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轻风茗月品女人

第二节

书名:轻风茗月品女人 作者:林语堂 本章字数:1104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1:38


第二节

  记纽约钓鱼

  纽约处大西洋之滨,鱼很多,钓鱼为乐的人亦自不少.长岛上便有羊头坞,几十条渔船,专载搭客赴大西洋附近各处钓鱼.春季一来,钓客渐多.今天是立春,此去又可常去钓鱼了.到了夏季七八月间,鲅鱼正盛,可以通宵钓鱼.每逢星期日,海面可有数十条船,环顾三五里内,净是渔艇.在夜色苍茫之下,灯光澈亮,倒似另一世界.记得一晚,是九月初,鲅鱼已少,但特别大.我与小女相如夜钓,晨四点回家,带了两条大鱼,一条装一布袋,长三尺余,看来像两把洋伞,惊醒了我内人.

  纽约鱼多,中国寓公也多,但是两者不发生关系.想起渔樵之乐,中国文人画家每常乐道.但是这渔樵之乐,像风景画,系自外观之,文人并不钓鱼.惠施与庄子观鱼之乐,只是观而已.中国不是没有鱼可钓,也不是没有钓鱼人,不过文人不钓罢了.真正上山砍木打柴的樵夫,大概寒山拾得之流,才做得到.文人方丈便不肯为.陶侃运甓,那才是真正的健身运动.陶渊明肩锄戴月,晨露沾衣,大概是真的,他可曾钓过鱼,然传无明文.赤壁大概鲥鱼很多而味美,东坡住黄州四年,可以钓而不钓,住惠州,住琼州,也都可以钓,而未尝言钓,不然定可见于诗文.不知是戒杀生,或是怎样.大概文人只站在岸上林下观钓而已.像陆放翁那种身体,力能在雪中扑虎,可以钓,而不钓.他的游湖方式,是带个情人上船,烹茗看诗看情人为乐,而不以渔为乐.

  历史上想想,只有姜太公钓鱼,严子陵富春江的钓台近似.姜太公是神话,严子陵钓台离水百尺以上,除非两千年来沧海已变,钓台也只是传说而已.王荆公在神宗面前,把一盘鱼饵当点心吃光,此人假痴假呆,我不大相信.韩愈是钓鱼的.记得东坡笑韩退之钓不到大鱼,想换地方,还是钓不到.这是东坡从惠州又徙琼州,立身安命自慰的话.其实韩愈也不行.今日华山有一危崖,是游人要到山峰必经之路.路五六尺宽,两边下去是深壑千丈.这地方就叫做"韩愈大哭处".后来毕沅做陕督,登华山,不敢下来,又无别路,还是令人把酒灌醉,然后用毛毯把他卷起抬下来.文人总是如此.

  相传李鸿章游伦敦,有一回,英国绅士请他看足球赛.李氏问:"那些汉子,把球踢来踢去,什么意思?"英国人说:"这是比赛.而且他们不是汉子,他们是绅士."李氏摇摇头说:"这么大热天,为什么不雇些佣人去踢?为什么要自己来?"这可说明中国文人不钓鱼的原因."台湾"教育,有"恶性补习"害人子弟."当局"若不赶紧设法救济,将来省内后生,也决不敢钓鱼,最多观鱼而已.

  我想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德便无才,文人不出汗,出汗非文人,这也是古人所谓天经地义之一.

  其实不然.垂钓并不必出汗.而其所以可乐,是因钓鱼常在湖山胜地,林泉溪涧之间,可以屏开俗务,怡然自得,归复大自然,得身心之益.足球棒球之类,还是太近城市罢,还是人与人之斗争.英国十七世纪钓鱼名着《The Complete Angler》(by I.Waltom)列入文学,就是能写到钓鱼时林涧之美,自然之妙.其书又名为《The Contemplative Man's Recreation》,意思是钓鱼是好学深思的人的娱乐.所以钓鱼与烟斗的妙用,差不多相同(Thackeray称烟斗也能发人深思),在静逸的环境中,口含烟斗,手拿钓竿,涤尽烦琐,与自然景色相对,此种环境,可以发人深省,追究人生意味,恍然人世之熙熙,是是非非,舍本逐末,轻重颠倒,未尝可了,未尝不欲了,而终不可了.在此刹那,野鸟乱啼,古木垂荫,此"触袖野花多自舞"之时也.顽石嶙峋,鱼虾扑跳,各自有其生命,而各自有其境界;思我自白驹过隙,而彼树也石也,万古常存,此"野花遮眼泪沾巾"之时也.

