甲尼撒是一个弥那,尼布甲尼撒是一个弥那(重复说这一句话只是为了加强这个言论),伯沙撒你只有一个锡克尔,波斯人是半个弥那。”

  如果用英语解释就是:“伟大的尼布甲尼撒的帝国,在你的领导下已经沦落成了一个弱小的王国了,啊!伯沙撒,你将会被波斯人分成两半!”

  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去试图解决这些哲学谜团。

  但以理似乎把这些内容看成是“计算”、“称重”和“算数”这些动词的过去时态。紧接着,他向人们解释了这个恐怖的谜团。

  “耶和华把你放到了天平上,称了一下,啊!伯沙撒国王,原本你不够分量!”

  为了奖励但以理准确的预测,并且为了得到耶和华的爱戴,伯沙撒委任但以理为国家的副王。但是,这种荣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波斯军队已经到了巴比伦城门外,帝国即将崩溃了。

  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通过一道水闸,成功地进入了巴比伦城。他赦免了那波尼德斯,但是杀死了国王伯沙撒,因为他曾经试图发动暴动和反抗。

  居鲁士把巴比伦庞大帝国的所有领土变成波斯的一个省,就像五百年前巴比伦人把犹大王国纳入巴比伦帝国一样。

  关于《但以理书》中提及的玛代人大利乌,除了他的名字以外,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看,居鲁士在古代社会是一个着名的英雄,应当值得人们关注。

  波斯人属于亚利安种族,这表明,他们与巴比伦人、犹太人、腓尼基人和亚述人不一样,他们不是闪族人,但是,他们的祖先同属于一个类人。这些部落最初好像是生活在里海东岸的大片平原上。

  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里,这些人离开了家园,开始一次长时间的大迁徙。其中一些部落朝西走,他们在欧洲原始居民那里定居,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杀死了这些原始居民,并且征服了一片土地。其他部落朝南走,他们占领了伊朗高原和宽广的印度平原。波斯人与玛代人联合起来,占领了那些被亚述军队残酷征战后人烟稀少的山区。他们在这片山区组建了一个类似于一个以放牧为生的群落。就是在这个简陋的条件下,居鲁士通过不断征战,当上了波斯国王,把这里变成了波斯帝国。

  居鲁士是一个优秀的大人物,他是靠阴谋和外交手段达到目的的,当这些手段不奏效时,他才会发动战争。在他没有把强大的巴比伦从它的藩属和盟国中孤立出来以前,他一直向巴比伦进攻,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大概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对犹太流放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激动的时期。

  从一开始,他们就希望“居鲁士”是弥赛亚,因为他将要在耶和华的帮助下把他们从巴比伦人的魔掌中解救出来,他们静静地关注着居鲁士的战争。

  最开始,他们听到居鲁士正在与卡帕多西亚人交锋。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又听路上的行人说居鲁士正在和利迪亚国王克利萨斯作战,克利萨斯是希腊立法者梭伦的好朋友。后来,他们又听到居鲁士在小亚细亚修船造舰的传言,说他们准备向希腊沿岸进攻。

  所有的先知们正在以一种极度狂热的心情关注着居鲁士的战况,只要他们一得到波斯人胜利的消息,他们就会立刻手舞足蹈,大唱赞美的颂歌。他们非常肯定巴比伦即将灭亡,因为这个邪恶的城市没有听从过上帝耶和华的话,他们将得到耶和华的惩罚。

  最后,这件不可思议的事终于发生了,巴比伦城被居鲁士消灭了。犹太流放者异常兴奋,他们举杯欢庆,迫不及待地爬到新主人的脚下,要求重新返回自己的家园。

  居鲁士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他为自己的宽容和仁慈感到无比的自豪。

  所有被巴比伦帝国俘获的人都返回了自己的家园。但是,居鲁士还不满足,他走得更远。

  那个其他种族特有的信念对他来说,有一种类似于罗马式的满不在乎的风格。犹太人、腓尼基人或是西西里人与波斯人的神比起来,他们更愿意崇拜自己的神,这些在他眼里什么都不算,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居鲁士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想法修建神庙,可以随意装饰神庙或者让它空荡荡地。只要他们能够保证定期向自己缴税,服从国王委任的督军或省长的命令,他们就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安排各自的宗教和政治生活,国王将保证不会有人干涉他们。

