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7日 09:41
下班这都是劳模,扎一头就走是先进。多好的日子,就是离天子远。什么,天子要来这办公,姥姥呀,世界怎么这么不公平,天下这么大,偏偏来我家。
也有清水衙门,一年也不见油水。人家更没事,有事也不办。班也不上,卯也不点,就在家守着老婆哄孩子。顺便养一群母鸡,下个蛋孵鸡仔,也能买点零花钱。
一听平王换首都,这些人也唉声叹气。
这些都是小事,只要懂得规则,平王来了暗号照旧。真有一件事头疼,那就是竞争上岗,重组整合。
洛阳虽然没有镐京政府那些部门和职责,但是,还是有三分之一的重合,这重合就会面临下岗的问题,没有位置下岗,或者一把手改成副职。如何是好,洛阳在哭泣。
老百姓也烦,托老婆带孩子,这么多人一起进城,我们生存空间就小了。以前一条街狗肉馆就一家,这回好,来了三家做这买卖的。那位说了,消费者不也多了吗?买卖不是更好做了吗?理论上成立,是这么回事,关键,看问题一定要看本质,镐京来的这些平民,手里攥着一把白条,穷的就剩眼泪了,拿什么消费!据说,洛阳居民还要捐款,捐的钱一个是给平王零花,一个是准备建住宅,这么多人,不盖房子上哪住?泥瓦匠和工程队高兴,又有赚头了,别高兴的太早,等到工程竣工结算,都哭了。政府没钱,先欠着。
百姓别看人多,人多也是弱势群体,只有服从的份儿。洛阳旧官员,是真闹心,纷纷托关系,为自己找个位置。不说别人,洛阳警察局局长就犯愁,镐京也来了一位,接下来谁当一把手?那一片红灯区月月进贡,西街的赌场到日子分成钱就送来,就连小偷不上银子都不好使,靠工资奖金,这日子没法过。要疏通,一定不能丢了位置。
洛阳守备部队司令员下手早,听到信,礼品就送去了。送给谁了,保密。肯定是说话好使的人,天子信任的人。平王来到后,这家伙真就坐稳了板凳,只不过这次换了个职务,卫戍区司令。都一样,很满意。
卫戍区有多少人多少兵?那家伙,一箱子一箱子的花名册往朝堂上搬。人少没意思,我吃啥?就靠空饷了。
这样的事太多,看自己本事。
搬新家要温锅,民间习以为常的习俗。一条鱼一扎葱一捆粉条,寓意吉祥。大家小家一个道理,天子也是人,也讲究这个,讨个好口彩。
普通百姓肯定不理这事,理这事的都是有实力有目的的诸侯。
各路诸侯尽显自己的孝敬,东西源源不断送达洛阳,给天子新家送上祝福。
真有横的,不捋平王这胡子。平王在洛阳住了很久,这东西也没见一点。开始平王以为道远路不好走,过些日子就到了。一等不来二等不来,平王估计路上被强盗土匪劫了去。我就这么点背,收点礼也有打劫的?派个人探听一下,消息回来,说人家打根上就没准备礼物。
平王不高兴了。我都穷成这样,你还这么吝啬。太不像话!
这位诸侯是谁呀?楚国!天下诸侯就楚国没有表示!
楚国也叫荆国,荆楚大地。
这就不对了,是瞧不起我还是不在乎我?平王不痛快,放出话来,要杀一儆百。拿村长不当干部,我落魄是落魄,可还是大周的天子,不带这么玩的,妈的。
平王准备教训这个藐视他的楚国。
大臣们在一起议论,不能打,打啥?我们刚搬来,家还没安顿好,还在搞装修呢,哪有时间陪大王玩。仗一打,工作就紧张起来,哪有时间干私活。最好别打仗,再说我们大老远搬家就是不想和姜戎发生战争,那面没打这面打,有病这是!
商量妥了,统一了口径,大家一起劝平王:大王,我们刚刚稳当点,不适合再动干戈。这个楚国,是个蛮荒之地,那人的思路和正常人不一样,都拧着。当年宣王征服了这个地方,对他们进行了普法教育,文盲也认识了简单的字。宣王看见荆楚之地那么落后,穷的连贼都哭了,宣王也心酸,隔三差五变通地还拨点款,资助基本建设。按照惯例每年的贡品就意思一下行了,送点什么,送茅草!送多少?送一车。回去的时候宣王还把空车装满,带点土特产给楚国这位穷诸侯。我们用茅草在每年一次的祭祀活动上,发挥点作用。用茅草过滤酒浆,然后祭祀先祖。现在要是去打他,在舆论上就显得低一些,天下会拿先王和您比较,怀疑您的气度。
平王听大家说的有理,关键是牵扯到自己的人品,这是最大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