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1:38
意境.以前徐志摩译Florence城名为"翡冷翠".极雅而切当,因此城在意大利文是拼为Firenzia.然则Venezia(Venice)亦可作"翡乃翠".因旧惯,姑作威尔斯.
一进意境,又觉得意大利人的亲热古风了.我们一进旅馆,要上电梯,便有银发蓬松,明眸皓齿的姑娘,替我们开电梯,又进去指示我们按电铃,然后退出.大概因为看我们是东方旅客,不识此中关键,所以好意指示.原来她也是馆中旅客,这就可见他们的古风.回想可蘑湖滨的三姊妹,因为她们都是无事而笑,所以我叫她们为无端无缘无故的三笑姊妹.
大凡旅行异国,最重要还是礼貌人情.讲礼貌,当推英国第一.只要你摆出绅士派头来,不可逢人鞠躬拍马,他们就看得起你.逢人叩头,就要遭殃.若单说普通礼貌,伦敦的巡警(bobby)是有名的,看他们扶老携幼过街,就是孔老夫子也当点头.我们旅行游客,最重要是人家怎样待你.法国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完全不理你,也不歧视你.不理你,便自由自在,忘记是侨客.我经过巴西,所有的华侨都异口同声说,住巴西的好处,就是不觉得是侨民,不受歧视.法国普通商人就差了,常常礼貌有亏.所以今年法国政府明令商人,凡对游客都应当微笑一下.微笑多的还可受什么优奖.你想微笑而可由政府训令,怪不怪?法国社会是这样的.以前美国小说家詹姆斯(Henry James)以作家的身份,住法国不止十余年,而法国社会仍是插不进去,他们还在做路易第十四的梦哩!
威尔斯这个城,大家知道,就是水国.这就是马可波罗的老家.
马可波罗游中国,是忽必烈可汗(成吉思汗之孙)建都北平之时,是十三世纪.那时威尔斯的海运贸易,冠地中海,为热那亚的劲敌,所以极为繁荣.谁想他们会把一个商埠,整个造在水国里?这就把威尔斯变成世界惟一的水中城,又因为交通皆用水道,所以又演出世界惟一的刚朵拉gondola划船,为普通往来的工具,而成为此城最特别的风趣.你坐刚朵拉,看见沿街人家前后门就是临水.半夜开门,一不小心,就可以扑通落水里去.凡游威尔斯的人都不免惊奇何以有此现象,又何以不受海水潮汐之苦?平常海水涨缩高低,不过一二尺而已.房屋基址,大半用石,也有用砖头的.这样覆险如夷,居然存在七八百年以上.详细研究,此地原是平岛,海水不深.本城与外岛Lido之间成一海湾,但是前后通海.就这海湾也是水浅.渔人用长篙在水中捞蛤蜊,可见得也只是八九尺深.况且现在仍有沙汀渐渐出水.这就是这水中城成立之原因.这样通衢小巷,到处是河漕.水道与水道之间,也有陆路,也有大街小巷及广场.因为全城是水道,陆路每一百步便有一道石桥,下通舟楫,所以凡驾驶汽车来此城的,都得将汽车停在特别的汽车站.你想,在今日世界,在城市街中可以逍遥踱步,不避汽车,已经是梦想不到的幸福了.街道铺石,极其清洁,没有纽约的到处狗屎,也没有中国的到处吐痰.吐痰这事,完全是习惯而已,毫无必要.住美国久的中国人都已改过来.我希望未改以前,至少要吐痰,应取偷衣方式而窃唾之,不可一呼一吸扬眉吐气而吐之,惊动全室的人.