  凡人在世,俗务羁身,有终身不能脱、不想脱者.由是耳目濡染愈深,胸怀愈隘,而人品愈卑.有时看看庄子,是好的,接近大自然,是更好的.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讲唐诗人孟郊废弛职务,日与自然接近,写得最有意思:

  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深阳尉.……南五里有投金漱,草木甚盛,率多大栎,合数十抱,藂蒢蒙翳,如坞如洞.地洼下,积水沮洳,深处可活鱼鳌辈.大抵幽邃岑寂,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樵罩外无人者.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或间日,乘驴,后小吏,经(迳)蓦投金诸一往,至得荫大栎,隐岩蒢坐于积水之傍,吟到日西还."后来因此丢了差事.此孟东野所以成为诗人.

  孟东野、李长吉都是如此.黄大痴也是如此.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各行其是,皆无不可.

  我最爱张君寿一首咏一对讨渔夫妇的诗:

  郎提渔网截江围,妾把长竿守钓矶;

  满载鲂鱼都换酒,轻烟细雨又空归.

  人生到此,夫复何求?

  可蘑途中

  本月十七日提前作寿,二十日与内子飞来意大利米兰城.本拟即转来可蘑城(Lake Como)湖山胜地,乃因纽约奔忙,顿然解脱,大睡二十四小时,只得在米兰过夜.当晚盛宴时,蒋"总统"亲题寿字,挂在中堂,自不必说,此亦一个书生快意之时,应特别提出.太乙来美,一家团圆,生平好友,同聚一堂,欢洽之情,也不必说.在于我,席上仍是"无所不谈".主席千方百计,寻我年少荒唐事,仍寻不得,不胜怅然.

  且说飞机自巴黎飞至米兰为一小时又二分钟,而由米兰飞机场乘车至城中,却为一小时零二十分.在中世纪,米兰主教,等于封侯,食邑数百里,一直管到可蘑.故米兰天主教堂,建筑之庄严富丽,无可伦比.我游法国时,天主教堂已常看惯,以为大同小异,没甚看头.实则教堂建筑之伟大,当以西班牙Burgos及Sevilia二城及意国米兰为第一.Burgos则肥壮如山,出奇制胜,令人咋舌.Sevilla则石柱如古林,耸入云际.米兰则规模宏伟,雕塑华丽,极艺术之能事.若论古罗马庙宇,又须首推现在称巴嫩国之Balbec罗马神庙,其规模之雄壮魁伟,又非游罗马之人,所能想见.大凡建筑,以石最能垂永久.虽经兵火变乱,仍能巍然独存.圆明园废墟,所存者仅意大利式之石官旧址,此官为意国建筑师所建,余则荡然无存.以康熙、乾隆驻跸盛地,犹未得片瓦颓垣,可堪后人仰止,甚是遗憾.即如西安为汉唐帝都所在,周秦亦在附近.汉武帝未央宫已成百尺土堆,石渠阁亦已遗址荡然,只有三数节石沟,可以认出.秦始皇之阿房宫,只堪走马,而唐明皇之走马章台,只剩得衰杨残柳,杨贵妃之妆台旧地,今日已是竹篱茅舍.此皆不知用石之故.霍去病墓便有石刻.论理卫青墓及汉武帝李夫人墓皆在附近,也应都有同样石刻,只不知科学发掘.马踏匈奴八件仅是偶然发现而已.宋人庙宇多用木,虽有存者,汁京相国寺,我未看过,即使存在,悬想也不过如北平之隆福寺而已.剑桥牛津,数百年石楼犹在,而同时的东林书院、学海堂、南菁书院到那里去了?今日台北,经济已略稳定,只有"总统府"之红砖旧屋,有亏中兴气象.当徐为图之.

