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圣经的故事

第3章先行者

书名:圣经的故事 作者:(美)房龙 著 逸凡 译 本章字数:983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6


第3章先行者

  

  埃及金字塔建立已有数十年之久,犹太人在亚伯拉罕的率领下,从阿拉伯沙漠边缘西行,去寻觅新的牧场。

  亚伯拉罕是一位先行者。

  他离开人世已经几千年了,但他的故事让我们忆起美国早期那些勇敢的人们。这些人在19世纪前半期,征服了美国西部的山区和平原。

  亚伯拉罕的家族在幼发拉底河西岸的乌尔地区。

  自从他们的祖先闪走出方舟后,他们就世代为牧,兴旺发达。亚伯拉罕自己就是个富有的农场主,拥有几千只羊,雇佣了三百多青壮年帮他照看羊群。

  他们对主人非常忠诚,随时情愿听从主人的召唤。他们组成了一支私人小军队。当亚伯拉罕在地中海沿岸为争夺新的牧场而战时,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亚伯拉罕75岁时,他听到了耶和华的召唤,吩咐他离开先辈的居所,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名--另建新的家园。

  亚伯拉罕欣然前往。因为他那时居住在迦勒底人中间,这些人终年跟邻人争战,而这位爱好和平的犹太智者,对这些无谓的争斗没有一丝好感。

  他命令众人拆除帐篷,男人赶羊群,女人包裹好睡毡,并为穿越沙漠的旅途准备食物。就这样,开始了犹太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亚伯拉罕已婚,妻子名叫撒拉。不幸的是,她没能为亚伯拉罕育有子女。所以,亚伯拉罕让侄子罗得担任这支远征队伍的副首领。他给出迁徙的命令后,这支队伍便沿着日落方向的路线行进。

  他的队伍没有进入广阔的巴比伦河谷,而是沿着阿拉伯大沙漠的边缘行进。这样可以免于被强悍的亚述军队发现,否则亚述军队会偷袭他们的羊群,甚至还可能抢掠他们的女人。他们路上没有遇到灾难,安全抵达了亚洲西部的牧场。

  他们在示剑村附近一个叫摩利的地方逗留下来。亚伯拉罕在一棵橡树边上筑起一个祭坛,以供奉耶和华。之后,他又前往伯特利,并在此停留了一段时间,以考虑他的未来计划。毕竟,迦南并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富饶。

  亚伯拉罕搭祭坛由于亚伯拉罕和侄子罗得带着羊群突然到访,山边的青草很快被羊群吃光了。于是双方的牧羊人开始互相争战,看谁能得到最好的牧场。移民队伍即将发生内战。

  这与亚伯拉罕的天性截然相反。亚伯拉罕将侄子喊进帐篷谈话,提议分地而居,和平相处,就像亲属之间常做的一样。

  罗得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年轻人。他同叔父亚伯拉罕没有任何困难地便达成了协议。

  罗得更喜欢留在约旦河谷地。亚伯拉罕选择了剩余的地方,现统称为巴勒斯坦。由于亚伯拉罕在灼热的沙漠中度过了大半生,现在他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一块有树阴遮阳的地方。

  亚伯拉罕最后一次在旷野所建的家他在希伯伦旧城附近一个叫幔利的橡树林中搭起帐篷,并建起又一座新祭坛,对耶和华指引他进入幸福新家园表示感谢。

  但是,他的平静生活并没过多久,侄子罗得就与邻人发生纠纷。亚伯拉罕被迫为保护家族而参与战斗。

  当地最危险的统治者是强大的以拦王以拦:即Elam,是伊朗的古称。以色列和犹太灭亡后,部分犹太人流落到这里他的强势足以与亚述的统治者分庭抗礼。为此,他向所多玛和峨摩拉两城征税,不料却惨遭拒绝。因此,以拦王决定率军征伐。

  不幸的是,战事发生在罗得所居住的河谷上。激战中的士兵们往往是不讲道理的。当他们抢掠走所多玛和峨摩拉的男男女女时,也抓走了罗得和他的族人。

  亚伯拉罕从一个成功逃脱的邻人那里获悉此事后,随即召集全体成员,亲自率军前去搭救。半夜时分,他们到达了以拦王的营地,马上向睡梦中的以拦人发起进攻,没等睡眼惺忪的卫兵们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时,亚伯拉罕已经救出了罗得,并踏上了返回约旦河谷地的路途。