且谈此城有名的刚朵拉.刚朵拉长约三十尺,宽只六尺,前后翘起,离水数尺,中可容七八客人,真是古色古香,舟子只一人站在船后高处,连一枝长棹.因为立处在船尾挺出的左方,所以看来昂藏矫健.头戴草笠,膂力刚强,肌肉饱硬,凡喜欢安东尼昆或威多麦丘的美国姑娘,看了简直可发昏.又这类舟子(名为gondoliers),很多声音洪亮,意国又是歌剧产生之地,所以又有乘船夜游之风,一面坐船,一面可听舟子唱俚曲.听那洪亮的歌声在湾街曲巷中回响,就可消魂.你要扣舷和之也可以.他单靠一枝长棹,在船之一旁运用驾驶,实在不易.所以插棹的棹木,是弓字形,常用棹代篙激水,可以左右自如,自从汽艇通行以后,自然人工不敌机器,普通载客皆乘汽艇,又便宜又快.但是刚朵拉仍然是刚朵拉,他的古色古香,仍为游客所欢迎.借我机器,还我人生,这是现代人的大问题.
上文讲到意大利人.意大利北方人及南方人,性情各别.北方如米兰及都灵是实业区,工厂多,商业盛,南方则穷而懒,懒而乐.南方那波利一带居民常是这顿饭管不到下顿饭,但是他们处之泰然.说得好听,便是安贫乐道.我曾在那波利码头,遇见一个穷妇带三数小孩坐在地上晒太阳.她看见我手带照相机,笑嘻嘻叫我给她的小孩照相.我以为她要我赏点钱.出我意外,她倒不是这样,就是这样自已高兴而已.我错认她了.那波利就是苏菲亚罗兰发祥之地,所以她扮那波利的撒泼赤足贫家女很好,扮贵妇就不行.这城人懒而乐,因此扒手就多了.大概扒手成功,也是乐事,这自不必说,这就是那波利人的可爱处.
因为南方穷,所以美国的意侨大半是南方及西西里岛去的.美国人以为意大利人都是矮而胖,其实不然.北方女子就是身段袅娜.我在翡冷翠看过几位鹅蛋脸的女子,正像达·芬奇(Leonardoda Vinci意大利画家,一四五一--一五一九年)的圣母像.她们虽然烂漫天真,仍有她们幽娴的风度.凡是女子,风度要紧.阴阳倒置,总是寒碜.我想女子略带含蓄静娴,才有意思.这如唐诗,可以慢慢咀嚼.美国女子,就如白话诗,一泻无遗,所以不能耐人寻味.凡住美国久的人,都觉得如此.女人与男人平等,谁不知道.但是锋芒太露,风韵就少了.我曾一次,应朋友之邀,得在纽约朋友家里的晚上,见到英国哲学家罗素.这自然是难逢的机会.谁知道这位罗素的新夫人太不自量.凡人家问罗素的话,她抢着代罗素回答,想出风头.谁要听这罗素新夫人的话?因此罗素也就不说了,大家气得唇干肺炸,敢怒而不敢言.
杂谈奥国
这回我们由威尔斯北行,游奥国十天,经过卡斯登汤山,维也纳及萨尔茨堡(Badgastein,Vienna,Salzburg).大抵庐干以湖胜,威尔斯以海胜,卡斯登以山胜,维也纳以城胜,而萨尔茨堡不大不小,又兼众长.出萨尔茨堡城二十哩,又是湖山胜地,即着名的萨尔茨堡湖区,Salzkanunergut.五湖相连,真是范蠡西施可以终老之地.维也纳本是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几位大音乐作家旧地.萨尔茨堡又是莫扎特的本乡.每年八月举行莫扎特音乐大会,全世界崇拜莫扎特的音乐家,由维也纳各处来此演奏,在欧洲大陆闻名已久.
卡斯登是全欧有名的汤山.很多上年纪的人每年来此汤浴.汤水含有镭锭质素,在医生填密监视之下治疗,入水时间及水的热度,皆由医生派定.据说,经过两三星期治疗以后,效验卓着,肌肉骨节肝肠脉络,皆得益处,其效验常有一年半年之久.在治疗期间,饮食散步又受医生指定.在此千峰云起十里翠屏的山中,松间沙路行走,自然身体舒服,心地冰凉.就没有镭锭汤浴,也可以荡涤城中一切的龌龊气.我们来此,本不在浴,来时遇见潇潇暮雨,流檐残滴,也就觉得束缚,真正"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已催",所以第三天便走了.