  可蘑与瑞士毗连.米兰居民驱车一小时可以到达,所以成为避暑胜地.湖山蜿蜒,成人字形,沿湖山庄民居别墅,直达半山.夕阳照到处,任何方皆成胜景.湖深可八九丈,沿湖垂钓者亦不少.钓竿长十五尺,与他处不同,鱼大者可一两尺长.湖中艇上钓者不多.我与翠凡雇一小艇,作一日游.此地钓鱼,垂绳到底,水上浮一塑胶红球,在几尺外,再放一塑胶瓶,浮在水面,听其自由.如此一人可放三数瓶,见瓶动,便是鱼上钩,倒是一种省力办法.但舟子不娴此道,带来绳钩,皆不合用.一时忽然瓶子扑通下去,赶紧拉上来,是一条大鳗鱼,长可三尺.及出水时,鳗鱼连绳带钩羁断而去.真伤心事也.

  意大利人生性天真,富于热情,且善苦中作乐.对游客礼貌天真,对自己亦如羲皇上人.我们请舟子同我们午餐.舟子引到一间小馆子,坐在露天后院.年轻主人自当侍者,笑容可掬.又几位女招待,是他堂妹,端菜端茶,净是无端而笑.其母在厨房烧菜,二三侄女帮忙.笑声辄作,由窗户传来,不知是喜从哪里来,总是伊哑作谑.老爷则系上领带,满面春风.有如此家庭代他操劳,一人独自往来,若无其事,不胜羡慕之至.这也是旧大陆的作风,新大陆所看不到的.在美国,大人该操劳.年轻人应该驱车看打球,有酒食,子弟馔,似乎是天经地义.父母是子女的同侣pals,一不小心,还得向儿子赔不是.你想怪不怪?此太保太妹之所由来,犯上作乱,必自家庭始,儒家所以重孝道也.但是人生享受不过数事,家庭之乐,便是第一.此湖滨小家庭,得尽天伦之乐,也可以不羡人家富贵了.西洋有一句言:"即使你登龙宝殿,坐在龙毡凤枕,还不是坐在你屁股上?"此话一明,一了百了.

  瑞士风光

  庐干盛夏湖光好.早也堪游,晚也堪游,怎不开怀上扁舟?老婆对我不嫌老.既不伤春,又不悲秋,俯仰风云独不愁.

  钓翁之意非关钓.扑面杨枝,合我心期,水底行云荡漾时.何人解赏此中意?这是鹭飞,那是鱼追,自首陶然共忘机.

  --调寄采桑子,作于庐干Lugano湖上

  近日游兴初发,好作俚词.这原不足道,只为向来词人,自立格调.若言所谓格调,温柔中带忠厚,纤丽中求婉约,自是不错.惟统观全体,不是伤春,便是悲秋,什么梦断魂销,什么不堪回首,哪堪愁雨,泪簌簌,好作妮子态,我想不必.词中伤春多而乐春少,都是为春归去,留不住伤神,这又何必?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未尝不妙.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自是一个愁字犹难了得.但是因此满纸衰草残杨,孤衾冷枕,一直愁到天明,以为非如此,便不足上追唐宋.东坡以词说理谈禅,稼轩即事叙景,本各人之性灵,为词开一新境界,便有人(后山)以为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所谓本色,岂非谓东坡脱却绮罗香泽之本色?天风海涛,本无定格,何以词人,春必伤而秋必悲?又何以只有春天的东风,及秋天之西风可语咏而无南风北风气概?词人又何必以此自限?故拙作表出"独不愁"三字之意.舜歌南风,若以为南风可歌而不可入词,这话是谁说的?大凡诗词皆须格调,格调一破,遂不免泛滥.但学古也不可太拘,太拘遂成千篇一律之势.总应格调与性灵两皆顾到才是.

