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9月19日 13:01
行人回转余述馆驿。
这里只顾着说任革赐,还没提那童忱是如何的一番经历。童忱那日领了妩儿的命,先要安排一下,他如今是太原府的都尉,就是州府所在地的领兵管,权大势重,公务自是繁多。匆匆准备一下,第二天一早,他扮作一个教书先生的模样,带了两个护卫,都扮作是童子模样,一起上路了。他们快马加鞭,晓行夜宿,不出三日便进了河东地界。
一个护卫问道:“大人”,童忱冲他一瞪眼,“恩——”。那人赶忙改口,“哦,先生,我们已到了这河东地界,不知先去往哪里?”。童忱道:“我要先访一个故人。来时我曾打听得他就在这子虚县五柳乡长亭二贤庄。你们随我前去寻他”。三人一路打探,来到了二贤庄。又打听得这位故友在本庄开了一个书馆,名曰清风明月。
童忱命一护卫前去书馆叩门,此时间刚好是日头降落的时节,书馆的学生们都已离去。开门人问明来人的姓名,进去通禀他家主人,少时,一个与童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迎了出来,来在门口,与童忱四目相对,看了许久。童忱只见来人依旧是少年时的英俊模样,儒雅风流,气度不凡,只是几年未见,略显老道了些。
那人看着眼前的童忱,似乎并不熟识,他仔细地观察着童忱,童忱经过一番化妆,看上去比实际的年纪要大了些。那人想了想,还是不曾想起,但又似乎觉着在哪里见过,对着童忱一拱手,“这位先生,不知忱儿在何处啊?”。童忱一笑,“清明,你眼拙啊,连兄弟我也认不出了吗?”。
那人一惊,“怎么,你便是童忱童孝武吗?”。童忱哈哈大笑,那人也朗声笑起来。原来这人正是童忱与妩儿的老友贺清明。说是老友,其实都是三个小年轻,只因他们幼时一道玩耍,习学文武。贺清明的父亲与梅九公也是忘年之交,两家住的又是街坊,所以三个孩子自小一处里长大。这贺家乃是太原府里出了名的大户。他家经营着武馆和镖局。
贺清明的父亲贺锡龙与他的叔父贺玉虎原是太原府里的头面人物,那也是土皇帝。贺清明自幼生活在富贵人家,但他的父亲却从不骄纵与他,对他的教育十分地严格。读书习武,样样都不落下,琴棋书画,件件都是行家。贺清明是家中的长子,父母本想要多几个孩子,可是命里只有这一个后嗣,连他的叔父贺玉虎也是膝下无子。哥俩儿就守着这一个独苗,姊妹也无有半个,清明自小生性就颇似个女孩儿,腼腆得很,见了生人除了行过礼数,从不多言多语。父母也给他找过些个伴读啊,书童啊之类的年龄相仿的小孩儿,可他都不喜欢,叫父母辞了他们去。不过每辞一个,他都要求母亲给这个孩子家一笔钱,说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断了人家的生路。爹娘见他如此仁义,越发地疼爱。