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灵异推理 > 花香新娘

正文 [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

书名:花香新娘 作者:蚂蚁小角牛 本章字数:3242

更新时间:2011年06月06日 18:48


五十二

听到杨静这样说。杨杨感触道:

“内心纠结的事情,真要是做到坦然面对,真就是件很难说得到做得到的事情。真就是道理好说。心坎难过。在矛和盾之间来回拔河。费力又吃力。有首‘往事难忘’的歌,歌词里不停反复的唱着;告诉我那故事,告诉我那故事。听着好伤感的,伤感得有点绝望,感觉那歌唱的就是自己。

有些事,有些人储存在思想里,记忆里。可记忆真就是痛苦和欢乐的共同体。希望记忆里全是欢乐,临了才发现当记忆里的欢乐打开时,连同无法面对的痛苦也同时挤进来了。而那痛苦远比欢乐来得要猛烈的多,不期然猛拉开那扇记忆的窗。或者根本就是像只饿狼蜷伏在角落里,伺机窥视着你,随时窜出来击痛你,撕咬你。”

杨杨说到此,嘴里吁着长气。

听得杨杨如是说,杨静苦笑。停了会才说:

“唉!真就是爱和恨杂沉在一起,难辨又难分。真真正正是‘剪不断,理又乱’。心!心病!心病难医!人是世间思想最为复杂的动物,很灵魂的生灵!”

五十三

杨静叹气。过了片刻道:

“内心的挣扎过程,情形,犹如战斗片里攻不下的堡垒,一次次冲锋,一次次给败下阵来。精疲力竭,沮丧,挫败。”

杨杨看着火堆思想着:

“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去揭开疮疤且去研究那疮疤。我——我是选择逃避,不去面对。”

杨静道:

“不然又怎样呢?不学着去面对就会一直痛苦,纠结。于其一直给痛苦纠缠,到不如去面对了。让心里的风暴藏起来不是没有风暴,而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越长越大。问题越积累越多,像滚雪球似的,不是更难去解决吗?

不过到是在那一次次的挫败里,内心给打磨得有了硬度。脆弱里缓慢的去面对自己不愿,不敢面对的真实。真正能迈过自身这道心坎后,面对发生过的事情就变得理性了。为了能更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不愿面对的事实。努力的去听教授的心理学课程。读‘佛洛依德’心里学著作。试着用平和的心态,理性的角度去看妈妈,爸爸。从爸爸的角度看妈妈,从妈妈的角度看爸爸。竭力让自己去走进爸爸的内心世界。用妈妈的视角看事情,在能想到的范围里面和他们的内心,一一对话。不断的否定,肯定那些曾经,可能发生在他们内心里的事情,尽量不带任何情感的还原真相。做着大量的笔记,这当种又加进自己的分析。分类列表,对比。”

“哦!噢!这么的复杂呢!到是让人给想到了侦探学。”

听得杨杨忍不住这么说。

杨静正色道:

“心里学和侦探学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一个好的侦探,他必定是个好的心里学者,且自身有较好的心里素质。心细如发,勇于探索。在眼花缭乱的假像里去探求真象。难道不是吗?”

杨静说着看向杨杨。杨杨思索的眼神看着杨静:

“这样说到是也入理。不过,又有谁人会从这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家事呢?不给感情的视角左右着视线,不从自我的视角看问题呢?到是——”

五十四

杨静道:

“我在做节目时一直在细心观察发生的家庭问题。我发现,实际上是情感的世界里往往是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的。爱的付出里,总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总是在计较,报怨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在这种计较里,往往忽略了珍惜了多少。一起相处的两个人的世界里彼此尊重了对方多少。相爱的两个人以婚姻方式走到了一起,总以为有大把的岁月可供挥霍,不再用心去珍惜。日积月累里,矛盾出来了。男人的粗心大意,女人的敏感多疑。往往是女人抱着小小的怨气,叨唠叨唠的。两者争吵里女人往往只记得男人做过的坏事,把那坏事件用放大镜无数次的放大,自己臆测的事情也拿来说,说了多次后臆想的变成真实起来。男人不知女人这样的报怨是想引起男人的怜惜。往往烦躁。会想,我就奇怪了,不知为何怎么又伤到她了,和她在一起怎么就没法相处了呢!?说也不行,不说也不行。理她也不好,不理她也是不好。到是怎么行!怎样做才是好!