  说话长了.由可蘑来庐干,两城都是湖山胜地,气候相同.只因历史关系,一属意国,一属瑞士.一入瑞士,便觉些少不同.瑞士这个国家,北方操德文,西方操法文,南方操意大利文.这其中可观出诸民族性之不同.庐干湖在南,自然与意大利毗连,民族也与意大利人相近,而透入日耳曼族的民性.第一天来此便觉得些微不同,在拉丁民族的热诚真挚上,夹上日耳曼民族的沉静刚健色彩.在温柔的女子当中,也可偶尔看见骨格魁伟的女人.在苦中作乐的男人中,也可以看到自寻烦恼的丈夫.这须常游欧洲的人才看得出.

  德国人是严守法律的,一切都要循规蹈矩.人也规矩,城市来往车马也规矩,警察也规矩.柏林有人乘电车,电车因红灯停,有一搭客顺便下车,便有另一搭客下去拉他上车,说所在地并非停车站.我在苏黎世(在北方)曾过一夏天,为要取回护照事去警察局.天啊,真是怪事!警察局办公人员的桌上,有一排整整齐齐的图章架,排成一行列.更触目的是,凡当日应办的案卷,平常自然是排在案上.但是这些案上,不但是案宗一套一套堆起一边而已,是用界尺划分筑起!上下毫厘不爽.我心里想,何苦呢?所以人家常讲,要到瑞士不如到洛桑等法文瑞士去.一切太规矩,人生就乏风韵了,我也曾在巴黎大银行开户,要结账户时去找银行.哪知银行关于我的案卷,一时找不出来.这还可以,我看那位行员,把别人的案卷,翻来覆去地乱扔,我就伤心.这就是我的账户找不出来的缘故.

  瑞士以清洁着名.我曾在日内瓦的第三流客栈作一试验.我有点不相信,所以曾在那客栈的黑暗的便房中,用手在墙角上抹一抹,果然一尘不染.日内瓦的电车就像在油漆店开出来的.瑞士的三等火车和头等一样整洁.瑞士的主家婆是打扫盥洗有名的.店门前天天早晨要用水冲洗.北欧诸国是如此,而瑞士更甚.苏黎世城居民楼上,早晨就可看见家家主妇在窗口上打小地毡,真是出力地打,打,打.琉森星期日下午居民全家出来散步,男人的汗衫是那样的洁白晶亮,这都是德文瑞士的主家婆的功劳.日内瓦、洛桑等处,虽说法文,却受日耳曼民风所熏染,所以也洁净,只没有苏黎世洁净得可怕.你住久了,还是羡慕法国火车的乌烟瘴气.就有住在洛桑的女人,是我的读者,曾对我表示抗议.人生何必自寻苦恼,整齐清洁到那样程度?还是自由自在,规矩中带点随便吧.我最佩服中国常用语中的"随便宽衣"四字.不然一天揖让鞠躬,这民族不早精神衰弱下去了吗?礼后乎?礼后也.

  社会应规矩,但慎勿规矩过甚,不然人生就无味了.填词要守格律,但慎勿入格套,不然就永不敢突破藩篱了.

  说威尼斯

  可饮湖光色可餐,偏疑此地是桃源,

  青山近水波映碧,隔领遥峰雪摩天.

  远岸弦声度水凉,遥波彩晕染抖阳,

  暮云收尽歌声断,漫猜何处是潇湘.

  且喜梢头好鹧鸪,随波渑渑羡闲凫,

  鸿声雁影真还假,山色空漾有且无.

  约莫黄昏日已料,凝思故国旧烟霞,

  山头只欠飞来塔,讨得心安便是家.

  明月照人在扁舟,新愁旧恨付东流,

  画舫截破水中月,两袖清凉赛入秋.

  --浪淘沙·咏庐干

  话说我们勾留庐干湖十日,本是旧游之地,加上买饴弄孙,早晚门前垂柳处便可垂钓,真可留连忘返(此地上有修竹,有杨柳,游人不大注意).我素来反对"倚栏杆""望归棹"那一套.这回有至怡(十一岁)做伴,芳堤上有铁栏杆,早晚垂钓,真真被我们把渔钩换了,栏杆拍遍.只恐无人会垂纶意.所以闲中亦占"浪淘沙"五首以寄兴.庐干即在阿尔卑斯大山脉之南,故青山之外,每每可望见雪岭摩天.又意大利餐馆,可吃到油炸鹧鸪.爱鸟的人都有点不忍.

