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重生 > 陇上梅

正文 打或不打

书名:陇上梅 作者:湘江伊人 本章字数:2803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26日 19:17


与南方的姹紫嫣红不同,西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的晚。

虽已是三月,那风刮在脸上仍是彻骨的冷。积雪在悄悄地融化,每天早上,不经意间,总能发现一些变化:远处萧瑟黯淡的大雪山慢慢点缀了些绿色,不久之后,那里将会开满火红的杜鹃花。院子里,梅花已谢,开始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苏将军比以往更忙了,两三日不着家是常有的事。

是啊,冰雪消融,匈奴人又该蠢蠢欲动了。而他,作为沙海的守城主将,自然得用兵布防,以防匈奴的随时入侵了。

上午,在府里溜达了一圈之后,我决定去书房拿几本书来看。

住在书房旁边的好处便是,随时都可以拿几本书来解解闷。

春节早过去了,两个小家伙的生活步入了正轨。京城里的府邸他们暂时是回不去了,苏将军便为他们在沙海城物色了一个先生,专门教习他们的课业。

私底下,苏将军也曾问过我,是不是也要延请先生。想到我在那个世纪就已经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眼下还要跟人学习之乎者也,我就不寒而栗,于是,我婉转地谢绝了。

四书五经是不要学习了,女红却是怎么也逃不掉的了。整个将军府里,要数翠云的针线活儿最好,于是苏将军就把教我女红的任务交给了翠云。

每天早上,翠云便会拿了针线簸箩来我的房间,教我一些简单的针线活儿。

我在这方面天赋全无,看着翠云灵活地穿针走线,我艳羡不已,轮到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简直就像是在自残。那细小的针也真是不长眼,总往我的手上对付。

看着我那满手的针眼儿,向来冷静自持的翠云也忍不住笑弯了腰。

好在,翠云也不是那么死心眼儿。练习了半个时辰之后,她便放我自由了。而我,则会在院子里四处逛逛,逛累了,我就会到书房拿一两本书来看看。

将军府里的下人并不多,平日里的规矩也好。大家一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少出现几个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闲聊的情景。

一路上静悄悄的,待到快到书房的时候,我却听到了争论的声音。

带着强烈的好奇,我快步朝书房走去。刚踏上台阶的时候,苏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闪了出来。

“大小姐,”苏平为难地看着我:“众位将军正在书房议事!”

我“哦”了一声,明白了膝前听到的争论声从何而来。于是我笑着对苏平道:“不碍的,我原想来拿几本书看,既然爹爹有事,我下午再过来吧。”

苏平尴尬地嘿嘿一笑,不再言语。

“苏平,去拿一壶热茶来!”刚刚转身,我就听到了赵纶的声音。

苏平应了一声“是”,转身便离开了。

“榆生!”我站在梅树下,微微笑看着赵纶走了过来。

前几天,赵纶悄悄告诉我,庆王爷已经同意了我俩的事情。再过一段时间,他便会着人来向苏府提亲了。

赵纶说这话的时候,满心满眼的喜悦。而我,这几天也一直为这个好消息而欣喜着。

“你快进去吧,免得怠慢了那些将军。”我笑着示意他不必过来。

赵纶往身后看了看,然后又看看我,终是点头道:“我等一下就过来找你。”

没过多久,赵纶便喜气洋洋地踏进了我的房间。

“苏伯父说了,先休息一会儿,中饭过后再议。”赵纶抽掉我手中的书:“榆生,陪我说会儿话吧!”

赵纶的样子像极了讨要糖吃的孩子,我扑哧一笑:“好吧,说什么呢?”

赵纶歪在我的身边:“先给我揉一揉吧,争了

一上午,比打仗还累!”

我笑着为他揉捏着双肩:“是在为匈奴人而烦恼吧!”

我的房间离书房并不远,时不时的,我就能听到匈奴两个字,估计他们讨论的事情与匈奴有关。

赵纶拍了拍我的手:“好婆娘!”婆娘是沙海城附近的庄稼人对自己妻子的称呼。

我一把在这个油嘴滑舌的家伙背上狠狠掐了一下,赵纶吃痛地:“榆生,你下手好狠!”

翻过身,他突然道:“榆生,如果是你,匈奴人突然向你示好,你是接受还是拒绝?”

示好!我没听错吧!记得在左贤王庭的时候,且莫车就对我表达了他对汉人的深深蔑视。在他的眼里,汉人只有攻打才能使其屈服,眼下这匈奴人怎么会突然向汉人示好了呢!

“不会、、、有诈吧?”对于军事,我一窍不通,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

赵纶笑了:“匈奴大单于突患重疾,匈奴王庭突然陷入一片混乱,大王子和二王子为争夺单于之位,已经由暗斗变为了明争。为了争夺单于之位,大王子已经主动向我父王示好,他派人告知我父王,只要我们助他一臂之力,他便会主动向我大赵俯首称臣。”

原来如此!

“怎么助他一臂之力呢?”我问道。

“派兵攻击右贤王庭,因为左贤王是二王子的亲舅舅,他肯定是站在二王子那一边的。”赵纶道。

“那、、、你们的决定呢?”我再一次问道。

赵纶叹了一口气:“已经争了一上午了,还没有得出结论呢!”

突然,他双目炯炯地看我:“榆生,你也曾熟读兵书,此事你的见解如何?”

我刚想反驳“我何曾熟读兵书”,脑子在突然间想到了一件事情,便噤声不语了。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主修的是中文,选修的课程却是历史。在学习汉朝历史的时候,当时那个历史系的教授曾对我们侃侃而谈。

“游牧是这样一种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哪里能够养活牲畜就迁往哪里;依靠肉和奶解决大部分食品,然后用毛皮、肉食和奶制品与农耕民族交换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谷物。如此,游牧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牲畜,一切都来源于牲畜。因此游牧民族在人类的农业文明时期也必须保证和农耕民族的贸易,对外依赖性较强。但是游牧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不稳定,一旦有旱灾或者雪灾造成牲畜的大量死亡,就意味着生存的危机——肉和奶制品不象谷物那样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由此可看出,游牧民族的软肋在于人口稀少、物资匮乏。汉族要战胜游牧民族就适合采用‘因粮于敌’的战略思想,掠夺其有限的物资、杀伤其民众。缺少牛肉和羊毛的游牧民族绝无能力熬过西伯利亚的寒冬,到时其不是远遁西域就是南向称臣,融入汉族。如此,边患自解。”

《史记.匈奴列传》中曾提到汉时的卫青和霍去病击打匈奴的特点:不重在杀人多少,而是重在消耗敌人的生产资料基础,给敌人的经济以重大打击,并重在获取敌人物资,使敌人失去生存的基础。从而打败敌人。

眼下是匈奴内忧外困之际,不趁机出动出击,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于是我道:“打!怎么不打!对于匈奴,严防死守只能永远处于被动,只有主动进攻才是获胜之道。既然匈奴人自己都喊我们进攻了,我们何必还那么客气呢!打了左贤王庭我们便直取匈奴王庭,让匈奴人没有喘息之地,然后便可让其乖乖俯首称臣!”

赵纶哈哈大笑:“榆生所言甚是畅快!”

我嘿嘿一笑,转眼就见苏将军正站在门口,也不知道他到底在那儿多久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