  另一方面,让所有犹太流放人返回迦南也是居鲁士的一个计划,这会给带来

巨大的利益,因为他想把波斯帝国变成一个邻近海边的国家。

  腓尼基人按照他的想法返回了自己的家园,但是,在腓尼基与巴比伦间有一片巴勒斯坦的废墟,他必须让这一片荒漠兴起。

  巴比伦人曾经做过这种尝试,他们把一部分人口移到以前以色列王国的领地上,这些移民和残留的以色列人混居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叫撒玛利坦的新种族。如今,我们仍能在巴勒斯坦北部的乡村中发现撒玛利坦人的后代。

  他们从来没有使这里兴旺起来,他们是由巴比伦人、亚述人、希伯来人、赫梯人以及腓尼基人共同组成的一个奇特的混血种族,被生活在犹大王国的纯种犹太人藐视。在居鲁士开始着手恢复巴勒斯坦的秩序时,他首先要找到那些以色列俘获者的后代,但是,他一个都没有找到,因为这些人已经完全被巴比伦人融合了,这些人的命运在就像发生在公元前538年的一件事情一样,至今仍然是个谜。

  居鲁士很容易与犹太人交往,因为他们一直保持着犹太种族的完整性。

  公元前537年,国王下达命令,要求犹太人立刻返回耶路撒冷,同时,赋予他们重新修建圣庙的权力,还把四十年前尼布甲尼撒拿从犹太人那里掠夺来的金银器皿全都还给他们,鼓励他们重建耶路撒冷,并把那里建成新的民族之都,使那个消失了的但是没有被人们忘记的所罗门时代的重现光芒。

  经过长达五百年的祈祷,先知的预言最终变成了现实。耶和华的子孙结束了流放生涯,犹太人自由了。

  但是,牢笼的大门虽然向她们敞开了,但是只有极少数的流放者愿意利用这个机会回家。他们大部分人安静地留在巴比伦聚居区,有的迁往亚马他、书珊、尼浦尔或是新波斯帝国以外的某个聚居地,他们很少有人愿意穿越浩瀚无边的沙漠。他们是忠诚于耶和华的人,认真对待自己的宗教职责。

  如今,他们已经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他们铲除了一切异族的影响,虔诚而又专一地敬奉耶和华。

  如果是先知但以理率领的那些返回巴勒斯坦的人,是最自然的。但是,他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跋涉。波斯人对他非常好,保留了他原有的职位。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人怀疑他对国王不忠,因为国王下过一道命令,在一个月内不许任何人向神或人祷告,但是,但以理不服从命令,依然向耶和华祈祷。由于他违反了国王的命令,被判处死刑,把它扔到狮笼里喂狮子了。

  幸运的是,这些凶猛的野兽不想吃掉这位神圣的先知。第二天清晨,但以理毫发无损,大模大样地走出狮笼。从那以后,他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由于但以理经不起长途跋涉,波斯人只好想方设法寻找另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担任犹大省省长。

  他们精挑细选,选出了一位叫所罗巴伯的年轻人,他是过去犹大王的远房亲戚。所罗巴伯来到耶路撒冷,与祭司约书亚携手重建新家园。

  重建家园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全城上下都需要重新建造,周围的大片土地已经被撒玛利坦人霸占了,这里变成了他们的农牧场。他们肯定不想放弃眼前的利益,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扰乱新来者的生活,处处给他们制造麻烦。

  撒玛利坦人希望在重修圣殿时赚一些辛苦钱,但是犹太人却说修建圣殿这种神圣的工程不能雇用异教徒。

  为了报复,他们给波斯国王居鲁士写了一封匿名信,说是有人正在谋划叛乱,一旦耶路撒冷重新修建起来,就要把犹大变成一个独立的王国。

  居鲁士日理万机,根本没有时间顾及犹太人叛乱这种小事,但是,为了预防,他下令要在调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先暂时停止修筑圣殿的工程。

  不久以后,居鲁士去世了,这件事渐渐地被人们忘记了。几年以后,修建一半的圣殿墙壁上长出了杂草,这时,先知哈该挺身而出,他斥责所罗巴伯是个软弱无能的人,让他继续开工,无论是否得到国王的批准。所罗巴伯最需要的就是有个人能支持他,于是,他满口答应了,雇用了一大批工人继续干活。

