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沉思录

卷十二

书名:沉思录 作者:马可?奥勒留?安东尼 本章字数:5350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0:22


卷十二

  

  如果不是恰当的事,就不要做;如果不是真话,就不要说。要让你的冲动在你的掌控之中。

  1.所有那些你祈求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得到的事物,你立即就可以得到,只要你自己不拒绝它们。也就是说,如果你把过去的一切留给过去,把未来的一切交给神意,而把现在引导到虔诚和公正的方向上:虔诚,就是要爱你的命运,因为大自然把它交给了你,也把你交给了它;公正,就是你要坦率地说真话,不要玩花招,注意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符合法律,要有价值;不要让任何东西挡你的路,无论是别人的邪恶,是你自己的意见,是人们所说的话,还是那围绕你而生长的肉体的感觉;因为受影响的部分会照管自己。

  如果大限将至之时你能放弃别的一切,只珍视你的最高理性以及内心中神圣的东西。你所害怕的,不是想到有朝一日你将不再生活,而是想到时至今日你尚没有开始遵照自然之道去生活,那么,你便是一个无愧于那生你的大自然的人,在你的父母之邦不再是一个异乡人,你将不再对每天发生的事情感到惊奇,仿佛是出人意料之事,也不再一会儿依靠这个,一会儿依靠那个,彷徨四顾,无所依归。

  2.神注视着所有人那脱去了物质躯壳及荚壳蜕皮之后的最高理性。因为他只用自己的智性部分,去接触从他自己这里放射出来、并注入到人们体内的那些放射物。如果你也使自己习惯于这样做,你就会摆脱你的大部分让人分心的烦恼。因为,我相信,不关注肉体这个躯壳的人,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服装、住处、名声以及诸如此类的配件和装饰上。

  3.你是由三样东西组合而成的——躯体、呼吸和理智。前两者之所以属于你,是因为你必须保护它们,只有第三样东西才真正属于你。因此,如果你把别人所说所做的一切,你自己说过做过的一切,以及未来将会困扰你的一切,把任何被那包裹你的躯体、或被那与躯体相伴而生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牵涉到的东西,把任何环绕你周身旋转的东西,从自己的身上彻底切除,也就是从自己的心上彻底切除,以便你的理性能力能够从命运的偶然性中解脱出来,过纯洁而自主的生活,做正义之事,欣然接受所发生的事,说真话——我要说,如果你把一切来自肉体影响的事物、一切过去和未来之事统统从你的最高理性中剥离出去,把自己塑造得像恩培多克勒(Empedocle)的球一样:“浑圆饱满,怡然自足”,训练自己只过属于你的生活,亦即现在。这样,你就能够心平气和、友善仁慈地度过自己的余生,与自己内心的“守护神”和平共处。

  4.我常常感到惊讶,我们每个人总是爱自己胜过爱别人,却更加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重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如果神或者某个聪明的老师走到一个人面前,命令他一旦心中想到或设计出什么便立即大声宣布出来,否则就不允许他思考,恐怕他一天都不能忍受。那么很清楚,我们重视旁人对我们的看法,远甚于重视我们自己的看法。

  5.善待人类的神明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之后,怎么会单单忽视这样一件事呢,即:有些人,都是格外好的人,可以说跟神明交往最密切,他们通过虔诚的表现和祭拜的行为,跟神明建立了最亲密的友谊,而一旦死去,却再也没有第二次生命,而是彻底化为乌有?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毫无疑问,倘若需要别的安排,它一定会做出别的决定。因为,假如此事是公正的,它也就是可行的;假如它符合自然之道,自然就会导致它发生。如果事实上它并不是这样,那么,从它的不是这样,我们可以确信:它原本就不应该是这样。因为就连你自己也能看出:你这样自以为是的询问,其实是在跟神明理论。但是,即便神明并不是无限善良、无限公正,我们也不应该跟它们争辩。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也不可能忽视它们在厘定宇宙秩序的整个过程中错误地、非理性地漏掉的任何事物。

  6.无望获得成功的事,你也要去实践。即便是左手,由于缺乏实践而在其他每一项功能上都很低效,但它握缰绳却比右手抓得更牢。因为它在这件事情上有实践。

  7.不妨想想,当死亡降临的时候,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所处的状况;想想人生的短暂,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无底深渊,以及一切物质的无力。

  8.看看被剥去了外壳的因果关系的原则;看看行动的目标;看看痛苦是什么,快乐是什么,死亡是什么,名声是什么。看看谁该为一个人内心的骚动负责;一个人如何才能不被别人所妨碍;一切取决于你的所思所想。

