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05月01日 15:01
施委屈,又对贾全这样的想法而不悦:“你浑说什么?”顿了顿,“是二丫说你要照顾她爷爷,家里又没个进项,她想到镇上来接替你为她大姑家卖豆腐。”
贾全没料到会是这个,愣愣:“她?”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她会如此为家里着想,心底像是被揍了一拳,酸疼酸疼的。
崔氏幽幽地说:“二丫如今懂事多了,你别总…….”说不下去了,扭头目光投向屋里,西施正在给贾多田喂水,认真专注的表情,脸上隐隐带着不忍和关心。不知怎的就想到了当年她生下飞燕,贾全忙着安抚多有怨言的婆婆,根本顾不上照顾她,是这个小丫头呆在自己的面前,也是这样,不说话,但是却总是这么细心。还因为给她烧了热水被婆婆骂了许久。可她一晃眼就已经这么大了,不由地眼睛酸涩。
贾全默然不语,深吸了口气才平复纷乱的情绪。蠕动了唇角,才艰涩地开口:“是我无用。”
崔氏摇摇头:“不,是我没用。若是早些能给你生个儿子,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她大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桂花,你别这么说。”
“当家的。”
夫妻两个人一时都沉默了,生活的重压让她们看不到前景,彼此的安慰也显得有些苍白。阳光映照在相对而立的两个人身上,竟莫名地落寞。
“桂花,二丫还小,一会你就带着她回去。铜钱的事情,我再想办法。”良久之后,贾全说道。
就是她们不想回去也不行,人家根本就不愿意佘豆腐给她们。可是他想办法,他又能有什么法子呢。不过崔氏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了。”
因怕秦氏再给脸色看,崔氏决定不吃午饭就往家里赶。贾贵自然是不同意的,说是弟媳、侄女上门,他这个当大伯的连顿饭都不给吃,那不是要招人家戳脊梁骨。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要是再坚持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张氏对此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崔氏不应该带着西施来,要带也应该带虎子来,至少还能让老头子开心开心,而西施来则是半点作用都没有。也和贾全一样对西施能来表示自己的怀疑。
崔氏听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她瞧着婆婆对大伯家的那几个女儿也是不差,怎么她的西施就不受待见了,难道就不是亲孙女了。但是又不能辩解,毕竟婆婆没有明说。要是反驳了,说不定婆婆就干脆不遮不掩了,那西施会更加难堪。只能在心里为西施心疼。身侧的手握地紧紧的,担忧地望向一旁的西施,既怕她听了伤心,又怕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闹开来,让其他人看了笑话。
西施则完全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垂眸盯着自己的脚尖。
崔氏松了口气,还好这丫头还小听不出来,没有发脾气。
其实西施哪里会听不出来张氏的弦外之音,不过是在装而已。反正她说了她又不会掉一块肉,自己东耳朵进、西耳朵出就可以了,于是坦然地把张氏的念叨听成了废话。
贾全扫了眼神色憋屈的崔氏,再看乖顺的西施,脑子里回想着前面崔氏的话,突然插上话来:“娘,爹说是有话要同你说。”这也打断了张氏的话匣子。
张氏诧异:“你爹?”不是刚才她才去看过老头子,怎么有话刚刚不说,偏要小儿子来传话,怀疑地睨向贾全,看到他眼中隐隐的恳求。顿时就明白了,这个小儿子是心疼自己的婆娘和女儿了。面色冷冷,哼了一声,总算这回没有当面锣当面鼓地和她对阵,还是决定给小儿子几分薄面:“那我去瞧瞧。”
贾全忙不迭地跟上:“我送娘去。”
又不是什么高门大院的,不过走两步路的事情,哪里需要他送的。张氏料定他是要为崔氏说好话了,脸色更加不好看,脚下加快步伐。不想听他说那些话。
“娘,二丫也是你的孙女,以后莫要说她了。”贾全追上她劝道。
不是为了崔氏,而是为了西施,张氏略感意外,她可从来不认为贾全有多喜欢那几个丫头,尤其是西施。这为西施说话,那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笑笑:“这太阳可没从西边出来。”
贾全听到她的话,颇感羞臊。可是往日他对西施不好,这才在他娘面前落了这么个印象。抿抿唇,将崔氏带西施来的目的给说了,内疚地说:“二丫也是为了家里好。是我这个当爹的以前亏待了她。”
张氏许久不语。说实话,西施能够这样做,她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如今在她看来最不懂事的西施都能这般为家里着想,她是为自己小儿子感到欣慰的。可是又不免气恼,若是崔氏能早早地生下儿子,这半大的小子可就能当儿子用了,那用的现在这样,一家人全都指着贾全过活。丫头片子们再晓事,那也撑不起门户:“知道了。”
贾全见她应了,脸上露出笑意,搀扶着她:“那我陪娘去瞧瞧爹去。”
张氏没好气地拍开他的手,啐道:“心里就只惦记着你妻女,哪里还想着老爹老娘的。”
“哪里啊,爹娘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贾全拍马屁道。
张氏横了他一眼,嘴角微微地勾起。小儿子的话无非是熨贴的,而她也知道小儿子确实是这么做的。望了眼他眉宇间掩不住的疲倦,从老头子病了开始,一直在床前伺候的就是这个小儿子,就没能好好休息过。这些她都是看在眼里的,心口一软:“全子,今个儿你就和虎子她娘一起家去吧。”不能就这么断了他家一家的生计。
贾全偏头望过来:“娘,怎么了?可是儿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
“哪有不好的。你爹的病呀也算是稳定下来了,你爹这儿有娘就成了。再不济还有你大哥呢。”大儿子家儿子多,也能顶事了。尽管这样是不公平,但是手背手心都是肉,总想着每个人都能安好。
“那怎么行呢,儿子这么多年已经没能在爹娘面前尽孝了,如今爹病了,儿子还能全都推在大哥身上。”贾全急急地说。
“那你的家里呢?”张氏问道。
贾全愣愣,底气十分不足地说:“有桂花呢,您就放心吧。”
“她能干,我知道,但是她一个女人能把家里都给掌起来吗?你们一家人都不用吃饭了,还是准备卖儿卖女?”张氏扬声斥道。
贾全低下头去:“女儿是绝对不卖的。”
“那就一家全都饿死啊。”张氏不客气地讽刺。
贾全忏愧地垂着头,嗫嚅:“娘。”
“行了,你的孝心,爹娘都知道。但是你不知道最大的孝顺是你们过的都好。”张氏放软了口气,“行了,就这么决定了。一会我和你大哥说去。”
“娘。”
张氏惯来就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哪里肯听他多说,不与他多话,径自去找贾贵去了。贾贵知道弟弟可不比他有个铺子,离了他也能有营生。贾全一家人可都指着他呢。因此张氏这么一说,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让贾全只管放心,他保管把爹娘照顾好。
贾全听了感激不已,表示自己以后每天来瞧瞧,若是大哥这么转不开身来,随时再把他找回来服侍。
兄弟两个对望,拍拍对方的肩,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兄弟情。
张氏一旁瞧着也是欣慰。要不说她最大的成就就是教了几个孝顺的孩子,就连向来被人家说的能看的崔氏的娘这点上也是不如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