  亚伯拉罕和罗得到达约旦河当然,在附近各部落的眼里,这件事使得亚伯拉罕成为一位大人物。

  所多玛王逃脱了屠杀,前来拜谒亚伯拉罕。与他同来的还有撒冷王麦基洗德。撒冷又名耶路撒冷,是迦南地的一座很古老的城市,在犹太人向西迁徙之前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亚伯拉罕和麦基洗德很快便成好朋友。因为两人均信奉耶和华是全世界的主宰。但亚伯拉罕不喜欢信奉异教的所多玛王。当所多玛王把从以拦王手里抢掠到的大部分战利品赠与亚伯拉罕时,亚伯拉罕拒不接受。只有他饥肠辘辘的手下吃了几头羊外,其余的全都归还给了所多玛城的原主了。

  哎,这些所多玛人却没能好好利用这件事。

  所多玛人和峨摩拉人在西亚地区声誉不佳。他们极为懒惰,无恶不作,杀人犯从来不会因为他的罪恶行径受到任何的惩罚。

  人们经常告诫他们不能如此下去,而他们却一笑置之,依然我行我素。当地正直的居民很是厌恶他们。

  一天黄昏,红色的夕阳渐渐消失在深蓝色的山背后。亚伯拉罕端坐在他的帐篷前面。他对目前的生活相当满意。因为耶和华以前在乌尔的许诺即将实现。他尚未有一个儿子,如今他和撒拉期待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

  他正沉浸在诸多事情的思考中,这时,三位陌生人沿路走过来。这三个人看上去又累又脏。亚伯拉罕请他们到帐篷里休息一会儿,还吩咐撒拉赶紧做些食物。然后,他们坐在树下吃饭。吃完饭后,他们又开始聊天。

  天色渐晚,三个陌生人说他们必须上路了。亚伯拉罕给他们指示出最近的道路。当亚伯拉罕得知陌生人要前往所多玛和峨摩拉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接待的客人正是耶和华和耶和华的两位使者!

  亚伯拉罕完全清楚两位天使的使命。他以永远忠诚于自己的子民起誓,恳请耶和华发发慈悲,放过罗得和他的妻子儿女。

  耶和华应允了,不仅如此,他还许诺:在两座城之中任意一座城中,如果亚伯拉罕能找出50、30哪怕10个正直的人,他就赦免这两座城。

  亚伯拉罕看来是没什么指望圆梦了。

  那天深夜,有人警示罗得必须马上带领全家逃往安全的场所,因为所多玛和峨摩拉将在黎明之前被化为灰烬。罗得还被要求发誓,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可以回头观看。

  罗得听命,唤醒妻子儿女,连夜赶路,能有多快就走多快。这样,他们在黎明之前便能抵达琐珥村。

  但没有等抵达安全地区,罗得就失去了妻子。她好奇心太强了。当时天空一片火光,她知道邻人们葬身于火海。出于好奇,她回头仅仅偷瞄了一眼。

  罗得的妻子变成盐柱但是,耶和华看见了。他将这个妇人变成了一根盐柱。罗得成了鳏夫,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后来是摩押的母亲,摩押部落由此得名。另一个女儿的儿子名叫便雅米。便雅米建立了大名鼎鼎的亚扪部落。

  罗得的凄惨遭遇令亚伯拉罕深受打击。亚伯拉罕也决定远离现在居住的地方--离开那两座已化为灰烬的罪恶之城和可怕的回忆。

  他离开森林和幔利平原,再次西行,直到抵达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沿岸居住着一个来自遥远的克里特岛的部落。在亚伯拉罕诞生前1000年,他们的首都诺索斯被一支不知名的敌人毁坏了。逃出的人本想在埃及落脚,但被法老的军队驱走了。他们向东航行。因为他们的武装比迦南人强得多,才在这大海沿岸攻夺了一条狭长的地带。

