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沉思录

卷四

书名:沉思录 作者:马可?奥勒留?安东尼 本章字数:799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0:22


卷四

  

  始终要走最短的路,最短的路便是自然之路,这条路通向最可靠的言行。因为,像这样一种决心,使人免去了烦恼和争斗,远离诡诈与矫饰。

  1.我们内心中的主宰,当它与自然之道相一致的时候,它就会乐于接受已经发生的事,以至总是很容易让自己适应可能发生的事以及已经给予我们的东西。因为它并不执著于明确的物质,尽管在追求它的最高目标时也会受制于一定的条件,但它会把任何障碍转变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就像火一样,任何扔进去的东西都会被它所控制。星星之火或许会被它扑灭,但熊熊烈火会立即吞噬投入其中的任何东西,把它烧毁,结果火势更旺。

  2.不要做没有目标的事,也不要做不符合完美艺术原则的事。

  3.人们在乡间、海边和山林里寻找他们的退隐之地,你也强烈渴望这样的生活。但所有这一切,都丝毫算不上明达之举,因为你随时都可以退隐到自己的内心中去。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找到比自己的灵魂更充满平静、更没有烦忧的退隐之处,尤其是,只要他内心中有这样一片方寸之地,只需凝神静观,便可气定神闲;我所说的气定神闲,指的不过是内心的秩序井然。那么,就好好利用这片退隐之地吧,不断让自己重获新生。让你的原则简短而基本,这样,每当它们出现在你的面前时,就会让你立即摆脱一切烦恼,当你回过头来看原先的事情时,再也不会对它们感到不满。

  你不满意的是什么?是不是人的邪恶?那么请把这个结论谨记心怀:理性动物天生就是为了彼此而存在的;容忍是公道的一部分,作恶并非故意为之;想想之前有多少人,在互相敌视、怀疑、仇恨和剑拔弩张中度过一生之后,都已命归黄泉,化作尘埃——想想这些,你终将平静下来。是不是对你从整个宇宙中所分到的份额不满?那么就回想一下这样的取舍:要么是天意,要么是原子。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宇宙原本就是个城邦。是不是肉身的影响牢牢攫住了你?你不妨想想:人的心智一旦抽离出来,并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它跟生命气息的运行是平稳还是崎岖便了无干系;还要想想你所听到并赞同的、关于快乐和痛苦的一切。

  是不是那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名声——让你心烦意乱?看看吧,一切事物是多么迅速地被彻底遗忘,过去和未来那无穷无尽的时间是多么空无,欢呼喝彩的回声是何等虚妄,那些恭维我们的人是何等反复无常和缺乏判断,所有这一切被局限于多么狭隘的范围之内。因为整个地球不过是一个点,我们旅居的这个地方是何等渺小的一个角落!其中又能容得下多少人,对你大唱赞歌的又是哪种人。

  因此,从今往后,该考虑退隐到你自己的那片方寸之地,尤其是不可分心旁骛,不可太过热切,而是要做自己的主人;面对人生,要像一个人,一个人类存在,一个公民,一个终有一死的凡人。不过,在你伸手可及的、应当烂熟于胸的原则当中,有两条尤须谨记。第一,客观事物并没有触及灵魂,它们是外在的,静止不动的;一切烦忧,皆由心生。第二,这看得见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且不会再变回当初;要经常想想,你见证过多少事物的变化。宇宙即变化,生活即看法。

  4.如果智力是我们大家所共有的,那么,使我们成为理性动物的那个理性也是我们所共有的。果如此,则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那个理性也是我们所共有的。果如此,则法律也是我们所共有的。果如此,则我们都是公民。果如此,则我们都是一个组织化社会的成员。果如此,则宇宙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因为,还有哪一个别的政治组织,整个人类种族可以说都是它的成员呢?正是从这个政治共同体中,我们得到了智力的、理性的和法律的本能,否则的话,我们从哪里得到这些呢?正如我们身上属土的部分来自于土,属水的部分来自于水,属风的部分来自于风,属火的部分来自于火——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来自于乌有,也没有任何事物归于空无——是故,智力亦必定来自有。