  9.在运用行为原则的时候,我们应该模仿拳击手,而不是模仿击剑手。因为后者所使用的剑脱手之后还要再捡起来,而前者的拳头不会脱手,只需握紧即可。

  10.要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要把它们分解为实质、原因和目标。

  11.人有何等的能力,只做神所赞成的事,乐于接受神分配给他的一切。

  12.不要因为自然的过程而责怪众神,因为他们不做错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要责怪人,因为他们只是无意之间才做错事。那么,谁也不要责怪。

  13.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大惊小怪的人是何等荒唐可笑。

  14.必定有预先确定的必然性和不可更改的计划或仁慈的神意,要么,就是一片混乱,没有计划,没有管理者。那么,如果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为什么要因为刺痛而责怪荆棘呢?如果有乐意表现仁慈的神意,就要让自己值得神的眷顾。如果是一片无人指引的混乱,那你就应该庆幸,在这样一片风高浪恶的大海上,你自己身上就有引领航向的理性。就算汹涌的波涛将你席卷而去,就让它卷走那可怜的肉体和呼吸,连同它们的附属物:因为理性绝不会被卷走。

  15.什么!一盏灯在火焰熄灭之前一直都在发光并保持它的光亮,难道你在未死之前你心中的真理、正义和克制就已经熄灭了吗?

  16.别人让你有理由认为他做了错事:但我如何能知道它是错的呢?即使他有过错,假如他的内心在自责呢?这就像撕破自己的脸皮一样。

  不让恶人做恶事,就像不让无花果分泌酸汁,不许婴儿啼哭,不准马儿嘶鸣,不让必定如何的东西如何。呜呼,对这样性情的人,你还能指望别的什么呢?如果这样的性情让你恼怒,那就矫治它吧。

  17.如果不是恰当的事,就不要做;如果不是真话,就不要说。要让你的冲动在你的掌控之中。

  18.永远要看一件事物的整体,究竟是什么给你留下了印象,展开它,把它分解为原因、实质和目标,分析它的生存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它必定不复存在。

  19.终于认识到,你身上有某种东西,比那导致肉体激情并把你变成牵线木偶的东西更好,更接近于神明。我的心灵现在被什么所占据?恐惧?怀疑?色欲?还是其他类似的东西?

  20.首先,要避免漫无目标的行为。其次,要把符合共同利益的事作为唯一的行为目标。

  21.你要想到,你很快就不复存在,化为乌

有,而且,你现在所看到的一切,现在活着的一切,亦复如是。根据自然的法则,一切事物都必定要改变,要转变,要消亡,别的事物依次出现,取而代之。

  22.要记住,一切事物都只是你对它的主观看法,而看法是你可以掌控的。消除你的看法,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这样做。瞧,多么平静!就像一个水手转过了海岬,你会发现一片天朗气清、风平浪静的大海。

  23.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不管它是什么,只要是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就不会因为停止而遭受损害,行为人也不会因为行为停止而遭受损害。同样,如果生活——它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总和——在恰当的时候停止,它也不会因为这一事实而遭受损害,在恰当的时候把这一行为链条带向终结的人,也不会受到丝毫的损害。恰当的时机和终点的位置由大自然决定,有时候甚至被我们各自的本性所决定,比如在年老体衰的时候,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由宇宙本性来决定,其各个部分连续不断的变化使整个宇宙永葆青春,永远处于全盛时期。一切对整体有利的事物永远是好的,永远处在繁花盛开的状态。那么,对个人来说,生命的终止不仅不是祸害——因为那并没有给他带来耻辱,事实上,它既超出了我们选择权的范围,对普遍福祉也并无害处——而且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对宇宙来说恰合时宜,恰如其分,符合宇宙整体的趋势。那么,与神同路前行、目标一致的人,事实上就是一个具有神性的人。

  24.你必须有这样三条法则,随时准备运用:第一,不做无目标之事,不做与公正背道而驰之事;要认识到,从外部降临在你身上的一切事,要么是机缘凑巧,要么是出自神意,你没有任何必要去责备机缘、非议神意。第二,要想想每一个人是什么,从怀孕直至接受一颗活的灵魂,从接受灵魂直至交回灵魂,他由什么构造而成,最后又分解成什么。第三,如果你突然被带到半空中,从那里俯瞰着凡人俗事、滚滚红尘,你确实会鄙视他们,同时对你周围的空气和以太中有多少人存在一览无余;而且,无论你多少次被提升到高处,你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象,一切都属同一种类,一切都稍纵即逝。而且,一切都毫无价值。

  25.把主观意见抛出船外,你就安全靠岸了。谁会阻止你把它抛出船外呢?

