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04月23日 19:02
这老爷爷看来是要瘫在床上了。见着她直哭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劝道:“姐,别哭了,爷爷不会有事的。”
这些苍白的话又能够安慰得了谁呢,貂蝉虽然点头,眼泪却没有半点止住的趋势。
“姐,你看爷爷这病,肯定是要花药钱的。你与其坐在这儿哭,还不若多做些绣活,多挣些钱也好教爷爷补补身体不是吗?”其实比起担忧爷爷的病,西施更加操心一家人的生计。这三个月看下来,贾全和崔氏都是孝顺的,老爷子这么一病,她们不可能一文都不出。本来家底就不厚,听张氏的话,大伯家也不是什么有钱的。那平摊医药费是必然的,如此一来恐是雪上加霜。还有中风这病,跟前都不能少了人服侍,短期内贾全肯定是不能出去挣钱。
貂蝉一听,果真在理。抽抽噎噎地止住了眼泪,化伤痛为动力了,埋头拼命做绣活了。
西施见她不哭了,才算是松了口气。
贾全和崔氏到了晚上也没有回来,还好她们今天出门的时候嘱咐过,若是天黑前她们还没有回来,那多半是在镇上照顾爷爷了。只让她们姐妹自行吃了,照顾好虎子就可以了。貂蝉和西施照做了。
崔氏第二天中午就回来了,贾全却留在镇上了。回到家,勉强扯起了个微笑,就转身回了里屋,忙活了半天才出来,眉宇间的忧色怎么也隐藏不了。
西施一瞧,心底咯噔一下,这模样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老爷子的病了。若是老爷子真的不好了,恐怕崔氏回来就会张罗着让他们往镇上赶的。可既然没提,那就是病情应该稳定了。那就是因为钱了。这古代又没有医疗保险,这费用都需要全部自行承担。而且医疗资源远不及现代丰富,现代有人生病家里钱财都要缩段水,更何况古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计划生育,这些不用一家一力承担。给崔氏到了碗水:“娘,爷爷怎么样了?”
崔氏被这么一喊回过神来,抬头愣愣,然后牵起嘴角:“好多了。二丫别太担心。”端起碗来却没有喝水,而是凝眉思考着。
“娘,可是钱不够用。”西施知道在她们看来,她们还只是孩子,远不会让她们操心这事的道理。于是干脆直截了当地问。
崔氏没想到女儿会问这个问题,愣了下,然后对她说道:“这事不是你该关心的。好好地照顾好家里。一会娘去一趟你姥娘家。”
的确,公爹的药钱远比她们想象的要多,照着大夫的说法,这药至少要吃上一个月,到时候再把脉看是否可以了。可是她们带去的钱,付了诊金,只够支付半个月的药钱。可这药又不能不吃。按照大嫂那说法,他们是不愿多付的。她回来的时候就和贾全商量了,先将她嫁妆拿出去应急。想到方才贾全为难地样子说若是不行,就只能卖家里的地了。
家里的地,那可是一家人最后生存的根本。若是卖了,以后这么一大家子都喝西北风吗?看来只能她先去娘家借借,但凡有点办法她都不想卖地。
这时候去姥娘家肯定是去借钱了。“娘,四家人家分摊也不够吗?”
“四家?哪里有四家?”崔氏直觉地问道。
“爷爷不是有四个子女吗?”西施疑惑地询问。
“莫浑说,哪有教你姑姑出钱的道理。”崔氏横她一眼,嘱咐,“以后莫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省得被旁人听去到你姑姑那儿嚼舌根。”
“啊。”西施诧异。旋即明白了,这女儿没有继承家里财产的权利,自然也就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了。给了那是孝心,不给那也是可以的。看来到哪儿都是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崔氏没有时间和她多说,又交代了她几句,就匆匆出门去了。
貂蝉知道家里铜钱不够,既担心以后家里日子怎么过,又挂心爷爷的病,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也不计较西施比她小,向她讨主意:“二妹,你说这可怎么办呀?”
还能怎么办,只能凉拌了。现代还有彩票有希望一夜暴富,这儿一点机会都没有。可她却不能打击她脆弱的心灵,柔声安慰:“没事的,这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貂蝉仍旧苦着脸,坐着发了一会呆,就钻进屋里卖力地做起女工了。几个孩子都是知道家里出事了,也不出去疯玩了。
西施仰望天空,眉头皱着,这回只怕是真要挖野菜度日了。心里有点暴躁,这老天爷是不是看她不顺眼,就不能让她过两天舒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