维也纳是我旧游之地,所以风景区也不去看.鹿泉宫(Schoen-brunn)是十八世纪奥国皇家最盛时代女皇玛利亚·蒂蕾莎(Maria-Theresa)的宝宫,收藏不少中国瓷器,这也可以看出康熙、乾隆时代,欧洲崇拜中国丝绸瓷器的风气.奥帝国在往时强盛无比,其幅员包括今日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及德国南部.甚至一时意大利的米兰也被占领.所以我们明白南斯拉夫中小国(Montene-gro译义为黑山)太子被刺,能够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拿破仑征服欧洲,也以奥国为对象.拿破仑亡,欧洲保存五十年的和平,也全靠维也纳会议之力,政治重心仍在维也纳.第一次大战完,德奥失败,奥国这语言民族混杂的帝国,始瓜分为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但是哈浦斯堡(Hapsburg)皇朝统治东欧有七八百年之久,皇亲国戚与欧洲各国皇室缔结姻缘.法国路易第十六的皇后,在革命时被斩首的Marie-Antoinette,便是玛利亚·蒂蕾莎的亲女儿.所以哈浦斯堡的姓氏,叫得震天响,比汉、唐皇室还煊赫.现在维也纳城可以看到,凡此皇朝子孙的尸骸葬在卡布新僧院礼堂(内有十二位皇帝及十六位皇后及一百多位公爵的石棺),皇族的心肝另有铜瓶保存在欧古斯丁僧院礼堂,而五脏又在斯蒂凡大礼堂地窖中保存.可见哈浦斯堡皇家的肝肠心脏也都宝贵.我不去看那些,只在城中多瑙(Danube)河干与至怡钓鱼.但是毫无成绩.
我们的目的地是萨尔茨堡.萨尔茨堡襟山带河,是全欧最美丽的名城之一.我每次来此,总是留恋情江石桥,都是旧相识.这回又逢莫扎特音乐大会时间.一次我在彼得礼堂礼拜,不买门票,听到维也纳歌队及萨尔茨堡管弦合奏,在半空中琴台奏起来,真是一生难忘的经验.普通的礼拜堂,只有大风琴,没有提琴,是传统使然,全无道理.因提琴及管弦,沉重不如风琴,而悠扬过之.这回总算饱享耳福了.也看过一次世界有名的傀儡戏,演的是莫扎特IlSeraglio的歌剧,只是傀儡代人登场而已.
莫扎特就是萨尔茨堡,萨尔茨堡就是莫扎特.莫扎特(1756-1791)是个天才,而且是个神童.他父亲是音乐家.他六岁就开始作曲,八岁已经有好几部作品.后来父亲让他到罗马.他在梵蒂岗小礼堂Sistine Chapel听过一次圣曲回来,真是过耳成诵,原原本本将那圣曲写下来.当时也曾受主教及皇帝的宠遇,后来新任皇帝,不大睬他,萨尔茨堡的新主教又妒他的才,与他为难.他一气跑到维也纳去着作,维持生活,真是潦倒不堪.他的杰作是此时所写的,虽然拼命创作,但是穷得不堪.三十五岁便天亡,葬在贫民公墓,到现在他的坟墓还是无法发现.大概天才憎命运,比比皆然.贝多芬、舒伯特都是如此,舒伯特夭,而贝多芬聋.上天对天才不应有恨,何以必使偃蹇困终身?贝多芬自序一篇文章《Heiligenstadt Testament》读来叫你流泪.城外约二十英里,便是莫扎特母亲及姊姊所居的小镇St.Gilgen这是在上文所说五湖之一,一路尽是芳草绿茵.小镇在湖边,断云依水,空翠烟霏.此地的山秀媚而不雄壮,是一副天然的倪云林画,真真是凭吊天才之地.城中有一小小的莫扎特铜像,下有十二小鸟在那边饮喷泉水.该像不过高二尺,莫扎特在拉弦琴.但是姿势非常动人.吾向不善流泪,到此也泪流了.他的音乐是那样细腻缠绵,是含泪而笑的一种.
