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0:20
同情的眼泪。但是,当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逼迫西班牙人民承认一位他们鄙视厌恶的皇帝,并大肆屠杀仍旧效忠于他们原来统治者的马德里人时,舆论便开始反对这位昔日的英雄。尽管他过去曾在马伦各、奥斯特利茨及上百次其他战役中获胜。从那时起,当拿破仑从革命的英雄变成旧制度所有邪恶品行的化身时,英国才得以播种迅速扩散的仇恨的种子,使所有诚实正直的人民变成法兰西新皇帝的敌人。
当英国的报纸报道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的细节时,英国人便深恶痛绝。100多年前,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他们也曾经上演过一场自己的大革命。可是与法国革命翻天覆地的动荡相比,英国的革命简直不值一提。在广大英国人眼里,雅各宾党人不啻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而拿破仑更是群魔之首,人人得而诛之。于是,从1798年开始,英国舰队就封锁了法国港口,破坏了拿破仑取道埃及入侵印度的计划,使他在经历尼罗河沿岸一系列辉煌胜利之后,不得不狼狈撤退。最后到1805年,英国人终于盼来了战胜拿破仑的机会。
在西班牙西南海岸靠近特拉法尔角的地方,内尔森将军彻底摧毁了拿破仑不可一世的舰队,使法国海军遭到重创。从那时候起,拿破仑被困在了陆地。即便如此,如果他能识时务,接受欧洲列强提出的体面的和平条件,拿破仑仍然可以坐在欧洲霸主的位置上。可惜拿破仑被自身的辉煌成就冲昏了头脑,他不能容忍任何人、任何对手与他平起平坐。于是,他把仇恨转向了俄罗斯,那里有广袤的大草原和无数的人愿意充当他的炮灰。
只要俄罗斯还处在凯瑟琳女皇半疯癫的儿子保罗一世的统治下,拿破仑就知道该如何对付它。可是保罗变得越来越不负责任,他的臣民不得不将他处死,否则所有人都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铅矿做苦力。继任保罗的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沙皇。亚历山大并不像他父亲那样对这位法国篡位者心存好感,而是将他视为人类的公敌,一个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他是一位虔诚的人,相信是上帝选中他,来把世界从邪恶的科西嘉诅咒中解救出来。他毅然加入了普鲁士、英格兰和奥地利组成的反拿破仑同盟,但是他被打败了。他尝试了5次,结果5次都失败了。1812年,他又一次激怒了拿破仑,气得这位法国皇帝两眼发黑,发誓在莫斯科要让他们签下求和条约。然后,从西班牙、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广大的欧洲地域,一支支不情愿的部队被迫向遥远的北方进发,去为伟大皇帝受伤的尊严进行复仇。
从莫斯科撤退其结果众人皆知。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拿破仑大军终于抵达了俄罗斯的首都,并在神圣的克里姆林宫建立起他的总部。1812年9月15日深夜,莫斯科突然失火。大火一直燃烧了四个昼夜,到第五天傍晚的时候,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退。两星期之后,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森林和原野。部队在雨雪泥泞中艰难前行,直到 11月 26日才抵达别列齐纳河。这时,俄军全力反攻。哥萨克骑兵蜂拥而上,团团包围了溃不成军的"法国军队"。法军损失惨重,直到12月中旬,第一批幸存者才在德国东部城市出现。
随后,即将发生反叛的谣言纷纷传开了。"是时候了,"欧洲人说道,"我们摆脱这无法忍受的法兰西枷锁的日子已经到了。"他们躲过无处不在的法国间谍的监视,搜集到一些旧的枪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不过未等他们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拿破仑带着他的一支新军队回来了。原来皇帝陛下丢下了溃败的军队,自己乘坐轻便的雪橇,秘密地赶回了巴黎。他发出最后的号召招募士兵,他要保卫神圣的法兰西领土不受外敌的侵犯。
大批十六七岁的孩子跟随着他去东边迎击反法盟军。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恐怖的莱比锡战役开始了。整整3天,身穿绿色军服和蓝色军服的两大帮男孩殊死搏斗,直到埃斯特河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0月17日下午,兵源充足的俄国部队突破了法军的防线,拿破仑丢下部队再次逃跑了。
他返回巴黎,有意让位给他幼小的儿子,但反法盟军坚持由已故的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继承法国的王位。在哥萨克骑兵和普鲁士骑兵的簇拥之下,这位目光迟钝的波旁王子成功地进入了巴黎。
至于拿破仑,他成了地中海厄尔巴小岛上的统治者。他在那里把他的马夫组织成一支小小的军队,在棋盘上进行厮杀。