  26.在对任何事情生气的时候,你忘记了这一点: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遵照宇宙的本性;也忘记了:别人做的坏事跟你无关;更忘记了:所发生的事,过去一直在发生,将来还会发生,此时此刻正在到处发生。而且,你忘掉了,人与人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多么强大,因为人类是一个共同体,不是细胞的共同体,也不是精子或血液的共同体,而是理智的共同体。你还忘了,每个人的理智就是神,并且源自于神,没有什么东西是一个人自己的,他的孩子,他的躯体,他的灵魂,全都来自于神。你还忘了,一切只不过是你的主观意见;还有,一个人只是眼下这一刻活着,他失去的也是眼下这一刻。

  27.你要不断地想到那些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得极其愤恨的人,那些因为荣耀、灾祸、敌意或任何一种特殊命运而与众不同的人。然后想想:这些人如今身在何方?烟云、尘埃、传说,甚或连传说都没有。这种例子俯拾即是——在乡下的法比乌斯?卡图利努斯(Fabius Catullinus),在自家花园里的卢修斯?鲁普斯(Lusius Lupus),在贝亚湾的斯特丁尼阿斯(Stertinius),在卡布里岛的提比略(Tiberius),以及维留斯?鲁弗斯(Velius Rufus)——事实上,对任何事物的疯狂都是骄傲自大地沉迷。一切被人过度渴望的事物,都没有价值!一个人在分配给他的领域之内毫无矫饰地表现得公正、克己,是众神的追随者,该是更加有资格被称作哲学家啊!那种自认为毫不自负的自负,是最令人难以容忍的自负。

  28.如果有人问:你在哪里见过神明,你如何确信他们的存在,以至如此虔诚地祭拜他们?我的回答是:首先,他们甚至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其次,我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灵魂,然而我却敬重它。而且,他们的力量有源源不断的证据,由此我确信他们也存在,因此我敬奉他们。

  29.人生的拯救在于洞察每一事物的整体和真实,审视它的实质和原因;在于我们做公正的事、说真实的话。让善行义举一件接一件,中间不留丝毫空隙,这样便可以得到生活的快乐,舍此夫复何求?

  30.确实存在唯一的阳光,纵然它的连续性被墙壁、山峦及无数别的东西所打断。确实存在共同的本质,纵然它被分解为各有其特征的无数实体。确实存在唯一的灵魂,纵然它被分配给无数的本性,且各有其限制。确实存在唯一的智性灵魂,纵然它看上去似乎被分开了。然而,上述这些事物的所有其他部分,例如呼吸,都是事物的物质基础,没有感知,也没有相互亲和的联系纽带——然而,即使是这些部分,也都被智性部分以及那使他们互相靠近的吸引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心灵尤其趋向于同类,与之结合,这种同类相亲的感情,不可能被打断。

  31.你想要得到什么?是继续存在吗?还要感觉吗?欲望?生长?停止生长?使用语言?运用思想?你认为,其中哪些东西是你渴望得到的?可是,倘若这些事物全都无足轻重,那你最后还是去努力追随理性、追随神明吧。不过,看重这些事物,生怕死后失去它们,这将妨碍你追随理性和神明。

  32.分配给每个人的,是这无穷无尽的时间长河里多么渺小的一部分,是宇宙本质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是宇宙灵魂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是你爬行其上的整个地球的多么渺小的一块土!记住了所有这些,你就不会认为任何东西重要,除了做你的本性引领你去做的事情,承受宇宙天性分配给你的东西。

  33.主宰一切的理性如何运用自己?这是整个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事物,不管你是不是有权选择,都只是尘埃与烟云。

  34.要想养成对死亡的蔑视,最有效的办法是记住下面这个事实:就连那些把快乐看作善、把痛苦视为恶的人也蔑视死亡。

  35.把死视为适时而至之善事的人,死亡也不能给他带来恐惧,他遵循正确的理性做事,做多做少并无不同,这世界多看几天少看几天也不要紧。

  36.人啊,你已是这世界城市的公民,为期100年还是5年有什么要紧?它的法律平等对待所有人。把你从这座城市驱逐出去的,既不是某个暴君,也不是某个不公正的法官,而是那当初让你定居其中的宇宙本性。那这样的驱逐有什么可难受的呢?这就像执政官聘请了一位滑稽演员,然后又辞退了他,让他离开舞台。可我还没有演完五幕,只演了三幕呀。这倒是很有可能,不过人生中三幕戏就可算作是完整的一出戏了。因为,决定这出戏何时结束的,是那个最初编写剧本、如今宣布散场的人。这两件事情你都不用负责。那么,就愉快地离开吧,因为那个解雇你的人也很愉快。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沉思录》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