  巴勒斯坦岸的腓力斯人土地埃及人称这些人为腓力斯人。这些人也称自己的国家叫腓力斯地亚,今天我们称之为巴勒斯坦。

  腓力斯人时常与各个邻国交战。腓力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争吵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罗马人结束了他们的独立。腓力斯人的祖先曾是西方世界最文明的人。当犹太人还是原始的牧羊人时,当美索不达米亚的农夫还在用石斧和棍棒互相杀戮时,他们已经知道了铸铁造剑的技术。这也说明,为什么在几百年间,为数不多的腓力斯人却能阻挡千千万万的迦南人和犹太人!

  尽管如此,亚伯拉罕及其部下还是勇敢地打进了腓力斯人的领土,定居在贝尔谢巴附近。在那儿,他们筑起一座供奉耶和华的祭坛。为了随时有新鲜的水,他们挖了一口深井。他们还种植了一片树林,以便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树阴的凉爽。

  这可真是一个欢乐的家园。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儿子也在此降临。夫妻二人给他取名以撒,意思是"欢笑".以撒的父母在绝望之际有了子嗣,理所当然高兴。

  事实上,在婚后漫长的等待中,当他们似乎已经觉得不可能再有后代时,亚伯拉罕依照当地的风俗,娶了第二个妻子。即便是在今天,亚非国家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也被容许有两三个妻子。

  亚伯拉罕的第二任妻子不是犹太人,而是个埃及使女,名叫夏甲。当然,撒拉一点也不喜欢她。夏甲生了儿子以实玛利以后,撒拉开始嫉恨她,并企图除掉她。

  当然,以实玛利跟同父异母的兄弟一块在牧场玩耍时,争吵时有发生。我也确信有时候他们肯定会打成一团,这更令撒拉怀恨在心。撒拉明白自己的年龄比夏甲大得多,又远不及夏甲一半的漂亮。她一心想除掉这个与她争宠的厉害对手,剥夺夏甲的各种权利。

  撒拉去找亚伯拉罕,并坚持要亚伯拉罕送走夏甲和以实玛利,但亚伯拉罕拒绝了。以实玛利毕竟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他喜爱这孩子,赶他走不公平。

  可是,撒拉很固执。最后,耶和华亲自告诉亚伯拉罕--最好顺从妻子的心愿。因为争论下去并没什么益处。

  在一个悲伤的早晨,善于忍耐的亚伯拉罕,为了家庭安宁,向他忠诚的女奴夏甲和儿子以实玛利告别。他让夏甲返回到她的老家。可是,从腓力斯到埃及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不到一个星期,夏甲和儿子几乎渴死。他们在贝尔谢巴的荒野彻底迷了路。如果不是耶和华在最后时刻救助了他俩,指示他们在哪里能找到淡水,母子俩估计早已渴死了。

  夏甲回老家夏甲他们终于抵达尼罗河岸。她和以实玛利受到了亲戚们的欢迎。以实玛利长大后,成为一名战士。至于他父亲亚伯拉罕,再也没见过以实玛利。此后不久,亚伯拉罕又差点失去另一个儿子。不过事情的经过截然不同。

  亚伯拉罕总是把遵从耶和华的意愿当作处事的宗旨,并以自己的正直和虔诚为傲。耶和华决定再考验亚伯拉罕一次,但结果差点送了一条人命。

  耶和华突然召唤老亚伯拉罕,告诉他把儿子以撒带到摩利亚山上,屠杀以撒,并焚烧以撒的身体,作为祭献。

  这位老先行者依旧极为虔诚。他令两个家仆作好短途旅行的准备。次日,亚伯拉罕带着儿子,牵着驴,驴背上驮着木柴、水和干粮向沙漠行进。他没告诉妻子去干什么。耶和华已经说了,这就足够了。

  一路上,以撒边走边玩,很是兴奋。3天之后,他们抵达摩利亚山。

  然后,亚伯拉罕让两个仆人等着,自己牵着以撒的手,攀到了山顶。

  这时,以撒才觉得奇怪。他老是见父亲祭献,可这次却有点不同。他看见有石堆的祭坛,还有木柴,父亲手里也拿着宰牲畜的长刀,可是,羊羔在哪里呢?以撒问父亲亚伯拉罕。

  "时辰到了,耶和华会给羊羔的。"