  5.死和生一样,都是自然的秘密,是同样一些元素的组合与分解,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应当羞愧的事,因为它符合一个理性动物的本性,也没有违背人的构造理性。

  6.倘若是这样的人,他们必然有这样的行为,此乃理所当然。希望别样的情形出现,就是希望无花果树没有苦汁。务必记住这个一般结论,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和他都将死去,不久之后,你们的名字甚至都不复留存。

  7.消除“我受到了伤害”这一看法,受伤害的感觉便会立即消失;消除了这样的感觉,伤害也就会立即消失。

  8.不能让一个人本身变坏的东西,也不可能让他的生活变坏,亦不能从外部或内部伤害到他。

  9.凡是普遍有益的事物,其本性使它不得不如此。

  10.请注意,凡是发生的事情都是公正地发生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是事实。我说的不仅仅是一个前因后果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公正的问题,就比如一个按照应得赏罚分配奖惩的人所做的那样。仔细观察,就像你开始所做的一样,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像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好人应该做的那样去做。在每一个活动领域,都要坚守这一点。

  11.你所抱持的看法,不要像那个害你的人所抱持的一样,也不要像别人希望你抱持的那样,而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待它们。

  12.你应该随时有这两种准备:一种是随时准备只做那有着统治和立法能力的理性为了人类利益而建议你做的事;另一种是随时准备改变你的想法,如果身边有人纠正你的错误、并使你远离虚荣自负。但这种改变应该是说服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说服的理由都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公共利益——这样的理由应该是唯一的理由——而不是因为它表面上能取悦于人或受公众欢迎。

  13.你有理性吗?我有。那么,为何不善加利用呢?因为,倘若理性发挥了它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的你想要呢?

  14.你是作为宇宙整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你将消失于那使你得以产生的东西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你将通过一个变化的过程,再次被带回到造物主的理性中。

  15.许许多多香灰屑落在同一个祭坛上,有的先落,有的后落;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同。

  16.如果你回到你的原则并崇敬你的理性,那些十天前还把你当作野兽或猿猴看待的人,马上就会把你奉为神明。

  17.不要像你还有一万年可活那样行事。你命悬一线,在劫难逃。趁你还活着,趁你还来得及,做个好人吧。

  18.一个不操心旁人的言行或思想、只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公道和正当的人,他所得到的悠闲该是多么丰富。实际上,对于一个好人来说,不是去窥探别人内心里的黑暗,而是要“目不斜视地直奔目标”。

  19.对身后之名耿耿于怀的人,不曾这样反思:每一个记得他的人,以及他本人,很快都会死去,他们的继任者也将追随他们而去,直到最后,对他的全部记忆,在一环接一环点亮又熄灭的传递过程中,终归于寂灭。不过,就算那些记得你的人都长生不死,就算对你的记忆千古不朽,对你来说又有何益呢?对于死去的人,我几乎用不着说,赞美毫无意义,但对于活着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除非它确实能派上某种用场。因为你不合时宜地拒绝大自然眼下的慷慨馈赠,而执著于今后别人怎么说你。

  20.一切事物,只要在任何一方面有它自己的美,其本身就是美的,无须求诸其自身之外,也用不着把赞美算作其自身的组成部分。受到赞美的东西,并不因赞美而变得更好,当然也不会因此变得更坏。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那些在平常说法中被称作美的东西,例如物质的东西或艺术品。那么,真正的美是否需要超出美本身的东西呢?不,不需要超出法律、真理、友善、谦逊等任何东西。这些东西之所以美,并非由于受到赞美,当然也不会因为受到责难而失去美。什么!一块绿宝石难道会因为无人赞美而丧失它的杰出品质吗?黄金、象牙、紫袍、竖琴、短剑、小花和灌木,难道会因为无人赞美而丧失其价值吗?