  不幸的是,所罗巴伯在此时与撒玛利亚的一个叫达乃的总督引起了争执,达乃问,是谁给他这么大的权利修建这座极像堡垒的圣殿。所罗巴伯想了想,说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得到了居鲁士国王的批准。达乃把所罗巴伯的回答上报到总部。可是在这时,居鲁士的继承人也去世了,王位传给了大流士。大流士派人查找过去的资料。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幸好他们找到了居鲁士签署过的圣旨。

  从那以后,达乃再也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四年后,圣殿修建好了。

  慢慢地,有一部分流放者返回了家乡。但是,绝大部分犹太人依然生活在巴比伦、埃及和波斯繁忙的商业中心。只要有一机会,他们就会在圣城里庆祝重要的宗教节日。他们承认并且尊敬这座古老的城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但是,它的确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街道狭窄,到处是垃圾,工厂也很简陋,这些恶劣条件根本不能使它取得世俗的成功。

  当访客献上最后一道祭品,唱完最后一首赞美诗时,他们就会匆忙返回书珊或是达府纳的商业地带。他们会为自己是犹太人而感到自豪,他们打心底里热爱耶路撒冷。

  就这样,慢慢地,犹太人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双重忠诚,在后面的四百年里产生了很多麻烦和痛苦。因为犹太人虽然大部分生活在波斯人、希腊人、埃及人和罗马人当中,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当地的习俗。

  这些犹太人在任何地方都会形成国中之国,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聚居区,有自己的神庙。他们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当地异教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甚至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异教丈夫而杀掉她。这些犹大人与当地人吃的食物也不一样,烹饪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他们会谨慎遵守异族人制定的法律,还会遵奉自己的某些严格而又复杂的戒律。

  由于爱好不同,他们的服饰与当地人也不一样,有着自己的风格。他们按照习俗,庆祝自己的节日,这些根本不被其他人理解。

  人们经常会怀疑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邻居。这些生活在异国的犹太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与当地人大不相同,所有的犹太人都会毫不遮掩地鄙视异教的神,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人一起干活,这些都是他们得不到邻居欢迎的原因,经常会引发激烈的争执。

  在公元前五个世纪时,生活在波斯的犹太人面临危险,他们当时处在崩溃的边缘。我们无法得知引起这个突然发生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我们在《以斯帖记》中找到了事件的全部经过。

  《以斯帖记》被人们视为《旧约》史书中的最后一卷,与《但以理书》一样,是在薛西去世几百年以后写的,这个事件没有记录在波斯的史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薛西王的资料,他差点将欧洲大陆的新文明全部毁掉。他非常软弱,没为人类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他对待他妻子的传说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征。

  犹太人称薛西为亚哈随鲁,在一次与王后丢人的争吵后,他和和妻子离婚了。国王和王后都喝得烂醉,两人都说了些过分的话,结果,他的妻子瓦实提不得不离开王宫。

  离婚后,薛西马上着手寻找新王后,他看上了一位年轻貌美的犹太女人以斯帖。以斯帖是个孤儿,一直与表亲末底改一起生活。末底改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在宫廷里也有很好的人缘。以斯帖进宫后,末底改经常去探望她。

  有一天,末底改路过前厅,无意中听到有两个人正在密谋刺杀国王。末底改听了,马上把消息告诉了以斯帖,以斯帖又报告给国王,国王处死了那两个人。但是,国王却把末底改忘了,并没有因为救了自己一命而奖赏他。

  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奖赏,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好,根本不缺钱。并且,由于他曾经是王后的监护人,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这已经让他得到了满足感。但是,由于他一下子享有那么高的名望,也招来了很多眼红的仇人。

  当时,有一个叫哈曼的阿拉伯人是薛西国王最信任的一位忠臣。哈曼是亚玛力部落的人,这个部落与犹太人的部落是世仇,因此,哈曼一点都瞧不起末底改,末底改则用真诚的态度回敬他。

  哈曼认为当自己与末底改碰面时,末底改应该先向他鞠躬,但是,末底改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他们要求国王为自己主持公道,国王却说没有时间处理这种小事。从那以后,两人的过结越来越深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三千年以前的人来说,根本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哈曼是一个危险的敌人,他多次蛊惑薛西,让薛西对犹太人产生疑心。他说犹太人一定是发了大财,要不怎么会住这么豪华的房子。国王确实从来没有看见过他领地内的犹太人住在贫民窟里,他听信了哈曼的话。最后,哈曼没多费口舌,就让薛西自愿下达一道敕令,处死自己领土范围内的所有犹太人。