当拿破仑离开法国,法国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多么宝贵的东西。在过去20年间,尽管代价高昂,但那毕竟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梦想的岁月。那时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是辉煌的中心,而现在的这位肥胖的波旁国王在流放期间不学无术、毫无长进,他的懒惰与庸俗让巴黎人生厌。
1815年3月1日,正当反法同盟的代表们准备着手重新划分欧洲版图的时候,拿破仑却突然在戛纳登陆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法国军队就丢下了波旁王室,纷纷前往南方,投奔这个"小个子"。拿破仑长驱直入,于3月21日抵达巴黎。这一次,他更加谨慎了,提出了求和,可盟军坚决予以拒绝,坚持开战。整个欧洲都联合起来反抗这个"背信弃义的科西嘉人"。拿破仑迅速挥师北上,力争在盟军集结力量之前将他们各个歼灭。不过现在的拿破仑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他疾病缠身,易于疲劳。当他本应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指挥他的先头部队发动奇袭时,他却卧床不起了。另外,他也失去了许多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将领,他们都战死了。
6月初,他的军队进入了比利时。同月16日,他击败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不过他手下的一位将军没有遵照命令将退却中的敌军彻底歼灭。
两天后,拿破仑在滑铁卢与威灵顿统率的军队遭遇。到下午2时,法军看起来似乎赢得了战争。下午3时的时候,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一股沙尘。拿破仑以为那是自己的增援骑兵部队,此时他们应该把英国军队彻底击败。到下午4时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是布鲁歇尔一边咆哮怒骂,一边驱赶着精疲力竭的部队进入战斗的中心。此举打乱了拿破仑部队的阵脚,而且他没有了后援部队。他只能吩咐部下尽可能保住性命,然后自己又逃跑了。
滑铁卢战役他第二次让位给他的儿子。到他逃离厄尔巴岛刚好100天的时候,他来到了海边,他打算去美国。在1803年,仅仅为了一首歌,他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当时正处于被英国占领的危险之中)卖给了刚刚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所以他说,"美国人会感激我,他们会给我一小片土地和一间房子,让我在那里安详地度过晚年。"然而,强大的英国舰队监视着法国所有的港口。拿破仑夹在盟国和英国的海军之间,进退维谷,别无选择。普鲁士人要将他枪毙。看起来,英国人可能会对他网开一面。拿破仑在罗什福特焦急等待着,希望局势会有所变化。滑铁卢战役之后两个月,拿破仑收到了法国新政府的命令,限他24小时内离开法国领土。这位永远的悲剧英雄只好给英国摄政王(国王乔治三世正在疯人院)写信,告之陛下他准备"将自己像狄密斯托克斯一样交付到敌人手上,希望能在敌人的火炉旁寻求欢迎……"
7月15日,拿破仑登上战舰"贝勒罗丰"号,并将自己的佩剑交给霍瑟姆海军上将。在普利茅斯港,他被转送到"诺森伯兰"号上,驶往他最后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在那里,他度过了生命最后的7年时光。他曾想写自己的回忆录,他和看守人员发生争吵,不断缅怀过往的岁月。非常奇怪的是,至少在他的想象中,他回到了他原来的起点。他还记得自己为革命艰难作战的日子。他试图告诉自己,他一直都是"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伟大原则的真正朋友,它们由那些衣衫褴褛的国民议会的士兵们带到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他总喜欢回忆自己作为总司令和执政官的生涯,很少提及他失去的帝国。有时,他会想起他的儿子赖希施坦特公爵——他热爱的"小鹰"。现在,他的"小鹰"住在维也纳,被他的哈布斯堡表兄们当作"穷亲戚"收留了下来。想当初,这些表兄们的父辈只要一听到拿破仑的名字,就会吓得两腿直哆嗦。在临终之前,他正带领着他的军队走向胜利。他发出一生中的最后一道命令,让米歇尔?内率领卫队出击。然后,他就与世长辞。
拿破仑走上流浪之路不过,如果你想为他的奇特一生寻求解释,如果你真想知道一个人仅仅凭其超人的意志是如何统治这么多人这么长的时间的,请你一定不要去阅读他的传记。这些书的作者要么憎恨他,要么就是无比地崇拜他。你也许能从这些书籍中了解到许多事实,但是"感觉历史"比知道历史更加重要。在你有机会听到那首名为《两个投弹手》的歌曲之前,千万不要去读那些形形色色的书籍。这首歌由生活在拿破仑时代的伟大德国诗人海涅作词,由著名的音乐家舒曼谱曲。每当舒曼去拜见法国岳父的时候,他就能见到拿破仑,这位德国的敌人。这下你清楚了,这首歌是两位有充分理由憎恨这位暴君的人的作品。去听听这首歌吧!然后你就会明白上千本书也无法告诉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