  21.倘若躯体虽亡而灵魂犹在,若干年后,大气中如何容得下这许多的灵魂?天长日久,地球又如何埋得下那么多躯壳?正如地球上这些躯体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便分解改变,化为乌有,为其他死去的躯体腾出空间,灵魂也是如此,当它们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被转变为空气的时候,也经受了改变、扩散,化为火焰,被重新带回到宇宙整体的创造理性中,给后来居住其中的灵魂腾出了空间。这就是我们对灵魂不灭的假设所能给出的答案。

  不过,我们不能仅仅考虑不断被这样埋掉的大量尸体,还要考虑我们自己及其他动物每天狼吞虎咽吃掉的动物。这样被消耗的数量多么巨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被埋葬在吞食者的躯体里。但它们全都被转化为血液,化作空气或火焰,从而为后来者腾出了空间。

  在这个实例中,探索真理的方法究竟何在呢?在“物质”与“形式原因”的分离中。

  22.不要晕头转向;每一次冲动都要遵循正义的要求,每一个印象都要确保有所把握。

  23.宇宙啊,凡是与你和谐的,必与我和谐!凡是对你恰合时宜的,对我来说也正好不早不晚!自然啊,你的季节所带来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果实!一切从你那里而来、存在于你当中的事物,都将回到你那里去。有人说,可爱的刻克洛普斯之城;你难道不会说,啊,可爱的宙斯之城。

  24.圣人说:“如果你想内心宁静,就要少做事。”但下面这句格言难道不是更好:只做必做之事,只做天生就是社会动物的理性所要求之事,并像它要求的那样去做。因为这样带来的内心宁静,不仅源于少做事,而且源于做适当之事。因为我们的言辞和行为十之八九是多余的,如果你把它们都省掉,你就会有更多的闲暇、更少的烦恼。因此,在任何场合都别忘了自问:这是不是一件毫无必要之事?我们不仅要戒绝不必要的行为,而且还要省却不必要的想法,这样,让人心烦意乱的行为就不会接踵而至了。

  25.试着过一个好人的生活吧,这样的人,不仅满足于自己从整体中所分到的那一份,而且满足于自己行为的公正,以及性情的和善。

  26.你已经看过事物的那一面吗?那现在看看这一面吧!不要自寻烦恼,要学会做一个简单的人。有人行恶么?那是对他自己行恶。有什么事发生在你身上吗?那很好。降临在你身

上的每一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就是作为你在整体中所应得的份额分配给你的。总之,人生苦短。要理性而公正地利用好现在。在你放松的时候要保持清醒。

  27.事物的安排,要么井然有序,要么乱七八糟——那依然是一种秩序。倘若宇宙中没有秩序,你身上怎么可能存在秩序呢?而且,世间万物尽管单独而分散,但依然处在一种和谐的关联中,又怎么能说宇宙没有秩序呢?

  28.一种阴暗的性格,一种怯懦的性格,一种顽固的性格,非人的,兽性的,稚气的,愚蠢的,虚伪的,无耻的,贪婪的,暴虐的。

  29.如果他是宇宙中一个对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的局外人,那么他同样是一个对其中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的局外人。一个背离了公民理性的人,便是流亡异乡的逐客;一个不能用慧眼观察事物的人,便是目无所见的瞎子;一个不能自力更生、要靠别人养活的人,便是乞丐;因为不满于所发生的事而弃绝我们共同造化之理性的人,便是宇宙之瘤——因为正是导致此事发生的造化,也导致了你的存在;把自己的灵魂与一切理性动物浑然一体的灵魂割离开来的人,便是从共同体上割下的残肢。

  30.一位哲学家没有一件衬衣,另一位没有一本书,还有一位半裸着,他说,我饥肠辘辘,但我坚守理性。我也是如此,我没法靠我的学问为生,然而我还是坚守它。

  31.珍视你所学的技艺,并从中得到满足,不管多么卑微。像一个全心全意信赖神明的人那样度过你的余生,既不做任何人的暴君,也不做任何人的奴隶。

  32.比方说,不妨回想一下维斯帕先(Vespasian)的时代,你将看到下面这一切:人们结婚、生子、生病、死亡、打仗、过节、交易、耕作、奉承他人、吹嘘自己、猜疑、计谋、咒别人早死、叹自己命苦、恋爱、聚敛、觊觎执政官的职位、垂涎王国的江山。他们的生活如今没有在任何地方留下丝毫痕迹。

