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5月19日 13:17
把一百分的卷子做到了九十二分,那个还不认识他的物理组组长老太激动得差点痛哭流涕,声称这是她见过最有潜力的学生,并断定他一定能够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直到后来她才知道,他本来就已经是预备的北大生了。
这样的学生,董晓荷觉得距离自己实在是很遥远的。可是曹可仪不一样,她美丽,优秀,骄傲。曹可仪喜欢上和她同样优秀的男生,董晓荷不觉得奇怪。但问题是,舒晟回来才没多久,曹可仪到底是怎么认识他,并喜欢上的呢? 曹可仪对她解释是:因为舒晟就住在他家隔壁,而喜欢一个人似乎没有什么理由。
一年一度的校园秋季田径运动会又如期举行了。学生时代的校运会不仅是一场较量体育竞技的比赛,更像是一场全校性的派对。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比拼实力,观众们则成群结队在赛场外观战助威,顺便聊天打闹,整个运动场上一片沸腾。没什么运动细胞的董晓荷和往年一样什么项目都没参加,独自坐在自己班大本营的角落里给广播站写通讯稿,顺便为运动员和喜欢四处走动的同学们看着包。而曹可仪一直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像运动会这样的场合自然闲不住。她不仅参加了跳远和200米短跑,在学生会里还担任着后勤的职务。
其实董晓荷并没有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而自卑,而是她与身俱来的那份沉静让她学不来曹可仪的活泼热情。不仅曹可议常常说,就连自己也觉得很多时候,很多场合自己明明也可以跳出来做个亮丽的光源,但是往往真正处于那样的环境中时,她还是习惯性地选择做一个沉默在场者而不是耀眼的主角。曹可仪有时气不过,还会嗔责。说她难道想一辈子做个碌碌无为,逆来顺受的路人甲?不过董晓荷倒觉得路人甲又怎样呢,世界上那么多人,能有几个不属于路人甲之列,能有几个能真正名垂千古?她不想汉青留名,所以甘愿做一个路人甲,一个快乐的路人甲。
是的,大部分的时候董晓荷习惯把自己缩成影子般的存在,但是她很快乐,很满足。只要对的,不争无谓的。至于究竟什么是对的,她知道她是知道的。
等曹可仪好不容易从学生会繁杂的后勤工作里摆脱出来来到本班大本营,却看到董晓荷正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倚着放饮水机的桌子快睡着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她走上前去,一把把她拉起来:“董晓荷同志,学校开三天运动会就是让你晒晒太阳打打瞌睡的吗?”说着就拉着她往运动场另一侧走去。
曹可仪把董晓荷带到跳远场地时,正好赶上舒晟几近完美的一跃,而董晓荷的视线却越过舒晟的背落到了站在不远处的易溯身上。说实话,董晓荷不想看到易溯。那晚曹可仪还告诉她,每天晚上放学后易溯都会在学校外的小吃街买了宵夜再回去。董晓荷拒绝深想。而且自从那晚曹可仪告诉自己她喜欢舒晟,并抒发了那套“喜欢一个人似乎没什么理由”的理论后,她就觉得怪怪的。搞得她现在在校园里无意中瞧见易溯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点绛唇》里的诗句以及曹可仪的理论。
运动会的最后一天,闭幕式的时候,由于事先安排好的校礼仪队的一个女孩子中暑无法上场,所以曹可仪硬是把那天刚好穿着裙装校服的董晓荷拉来凑数。
当董晓荷捧着装有证书的托盘跟着礼仪队走上主席台时,她问自己,她已经有多久没有在这些受人瞩目的位置出现过了?虽然她知道这次的她也仅仅是个凑数的配角。可是当她偷偷看向台下的远方时,心中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豁然开朗。难道真的像曹可仪说的一样,她把自己藏在人群中的日子太久了?
等她站定位置回过神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自己托盘里的证书居然是要发给此时正站在她对面的易溯的——他是跳远第二名的获得者。站在校领导身后的董晓荷看见易溯接过红艳艳的证书时对校领导露出了礼貌且真切笑容,于是她也对他着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