还真是纳闷儿了,她真就是怎么变得这样子的不可理喻了呢?还是不要理她,不要招惹她的好。于是,冷战的开始。”

杨静说到这里,忽然笑着说:

“哦,杨杨不懂的。杨杨还小呢!”

杨杨挠着头笑道:

“呵呵,还真就蛮复杂,满——”

杨静转了话题:

“当做完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后,我确认妈妈是死于抑郁症。当然,不能说爸爸没有责任。他肯定是一度影响到妈妈的。仔细分析,妈妈的性格里大有林黛玉的遗风。多情,聪明,敏感,又多疑。她无疑是极有才情的。观察事物极为剔透的一个人。爸爸小小的不耐烦都会给她带来莫大的伤害。而她是那么要完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心里小小的不忠呢!而她又是极宅的一个人,有事一向闷在心里,不去对外人说的。或者是很要好的同事也不去说,况且新搬家,新环境让她远离的知心的同事,陷在陌生里。有事独自闷想,对自己自说自话。每每认可的事总是能对上号入了座。这让她更加的绝望。让她到了神经质的状态,把真实加进了想象,双重的在她的思想里演示着。想像的画面像节拍器一样不停的在眼前摇摆。过度的思想让她夜不能寐,日不能思,极端脆弱。情续已是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她走不出自设的圈,又无法面对。她在日记里这么写:

‘死的可怕是源于活着是可爱的,幸福的。如果活着没有可爱和幸福可言了,死又有什么可怕呢?在我看来,死在这个时刻到是变成了可爱了!’

妈妈是何等聪明的女人。她同时也陷入了聪明女人的悲剧里,活得太过认真。太过认真不免对事对物就太过较真。可是家偏偏不是讲理,较真的地方。她便寻求解脱。她解脱的方式便是结束生命。

而现实生活里,爸爸不是宝玉。肯定做不到宝玉多情的回应。我又在想,便是宝玉和黛玉两人,再怎么心有灵犀,当他们真正走到一起,他们又能走多远,坚持多久。他们真的要不食人间烟火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也很是怀疑作者对此也是否定的。便杜撰出个大观园童话。最终黛玉死在大观园,童话初始的地方。而黛玉的美自始之终是一种病态的美。不入凡间尘世的。想来凄美绝伦到极致的东西必是病态的。必不是尘世俗人所能拥有的。黛玉和宝玉那样凄美的爱情在现实世界是无法按放的。是超出五行之外的。

爸爸不过是尘世里一个自私的男人。他要生活,奋斗,改变。他无法回应妈妈需要的爱。他们的内心世界出现的爱的偏差。事实上他们的爱情起始时就是有偏差。不过当年爸爸努力的回应妈妈,他回应的费劲又吃力。犹如生手拉胡琴,总也拉不到正弦上。他肯定是沮丧的。爸爸或许终于发现,妈妈是他仰望天空的仙子。他怎么努力也是够不到,跟不上妈妈的节拍。他选择了逃开。

就拿妈妈总是包饺子给爸爸吃就能看出来。妈妈对爸爸的情感还停留在他们初始的状态。爸爸爱吃饺子是因为当年生活在农村,很困难的日子里,饺子是他童年在节日里才得已吃到的。

饥饿中的美餐是分外香甜的。就像《芋老人传》里那个饥饿的书生觅食者。生活条件富足后,还要天天吃饺子,就是要倒味口了。而山野村夫芋老人知道的道理,妈妈不知道。聪明如妈妈,功课成绩再好,确是现实生活里的呆子,不知变通。

说实话,爸爸也是算得上优秀的。很有生活热情的一个人。沂蒙山区长大,79年高中毕业,招工到石油单位,野外队作业。长年在荒无人迹的新缰沙荒地里扛尺子,放线。脚踏过的地方除了黄沙就是黄沙。枯燥乏味的工作之余一直是在埋头苦学。从野外队的特约通讯员,调到处机关写材料,到后来单位送他去大学进修,最后调到局里的石油报当记者,一路走来,他的每步都是艰辛和坚实的。

不过爸爸的身上也沾有男人的通病,爱的热情里给妈妈许下诺言,当他的热情消失后,他发现许诺容易,承诺难。变成了诺言的逃兵。

基本上成熟的负责任的男人,是不会轻易许下自己的爱情诺言的,便是在所爱的人面前也是用行动语言表现的。而不是誓言,太爱表达爱情誓言的人大多是食言了誓言。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