  国王委任哈曼执行这道恐怖的命令,他与世界上所有卑鄙的小人一样,他精心布置,因为他要尽享复仇带来的乐趣。他抽签选定出最适合屠杀耶和华追随者的月份。后来,他抽中了二月份。这就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在高山顶部搭起一座巨大的绞刑架,他要把他的公敌末底改用最残忍的方式绞死。

  这个阴谋太复杂了,不可能长期密不透风。由于他的表亲末底改的紧急请求,以斯帖主动求见国王,要求丈夫赦免她的同族百姓。

  开始,薛西非常气愤,但是一想起末底改曾经救过他的命,再想想哈曼说的话,他开始意识到哈曼是为了了结私仇才欺骗他。于是,他派遣信使骑马奔走于全国各地,警告所有犹太人反抗哈曼的屠杀计划。后来,哈曼就被吊死在他在高山顶上原打算吊死末底改的绞刑架上。

  哈曼的阴谋被揭露后,犹太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他们发誓要一定记住这个重要事件。

  从那以后,在每年的亚达月(是巴比伦历法的一个月份,相当于现代的二月和三月的一部分)的十三日到十五日,都会庆祝普珥节(也称抽签节)。

  每到这个节日,所有犹太人的聚居区都会大声朗读《以斯帖记》,并且公开咒骂哈曼这个邪恶的名字。富人还会慷慨地救济穷人,用来纪念这位挽救了整个民族的善良王后。

  对于那些已经回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来说,他们并不喜欢这个新的节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抵制普珥节,因为这个节日有一丝“外国味”.但是,这个节日(很有可能与亚述或巴比伦有渊源,并且非常古老)以一种新的形式很快得到了世人的认可,直到现在,犹太人还会庆祝这个节日。

  以斯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波斯的各位国王统治时期,生活在外国聚居区的犹太人是多么重要。他们的功劳要远远超过家乡的犹太人,所有的文字记载都说明耶路撒冷人当时生活在荒凉中。

  圣殿终于恢复了原貌,只有城墙依旧是断壁残垣,耶路撒冷的商业和贸易恢复的速度相当慢。继承所罗巴伯王位的许多继承人都因缺乏资金而没有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

  最后,生活在外国的犹太人决定为自己的祖国献力。他们出资派一位叫做以斯拉的祭司前去耶路撒冷打探情况。于是,他纠集一群志愿者与他一起去,人们对此没有多大的热情。经过他的劝导,他说服了大约五百个人与他一起去。

  他们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圣殿。

  以斯拉到了那里,发现耶路撒冷人民的生活情况非常恶劣,返回来的人居然娶临近村庄的女人为妻。他们也没有严格地履行自己的宗教职责。犹大很快就要变成一个新的撒玛利亚了。

  以斯拉在尼希米(他曾经当过波斯国王亚达薛西的仆人)的鼎力帮助下,开始重建既将被吞噬的犹大王国。他们修好了城墙,清除了大街上的垃圾,把娶过来的异族女子也送回了家乡。他们在圣殿的大门外修建了一座木制的讲坛,以斯拉在这里定期宣讲约法,让人们心中牢记自己的宗教职责。

  即使是那个年代,这座古老的城市还是人烟稀少荒芜之地。这就意味着城市经常会面临危险(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强壮的男人来守护所罗门时代人口密集时精心设计出的护城体系),于是,他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增加当地居民的数量。

  附近乡村的犹太人有百分之十通过抽签的方式被迫返回耶路撒冷,只有极少的人是自愿回来的,他们被赋予了巨大的荣誉,被人们视为无私的爱国者。他们还靠武力押解来一批人。

  耶路撒冷在这时只是稍微恢复了一下原貌,昔日的政治、商业中心彻底消失了。以西结的预言永远都没有实现。

  但是,没过多长时间,耶路撒冷的命运就落入了一位伟大的先知手中。写《以赛亚书》的那位无名作者,早在与他同时代的流放者眷顾昔日光辉历史的时候,就勇敢地预言出将会有一位伟大的先知会来拯救耶路撒冷的命运。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圣经的故事》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