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年12月31日 17:18
,由心欣赏,寄予厚望。仅观文笔,必定满腹经纶;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不轻易下笔,可见行事慎重。
题出,卓素颜颦眉沈思。少时,蘸墨落笔。“青天永立坐明堂,万里山河慕月盈。走尽人间知冷暖,挥洒墨色绘冥清。周全社稷多思量,不事权臣解世情。指点乾坤文武治,年华莫负事躬行。”词成,手卷乃自观。无差落,方署名。敛袂归案,三题毕,唯馀太息,只待放榜见分晓。取格如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知不觉末题已出,颜雪澈整理思绪,治国之道?此题范围甚广,应是较好回答的,于是洋洋洒洒写起来。“《安国荣·文武德仁》,天下自古几逐鹿,烽硝神州几易主。兵戈相向空屠戮,昌国良谋谁曾悟。文以家和民情茂,武使定国震胡虏。德将安邦人乐助,仁且兴稷何来怒。”
待墨迹已干,颜雪澈大步走向考官,交卷,还不忘盈盈一笑,遂离开考场。
小憩,泠泠的声音在慕容漓湘耳畔响起,抬眸,已是第三题,看了端坐在上的她,垂眸,这诗词对己所言,并非难题,然治国之七律,终是最后一场悬殊,也许就此别过了,或者前途未卜。慕容漓湘思忖良久,待饱满的墨汁滴尽,复而挥笔而蹙。“今朝同去笑风平,晚籁息声不夜明。堂庙威城安自在,师催文儒教人丁。夕有李氏居高听,文武贞观踏歌行。若论苍生归何意,开言广路纳真经。”
此时,慕容漓湘已无心查阅,待得墨迹干,方呈上,离去,暮色四合,回眸再望这文延殿,不似来时那般晃眼。
谁人能读懂那江南水乡的温柔里,隐藏着怎样的情绪,谁人能读懂那风流不羁的少爷,眉宇间的隐忍。宇文慕寒不加思索,落笔即书。“《七律和仁》,残阳落雪映孤舟,怅望纤夫百步遥。运河之水载炀郎,落得美人带笑闹。一曲离歌隔岸唱,此起太宗清泪烙。亦载亦覆至江南,和仁印心朝代了。”
终是最后一题了。黑丰息轻呼一口气,复又将考题重审了一遍,眉间微皱。治国之道作诗啊!这可有些棘手,念罢,嘴角微扬,暗忖这考官出题真是有特色,思量片刻,遂提笔而书。
“江海善下故成王,圣人言下则欲民。牝常以静胜于牡,大国下流为之赢。道佐人主弃兵强,德治天下抚心宁。侯王若能守道常,万物将自于臣宾。”一气呵成,停笔,黑丰息再慎审了一遍,遂交卷于考官,复而望向窗外的骄阳,暗叹真是个好天气啊,等会儿去找大哥好好喝上两杯。念此,嘴边不经意又勾起一弧度。
云紫娟侧眸望侍香,时辰已到,起身,抬手轻挥,示意侍从收卷。回身举步,环视考生,皆已答毕于座静候,接过侍从收集之卷,顾盼有神,出口道:“时辰已到,请到科举院外静候佳音。”言罢,转身,缓步出殿门。
待查阅并承上启报后,揽胜阁公布榜单。另告示:南宫墨云,无由缺考,隔年不得应试。
元兴九年文举金榜,“状元——卓素颜,榜眼——黑丰息,探花——慕容漓湘、颜雪澈,进士——宇文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