  再回想图拉真时代,场景改易,物是人非。情形完全一样,那时的生活也已寂灭。用同样的方式,检视过去时代各个民族的全部记录,看看有多少人在付出所有的艰苦努力之后,最终命归黄泉,化作尘埃。但最重要的是,你要驻足凝思,想想你自己熟识的那些人,他们追逐虚荣,忘了做符合自己天性的事,忘了坚守并满足于自己的本分。至关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给予每一行为的关注,都应当以恰当的价值观和比例感作为调节的准绳。因为这样一来,你就绝不会因为厌恶而放弃,只要你不过度地忙碌于小事。

  33.曾经使用的一些词句如今已废弃。从前那些广为传扬的英雄人物的名字也是如此:卡米卢斯(Camillus)、凯索(Caeso)、沃勒苏斯(Volesus)、丹塔图斯(Dentatus),以及稍后的西庇阿(Scipio)、加图,然后还有奥古斯都,再后来有哈德良和安东尼。因为一切很快就会消失,成为传说,彻底的遗忘很快就会将它们埋葬。我所说的这些人,都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熠熠闪光。至于其余的人,他们一旦断气,也便“眼不见,心不想”了。但所谓永恒的记忆究竟是什么呢?那是彻头彻尾的虚无。那么,值得我们为之奉献的又是什么呢?只有一样事情:思无邪,行无私,言无欺,并乐于把一切遭遇视作不可避免之事、习以为常之事、出自同一来源之事,而泰然接受。

  34.全心全意把自己交给命运女神克洛索(Clotho),让她随心所欲地纺织你的生命之线,不管服务于何种目的。

  35.不管是记忆者还是被记忆者,全都是朝生暮死,昙花一现。

  36.要不断地想,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变化来生息繁衍,要习惯于这样想:宇宙的本性最喜欢改变现有的事物,并按照同样的模式创造新生事物。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现存的一切都是种子,将来的一切皆由此出。不过,你想当然地认为,只有寄存于土地或子宫里的才是种子,这种观点一点也不哲学。

  37.转瞬之间你将死去;可你还没有让自己变得简单质朴、镇定自若,尚未摆脱担心自己受到外界伤害的所有猜疑,尚没有学会对所有人都亲切谦和,并确信智慧与行为公正只不过是一回事。

  38.仔细考量一下支配一切人类行为的理性,看看圣贤们避恐不及的是什么,求之若渴的是什么。

  39.对你来说某件事是否邪恶,不取决于别人的支配理性,也不取决于环境的任何异常或变化。那么它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你判断什么是邪恶的能力。因此,不下这样的判断,则一切皆好。即使离你的判断力最近的那可怜躯体被割断、被焚烧、化脓和腐烂,也还是不要下判断,也就是说,你要这样认为:凡是既能发生在好人身上也能发生在坏人身上的事情,皆无关善恶。既然同样的事情可以降临于顺乎自然之道而生活的人,以及违背自然之道而生活的人,那么,它就既不合乎自然、也不违背自然了。

  40.要不停地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活生生的存在,拥有一个本质和一个灵魂;要想到万物如何可以追溯到它的单一感知;它如何凭借单一的推动力作用于万物;一切现有的事物和一切将要存在的事物如何源自共同的因;要想到,一根根细线是如何交织缠结在一起,又是如何紧密地编织成网。

  41.诚如埃皮克提图所言,你是一个承载着一具沉重肉身的小小灵魂。

  42.对那要经历变化的事物,没有什么东西是恶的,正如对那作为变化之结果而存在的事物,亦没有什么东西是善的。

  43.时间就像一条由所有正在形成的事物所组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条湍急的河流。一件事物刚刚映入眼帘,马上就被带向过去,看哪,另一事物正在经过,它也将被裹挟而去。

  44.一切发生的事情,都平常而熟悉,就像春天的玫瑰和秋天的果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疾病、死亡、诽谤和背叛,以及一切使愚蠢之人满心欢喜或黯然神伤的事物。

  45.后来之事与先去之事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不可能是某个单独列举的项目,并循着一个纯属必然的序列,而是存在一种合理的关联;正如现有的事物以和谐的秩序结合起来一样,一切正在出现的事物也是如此,它们所带有的印记不是单纯的连续,而是一种神奇的关联。