  由庐干湖来威尔斯火车六小时.这是又入

意境.以前徐志摩译Florence城名为"翡冷翠".极雅而切当,因此城在意大利文是拼为Firenzia.然则Venezia(Venice)亦可作"翡乃翠".因旧惯,姑作威尔斯.

  一进意境,又觉得意大利人的亲热古风了.我们一进旅馆,要上电梯,便有银发蓬松,明眸皓齿的姑娘,替我们开电梯,又进去指示我们按电铃,然后退出.大概因为看我们是东方旅客,不识此中关键,所以好意指示.原来她也是馆中旅客,这就可见他们的古风.回想可蘑湖滨的三姊妹,因为她们都是无事而笑,所以我叫她们为无端无缘无故的三笑姊妹.

  大凡旅行异国,最重要还是礼貌人情.讲礼貌,当推英国第一.只要你摆出绅士派头来,不可逢人鞠躬拍马,他们就看得起你.逢人叩头,就要遭殃.若单说普通礼貌,伦敦的巡警(bobby)是有名的,看他们扶老携幼过街,就是孔老夫子也当点头.我们旅行游客,最重要是人家怎样待你.法国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完全不理你,也不歧视你.不理你,便自由自在,忘记是侨客.我经过巴西,所有的华侨都异口同声说,住巴西的好处,就是不觉得是侨民,不受歧视.法国普通商人就差了,常常礼貌有亏.所以今年法国政府明令商人,凡对游客都应当微笑一下.微笑多的还可受什么优奖.你想微笑而可由政府训令,怪不怪?法国社会是这样的.以前美国小说家詹姆斯(Henry James)以作家的身份,住法国不止十余年,而法国社会仍是插不进去,他们还在做路易第十四的梦哩!

  威尔斯这个城,大家知道,就是水国.这就是马可波罗的老家.

  马可波罗游中国,是忽必烈可汗(成吉思汗之孙)建都北平之时,是十三世纪.那时威尔斯的海运贸易,冠地中海,为热那亚的劲敌,所以极为繁荣.谁想他们会把一个商埠,整个造在水国里?这就把威尔斯变成世界惟一的水中城,又因为交通皆用水道,所以又演出世界惟一的刚朵拉gondola划船,为普通往来的工具,而成为此城最特别的风趣.你坐刚朵拉,看见沿街人家前后门就是临水.半夜开门,一不小心,就可以扑通落水里去.凡游威尔斯的人都不免惊奇何以有此现象,又何以不受海水潮汐之苦?平常海水涨缩高低,不过一二尺而已.房屋基址,大半用石,也有用砖头的.这样覆险如夷,居然存在七八百年以上.详细研究,此地原是平岛,海水不深.本城与外岛Lido之间成一海湾,但是前后通海.就这海湾也是水浅.渔人用长篙在水中捞蛤蜊,可见得也只是八九尺深.况且现在仍有沙汀渐渐出水.这就是这水中城成立之原因.这样通衢小巷,到处是河漕.水道与水道之间,也有陆路,也有大街小巷及广场.因为全城是水道,陆路每一百步便有一道石桥,下通舟楫,所以凡驾驶汽车来此城的,都得将汽车停在特别的汽车站.你想,在今日世界,在城市街中可以逍遥踱步,不避汽车,已经是梦想不到的幸福了.街道铺石,极其清洁,没有纽约的到处狗屎,也没有中国的到处吐痰.吐痰这事,完全是习惯而已,毫无必要.住美国久的中国人都已改过来.我希望未改以前,至少要吐痰,应取偷衣方式而窃唾之,不可一呼一吸扬眉吐气而吐之,惊动全室的人.

