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年01月16日 08:48
我们二位佣人专看这宅子,每逢京都会试,我们也开放给赴京城的举子住宿,你们来住宿,我们相当欢迎,来来来,我们这儿住宿不贵,一天五钱银子。”
杜大才道:“五钱银当然不贵,我们愿意住下来。”
于是,老佣人将叶小龙、杜大才与书僮安置在大院东厢房三个小房间里,每个小房间约十二平方米,可生活器具全是齐的,蚊帐、被盖全是新的,而且十分整洁卫生,房间外阳台上放着几盆鲜花,使室内花香扑鼻,还有洗衣台和水缸。
老佣人道:“二位举子晚上一定在室内好好睡觉,千万别乱走,我们这儿可不清静。”
叶小龙、杜大才以为老佣人说不清静一定是说社会治安不好,于是答道:“老伯放心,我们是本份的读书人,不会出去招三拉四的。”
王府对面有一个风味食店,早晨卖小吃,中午、晚上还卖炒菜。叶小龙、杜大才与书僮三人把各自房间打理一番之后,便一起来到风味食店,炒了三盘肉,烧了一份菜汤,打了四两酒,坐着慢慢吃喝。
临桌有一位长袖长袍老年人,坐在叶小龙对面,正在吃面,叶小龙喝完二两酒之后,有些醉意,便上前问那位老年人说道:“请问老伯,你们这儿社会治安不清静吗?”
老伯道:“二位年青人想必是前来京城应考的吧?”
“正是。”杜大才道。
老伯道:“我们这儿社会治安比乡下好多了,特别是每逢会试,京城九门提督将会带着巡城联防兵马司队伍昼夜巡逻,确保京城太平无事。”
叶小龙问道:“那为什么我们住进对面王府,那王府老佣人交代说这儿不清静呢?”
“啊!你说的这个,二位举子有所不知,那王府后花园经常闹鬼,闹得王大老爷不敢住下来,搬到另外一处府邸去了,因此这儿算是一座废弃的府第。”
“原来如此,”叶小龙道。
杜大才一听说王府闹鬼,心中害怕了,说道:“叶大哥,这可怎么办?我怕鬼。”
叶小龙道:“鬼有什么了不起,那儿闹鬼,想必是那鬼有冤情。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我们与那鬼无冤无仇,想必不会有什么灾难。”
老伯开口道:“每逢会试王府总要住少数举子,实际上你们不去后花园,那鬼从来不闯入宅院的,再说离这儿不远有一个关帝庙,你只要去烧香,求庙中住持老道,购一道护身符牌,准保你平安无事。”
叶小龙、杜大才与书僮吃了晚餐,告别老年人,径直往老年人所指的关帝庙走去。
他们走了一条小街,在小街的尽头便出现一座庙寺,抬头一看,横匾上写着“关圣帝君庙”。他们跨入大门,越过天井院坝,这时临近黄昏时刻,庙祝老伯打算整理庙堂了。
叶小龙上前一拱手道:“老伯,听说你们这儿在施赠护身符吗?”
“哎!施主,你们怎么不早一点不呀,我准备关庙门了,现在正忙着呢!”庙祝有点不高兴地说。
“求求老伯开恩吧,我们是上京城赴考的举子,住在不远的王府,听说那儿闹鬼,我们心中惶恐,所以特赶来请求施赠护身符。”杜大才道。
庙祝一听说他们住在王府,便说:“二位举子,那王府闹鬼,是冤魂不散,前些年还迷住了一些赶考举子,这些赶考举子前来我庙寻求护身符,后来他们就安然无恙了。”
杜大才道:“老伯,你这护身符多少钱一枚?”
庙祝道:“不贵,十个铜钱一枚。来吧,首先在关圣帝君面前敬香许愿,求关圣帝君保佑吧!”说完,庙祝从橱柜里取出香蜡纸烛两套,分别递与叶小龙、杜大才。
杜大才走至关圣帝君神像前,见关圣帝君关羽,红脸美髯,,左手旁边站着白脸关平,面目慈善,右手旁边站着一个黑脸神像,板着脸,像是发怒的样子,名叫周仓,俗话说:“关公好见,周仓难看。”民间甚至把板着脸发怒的人称之为“你这个样子,像个周仓,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杜大才三叩首后,说道:“求关圣帝君,保佑我这次高中金榜,保佑我平安大吉,让邪魔鬼怪滚蛋。”说完“铛”的一声,庙祝敲了一下钟,递过一道护身符,杜大才递给庙祝十枚铜钱。
接着叶小龙以同样的方式许愿,购了护身符。他们二人心情十分轻松,带着书童离开关圣帝君庙,回到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