  接着,他抱起儿子,把他放置在石头祭坛上。

  然后,他举起了长刀。

  亚伯拉罕向上帝献子他把以撒的头向后仰去,这样做更容易割断以撒脖子处的动脉。

  正在此时,他耳边传来耶和华的呼唤。

  此刻,耶和华已经知道,亚伯拉罕是他所有信徒中最忠诚的一个。他不再需要这个老人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虔诚之心了。

  以撒从祭坛上起身。旁边的树藤上恰好缠住了一只大黑羊的犄角。亚伯拉罕便用它代子作了祭献物。

  3天后,亚伯拉罕和以撒返回到撒拉身边。

  但是,亚伯拉罕不喜欢这块带给他那么多不幸的地方。他离开了贝尔谢巴这块伤心地。该地让他想起夏甲和以实玛利,想起那次可怕的摩利亚山之行!他回到了古老的幔利平原,当他第一次到达西方时就住在那里。他在那里又建起一所新家园。

  撒拉年事已高,经不起再次长途奔波,她离开了人世。葬在亚伯拉罕为她买来的麦比拉山洞里。亚伯拉罕感到十分孤独。

  他一生忙忙碌碌、迁徙、辛苦劳动,还有打仗的艰苦。他累了,想休息了。

  亚伯拉罕在新地建造的新家园然而,儿子以撒的将来还令他操心,这孩子该结婚了。可是,邻居的女孩子们都属迦南部落,亚伯拉罕不乐意娶个日后教孙子信异教的儿媳妇。他听说故乡的弟弟拿鹤家人丁兴旺,他想让以撒和堂亲成婚。这样既能使家族愈发团结,又可以免去娶外族女安葬撒拉子的麻烦。

  于是,亚伯拉罕喊来一个老管家(这个人多年来一直掌管着他的财产),告诉管家该怎样做。他讲述了该给以撒娶这样的姑娘--她必须喜好操持家务,能干农活,最重要的是心地要宽厚善良。

  老管家说自己明白了亚伯拉罕的意思。

  于是,老管家带了12匹骆驼,满载着物品。因为他的主人--亚伯拉罕,在迦南一带名声非常大,必须让故

乡的人们了解以前的同乡是位了不起的伟人。

  老管家东行数日,沿着亚伯拉罕80年前走过的同一条路,抵达了乌尔。然后,慢慢前行,尽力打听拿鹤的住所。

  一天傍晚,炎热消退,凉爽的沙漠之夜就要来临。这时,他抵达了哈兰镇附近。女人们正出城打水,准备晚餐。

  利百加的打水井老管家让骆驼停歇。他自己也又热又疲惫。他询问其中一个打水的姑娘能否给点水喝。姑娘说:"当然可以啊!"她很愿意这么做。等管家解渴了,这个姑娘请管家稍等一会儿,好让可怜的骆驼也饮个够。管家问是否有场所可以过夜。姑娘说她父亲会很高兴给他住处,喂他的骆驼,直到他继续赶路为止。这一切简直太美好,而令管家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不正是亚伯拉罕所描述的完美女子形象吗?她年轻、活泼,而且漂亮。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姑娘是谁?

  她叫利百加,是拿鹤之子彼土利的女儿。她有个哥哥叫拉班。她听说过有个亲戚叫亚伯拉罕,早在她出生前很多年就迁徙到迦南去了。

  管家知道自己找到了要找寻的姑娘。他向彼土利说明来意,讲了主人的故事,称赞亚伯拉罕是地中海一带最富有、势力最强大的人之一。他不失时机地向乌尔人展示了从希伯来带来的地毯、银质耳环、金质酒盅,给了乌尔人非常深的印象。他询问利百加是否可以随他去嫁给年轻的以撒。

  利百加的父兄对这门亲事非常满意。那个年代,婚姻大事是不同姑娘们商量的。然而,彼土利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希望女儿幸福。他征询利百加的意思,问她是否愿意去陌生的国度嫁给她从未见过面的堂亲?