  且谈此城有名的刚朵拉.刚朵拉长约三十尺,宽只六尺,前后翘起,离水数尺,中可容七八客人,真是古色古香,舟子只一人站在船后高处,连一枝长棹.因为立处在船尾挺出的左方,所以看来昂藏矫健.头戴草笠,膂力刚强,肌肉饱硬,凡喜欢安东尼昆或威多麦丘的美国姑娘,看了简直可发昏.又这类舟子(名为gondoliers),很多声音洪亮,意国又是歌剧产生之地,所以又有乘船夜游之风,一面坐船,一面可听舟子唱俚曲.听那洪亮的歌声在湾街曲巷中回响,就可消魂.你要扣舷和之也可以.他单靠一枝长棹,在船之一旁运用驾驶,实在不易.所以插棹的棹木,是弓字形,常用棹代篙激水,可以左右自如,自从汽艇通行以后,自然人工不敌机器,普通载客皆乘汽艇,又便宜又快.但是刚朵拉仍然是刚朵拉,他的古色古香,仍为游客所欢迎.借我机器,还我人生,这是现代人的大问题.

  上文讲到意大利人.意大利北方人及南方人,性情各别.北方如米兰及都灵是实业区,工厂多,商业盛,南方则穷而懒,懒而乐.南方那波利一带居民常是这顿饭管不到下顿饭,但是他们处之泰然.说得好听,便是安贫乐道.我曾在那波利码头,遇见一个穷妇带三数小孩坐在地上晒太阳.她看见我手带照相机,笑嘻嘻叫我给她的小孩照相.我以为她要我赏点钱.出我意外,她倒不是这样,就是这样自已高兴而已.我错认她了.那波利就是苏菲亚罗兰发祥之地,所以她扮那波利的撒泼赤足贫家女很好,扮贵妇就不行.这城人懒而乐,因此扒手就多了.大概扒手成功,也是乐事,这自不必说,这就是那波利人的可爱处.

  因为南方穷,所以美国的意侨大半是南方及西西里岛去的.美国人以为意大利人都是矮而胖,其实不然.北方女子就是身段袅娜.我在翡冷翠看过几位鹅蛋脸的女子,正像达·芬奇(Leonardoda Vinci意大利画家,一四五一--一五一九年)的圣母像.她们虽然烂漫天真,仍有她们幽娴的风度.凡是女子,风度要紧.阴阳倒置,总是寒碜.我想女子略带含蓄静娴,才有意思.这如唐诗,可以慢慢咀嚼.美国女子,就如白话诗,一泻无遗,所以不能耐人寻味.凡住美国久的人,都觉得如此.女人与男人平等,谁不知道.但是锋芒太露,风韵就少了.我曾一次,应朋友之邀,得在纽约朋友家里的晚上,见到英国哲学家罗素.这自然是难逢的机会.谁知道这位罗素的新夫人太不自量.凡人家问罗素的话,她抢着代罗素回答,想出风头.谁要听这罗素新夫人的话?因此罗素也就不说了,大家气得唇干肺炸,敢怒而不敢言.

  杂谈奥国

  这回我们由威尔斯北行,游奥国十天,经过卡斯登汤山,维也纳及萨尔茨堡(Badgastein,Vienna,Salzburg).大抵庐干以湖胜,威尔斯以海胜,卡斯登以山胜,维也纳以城胜,而萨尔茨堡不大不小,又兼众长.出萨尔茨堡城二十哩,又是湖山胜地,即着名的萨尔茨堡湖区,Salzkanunergut.五湖相连,真是范蠡西施可以终老之地.维也纳本是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几位大音乐作家旧地.萨尔茨堡又是莫扎特的本乡.每年八月举行莫扎特音乐大会,全世界崇拜莫扎特的音乐家,由维也纳各处来此演奏,在欧洲大陆闻名已久.

  卡斯登是全欧有名的汤山.很多上年纪的人每年来此汤浴.汤水含有镭锭质素,在医生填密监视之下治疗,入水时间及水的热度,皆由医生派定.据说,经过两三星期治疗以后,效验卓着,肌肉骨节肝肠脉络,皆得益处,其效验常有一年半年之久.在治疗期间,饮食散步又受医生指定.在此千峰云起十里翠屏的山中,松间沙路行走,自然身体舒服,心地冰凉.就没有镭锭汤浴,也可以荡涤城中一切的龌龊气.我们来此,本不在浴,来时遇见潇潇暮雨,流檐残滴,也就觉得束缚,真正"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已催",所以第三天便走了.

