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6日 10:39
吃俭用的从嘴里抠出点粮票换成现钱给那个女孩子买衣服买鞋,可惜人家是家里娇生惯养的老小,而且他爹是生产队里的会计,根本就看不上我们这样的穷人。从民教班回来,娘四处托人给二哥介绍对象,二哥总是借口忙,从来不看人家女孩子一眼,爹和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可是我觉得二哥就不是个糊涂的人,你别看他平时埋着头只知道备教案改作业,但是他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日没夜地干着工作,教学成绩遥遥领先。果然很快他就升任我们学校的校长,得了县里的大奖,连乡上的领导都来我们学校视察,组织其他学校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学习先进经验。不久,二哥就被调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去当教导主任,看着二哥还蛮有前途,跟二哥处过对象的那个女孩子终于回心转意了,同意了和二哥的婚事。
娘觉得二哥的婚事应该办得扬眉吐气,因为二哥是娘的孩子中最出息的一个,这辈子她也就这么一个有望光耀门楣的儿子,而且还娶的是生产队会计的小闺女,不办得热闹点亲家那也过不去。
于是,我长到13岁都没见过的盛大的婚礼就这样在我家开始筹办。娘把家里的一间南房腾出来,用报纸扎了顶棚,墙上也糊了白纸,打扫得焕然一新,再贴上娘亲手剪大红喜字,还有姑姑托人从大城市捎回来的明星画,新盘的炕上铺着崭新的黄灿灿的席子,娘用新棉花絮的大红的缎面被。我忍不住偷偷跑进去摸摸墙摸摸被,这简直就是天堂,新来的二嫂,该有多高兴!
不久,二嫂娘家陪的两个大皮箱也被拿来放在南房里,玫红的箱面,黑色的皮扣子,箱子边上镶着银白色圆圆的钉子滚边,里面是用桃红色的料子做的,箱盖的里面还有一个小兜兜,可以用来放贵重的东西。
婚礼的日子快近了,我们这的农村把家里办红白喜事叫过事,办红事叫过红事,办白事就叫过白事。过事的前两天就要请厨师来张罗过事用的食材,等菜都买全了,拿回家了,村子里来灶上帮忙的女人就到家来,剥葱剥蒜,洗菜切菜,蒸馒头。
一大帮女人要忙上三两天才能准备好过事三天要用的材料。等婚礼开始了,亲戚们到齐了,就可以开始上菜了,一般第一道菜就是萝卜菜汤。青头萝卜切丝,加上各种佐料在锅里翻炒,然后加肉汤熬制成满满一锅汤,上席的人人人一碗,再泡上馒头,就着凉菜,别提有多香了。
二哥的婚礼办得大,请了好多人,第一次开席一般就是新娘的娘家人,还有贵客,其他坐不下的亲人就先在边上休息,好久没见的亲戚们拉拉家常。萝卜菜汤上桌了,就该上凉菜了,地里最容易摘到的青菜,再配上点豆芽,洋芋丝,就成了农家凉拌拼盘,也是男客们下酒的好菜。有时候凉菜外面再齐齐地码上一层自己压的花肉,一盘荤凉菜就可以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