  46.要始终记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话:土死变水,水死变气,气死变火,如此往复,循环不已。还要记住:那个忘记了路向何方的旅人,还有那些总是与一件事物发生争执的人,而他们连续不断地与之交流沟通的,正是这一事物,即支配整个宇宙的理性;还有,他们每天所遇到的在他们看来很陌生的事情。还要记住,我们千万不要像睡着了的人那样说话和行动——因为我们即使在睡梦中似乎也要说话和行动;不要有“孩子效法父母”那样的作派,也就是说,不要动辄拿“父亲告诉我如何如何”来敷衍搪塞。

  47.如果一位神祗告诉你:你明天要死,或者无论如何逃不过后天;那么,你的死期究竟是明天还是后天,在你看来不再有任何意义,除非你是个灵魂卑劣的人,因为这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小!那么,你究竟是多年之后死去,还是活不过明天,亦当作如是观,把它看作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48.要时刻牢记,有多少医生,经常是在对着病人愁眉苦脸之后便溘然死去;有多少占星家,在大言不惭地预言别人的死期之后,自己便一命呜呼;有多少哲学家,在没完没了地探讨死亡与不朽之后便撒手人寰;有多少伟大的将领,在屠杀万千生灵之后便辞别人世;有多少暴君,蛮横地行使他们的生杀大权,就好像他们自己会永生不死一样,之后也命归黄泉;有多少座城市已经死去——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像赫利斯、庞贝、赫库兰尼姆及其他无以计数的城市。

  再转身看看你所认识的那些人吧,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一个人刚刚给一位朋友送终,紧接着自己也倒下了,而给他送终的朋友不久也辞别人世——所有这一切发生在短短几年之内。总而言之,不要忘记:一切肉骨凡胎,其有生之年何其短暂,其生命何其渺小——昨天还是一团小小的黏液,明天就成为一具木乃伊,或一堆死灰。那么,就依照自然之道度过这片刻的光阴吧,高高兴兴地走向旅程的终点,就像一颗熟透的橄榄悄然落地,赞美那承载它的苍茫大地,感激那养育它的葱翠绿树。

  49.要像一块岬角岩石,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周围汹涌的浪涛将会渐次平息。

  唉,我真倒霉,竟遇上了这样的事。不,你应该这样说:我真幸运,尽管遇上了这样的事,但我依然毫发无损,既没有被现在压垮,也不对将来感到害怕。因为此类事情可能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毫发无损。那么,为什么认为那是不幸,而不是幸运呢?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件事情并不偏离一个人的本性,你会把它看作是他的不幸吗?如果一件事情并不违背人性的意志,你会认为它偏离了人的本性吗?那么,你已经懂得了人性的意志,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还会妨碍你成为一个公正、高尚、纯真、审慎、直率、谦逊、自由的人吗?还会妨碍你拥有其他一切优秀品质吗?正是这些品质的存在,使得一个人的本性能够充分发展自己。将来,当任何事情导致你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别忘了坚守这样一句格言:这并非不幸,泰然承受即是幸运。

  50.有一个虽不合乎哲学、但颇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蔑视死亡,这就是:逐一列举那些顽强地活了很长时间的人的名字。跟那些短命鬼比起来,他们又好多少呢?归根到底,他们最终也被埋葬在某个地方。卡迪先努斯(Cadicianus)、法比乌斯(Fabius)、尤利安努斯(Julianus)、李必达(Lepidus)以及其他跟他们一样的人,在把很多人送进坟墓之后,他们自己最终也被别人送进了坟墓。从任何观点看,寿命的长短,其间差别甚小,纵然活到风烛残年,其间要操多大的心,要跟什么样的人做伴,要寄寓于何等虚弱的躯体之内!那么,别把它看得多么重要。看看你身后不断裂开的时间的鸿沟,而你的前面,又是无穷无尽的时间源源不断地到来。在这无穷无尽的永恒之中,一个只活了三天的婴儿,和一个活了三百年的长老,他们的生命又有什么差别呢。

  51.始终要走最短的路,最短的路便是自然之路,这条路通向最可靠的言行。因为,像这样一种决心,使人免去了烦恼和争斗,远离诡诈与矫饰。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沉思录》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