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7
,它们成为了宗教庆祝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同样的方式,被我们的基督教会采纳。它们给了后代大多数伟大诗人创作的灵感,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我们西方最伟大的作曲家们谱成歌曲,即使我们听不懂别人诵读它们时的语言,一样可以感受到曲调中所显示出来的庄严和尊贵。
无论《旧约》中的大多数历史记事和先知书的命运将来会如何,只要人们相信美(无论以什么形式或外观出现)是神圣而庄严之物,《诗篇》就会存在下去。
而谈到《箴言》,就不能这样说了。
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想象和激情的作品。
它的内容正如它的名字显示的那样,它收集了几代睿智的老者的哲言。
开天辟地以来,每个民族都曾拥有过这样的格言集。具有自强自立精神的开拓者们所积累的常识,为我们的共和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共和国已经给世人贡献了很多这类的格言。
中华民族的伟大导师孔子的智慧,几乎涵盖了一切讲述人之愚蠢和神之忍耐的宽容思想。与今天我们把整整二代人的嘉言都归于亚伯拉罕·林肯一样,也如同波斯时期的犹太人,认为所罗门是自己民族的最伟大的英雄,所以宣称他是全部这些朴素智慧言辞的创造者。
事实上,大多数格言的创造,都是在那个伟大君王死了400年之后。这当然不那么重要。格言就算是在昨天刚刚被收集整理,也一样有价值。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普通百姓的想法,它们教给我们的,是比十几本历史记事或预言书多得多的古代犹太人的观点。
下一卷是《传道书》,或者叫"说教录".这是一本纯粹的宗教书。
它是一本令人厌倦却又富有人情味儿的书。
它深入探究的是人生和信仰的问题。
它反映出作者--据说是一位着名的犹太医生--疲惫的身心和相当人性化的理念。
他问道,每个普通人辛苦操劳70年(这代表着人的平均寿命),有什么意义呢?所有这一切的终点,都是坟墓。
好人会死。
坏人也会死。
他们都得死。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公正的人惨遭迫害,卑鄙小人聚敛财富。这悲凉的人世间,还有没有公理?
"虚空中的虚空,万物皆空",就这样写了整整12章。
犹太人像所有东方人一样,是多愁善感的民族。
他们或居于欢乐之峰巅,或降至悲伤之低谷。
他们的文学正是他们的音乐。
悲观沮丧之时,他们聆听《传道书》。该书具有肖邦练习曲的忧郁美。
快乐欢欣之际,他们朗诵令人愉悦的诗篇。这种欢快的氛围在海顿《创世记》开场的旋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会改变,但他的灵魂却依旧。如果我们是聪明人,我们也会从这些诗句中得到安慰。因为我们遭遇的苦难,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人遭遇过了,而在将来的岁月里,还将有人继续遭遇。
曾给死于千年以前的古人带来新希望的东西,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一定会给后人以新的勇气。
人会改变,但他对悲痛和快乐的感受,依旧与亚伯拉罕、雅各时代一样。
《旧约》包含各类作品,最后一部是非常奇特的书。它被称为"歌中之歌"(《雅歌》)。但它并不意味着真是一部歌曲集。词语的重复是用来表明一种文学性的完美极致。它意味着,"这是所有歌中最美妙的一曲",就像我们把自己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称为"日中之日"一样。
实际上,《雅歌》是一首十分古老的爱情诗。而所罗门王因其名声远播,似乎不可避免地被人们说成是它的作者。不管怎样,在传统上,所罗门王被当成是这首极美妙的情诗里的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是一位牧羊女。
国王在她的家乡书念村看见了她,并把她带走。
在后宫中,她被他赐予尊荣的地位。
他努力获得她的爱慕。
但这位淳朴的书拉密女子,却保持着自己对心上人(一个牧羊人)的忠诚。她住在王宫中心的一套漂亮宫殿里,她想的却只有那些和自己的心上人一同漫步于山间、照管自己的羊群的幸福时光。
她回想着他们昔日的情话。到夜里,她梦想着他的有力而舒适的臂弯。最后是(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幸福告终。
《雅歌》不是一本宗教书,但它是一个征兆,预示着新生而美好的事物终会成为现实。
自古以来,妇女就必须如牛马一样,任劳任怨,劳苦一生。
哪个男人猎捕了她,她就属于哪个男人。
她为他种地,为他照看牲畜,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烧饭做菜,让他过得舒适快乐。作为回报,她吃到的,却是他的剩饭剩菜。
但这一切已开始发生变化。
妇女开始自立。
她与男人的平等地位得到承认。
她是男人的伴侣。
她激发出他的爱意,并接受了他的爱意。
在相互尊敬、相互爱慕的坚实基础上,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