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十二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94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1]令人目盲[2];

  五音[3]令人耳聋;

  五味[4]令人口爽[5];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6].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7],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五色:本义青、黄、赤、白、黑,代指金银珠宝、华丽的衣服等.

  [2]盲:不是指看不见,是指使人眼花缭乱.

  [3]五音:本义宫、商、角、徵、羽,代指靡靡之音.

  [4]五味:本义酸、甜、苦、辣、咸,代指山珍海味.

  [5]爽:差池,错乱.爽,在古时也被当做口病的专名.

  [6]行妨:行为失常,代指违法乱纪.妨,妨害,伤害.

  [7]为腹:求得一个简单的温饱.腹,代指简单的生活.为目:纵情声色.

  【译文】

  缤纷的色彩,炫目的华服让人眼花缭乱;

  格调低俗的乐声,迷幻人的心智;

  过多的山珍海味,使人味觉混乱;

  策马奔驰,纵情狩猎,使人情绪激昂,迷失其中,丧失判断力.

  求之不得的东西,刺激人们的占有欲,使他们行为失常.

  所以,圣贤之人,求实于内,只追求

吃饱肚子,康健身体,而不去追求外在的声色犬马.摈弃物质生活的享受,为能求得精神世界的安宁.

  【阐述】

  人心人欲的狂逸浪荡,这是人世间时时都在上演的图景.常言道:腹易餍足,目好无穷.一个人吃饱了、喝足了,并不算太难,只要别总想着山珍海味暴殄天物.但以"目"为代表的感官感觉世界就不一样了,它的欲望限度几乎可以说是无穷尽的,所以代表着多欲多念、贪欲贪念.这是人之本性.

  对物质世界的欲望,沉醉迷恋其中必然会伤及人的精神生活.所以,老子主张"去彼取此".这个世界中总有人保有这样的生活形态——五色、五音、五味紧紧地包围浸染着人体的感官,放开了去生活,心灵无所顾忌,欲望如同田猎时的猎狗一样放逐出去,尽情追逐多姿多彩的外物,满足无穷尽的物欲.如此,欲望或是满足了,或是还在半路之上没有满足,这都会激扰心灵,使之不安.心,必须静下来,定下来,定能生慧.

  说到底,人终归还是有动物性的一面,芸芸众生难逃这一牢笼.人的灵性、神性,往往会受到动物性欲望的挤压或伤害,到一定程度甚至会窒息惨死.由此,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感官世界和欲望需求.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