  利百加说:"我愿意。"并准备马上启程。

  她的老奶妈和众使女伴随着她。她们骑着骆驼,想象着那个管家描绘得如同一幅画一般美妙而新奇的国度。

  第一印象果然极佳。

  接近黄昏时分。

  驼队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蹒跚而行,远远望见一个年轻人正在田野上行走。

  听到驼铃声,年轻人停下脚步观望。他看清是自己家的骆驼,便冲上前来,见到了那蒙着面纱的姑娘--她将要成为自己的妻子。

  管家简洁地向少主人汇报了事情的经过,并告诉少主人利百加的心地同容貌一样美。

  以撒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他确实是)。他与利百加结了婚。没过多长时间,亚伯拉罕归西了。葬在麦比拉山洞里,守候在妻子撒拉的身旁。以撒和利百加继承了亚伯拉罕的全部田产、牲畜等所有财产。他俩既年轻又幸福。每当夜幕降临时,他们时常一同坐在帐篷外,同他们的双胞胎儿子玩耍。大儿子名叫以扫(意为"有毛的"),小儿子名叫雅各。他们俩有许多奇特的经历,下面就来告诉你们。

  天下没有两兄弟会像以扫和雅各这样截然不同。

  以扫是个粗俗而诚实的小伙子。他的皮肤像熊一样呈棕色。他的双臂健壮而多毛,行走健步如马一样迅猛。一天到晚在外,打猎、布设陷阱、捕捉野兽,与鸟儿牲畜一起生活。

  雅各则刚好相反。他很少离开家门。他是利百加的宝贝,被利百加的溺爱惯坏了。

  既强壮又大嗓门的以扫身上常散发出一股骆驼和山羊的气味,他总是把小牲口从圈里带回家中。利百加对此很是不高兴。她觉得以扫是个呆子,趣味低俗。而雅各就不一样了,他有着优雅的举止,迷人的笑容,在利百加的眼里是个十分聪颖的孩子。她很为雅各不是长子而可惜,要是雅各是长子的话,就是以撒家产的继承人了。而今,以撒的全部家产将归一个乡巴佬!这个乡巴佬厌恶精美的地毡和家具,并不比牧场上的牧羊人好多少。他不喜欢家财万贯,也不喜欢从属于一个着名的家庭!

  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在那个年代,雅各不得不屈居次子的卑贱地位,而对财富地位不感兴趣的大个子以扫,在那片土地上却广为人知,还被视为最重要的人。

  关于利百加和小儿子雅各的阴谋,以及两人怎样合谋欺骗以扫交出继承权的故事,听来令人不悦。虽然我情愿略去某些细节,但由于这件事与下文关系重大,所以不得不说。

  大儿子以扫,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是个猎人、农夫和牧羊人,花费大部分时间在户外。他逍遥自在,这类人往往如此。对他而言,生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同阳光、风、羊群随其自然,无需操心。他对有学识的讨论不感兴趣。他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嘛,自然就去睡觉啦。

  为什么要忧虑其他事情呢?

  雅各恰恰相反。他成天待在家里算计。他贪婪,什么都想占为己有。如何才能把属于哥哥的财产弄到手呢?

  这一天,他的机会来了!

  以扫打猎归来,饿得像只狼。此时,雅各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给自己熬红豆汤。

  "给我一点儿,赶快给我一点儿吧。"以扫乞求说。

  雅各假装没听见。

  "我要饿死了,"以扫说,"给我一碗红豆汤。"

  "你拿什么报答我呢?"弟弟问。

  "什么都行。"以扫回答。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只想喝汤。他还认为自己同时思考两件事是很困难的。

  "你愿意把长子的所有权力交给我吗?"

  "当然。我现在坐在这儿都快饿死了。那些长子的权力对我有啥用?快给我来一碗汤,把这个什么古老的长子权拿去吧!"

  "那你发誓?"

  "发什么誓都行,给我一碗汤!"

