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9
裂开或者粉碎.
老子如是说,"强梁者不得其死",横行霸道的人不得好死,凭借自己强大就别把人踩在脚下,必然会遭到强烈的反抗或是打击.比如历史上着名的淝水之战,当初前秦王苻坚提出要攻打晋朝之时,就遭到谋士们的强烈反对,但是他一意孤行,觉得自己有"百万之众,资仗如山"的实力,夸耀秦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用秦军"屡捷之威"击东晋"垂亡之寇",一定能速战速决,统一中原.尽管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苻坚还是率军南侵,结果在淝水,被晋军打得惨败.战乱中秦军士兵纷纷自投江水,水中的尸体使"淝水因之不流".逃跑的士兵也个个惶惶不安,就像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苻坚本人也被射伤,前秦从此一蹶不振.秦王苻坚以雄兵逞强,造成兵败国弱,用惨痛的历史教训印证了老子的话是对的.
要知道,所谓的弱者,只是不愿意展露自己的锋芒,他们与世无争,并不代表懦弱可欺.没有人会对别人对自己的恶意侮辱听之任之,而不予以还击.有句俗语说得好"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所以善待他人,善待弱者,也是善待自己.
那些柔弱的人,因为总是认为己不如人,便待人真诚而又谦和,于是到处受到别人的尊敬.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人后,结果却被人送往最前面,处处甘居人下,结果却被奉为领袖.所以,那些自恃刚强,要处处领先的人,必遭祸殃,不争不抢,以柔弱胜人者,则有不可限量的前程.
其实柔与刚,是相对的,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水也要依照刚的要求,变换各种形态,以适应刚性的要求.只要刚不压迫柔,刚柔便能相辅相成,形成各种生命.人无柔性则无生命,在重视柔弱的基础上求强,才是生路,强者恒强要保持其适当的柔性.充分认识柔弱的重要,才能追求之强的力量,只有保持这种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强者心态,才能保持强者恒强的生命发展态势.
老子有"贵柔"的思想,有"戒刚"的教诲.这都值得我们谨记在心,实践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