  维也纳是我旧游之地,所以风景区也不去看.鹿泉宫(Schoen-brunn)是十八世纪奥国皇家最盛时代女皇玛利亚·蒂蕾莎(Maria-Theresa)的宝宫,收藏不少中国瓷器,这也可以看出康熙、乾隆时代,欧洲崇拜中国丝绸瓷器的风气.奥帝国在往时强盛无比,其幅员包括今日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及德国南部.甚至一时意大利的米兰也被占领.所以我们明白南斯拉夫中小国(Montene-gro译义为黑山)太子被刺,能够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拿破仑征服欧洲,也以奥国为对象.拿破仑亡,欧洲保存五十年的和平,也全靠维也纳会议之力,政治重心仍在维也纳.第一次大战完,德奥失败,奥国这语言民族混杂的帝国,始瓜分为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但是哈浦斯堡(Hapsburg)皇朝统治东欧有七八百年之久,皇亲国戚与欧洲各国皇室缔结姻缘.法国路易第十六的皇后,在革命时被斩首的Marie-Antoinette,便是玛利亚·蒂蕾莎的亲女儿.所以哈浦斯堡的姓氏,叫得震天响,比汉、唐皇室还煊赫.现在维也纳城可以看到,凡此皇朝子孙的尸骸葬在卡布新僧院礼堂(内有十二位皇帝及十六位皇后及一百多位公爵的石棺),皇族的心肝另有铜瓶保存在欧古斯丁僧院礼堂,而五脏又在斯蒂凡大礼堂地窖中保存.可见哈浦斯堡皇家的肝肠心脏也都宝贵.我不去看那些,只在城中多瑙(Danube)河干与至怡钓鱼.但是毫无成绩.

  我们的目的地是萨尔茨堡.萨尔茨堡襟山带河,是全欧最美丽的名城之一.我每次来此,总是留恋情江石桥,都是旧相识.这回又逢莫扎特音乐大会时间.一次我在彼得礼堂礼拜,不买门票,听到维也纳歌队及萨尔茨堡管弦合奏,在半空中琴台奏起来,真是一生难忘的经验.普通的礼拜堂,只有大风琴,没有提琴,是传统使然,全无道理.因提琴及管弦,沉重不如风琴,而悠扬过之.这回总算饱享耳福了.也看过一次世界有名的傀儡戏,演的是莫扎特IlSeraglio的歌剧,只是傀儡代人登场而已.

  莫扎特就是萨尔茨堡,萨尔茨堡就是莫扎特.莫扎特(1756-1791)是个天才,而且是个神童.他父亲是音乐家.他六岁就开始作曲,八岁已经有好几部作品.后来父亲让他到罗马.他在梵蒂岗小礼堂Sistine Chapel听过一次圣曲回来,真是过耳成诵,原原本本将那圣曲写下来.当时也曾受主教及皇帝的宠遇,后来新任皇帝,不大睬他,萨尔茨堡的新主教又妒他的才,与他为难.他一气跑到维也纳去着作,维持生活,真是潦倒不堪.他的杰作是此时所写的,虽然拼命创作,但是穷得不堪.三十五岁便天亡,葬在贫民公墓,到现在他的坟墓还是无法发现.大概天才憎命运,比比皆然.贝多芬、舒伯特都是如此,舒伯特夭,而贝多芬聋.上天对天才不应有恨,何以必使偃蹇困终身?贝多芬自序一篇文章《Heiligenstadt Testament》读来叫你流泪.城外约二十英里,便是莫扎特母亲及姊姊所居的小镇St.Gilgen这是在上文所说五湖之一,一路尽是芳草绿茵.小镇在湖边,断云依水,空翠烟霏.此地的山秀媚而不雄壮,是一副天然的倪云林画,真真是凭吊天才之地.城中有一小小的莫扎特铜像,下有十二小鸟在那边饮喷泉水.该像不过高二尺,莫扎特在拉弦琴.但是姿势非常动人.吾向不善流泪,到此也泪流了.他的音乐是那样细腻缠绵,是含泪而笑的一种.