  不幸的是,那时的犹太人很认真。别人也许会把年轻人之间的这种话看成是玩笑--一个饥肠辘辘的小伙子为了一顿饭,什么都愿意答应。

  然而,雅各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誓言就是誓言。

  他把这一切说给母亲听。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心甘情愿地让出了他与生俱有的长子继承权。如今,母子俩得想方设法取得以撒的正式认可。那么,契约就正式生效了。

  机遇很快就不请自来了。

  这时,以撒患了沙漠居民的常见症--眼睛昏花。他不仅失去视力,而且刚刚度过了一段艰苦的时期。由于幔利平原遭遇旱灾,以撒被迫将牧群进一步向西迁移,进入了腓力斯人的中心地带。

  腓力斯人当然想赶走他们。他们填平了亚伯拉罕时期在贝尔谢巴荒原上挖的那些水井。这次艰苦的西迁之旅使以撒很疲惫,加速了以撒的衰老。以撒渴望故乡那熟悉的景象。

  现在他终于回到了希伯伦的土地上。他感到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希望在死之前安排好后事。于是把长子以扫喊来,要求他前往树林,猎获一只鹿,然后烤给他吃,他最爱这种吃法。接下来,他就会为长子祝福,并依据律法,把财物移交给以扫。

  以扫说了声"行".他将依照父亲的吩咐做这些事。他拿起心爱的弓箭离家而去。没想到,利百加窃听到了这对父子的谈话,便匆匆忙忙地去告知雅各。

  "快!"她低声说道,"时机已到,你父亲今天感觉不好,怕是不行了,他要在今晚入睡前为以扫祝福。我要打扮你一下,让老头子把你当成是以扫,那样,他就会把全部家产赐给你,而这正是咱娘儿俩想要的结果。"

  雅各不太赞成这个主意。这个计划看起来太冒险了。皮肤光滑、嗓音尖细的他,怎么可能装扮成身上有毛的以扫呢?然而,利百加全都想好了。

  "这事简单,我来教你。"她对雅各说。

  她马上屠宰了两头小山羊,并依照以扫昔日的做法把肉烤好,然后,她把羊皮缠在雅各手臂上,再把以扫的带汗味的旧外衣披在雅各身上,她嘱咐雅各用粗声说话,就像以扫平时在这样的场合所做的一样。

  以撒完全被欺骗了。以撒听到了熟悉的嗓音,嗅到了以扫身上惯有的田野气味,触摸到了大儿子强壮而多毛的胳膊。当他吃完烤肉后,便让那伪装者 即雅各。跪下,以撒为他祝福。之后,便将自己的全部家产过继给他。

  雅各刚一离开父亲的房间,天啊,以扫回来了!气氛顿时极为紧张。以撒的祝福已经结束了,他不能收回他的话。他告诉以扫,他非常爱以扫,然而,错已铸就,覆水难收。雅各是个窃贼,他偷走了本该属于长子的一切。以扫失去长子继承权

  以扫大发雷霆,发誓只要有机会就杀了雅各。利百加吓坏了,她知道自己宠爱的小儿子根本不是这个壮汉的对手,更何况,愤怒只会让这个壮汉更强大。

  她让雅各向东逃到她哥哥拉班的居所,告诉他最好待到家里的事情 这里指的是以扫怒气消退。 平静下来再说。避难的这段时间,他还可以娶个表妹为妻,在舅舅那儿安顿下来。

  以扫回到家时,雅各已经逃走了雅各依照他母亲的话做了。但是,他做了昧良心的事情,就得吃尽千辛万苦,才敢回家面对被他深深伤害的哥哥。

  他没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舅舅的所在地。不过,在路途中,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在靠近伯特利的沙漠中睡着了。突然,天门开了。他看见一架从地面直通上天的梯子。梯子上站着耶和华的诸多使者,耶和华则站在梯子的顶端。耶和华对他说话,并许诺与他为友,在他流亡期间,将为他提供帮助。