说起莫扎特,曾引出一个小故事.听说近今有一个十岁儿童,写信给一位音乐大师,请他教他作曲.大师说:"你十岁小孩子,怎么想作曲?"小孩子答:"莫扎特八岁就已经会作曲.我为什么不能?"大师回答:"但是莫扎特并不需要请教人家啊!"萨尔茨堡女人的腿真美.你不看也得看.我与翠凡过街,红灯亮时对面的行人都站齐;绿灯来,所有的腿一齐动,惹人注意.真是丰瘦得中,足踝特细,我们因此特别注意,觉得就是胖妇,上身肥壮,两腿依然丰满得中,有和谐的曲线,没有例外.他城便常看到足跺臃肿的女人.这种广如竹筒的足踝只有现代画家才能赏识,是毕加索(Picasso)的作风.
为什么足踝如竹筒,而眼神如白痴,才可入画呢?这须让毕加索一派的人去解释.有一故事,话说巴黎有两位男人.一日甲对乙说:
"你要恭喜我.我昨天交到一位美如天仙似的女朋友.""真的?你可以介绍给我看吗?"
"当然."
"什么时候?礼拜六中午,就在那咖啡馆好不好?""我准时必到,没有问题."
星期六中午,甲乙又到咖啡馆等那天仙似的女人.
"你真爱她?"
"真的.你看见了就同意."
不久,有一位漂亮女人经过.打扮得非常入时.乙心里狂跳,问是她吗?甲说不是,又一会儿,来了一位中岁女人,衣服素淡,但是走来风韵犹存.乙又问,甲又说不是.又一会儿,来了一个乡下女子,自是一个小家碧玉,不施朱粉,天真烂漫,向他们微笑.乙准以为这就是了.甲又说不是.乙有点失望.正在他望眼欲穿的时候,走来一个腿如竹筒,弯鼻眯目的妇人,脖子下垂,肩背朝天,眼如白痴,欣欣向他们走来.甲就马上起来,向乙介绍.
"这位就是我跟你讲过的美人."
乙呆了一会,不胜骇异.心里称怪,脸上却不肯表情.
"怎么?她不是非常美吗?你不喜欢吗?"
乙只好摇摇头.于是甲对乙说:"那么,可知你也不喜欢毕加索了."我曾见"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吴稚晖嘲谑抽象画的打油诗:
"远看一朵花,近看是乌鸦.原来是山水,哎呀我的妈!"我们可以下一转语,咏抽象派的女人肖像:
"远看似香肠,近看蛋花汤.原来是太太,哎呀我的娘!"知足常乐
每个人的客观条件和自身事物的不同,所以幸福的定义,只能限于个人主观,也就是只有心理感受的相关关系而已.
一般世俗的所谓幸福,也就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愿望,最基本的该是健康长寿,其次是子孙后代的繁荣发展,再其次便是属于自己的财富,首先是属于本身的,不论穷富,人总希望能多活几年,世人所谓"好死不如歹活",那就是要健康.要永葆青春、延年益寿.其次是属于自己死后的幸福,也就是人生终极目的的幸福.
因为传宗接代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不管自己终生荣辱,总喜欢能有出人头地的后代,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死后有个理想的接棒人,也是人的幸福.最后是财富,在物质欲望高昂的今天,没有人不以财富为最高幸福.过去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古谚,为财富而情愿牺牲自己生命,可知财富本身带给人们多大的诱惑.但事实并不如此,多少人却因为有多余的财富,而遭到无比的困扰和苦恼.
其实,任何欲望带来的幸福,都会是空虚没有自信的.只有满足才是最高的幸福享受.世人所说的"知足者常乐",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非常充实,也非常可靠.因为幸与不幸之间,只隔了一层薄纸,而你本身就是那层薄纸,你认为那是幸福便是幸福,你认为那是不幸,便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