  说起莫扎特,曾引出一个小故事.听说近今有一个十岁儿童,写信给一位音乐大师,请他教他作曲.大师说:"你十岁小孩子,怎么想作曲?"小孩子答:"莫扎特八岁就已经会作曲.我为什么不能?"大师回答:"但是莫扎特并不需要请教人家啊!"萨尔茨堡女人的腿真美.你不看也得看.我与翠凡过街,红灯亮时对面的行人都站齐;绿灯来,所有的腿一齐动,惹人注意.真是丰瘦得中,足踝特细,我们因此特别注意,觉得就是胖妇,上身肥壮,两腿依然丰满得中,有和谐的曲线,没有例外.他城便常看到足跺臃肿的女人.这种广如竹筒的足踝只有现代画家才能赏识,是毕加索(Picasso)的作风.

  为什么足踝如竹筒,而眼神如白痴,才可入画呢?这须让毕加索一派的人去解释.有一故事,话说巴黎有两位男人.一日甲对乙说:

  "你要恭喜我.我昨天交到一位美如天仙似的女朋友.""真的?你可以介绍给我看吗?"

  "当然."

  "什么时候?礼拜六中午,就在那咖啡馆好不好?""我准时必到,没有问题."

  星期六中午,甲乙又到咖啡馆等那天仙似的女人.

  "你真爱她?"

  "真的.你看见了就同意."

  不久,有一位漂亮女人经过.打扮得非常入时.乙心里狂跳,问是她吗?甲说不是,又一会儿,来了一位中岁女人,衣服素淡,但是走来风韵犹存.乙又问,甲又说不是.又一会儿,来了一个乡下女子,自是一个小家碧玉,不施朱粉,天真烂漫,向他们微笑.乙准以为这就是了.甲又说不是.乙有点失望.正在他望眼欲穿的时候,走来一个腿如竹筒,弯鼻眯目的妇人,脖子下垂,肩背朝天,眼如白痴,欣欣向他们走来.甲就马上起来,向乙介绍.

  "这位就是我跟你讲过的美人."

  乙呆了一会,不胜骇异.心里称怪,脸上却不肯表情.

  "怎么?她不是非常美吗?你不喜欢吗?"

  乙只好摇摇头.于是甲对乙说:"那么,可知你也不喜欢毕加索了."我曾见"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吴稚晖嘲谑抽象画的打油诗:

  "远看一朵花,近看是乌鸦.原来是山水,哎呀我的妈!"我们可以下一转语,咏抽象派的女人肖像:

  "远看似香肠,近看蛋花汤.原来是太太,哎呀我的娘!"知足常乐

  每个人的客观条件和自身事物的不同,所以幸福的定义,只能限于个人主观,也就是只有心理感受的相关关系而已.

  一般世俗的所谓幸福,也就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愿望,最基本的该是健康长寿,其次是子孙后代的繁荣发展,再其次便是属于自己的财富,首先是属于本身的,不论穷富,人总希望能多活几年,世人所谓"好死不如歹活",那就是要健康.要永葆青春、延年益寿.其次是属于自己死后的幸福,也就是人生终极目的的幸福.

  因为传宗接代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不管自己终生荣辱,总喜欢能有出人头地的后代,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死后有个理想的接棒人,也是人的幸福.最后是财富,在物质欲望高昂的今天,没有人不以财富为最高幸福.过去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古谚,为财富而情愿牺牲自己生命,可知财富本身带给人们多大的诱惑.但事实并不如此,多少人却因为有多余的财富,而遭到无比的困扰和苦恼.

  其实,任何欲望带来的幸福,都会是空虚没有自信的.只有满足才是最高的幸福享受.世人所说的"知足者常乐",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非常充实,也非常可靠.因为幸与不幸之间,只隔了一层薄纸,而你本身就是那层薄纸,你认为那是幸福便是幸福,你认为那是不幸,便是不幸.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轻风茗月品女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