  雅各的梦我不知道这故事是否属实,我宁可相信,雅各这么做,是为了安抚那些知道他罪行的人们,并使人们相信:他跟万能的神都有这么深的友情,人还不至于坏到哪里去。

  至于说耶和华给他的那些许诺,我们也没看到多少。雅各抵达乌尔后,他发现舅舅拉班非常乐意给他提供一个安身之所。但当他请求娶年轻、漂亮的表妹拉结时,舅舅提出必须为自己无偿劳作7年。然而,7年过后,舅舅却把大女儿利亚嫁给了他。雅各不喜欢利亚,也不想要她。当他向舅舅表明自己的想法时,舅舅告诉他:本地有个风俗,大女儿未出嫁,小女儿不准出阁。如果雅各还是想娶拉结为妻,就得答应与利亚结婚后,再无偿劳作7年。这样,他也可以得到二女儿拉结。

  雅各该如何是好呢?在老家,以扫正等着收拾他,在这儿又没自己的家。况且,他真心爱拉结,只有和她在一起才会觉得幸福。于是,他又乖乖地为舅舅放了7年羊,这才娶到了拉结。

  即便如此,他仍然感到寄人篱下。他没有自己的羊群,拿什么自立门户呢?他只好又同拉班订立契约,愿意再干7年。到时,拉班羊群中的黑绵羊和花山羊都归雅各所有,这是他自立门户的好起点。

  这桩交易非同寻常。虽然拉班清楚这两种羊羔都很少见,但他仍然不想失去自己的羊。为了保住更多的花斑羊,他把所有的山羊,不论公母,一律转移到另一个牧场,由自己的儿子照看,不让一只羊落入雅各之手。

  这是一场甥舅之间的智力较量。但是,最后的事实表明,还是外甥更胜一筹。

  雅各不愧是个牧羊高手。他很懂行,又学了许多窍门。他知晓如何搭配饲料和饮水,以增加颜色奇异的绵羊和山羊的数量。

  拉班并不精通新的饲养方法,他总是把农活丢给儿子和奴隶去干。没等拉班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大部分财产就已经被雅各夺走了。拉班怒不可遏,但为时已晚。雅各离开了,带着所有的黑绵羊和花山羊,还有2个妻子、11个孩子。除了这些外,他还趁拉班家中无人,将老岳父的家用品洗劫一空。

  拉班和雅各从来没有公开争斗过,这倒是真的,但小摩擦总难免。然而,雅各决定离开乌尔。可是他没有地方可去。他决定冒险,返回迦南。也许哥哥以扫会原谅他。此外,万一以撒过世了,还有一大笔家产可继承呢。

  如果雅各以前的故事可信,这次旅途上他又奇梦频生。雅各发誓说:有一次他真的和耶和华的使者摔跤,使者扭伤了他的大腿,并告诉他从此改名为以色列,他还将成为出生地一位强大的王。

  可是,离幔利越近,雅各的心越不安。当他听说以扫带领很多人和骆驼群前来迎接时,他更加恐慌,以为死期不远了。

  他竭力讨好哥哥,愿把一切献给哥哥。他把羊群分为三份,献一份给以撒作礼物。以扫虽粗鲁,却很宽容。他不要雅各的任何东西,他早已原谅了弟弟。一见面就慈爱地拥抱雅各,反复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他告诉雅各,尽管父亲年岁已高,但身体还算硬朗,他看见新孙子们一定会开心的。

  雅各到希伯伦前还是11个孩子,等回到老家时,已经变成12个了。

  长期以来,拉结和利亚彼此仇视。雅各不爱利亚这个原配妻子,但她却为雅各生了10个子女。可怜的拉结只有1个儿子,名叫约瑟。在返乡路途中,拉结诞下第2个儿子便雅悯后,就离开了人世。

  这是一次令人伤心的归来之旅。拉结葬在伯特利,雅各带着人马继续西行,直到抵达希伯伦。

  身体硬朗的以撒迎接他阔别多年的小儿子。可是没过多久,以撒便离世了,与父亲亚伯拉罕和母亲撒拉一起葬在麦比拉山洞。

  雅各,如今自称以色列,继承了父亲的家产。他坐享着那些靠欺骗和窃取取得的成果。然而,这样的生活是很少成功的。没过多长时间,雅各便又一次被迫离开故乡。他生命的最后岁月是在遥远的埃及度过的,离祖先的墓地非常遥远。

  其中缘由,我在下一章再讲。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圣经的故事》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